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1解析
考前练习-茶文化赏析

1.简要论述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诸家精华而成。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陆羽接受儒、道、佛诸家影响,并能够融合诸家思想于茶理之中。
把诸家精华与唐代文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在陆羽的笔下,饮茶决不象烹肉、熬粥一样,为食而食,为生而食,而是把物性与人性融合在一起。
”饮茶不只是一个物质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强调在茶事之中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养成茶人品格。
茶圣陆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导和推行的茗饮方式,可令饮者能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饮中与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旨在创造出一种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儒与道、佛合掺互补,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态平衡学。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支配其社会观念和伦理观念。
而道、佛两家所宣传的、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以及像闲云野鹤一般自然恬淡、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和清静虚明、无思无虑的心理境界,对士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他们以老庄和禅宗哲学思想为基础,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脱,通过品茗、琴棋书画等修身养性方法加深涵养,以克制、忍让求得内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与心理的和谐稳定。
内在心性上的澄澈虚静。
清心寡欲,就会表现为外在风度上的雍容大度,宽厚谦和,与人无争,怡然自乐,汰尽浮燥,归复天然。
茶适应了中国士人“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性格和追求。
茶使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
当某些人经过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难以后,他会从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朴归真。
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
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道。
茶文化赏析

茶文化赏析一,中华茶文化与养生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
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
古籍中有不少记载。
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
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和鉴定茶叶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种,并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茶叶的药理作用还有减肥、降压、强心、补血、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
最近,我国医药界又从绿茶中提取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临床证明有调节血酯、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是茶药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
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正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
2、茶文化与养生: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
历代相袭而不易。
而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
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
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
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
称“茶也养生之仙药也”。
同样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有着本质不同,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的径山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代中期,经绍鸥、利休等人总结和倡导,逐渐演变成为既具宗教哲理(所谓“和、敬、清、寂),又有着严格繁琐的程序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宗教的美学”。
精品文档18秋华师《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周昉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肖像和佛像,下列作品中哪一个是其所画的与茶有关的画作?A: 《调琴啜茗图卷》B: 《簪花仕女图》C: 《执扇仕女图》D: 《仕女图》正确答案:(单选题) 2: 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A: 尊人B: 贵生C: 坐忘D: 无己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红茶在哪一时期传入英国?A: 17世纪B: 16世纪C: 15世纪D: 14世纪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藏族同胞特色调饮饮茶方式是?A: 三道茶B: 奶茶C: 酥油茶D: 盐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A: 李白B: 白居易C: 卢仝D: 元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A: 《大观茶论》B: 《神农本草》C: 《茶经》D: 《天工开物》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哪一个朝代紫砂茶具开始出现的呢?A: 秦朝B: 魏晋南北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A: 《神农本草》B: 《大观茶论》C: 《周易》D: 《荈赋》正确答案:(单选题) 9: 茶字确定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白茶最初是怎样形成的?A: 绿茶制作失误形成的B: 发酵过度C: 发酵过轻D: 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茶道一词是由谁首先提出来的?A: 皎然B: 陆羽C: 卢仝D: 荣西禅师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A: 《行香子》B: 《水调歌头》C: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D: 《试院煎茶》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乌龙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A: 100度沸水B: 80度左右C: 75度左右D: 85-90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煮茶法的形成与是在下列哪个朝代?A: 隋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清、敬、怡、真”的茶精神思想是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A: 陈文华B: 林治C: 周渝D: 吴振铎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

绿茶的特点是色泽翠绿,香气清新,口感鲜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绿茶的种类繁多,包括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等,每种绿茶都有其独特的品
质和特点。
绿茶的冲泡方法也非常讲究,需要掌握水温、时间、茶具等技巧,才能更好地品
尝到绿茶的独特风味。
红茶
红茶种类:祁
红茶特点:色
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功效:提
门红茶、正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壶:用于泡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具有保
茶杯:用于品茶,有瓷杯、玻璃杯、紫砂杯等,具有美
温、透气性好的特点。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茶盘:用于放置茶具,有木质、竹质、陶瓷等,具有美
茶巾:用于擦拭茶具,有棉质、麻质等,具有吸水性好、
观、实用、易清洗的特点。
易清洗的特点。
茶道精神:茶道精神强调和谐、宁静、尊重、感恩等,对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形式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茶文化
茶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茶具、茶艺、
茶旅游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茶文化的礼仪和规范
茶具摆放:茶具的摆放要整齐有序,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泡茶礼仪:泡茶时要注意水温、时间、手法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敬茶礼仪:敬茶时要注意顺序、姿势、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品茶礼仪:品茶时要注意坐姿、表情、语言等,以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第三章
中国茶的种类与特点
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抗辐射等功效
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1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5-23 22:19:57一、单选题1.(5分)•A.《试院煎茶》• B. 《水调歌头》• C. 《次韵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D. 《行香子》纠错得分: 5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2.(5分)• A. 《茶录》 •B. 《茶养生记》• C. 《问茶》 •D. 《茶述》纠错得分: 5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君不见,昔时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轼的( )。
荣西禅师写的一本茶学著作是( )。
答案B 解析3.(5分)• A. 明清时期 •B. 晋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朝纠错得分: 5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4.(5分)• A. 皎然 • B. 陆羽 • C. 裴汶 •D. 佶纠错得分: 5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5.在哪一时期的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 A. 沸水 •B. 85~90度• C. 75度左右 •D. 80度左右纠错得分: 5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6.(5分)• A. 食用 •B. 药食同源• C. 饮用 •D. 药用纠错得分: 5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7.(5分)•A.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 )。
《神农本草》• B. 《大观茶论》 • C. 《天工开物》 •D. 《茶经》纠错得分: 5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8.(5分)• A. 皎然 •B. 陆羽• C. 神农氏 •D. 白纠错得分: 5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9.(5分)•A. 《茶录》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 )。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2

茶文化鉴赏_在线作业1,单选题得分:5个知识点:1扩展分析回答得分:5个知识点:8个“清晰,尊重,愉快,真实”的茶精神思想是()提出的重点。
中华民族的“国饮”是指(展开分析答案:王昭君分析得分:5知识点:3展开分析答案:分析黄汤和黄叶得分:5知识点:2茶源扩展分析答案D分析秦代得分:5知识点:4茶事展开分析答案B分析野生菊花得分:5知识点:6展开分析答案得分:5知识点:6扩展分析答案分析酥油茶得分:5知识得分:3扩展分析答案D分析得分:0知识点:5扩展分析答案B分析10.雅韵得分:5知识得分:6扩展分析答案D分析2.多项选择题得分:0知识得分:8扩展分析答案A,D,B,C的茶壶质地分析得分:5知识点:3扩展分析答案B,A,C的分析斯里兰卡高地红茶得分:5知识点:2茶的来源,三制作茶的要素是(扩展分析答案B,C,a,D分析丝绸得分:0知识点:2茶源分析答案a,C分析花茶得分:5知识点:1扩展分析答案C,不同中国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饮茶习惯,其中以客家茶最为著名。
cha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古老的茶饮方法。
(分数:5分知识:3分知识:3分正确分析:5分知识:2茶的来源;错误分析得分:5分知识:7分知识:5分知识:8分正确分析答案;5分知识:正确分析答案8点:道家理论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注入到茶道中,树立了茶道的灵魂。
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人和珍惜生命,坐着,忘记和没有人的健康保护思想。
(得分:5知识点:7茶的方式,以下是对经典古汉语句子的欣赏)!!不需要朋友,可以下载编辑删除!!!!谢谢经典的古代散文(1);1.谦虚的房题字刘玉玺(唐)人物梦得到“刘梦德文集”;2。
马树翰韩愈(唐)退缩到“先生。
昌黎收藏”;世界上有伯乐,然后有一千匹马;如果这匹马有数千英里,则一种食物(SH)或多达一块石头(DN);该政策并非基于其3.师父说:韩愈(唐代);古代学者一定要有老师;何!刘禹锡(唐)的性格刻在老师路上简陋的房间里。
茶文化文章赏析

茶文化文章赏析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文化文章赏析,希望对您有用。
茶文化文章赏析1茶《菜根谭》是什么滋味,《南华经》奏何种箫声,《易经》演多少玄妙,《道德经》述怎般人生……我无从回答。
在平凡与自然面前,无人敢自称“大彻大悟”。
天地之始,道是自然。
现今之状,道是颠覆。
也许这就是“还初”一号的由来。
还初道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便有引人还初之意。
不知享尽荣华富贵,成天大鱼大肉者活得累不累,亦不知身怀绝技者是否得到了真正的乐趣,我只是觉得,粗茶淡饭便能令我满足。
拿现今社会来说,年轻人觉得压力大,大学生自杀率低不下来,因为这个五族恶世正在无休止地创造新鲜事物,人的欲望无法减退,无法安于平凡。
有时候被迫“与时俱进”是一件令人疲惫的事:人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却忘了休息。
人不顾一切向前冲,却连有何目的都不清楚。
这些看似“积极”,并能促使时代进步的表现,渐成悲剧。
太多的做作,我学不来。
即使学来了,也不能持续多久。
有时候刻意成就的事物往往变了它原本的面貌。
譬如让好动开朗的女孩学做淑女,譬如把在海底生活的鱼放到淡水中饲养,譬如……“本乱内末。
”孔子如是说。
“本”就是真实与自然。
“性定菜根香”,人若能做到心如止水,无论面对多大的变卦都不会焦躁,方能品得其味。
真正的味道只有“清淡”。
正如一本《菜根谭》,尽述天下真理,句句波澜不惊。
想必多数人都知道这样一句极富诗意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出自《南华经》一书,也就是《庄子》。
有人把“相濡以沫”看作爱情美好的代言词。
我觉得很可笑。
若用在爱情上,那也只能说是无奈之下的轰轰烈烈,与美好根本挨不上边。
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本意应是:用口沫互相滋润,倒不如在江湖中自在过活,互不相识。
现在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然而人能为彼此做到的事十分有限。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和谐的音符在每时每刻冷不胜防的出现,破坏心情。
南开17春秋学期《茶文化赏析》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 《大观茶论》. 《茶经》. 《茶述》. 《茶录》标准答案:2.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出来的呢. 荼. 槚. 茗. 茶标准答案:3. 下列哪项不属于泡茶三要素. 茶叶用量. 泡茶水温. 冲泡时间. 茶壶质地标准答案:4. 文成公主与下列选项中哪项最为紧密. 奶茶. 酥油茶. 红茶. 青茶标准答案:5. 我们日常饮用绿茶适合用什么器皿. 塑料杯. 金杯. 铁碗. 玻璃杯标准答案:6.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一种是煎茶道,另一种是. 煮茶道. 点茶道. 抹茶道. 蒸青茶道标准答案:7. 清神、全真是哪位茶人提出的茶道功用(). 皎然. 卢仝. 陆羽. 赵佶标准答案:8.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以上文字出自哪首茶诗().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谢木韫之舍人赐茶》.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字至七字诗茶》标准答案:9. 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
”下列画中题了此诗的是哪一幅. 《萧翼赚兰亭图》. 《山窗清供》. 《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标准答案:10. 黑茶的干茶颜色是. 纯黑色. 深褐绿色. 灰色. 紫黑色标准答案:11. 《山窗清供》的作者是谁. 朱星诸. 陆羽. 薛怀. 皎然标准答案:12. 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标准答案:13. 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 大红袍. 铁观音. 大叶乌龙. 正山小种标准答案:1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观茶论》概括的茶道精神是. 致静. 致清. 导和. 修身标准答案:15. 下列选项中,那一项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 尊人. 贵生. 坐忘. 无己标准答案:16. 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除了清饮还有哪种. 调饮. 煮茶. 煎茶. 吃茶标准答案:1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 提神. 有益静思. 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标准答案:18. 擂茶是哪一类人的特色饮茶方式. 客家人. 傣族人. 锡伯族人. 藏族人标准答案:19. 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 香韵. 冷韵. 形韵. 雅韵标准答案:20. 鸦片战争与哪种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红茶. 黄茶. 绿茶. 黑茶标准答案: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赏析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10-21 11:12:00
一、单选题
1.
(5分)
•
A. 《行香子》 •
B. 《试院煎茶》 •
C. 《水调歌头》
•
D.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 A. 《茶养生记》 •
B. 《问茶》
•
C. 《茶录》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 )。
荣西禅师写的一本茶学著作是( )。
•
D. 《茶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
•
A. 唐宋时
期
• B. 魏晋时期 • C. 秦朝 •
D. 明清时期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5分)
• A. 陆羽 •
B. 皎然
在哪一时期的陶瓷茶具明显取代了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 )
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 )
•
C. 赵佶 •
D. 裴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
A. 80度左
右
• B. 85~90度 • C. 沸水 •
D. 75度左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6.
(5分)
•
A. 饮用
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 )
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是( )。
•
B. 食用 •
C. 药食同源 •
D. 药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7.
(5分)
•
A.
《神农本草》
• B. 《大观茶论》 • C. 《天工开物》 •
D. 《茶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8.
(5分)
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是( )。
• A. 神农氏 •
B. 皎然
• C. 陆羽 •
D. 李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9.
(5分)
• A. 《茶录》 • B. 《茶经》 • C. 《大观茶论》 •
D. 《茶述》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0.
(5分)
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 )。
“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出自哪部茶学著作?( )
• A. 运送大米 •
B. 运送丝绸
• C. 运送金银 •
D. 茶马互易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佛教所指的茶的三德?( )
• A. 提神
• B.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 C. 有益静思 •
D. 帮助消化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 茶之道 展开解析 答案A,C,D 解析
2.
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是( )。
•
A. 泡茶用水最好要
“甘”
• B. 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 C. 泡茶用水最好要“清” •
D. 泡茶用水最好要“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D,A,C,B 解析
3.
(5分)
• A. 荈 •
B. 蔎
• C. 槚 •
D. 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2 茶之源 展开解析
答案C,B,D,A 解析
4.
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茶的别称的是( )。
• A. “糖茶” •
B. “得道茶”
• C. “苦茶” •
D. “回味茶”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C,A,D 解析
5.
(5分)
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 )
• A. 三国说 • B. 先秦说 • C. 西汉说 •
D. 魏晋说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 茶之序 展开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三、判断
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分别是指( )。
1.
(5分)
古代的茶税和榷茶(茶叶专卖)始自唐代。
公元780年,唐朝为了平息兵变,增加军饷,开始对茶征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税。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4 茶之事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解析
2.
(5分)
冷韵所指“轻香冷韵状元茗”,这也就是太平猴魁茶所透出的茶韵。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6 茶之韵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解析
3.
(5分)
目前,全世界绿茶的消费量占到茶叶消费总量的75%,是世界上饮茶的绝对主流。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8 茶之绎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解析
4.
(5分)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这是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提到的。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 茶之饮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解析
5.
(5分)
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
()
•
•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 茶之艺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