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及布置方法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
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
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
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
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
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3。
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
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
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
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及布置方法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图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图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库基本概念地下车库——室内陆坪面地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利用地下层空间做车库,以坡道与地面相通)1.全地下车库停车间室内陆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半地下车库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1/3的汽车库,不超过1/2的汽车库。
全地下车库与半地下车库对比表3.车库形式选择要点根据地形条件及甲方任务书要求进行选择适当形式。
例如:山地多选择半地下车库,相对平坦地形多选择全地下车库。
①退界地库退界不小于地库底板到顶板高度的0.7倍,国标不小于5米,沪标不小于3米。
满足外圈综合管线要求4.总图布置车库要点1)建筑间距2)严禁建造地库建筑范围汽车库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
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即使是幼儿园养老院的场地内(非建筑正投影下)也不允许设地库车位基本设计要求1.车位规范要求车位尺寸垂直式停车平行式停车机械停车垂直式后退停车平行式前进停车2.转弯半径3.车库埋深确定1)非人防普通车库非人防普通车库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m.梁板式2)非人防机械车库机械停车位要求净高3.6m梁板3)非人防普通车库非人防普通车库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2m.无梁楼盖4)人防车库要求净高2.4m,结构板厚200mm以上梁板4.车库覆土厚度地下车库顶板的覆土厚度一般确定方法:①当地规范绿化率计算要求覆土厚度;②给排水及其他工种走线要求;③景观绿化设计要求。
车库出入口基本设计要求1、出入口数量确定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
国标1.不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可设一个:Ⅳ类汽车库(<>2.Ⅰ、Ⅱ类汽车库和停车大于100的地下车库,如果采用错层或斜楼板,坡道是双车道,那没首层或负一层到室外的汽车疏散口不少于2个,其它楼层疏散坡道可以设1个。
地下车库设计相关规范

1、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的面积划定如下表所示:
常见地下设备用房 每个防烟分区应有一个进风机房,一个排风机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两个防烟分区可以共用进风机房。 进排风机房最好呈对角布置,距离大于20米。否则气流短路。 风机房面积约为防烟分区面积的1-1.5%按照经验值30平米左右。
2.水泵房 水泵房的设置大小如下表: 生活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一般合建,如由于场地原因也可分开设置。当小区分期建设时,则有可能建一个 以上的水泵房。分建与合建的基本原则是:当一、二期规划已经确定,泵房合建;当二期建筑性质和高度 等都无法确定时,泵房分开建。多层地下室,水泵房及水池宜都设置在地下室的底层。水泵房尽可能避免 在住宅下设置(远离塔楼),以减小噪音对住户的影响。水泵房最好靠近配电间,பைடு நூலகம்近水专业主管井,可 以减少管线的长度来减少设备成本。
全地下车库与半地下车库对比表 1.全地下车库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半地下车库 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1/3的汽车库,不超过1/2的汽车库。
垂直式停车和平行式 停车尺寸
车道最小宽度5500,一 般做到5600
机械停车
1、常见柱网形式 柱网布置 柱网:柱网按7800~8400x(2a+b)/2布置。以横向停3辆车为例,垂 直行车道方向柱(2a+b)/2,其中:a为停车位深度,b为行车道宽 度。如果停车进深5300,车道宽5600,则进深方向8100刚好。目前 主流柱网8000/8100*8100.商业区域考虑划铺可以用8400*8400
3.变配电所和发电机房 一般将其设置在地下一层。变配电所供电半径宜在 250 米范围内,且靠近大型用电负荷地方为好。不应设置在厕浴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 方或贴邻(可设双层板)。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场所。若设在地下一层时,应采取抬高地面(100~300mm)等防水措施。若设在住 宅地下室时,尽量与住户之间相隔 1—2 层的距离,避免设备运行 低频噪声对住户的影响。变配电所与发电机房应避开建筑物的伸缩缝。 设备用房布置时注意点: 设备挤占车位空间,地下室建造成本高达2000元/M2以上,行车两边是停车布置的黄金宝地,若这里被挤占,那么要想得到相同数量的车位, 需用三倍的面积来实现,一般因设备用房挤占停车位、或设备用房过大都会造成成本极大浪费。
图解-地下车库设计规范解读

4. (2)坡道宽度
❖ 坡道横向也应设坡度,以便于排水,该坡度 值为:直线段1%~2%,曲线段为2%~6%
❖ 曲线段坡度是横向超高,也可用公式(4-5)计
算,即 式中:
ic
v2 127 R
u(4 5)
ic—— v——设计车速(km/h) R——弯道平曲线半径(m) μ—横向力系数(0.1~0.15)
其平面主要特点是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
6、利用建筑地下室扩展的混合型平面
此种类型首先利用地面建筑地下室,在此基 础上由规模或柱网要求而外扩展的地下车库, 此平面类型既有附建部分,又有广场的单建 部分,可称为混合型平面。
7、岩层中的通道连接式平面
●如果为岩状结构,其平面形式受施工影响将 起到很大的变化。在这种地段条件下,地下 停车场的平面形式常常由条形通道式拼接起 来,可组成“T”型,树状或“井”型平面。
开敞停放:指一台车周围有柱的情况
4、停放角度与停驶方式 ●车辆存放角度是指停车时汽车的轴线与车 库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一般有0°、30°、60 °、45°、90°等
●汽车停驶方式是指存车所采用的驾驶措施。 ●有前进停放,前进出车;前进停放,后退出车; 后退停车,前进出车三种驾驶方式(图4-27)。
一种是直线形坡道,
另一种是曲线形坡道
直线形坡道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 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大,常布置在主体建 筑以外,图4-36 (a)、(b)、(c)
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 线效果差,进出不太方便,图4-36 (d)、(e)
3、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 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顺畅、方便、安全,是
汽车通道设计主要考虑汽车回转轨迹,平曲 线及缓和曲线,横向超高和加宽。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标准[详]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a6a49529c5da50e2534d7f2f.png)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 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不设
明沟形式
备注
一般为建筑做法设置明沟, 即利用滤水层厚度来设置明 沟(详附图一)
底层:同地下室底层;尺寸 同地下车库 上部各层:由结构设置明沟 (详附图二)
由结构设置明沟
一般是建筑做法设置明沟
由结构设置明沟
●明沟位置与车道平行(具体 是靠近车道还是靠近车库的外 维护墙,可根据具体项目情况 来定) ●明沟尺寸: A、设滤水层的底层: 沟深不小于300;沟宽200 B、坡道处,以及雨水较大的开 敞式车库: 深不小于300;宽200 C、其他明沟: 宽200,深150
●一般明沟设铸铁成品箅子( 如人不宜到达处,也可不设) 箅子尺寸:300*490*10 (用于AB) 250*400*10(用于C)
车库入车的一面完 地下水位较低时
7 全敞开、车道是利 不设;地下水 用室外道路的车库 位较高时,设
由结构设置明沟
“地下水位较高”概念泛指周边 有湖泊河流,或者项目周边有 山体
出入口宽度
1
≤ 50辆
2 51~100辆的地下车库
3
或51~150辆的地上车
库(含半地下车库)
4
>100辆的地下车库
5
或>150辆的地上车库
(含半地下车库)
一个单车道出入口 一个双车道出入口, 或者两个单车道出口
两个单车道出口
国家规定口部最小宽 度:
单车3.5米, 双车6.0米
疏散用坡道设计常用 数据:
车库之六:层高
梁高 设备
A、普通层梁高1/10~1/12的跨度
B、设备常用计算高度
管线内容
最小计算高度 mm
喷淋
200
通风道 电桥架
300~350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道路式条形平面
道路式条形平面布局的地下停车场指停车场 设置在城市道路下,基本按道路走向布局, 出入口设在次要道路一侧,此种平面基本为 条形。
图4-17为日本新泻的道路下停车场实例, 可存车300台,2层,上层为商场。
3、不规则地段下的不规则平面
●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
2、面积估算
● 关于地下车库每台车所需面积指标,是根 据国内近年来建造的一些地下汽车库有关资 料统计得出的,该指标为参考指标。
表4.7 地下汽车库的面积指标
指标内容
每停一台车需要的建筑面积/m2 每停一台车所需的停车部分面积
/m2 停车部分面积占总面积比例/%
开敞停放:指一台车周围有柱的情况
4、停放角度与停驶方式 ●车辆存放角度是指停车时汽车的轴线与车 库纵轴线之间的夹角。一般有0°、30°、 60 °、45°、90°等
●汽车停驶方式是指存车所采用的驾驶措施。 ●有前进停放,前进出车;前进停放,后退出车; 后退停车,前进出车三种驾驶方式(图4-27)。
●图4-22为我国某省地下专用车库,可存100 台中型客货车,有防护能力,战时为人员掩 蔽所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一、 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组成与工艺流程
1、建筑组成 地下停车场建筑组成有以下几个部分:
●出入口:进出车用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 机械式口部的技术用房; ●停车库:主要有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 ●服务部分:收费、加油、维修、充电等; ●管理部分:门卫、调度、办公、厕所、防灾中心 等; ●辅助部分:风机房、水泵房、器材、油库、消防水 库、防护用设备间等。
小型汽车库
35-45 28-38 75-85
中型汽车库
65-75 55-65 80-90
●汽车库建筑规模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 类,并应符合表4.8中的规定。
表4.8 汽车库建筑分类
规模 特大型
停车数/量 〉500
大型
301 ~ 500
中型
50 ~300
小型
〈50
3、车位平面尺寸
●停车场设计取决于选定的基本车型,一般来说, 服务车型不可能太多,因为各类车型尺寸相差很大, 尺寸的差别会影响到车库建筑面积和空间利用率, 所以,必须选定一种基本车型来确定车库的柱网, 当然该型号在尺寸和性能上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表明,汽车停放角度与停车占用面积之 间有一定的关系
● 0°存车时驾驶方便但所需面积最大,所 以该角度适合狭长而跨度小的停车场。 ● 90°直角停放时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 所用面积指标最小,但需要较宽的行车通道,
5、主体行车通道宽度
行车通道宽度取决于汽车车型、停放角度和 停驶方式。
应根据所采取的车型的转弯半径等有关参数, 用计算法或几何做图法求出在某种停车方式 时所需的行车通道最小宽度,再结合柱网布 置,适当调整后确定合理的尺寸,一般不小 于3 m。
其平面主要特点是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
6、利用建筑地下室扩展的混合型平面
此种类型首先利用地面建筑地下室,在此基 础上由规模或柱网要求而外扩展的地下车库, 此平面类型既有附建部分,又有广场的单建 部分,可称为混合型平面。
7、岩层中的通道连接式平面
●如果为岩状结构,其平面形式受施工影响将 起到很大的变化。在这种地段条件下,地下 停车场的平面形式常常由条形通道式拼接起 来,可组成“T”型,树状或“井”型平面。
车身 距 柱边
车身之间的纵向净 距
0° 停放
30 ~ 90°
停放
单间停放 0.7 0.5 0.6
0.4
--
-
--
开敞停放 -- 0.5 0.5
0.3 0.3 1.2
0.5
单间停放 0.7 0.5 0.8
0.4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开敞停放 -- 0.5 0.7
0.3 0.3 1.2
0.7
单间停放:指一台车周围有墙或车的情况
●如日本将小轿车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轻型5种车型,汽车库主要满足日本大量生产的中 型轿车需要,因此确定以日本生产的中型轿车的控 制尺寸作为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即:长4.7 m, 宽1.7 m,高2.0 m,最小转弯半径6.5 m。
●我国的车库设计也必须根据所存车型来确 定 参 数 。 一 般 中 小 型 车 (4.80 m×1.80 m×2.00 m)及货车(7.00 m×2.50 m×2.60 m) 可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设计依据。 如果实际存车同上述尺寸存在着差异,则必 须按实际车型进行设计。
三、平面柱网 平面柱网由柱距和跨度组成。决定柱距尺寸
大多有特殊原因,主要是地段条件不规则或专 业车库的某些原因。这种不规则的地下停车场 施工复杂、增加造价、平面不规整。
4、圆形平面
圆形平面的优点是可以建在广场、公园及不 规则地段下。通过环形道进出车,由于可建 多层,所以存车量很大。
5、附建式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平面
附建式停车场利用地下部分或全部空间,由于 受地面建筑的平面柱网限制。
2、工艺流程
地下停车场的一般流程是:车由入口进入、 洗车、收费、存车、加油、出库、出口。
二、地下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为衡 量柱网是否合理的综合指标 ●适应一定的车型的停放方式、通道布局、 并具有一定地灵活性 ●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遮挡和碰撞 ●尽量作到充分利用面积
精品文档
6、出入口宜距立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 定距离,距立交应大于80 m,距其他应大于50 m。
7、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2辆车位置的 候车长度。 8、停车场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
9、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地面部分的 规划,如绿地、广场、公园等内容。
二、总图设计
1、广场式矩形平面 广场式布局通常是地面环境为广场,周围是 道路,即在广场下设地下停车场。
●不仅如此,仅满足车辆尺寸要求并不能停车, 还必须满足车辆周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 保证停车状态下能打开车门和便于车辆进出。
表 4.10 车辆停放时与周围物体的安全距离
车型
小型 中型
车 头 车尾
距
距
停放条件 前墙 后墙
(门) /m
/m
车身(有 司机一
侧)距侧 墙或邻 车/m
车身(有 司机一 侧)距侧 墙或邻 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