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PPT

合集下载

《长江流域概况》课件

《长江流域概况》课件
长江流域的民俗文化独具 特色,如川剧、苏州评弹 、安徽黄梅戏等,是文化 体验的重要内容。
04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丰富,为农业 、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
支撑。
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较为完整, 但近年来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 素的影响,生态环境面临一定的
水资源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 理、推进水污染治理、实施水资源保 护工程等。
03
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概 况
长江流域经济现状
农业发展
服务业崛起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 国的农业大区之一,主要种植水稻、 小麦、玉米等作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长江流域的服务业逐渐崛起,成为经 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新兴 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机 构和企业创新能力。
优化创新环境,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 新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长江流域概况 》ppt课件
目录
• 长江流域地理概述 • 长江流域水资源概况 • 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 长江流域未来发展展望
01
长江流域地理概述
长江流域地理位置
01
长江流域位于中国中部,东起东 海,西至青藏高原,南至云南, 北至黄河流域,是中国的母亲河 之一。
水能资源丰富区
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地区,特别是金沙江、雅砻 江、岷江等河流。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型水 电站,如三峡水电站、向家坝水 电站等。

4.2.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

4.2.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下节课再见!
西部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矿 产资源丰富,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三峡水利枢纽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 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重庆为中心形成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成都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
中部
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 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
➢ 长江经济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还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 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
延的“工业走廊”; ➢ 同时这里也是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据图总结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
成渝
页码:16
长江中游
长三角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分布
据图总结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页码:9
▲长江经济带范围示意
▲长江水系地形图
据图总结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页码:10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区
▲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水能资源)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原料、能源)
页码:11
据图总结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②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页码:12
➢ 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经济带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还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
页码:25
▲长江经济带交通网络分布示意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 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 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 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 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 作的内河经济带。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环境与发展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鲁教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环境与发展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鲁教版

(3)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是( ) A.加强长江中游水土保持建设 B.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C.大力开发上游矿产资源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思路分析】
【解析】(1)选B,(2)选A,(3)选C。第(1)题,图中节点城市中,一级节点城市有 的位于长江的支流上,杭州位于钱塘江沿岸,A错;成都与合肥都位于平原上,两 城市的城市形态相同,都是团块状,B对;节点城市都是省级行政中心,但省区面 积不同,服务范围不同,C错;节点城市通过铁路等交通方式连接成网,有的没有 河运,D错。第(2)题,长江经济带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最有利的地理条件 是长江巨大的内河航运,A对;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主要在上游河段,B错;长江流 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土地资源较少,C错;长江流域下游地区铁矿石、煤炭等 矿产资源缺乏,D错。第(3)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长江中游地区水土流失 严重,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工作,A符合;河源地区是水源地,应当保护生态环境,B 符合;长江上游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且大力开发容易发生环境问题,C不符合;要 充分发掘长江黄金水道的价值,D符合。
综合交通
承载 产业转移
内河
双向开放 生态
生态廊道
【探索应用】 据图推断,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哪个城市群经济最发达,并从地理位置、自然 条件及人口、产业结构等角度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地理背景。
提示: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海陆 交通便利;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水热充沛;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人 口稠密,高素质人才多;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产值高。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措施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是( ) ①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 ②整治航道 ③通关和检验检疫一体化 ④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⑤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专题4: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4: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
基础梳理:考点一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区位分析
优势条件
自然:
人文:
地理位置:承东启西,接南济北, 通江达海; 气候: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气候资源优越; 水:长江径流量大,水资源充足; 中上游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资源优势: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 资源,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产业:重要的工业走廊,农业基础地位高; 人才与技术:人才荟萃,科教事业发达, 技术与管理先进; 市场: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种 消费需求,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 力。 交通:基本形成由水运、公路、铁路等多 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基础梳理:考点二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义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 的比较优势,统筹人口 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 环境承载能力,发挥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 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 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 发内生发展活力,使长 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 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小试牛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东起上海、西至云南,主要由三大城市群构成,涉及上海、重庆、江 苏、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9个省2个直辖市。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 均超过全国40%。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2)结合材料说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工业(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较完善;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任意三点)
基础梳理:考点一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区位分析
地理 背景
资源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
内部关联互补
优势

鲁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鲁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①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
②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
③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 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④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①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 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4.2
2018年8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一套6枚, 小全张1枚。全套邮票面值为7.80元,小全张售价11.70元。
目录
CONTENTS
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3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0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0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 •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 • 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
开发现状
三峡水利枢纽具有发电、航运、防洪 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重庆为中心形成电力、钢铁等工业 中心 成都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 重要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 生产基地
重要制造业基地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0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合作探究: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地理背景
• 具有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③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长江经济带PPT课件

长江经济带PPT课件
长江经济带中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腰,重庆为龙尾,这三大城市也分 别是上海协调会(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武汉协调会(湖北省.湖南省),重庆 协调会(重庆市.四川省)的中心城市。
进入图解 3
1.2
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
上海:(1个) 江苏: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8个) 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6个) 安徽:合肥、芜湖、铜陵、安庆、池州、马鞍山(7个) 江西:九江(1个) 湖北:黄石、鄂州、武汉、荆州、宜昌、黄冈、咸宁、恩施(8个) 湖南:岳阳(1个) 重庆:重庆、万州、涪陵(3个) 四川:泸州、攀枝花、成都、宜宾(4个) 云南:水富

的不城畅市,,缺几乏乎快都速集有中效于的长交江通流通域信。纽它带们和分紧
别密是的:经上济海互、动南,京工、业杭与州城、市南大通多、呈武不汉连、续 黄的石带、状重分庆布、,成沿都江等产。业另带外明还显有断严开重。的大
面 问
气侯污经造染长济成和期一长酸以直江雨来比流。,较域长突大江出气流,污域导染内致的地沿主区江要封各因锁省素与市问有诸产题二一:题协生调态发环
2.0 经济带发展历史
1)1985年“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部的概念,要求加快长江中游沿
岸地区的开发,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 19
2)2005年沿江九省市签订《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因行政壁 85 垒等限制,使得长江流域航运和经济被割裂,协议效果不佳。 20
四 个
3)201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 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会议,上海、重庆、湖北、四 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九个省市与会。
性的机构长,江全流设面域长负东江责西防此向护项交林工通带作干,。线提它的高不建长仅设江负重流责点域对:森全一林流是覆域水盖进运率行方,规面划。、形开成发与

长江经济带PPT

长江经济带PPT

2.1
经济带发展历史
四 个 发 展 阶 段
1)1985年“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部的概念,要求加快长江中游 沿岸地区的开发,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 2)2005年沿江九省市签订《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因行政壁 垒等限制,使得长江流域航运和经济被割裂,协议效果不佳。 3)201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 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会议,上海、重庆、湖北、四 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九个省市与会。 4)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随后,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 发展”;接着,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 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并决定将 贵州和浙江两省纳入发展规划。
3.1
长江经济带的规模
长江经济带,被誉为继中国沿海经 济带之后最有活力的经济带。 专家预测,在本世纪的战略机遇期 内,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速将保持8%左 右,而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 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 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 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18%
对策三:设立区域协调机构,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国内外流域开发经验表明,流域开发是否能顺利而迅速地实现,关键在于 组建具有法人地位的和权威性的机构,组织开发并协调管理。因此,必须对 流域开发实行统一的管理与协调,建立具有法人地位和权威性的机构,全面 负责此项工作。它不仅负责对全流域进行规划、开发与管理,而且负责建设 项目的经济运营。 现在沿江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还是初步的,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区封锁和经济 问题,整体功能还没有能充分发挥。现行的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议制度 虽然对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上,该组织的权威 性难以适应和满足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实际要求。因此,为较好地处理全流 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统筹规划和制定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由国 家出面组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机构实 属必要。

长江PPT课件课件

长江PPT课件课件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加强就业创业扶持,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 差距。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保障 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01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 保险待遇水平,确保参保人员基 本生活。
长江历史
长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 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等。
长江意义
长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之一。它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 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长江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 客前来游览和观光。
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
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资本、技术、人才 等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 置效率。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统筹推进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为区域合作 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影响力
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在贸易、投资、产能等领域的合作,构建互利共赢 的经贸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长江流域工业布局以沿江城市为轴心,向两岸及纵深地区辐射,形 成了多个工业集聚区,如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
优势产业突出
长江流域工业优势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 石油化工等,这些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
长江流域工业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 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适宜采用的对策
对策一:建设长江防护林带,改善长江流城生态环 境。
长江两岸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抓紧建设长江防护林带,提高长 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全力保护和恢复上游水源林地,增加植被面积, 使长江流域日渐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尽快趋向良性循环。强化环境 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对策二:完善东西向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36%
GDP占总量的41.2%
3.2
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1)区位优势。既连接东、中、西三大地带,又与京沪、京九、京广、皖赣、焦 柳等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有“九省通衢”之称。
2)资源优势。首先,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拥有类多量大的矿产资 源;最后,还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且开发潜力巨大。 3)产业优势。此地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汇聚钢铁、汽车、电子、石 化等一系列现代工业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九 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4)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人才荟萃,科教事业 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 5)城市集群优势。沿江九省市共拥有大中小城市216个,占全国数量的33.8%; 而且城市化水平约为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城市密度为全国 平均密度的2.16倍。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分析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长江经济带介绍 经济带发展历史 经济带发展现状 适宜采用的对策
1.1
长江经济带区域分布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 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9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的战 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 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 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长江经济带中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腰,重庆为龙尾,这三大城市也分别是 上海协调会(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武汉协调会(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协调 会(重庆市.四川省)的中心城市。45 1.2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
上海:(1个) 江苏: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8个) 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6个) 安徽:合肥、芜湖、铜陵、安庆、池州、马鞍山(7个) 江西:九江(1个) 湖北:黄石、鄂州、武汉、荆州、宜昌、黄冈、咸宁、恩施(8个) 湖南:岳阳(1个) 重庆:重庆、万州、涪陵(3个) 四川:泸州、攀枝花、成都、宜宾(4个) 云南:水富
Thank you !
感谢观看!!
3.1
长江经济带的规模
长江经济带,被誉为继中国沿海经 济带之后最有活力的经济带。 专家预测,在本世纪的战略机遇期 内,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速将保持8%左 右,而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 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 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 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18%
3.4
长江经济带所面临的问题
问题一:生态环境问题
流域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水资源严重污染。 有关部门测试,全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城市,几乎都集 中于长江流域。它们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南通、武 汉、黄石、重庆、成都等。另外还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酸雨。 造成长江流域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工业废气及二氧 化硫、工业烟尘污染、能源结构不合理、汽车尾气污染等。
2.1
经济带发展历史
四 个 发 展 阶 段
1)1985年“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部的概念,要求加快长江中游 沿岸地区的开发,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 2)2005年沿江九省市签订《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因行政壁 垒等限制,使得长江流域航运和经济被割裂,协议效果不佳。 3)2013年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 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起草工作会议,上海、重庆、湖北、四 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九个省市与会。 4)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随后,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 发展”;接着,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 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并决定将 贵州和浙江两省纳入发展规划。
3.3
长江经济带的结构特点
结 构 特 点 分 析
长江经济带的内部发展并不均衡,从上海为中心的 长江三角洲依次向西,长江流域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出现 了明显的落差。 不同于近30年的改革开放,在沿海地区形成的珠三 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圈状区域。 长江经济带纵贯我国东中西部,长江横向经济带将触 角伸入了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将我国的经济串联成“T” 型结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和增长极。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立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促进区 域经济联合、整体优势发挥和流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将长江流 域地区建成我国运输量最大的东西向综合运输大通道。 长江流域东西向交通干线的建设重点:一是水运方面。形成和完善上海国 际航运中心;联合整治长江航道,加强长江水网航道开发,提高通航能力; 在长江沿岸建设一批对能源、钢铁、石化工业和外贸物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 和具有江海联运、铁水中转、水水中转功能的重点港口,以促进长江产业带 的发展。二是陆路交通方面。建设沿江铁路干线和现代化的沿江高速铁路系 统,发展沿江高速公路主干线。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 码头的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可以考虑引入社会资金甚至海外资本。
对策三:设立区域协调机构,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国内外流域开发经验表明,流域开发是否能顺利而迅速地实现,关键在于 组建具有法人地位的和权威性的机构,组织开发并协调管理。因此,必须对 流域开发实行统一的管理与协调,建立具有法人地位和权威性的机构,全面 负责此项工作。它不仅负责对全流域进行规划、开发与管理,而且负责建设 项目的经济运营。 现在沿江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还是初步的,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区封锁和经济 问题,整体功能还没有能充分发挥。现行的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议制度 虽然对长江流域经济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上,该组织的权威 性难以适应和满足开发长江流域经济的实际要求。因此,为较好地处理全流 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统筹规划和制定长江流域发展战略,由国 家出面组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机构实 属必要。
问题二:协调发展问题
由于沿江东西向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造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薄 弱,经济发展整体性差,资源优势转化渠道不畅,缺乏快速有效的交通通信 纽带和紧密的经济互动,工业与城市大多呈不连续的带状分布,沿江产业带 明显断开。 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内地区封锁与诸侯经济一直比较突出,导致沿江各省 市产业结构明显趋同,成为阻碍和制约沿江经济带形成和整体实力提高的突 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