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认识数棒
蒙氏数学数棒教案

蒙氏数学数棒教案1. 引言蒙氏数学数棒是一种创新的数学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教案将介绍蒙氏数学数棒的使用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地运用数棒进行数学教学。
2. 数棒的使用方法2.1 引入数棒•让学生观察数棒的外观和组成,引发他们对数棒的兴趣。
•解释数棒的使用方法,如如何将数棒组合成数字、如何进行加减乘除操作等。
2.2 数棒的数学运算•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数学运算题目,让学生使用数棒进行计算。
•强调数棒的操作规则和计算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棒使用方法。
2.3 组合运算•让学生使用数棒进行多个数的组合运算,如两个数的加法、三个数的减法等。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数的组合方法和运算顺序对结果的影响。
2.4 探索数学规律•提供一些数学规律或数列,并要求学生使用数棒来解释规律或求解数列中的数值。
•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
3. 数棒的教学策略3.1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数棒进行合作学习。
•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2 提供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提供一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数棒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3.3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教学小组。
•给予高水平学生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题目,帮助他们挑战自己;对于低水平学生,提供更简单的题目,逐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3.4 游戏化教学•将数棒的使用融入到数学游戏中,增加学生的乐趣和参与度。
•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使用数棒来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 总结蒙氏数学数棒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合理运用数棒的使用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们的数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一、名称: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二、直接目的:
1、感知数棒的长短。
2、感知数量的多少。
三、间接目的:协调、专注、独立、秩序。
四、适宜年龄:4.5~6岁以上。
五、准备材料:数棒1组;眼罩1个。
六、步骤:
1、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2、将数棒在卷毯上散放,幼儿坐在老师周围。
3、教师戴上眼罩,用双手触摸的方法找寻数棒1,左手按住数棒,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进行触摸,并以点头或摇头的方式表示所选数棒的正确与否。
4、把找出的数棒1放在卷毯左下方。
5、请幼儿戴上眼罩,用双手触摸的方法依序找出其余数棒,每找出一根数棒都要通过数棒1来量取。
6、将找出的数棒一一排列在卷毯左下方。
7、将数棒全部找出后,请幼儿摘下眼罩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检查,将数棒红色一头全部靠在左端,并检查数棒的排列顺序。
8、整理教具,并归位。
蒙氏教案——数学教育——数棒

蒙氏教案——数学教育——数棒(非常标准的详案)数棒教具: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地毯;数字卡示范:量的认识1、邀请幼儿:“这个工作叫数棒。
”2、请幼儿取地毯(2块)。
3、师:数棒象什么?(长棒)“请象长棒一样拿过来。
”4、幼儿取数棒放到地毯上(按取长棒的方式)5、师:我们要排成长棒那样。
6、老师取最长的一根,放到地毯左上角(告诉幼儿红色在左边)7、幼儿象长棒一样排列出来。
8、老师把要教的1、2、3棒,放到旁边。
进行三阶段教学:命名:(1)这是1,这是1。
老师边说边用右手5指摸一下。
点数:1。
幼儿模仿。
(2)这是2,这是2。
老师边说边用右手5指摸一下。
点数:1、2。
幼儿模仿。
(3)这是3,这是3。
老师边说边用右手5指摸一下。
点数:1、2、3。
幼儿模仿。
辨认:哪个是1?数一数2?把3放在这里。
确认:这是几?(1)数数看!(依次确认123摆成如图:)9、将1、2、3排到摆放处(先排最长的3,不用摸)10、将数棒放回到教具柜中(先取最长的10)※(几天后,先确认1、2、3,再教4、5、6,依序教到10)练习一:量与数字的结合(已学过砂数字)1、幼儿取地毯(2块)。
2、取数棒。
3、取砂纸板。
4、排列好数棒。
5、确认数字卡1——9,是否认识(老师从盒里不按顺序的取出)6、将数字卡移到右边地毯上。
7、再确认数棒1——9。
取8:这是多少?数数看。
(9个都要确认)8、老师取数棒1,放到地毯左下角:“这是1。
取卡1,这是1,摆在数棒1的右侧)老师依次排到3。
9、幼儿摆到9。
10、学习“10”(1)老师指棒10,这是多少?(10),把棒放下来摆好。
(2)看看10是怎么写的。
取10,摆在棒的右侧。
(3)下次你可以这么排。
11、介绍数字前后的关系:(1)老师手指着有序的棒,用手告诉答案:“6的后面是7,7的后面是8。
”(命名)(2)全问完后面,再问前面:“5的前面是几?12、先收卡:从大到小(10——1)13、再收数棒。
练习二:看棒找数1、取数棒。
数棒蒙氏教案

数棒蒙氏教案蒙氏教育是基于法国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
蒙氏教育强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独立性,注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材料,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
下面是一个关于数棒蒙氏教案的例子,帮助孩子提高数学能力。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对数字数量的认知能力。
2.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孩子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数棒教具(包括不同颜色和长度的木棒)。
2.黑板、彩色粉笔。
3.配套的数学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同长度的数棒,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排序。
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不同的长度。
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数棒3根,并告诉学生这是“3”。
然后逐渐增加数棒的数量,让学生识别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例如,出示五根数棒,学生说出“5”。
3. 练习活动(15分钟)教师利用数棒进行数学练习。
例如,出示一组数棒,学生通过观察和计数,说出数棒的数量。
学生可以写下答案,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4.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用数棒进行表示和组合。
例如,教师说出数字“9”,学生使用不同的数棒组合出9的数量。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组合展示给全班。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通过黑板和彩色粉笔,画出数棒的形象,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数字和组合。
学生可以提问并讨论一些问题,如“用数棒可以表示哪些数字?”、“用数棒进行计数有什么好处?”等等。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数学练习,并鼓励学生练习使用数棒进行计算和组合。
四、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他们对数字数量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的作业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数棒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字。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排序、计数和组合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讨论,也能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蒙特梭利数学数棒教案

蒙特梭利数学数棒教案一、引言蒙特梭利数学数棒是一种教具,用于教授儿童数学知识和概念。
它由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创始者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设计。
这个教案旨在介绍如何使用数学数棒进行教学,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数棒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学会用数学数棒进行基本数学运算;3.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学数棒的介绍•数学数棒是一种由10个小棒子组成的教具,每个棒子的长度分别代表数字0到9;•学生可以通过组合和拆分这些棒子,来进行不同的数学运算和表达。
2. 数字和数量的概念•通过使用数学数棒,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例如,用三个小棒子表示数字3,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3的具体含义和数量。
3. 加法和减法运算•数学数棒可以用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学生可以用数学数棒模拟加法运算,例如通过拼接两个棒子,表示两个数字的相加;•在减法运算中,学生可以通过拆分棒子,来模拟减法运算的过程。
4. 乘法和除法运算•数学数棒也可以用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通过组合不同数量的小棒子,学生可以模拟乘法运算的过程;•在除法运算中,学生可以通过将一组棒子分成几等份,来理解除法的概念。
四、教学步骤1. 数学数棒的介绍和演示•教师向学生介绍数学数棒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演示如何用数学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练习加法和减法运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数学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组合和拆分数学数棒来解答。
3. 学习乘法和除法运算•教师向学生介绍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演示如何用数学数棒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4. 练习乘法和除法运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数学数棒进行乘法和除法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组合和拆分数学数棒来解答。
五、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学数棒来解答。
蒙氏教案

蒙氏教案精品文档蒙氏教案活动名称:数棒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教育目的:1、1-10数量的认识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操作步骤:展示1 :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左上角。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10的练习。
每次都必须从1读起。
展示: 数棒的三段式名称练习1、取下数棒,以前面的方法排列,从长至短。
2、取1触摸并说“1”,这是1。
取2触摸说“1、2”这2。
取3触摸说“1、2、3”这是3。
3、“请拿1给我;请拿2给我;请拿3给我。
”4、指棒1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1。
”指棒2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2。
”指棒3问幼儿:“这是几,”幼儿应回答:“这是3。
”1 / 10精品文档5、用一次展示,10用一次展示,并使用三段式名称练习。
6、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变化和延伸:数物对应适合年龄:3岁以上兴趣点:教具颜色错误控制:教具颜色的区分注意事项:取棒时注意不能碰到别人活动名称:数棒与数字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教育目的:1、1-10数量与数字的对应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操作步骤:展示: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左上角。
3、将数字卡“1”放在数棒的旁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2,10的练习。
每次都必须从1读起。
4、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
2 / 10精品文档变化和延伸:按数取物适合年龄:3岁以上兴趣点:教具颜色错误控制:教具颜色的区分注意事项:取棒时注意不能碰到别人教具构成:三角组合长方形盒教育目的:1、依照黑线把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操作步骤:1、引导小朋友,介绍构成三角形,并准备地毯(2、把第一盒拿到地毯上(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4、取出所有的三角形,盖上盒盖将盒子放在地毯右上角(5、老师说:“现在请把同样形状、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摆在一起”但是红色的钝角不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不等边三角形都只有一枚无法配对(这时老师说:“形状和大小虽然小同,因为都是红色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6、老师先拿一对绿色直角等腰三角形对小朋友说:“注意看怎么做(”将有引导线的两边相对,同时说”像这3 / 10精品文档样把黑线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正方形(7、以同样的方法做成几个四边形,第一盒全部共可做出7个(8、散放一枚一枚整齐地放进去(9、放回教具架上(变化和延伸:自由进行各种造型适合年龄:4岁以上兴趣点:颜色、形状、摸、放、拿的动作、配对、成功感错误控制:黑线注意事项:教具是否完整教具构成:三角组合教育目的:1、依照黑线把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操作步骤:1、取出第2盒中的三角形,散置在地毯上(2、老师说:“前些天,我们曾用构成三角形做过各种四边形,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再用这些兰色,三角形作出相同的四边形3、老师先让小朋友将同样形状、大小的三角形配对(4、其次老师拿起一对三角形做成四边形(左手按住4 / 10精品文档一枚固定不动(另一枚沿着各边移动绕行一周。
数棒1-5蒙氏教案

数棒1-5蒙氏教案
蒙氏数棒教案(共5篇)
第一篇:蒙氏数棒教案
目的:
学习自然数1-5的顺序。
学习1-5数名与量的联合。
建立清晰的数的绝对与相对的概念。
材料:
由五支十厘米至一百厘米长、红蓝相间的棒组成,1-5 的数字卡。
展示1 : 数棒1-5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
方法:
将数棒摆在工作毯的左端,边摆边说: “这是数棒 1。
”
继续拿起其余数棒里最短的一根,按上述步骤操作。
“这是数棒 2。
”继续做数棒 3、4、5。
“请问数棒 3 在哪里?”(孩子指在这里) “请问数棒 2 在哪里?”(在……)
将数字卡摆在相应位置的数棒下。
教师边指数字卡边读出相应的数字,反复练习。
教师举起两根手指问孩子:“这是几?”(这是2。
)同时将数字卡2放在数字卡1的右侧。
依此类推。
教师用手势或卡片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称菜。
”教师示范后,引导幼儿边认读数字卡上的汉字边操作数棒。
教师将数字卡上的汉字擦去,让幼儿根据记忆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适当启发幼儿回忆每个数字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育工作手册——数棒与数卡

3)手指住数棒说“这是10”数字卡片“10”将10的数卡平放在10棒后。
4)右手二指读“9的数棒,9”,将1的数棒补在9的数棒后面,1的数卡立在1的数棒旁。
5)把10的数字卡片垂直平移到9的位置,与9和1对应,叠指边指边说“9和1合起来是10”
数序的呈现:
1邀请幼儿工作,在地板区铺一张工作地毯,带领幼儿来到教具橱旁介绍,介绍用具的名称和所需用到的用具
①“xx,今天Peter要邀请你进行数棒的工作。”
②“这是数棒的工作用具,这是数字卡片”
③取数棒的方法同长棒的取法。将数棒取放于大工作毯上,散放
2、“做这个工作我们还需要数卡,请你把它取到大工作毯上。”
3)10的数字卡垂直平移到5的数棒后,将5的数棒折回原来位置,5的数卡立在5的数棒旁, 右叠指指读“10拿走了5,还剩下5”
3、将工作转移给幼儿。
语言
LANGUAGE
数字1—10
几和几放在一起是10
10拿走了几是几
学术备注
PED.NOTES
幼儿园蒙氏数学教育工作手册
工作名称
WORK NAME
数棒与数卡
教具
MATE1,接下来1根一半为红色,一半为蓝色代表2,接下来的3—10为红蓝相间。
一张大工作地毯
1—10的木质卡片上面印有数字1—10
1个收纳盒
进行以下练习(后续活动)
加法印象、减法印象:
10根木棒,尺寸与长棒相同,最短的1根为红色代表1,接下来1根一半为红色,一半为蓝色代表2,接下来的3—10为红蓝相间。
一张大工作地毯
1—10的木质卡片上面印有数字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氏数学:认识数棒
蒙氏数学:认识数棒
教具构成:红蓝间隔的长棒10根,最短的是红色10厘米,剩余的红蓝间隔逐步递增10厘米,最长的为100厘米。
教育目的:
1、直接目的认识数棒
2、间接目的 1)让幼儿了解数的概念 2)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操作过程:
1、邀请幼儿一起工作(今天老师带你一起去认识一位新工作吧!)
2、带幼儿到教具柜中,介绍教具(它叫数棒,它红色的地方放在左边,它跟我们之前学的长棒很像,它是在地毯上工作的,现在我们去把地毯铺好吧)
3、老师带幼儿铺工作毯,并告诉幼儿:数棒的拿法跟长棒的拿法一样,现在我们一起把数棒请到工作毯上吧!
4、老师和孩子一起取数棒,从最短的开始取,双手打竖握紧数棒,慢慢走到工作毯中,把数棒横着轻轻放下。
5、依次取出剩余的数棒,平行放好。
6、请小朋友按长棒的方式排序(小朋友,我们学过长棒,请你用帮长棒排序的方式帮数棒排序好吗?)红色一头放在左边,从最长的开始排。
7、当孩子全部排好后,从中取出数棒1、2、3进行三阶段教学。
8、命名:老师手握最短的红棒,告诉孩子1,这是1.,1-2这是2,1-2-3这是3,
9、辨别:请你告诉我,哪个是1,请你握握看,哪个是2,请你握握看,哪个是3,请你握握看。
10、回忆(发音)老师问小朋友:“请你告诉我,这是几?”“1”······
11、当把三根数棒都认识完的时候,询问孩子还想不想接着往下,如果孩子还想学,就按照学习数棒1、2、3的方式教。
如果孩子不想学了,就请孩子把数棒送回去。
12、收工作,按收长棒的方法,把数棒从最长的开始收,提醒孩子收的时候记得把红色的那一端放在左边对整齐。
13、把工作毯收好。
变化延伸:数棒与数字对应、数棒与实物对应
适用年龄:4岁以上
错误控制:最短的一根数棒吸引力:把数棒排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