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复习课评课稿
初中英语复习课点评

初三英语阅读复习课评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受尊敬的李老师的委托,由我对谭娟老师的这一节初三阅读复习课做个点评。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谭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节精彩的阅读复习课。
我们都深有体会,初三的复习课很难上,阅读复习课更是难上加难。
这是大家公认的比较难上的课型。
对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一个常重要的能力,这一点从中考分值的设置就足以说明,所以我们常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我们很多老师初三的阅读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多做,做了以后对答案,并没有教给学生方法,导至很多学生一个月两个月复习下来阅读能力没有任何提高,那么这样的复习是无效的。
词义猜测题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题型,主要考查根据短文已知信息猜测文章未知词语的能力。
词义猜测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选择短文中某个词语的英文含义,一种是选择短文中某个词语的汉语意思。
谭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这节阅读复习课就是我们初三英语备课组对教材整合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希望谭老师的这节课能给大家在今后初三阅读复习方面带来一些启示。
下面我想简单的谈一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我用三个字来概括这个节课。
1.“实”①扎实 a. 教师教学基本功很扎实 b. 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由点及面扎实到位。
②实在 a.与中考相接轨,具有实际意义c.教授的阅读技巧,学生阅读时实实在在能够用上。
2.“紧”①紧密。
时间上把握紧密。
每个环节任务明确,时间有一定的限定,使这节课的每个任务能圆满完成。
②紧凑。
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步步升华。
(举例说明)3.“多”①多彩。
活动丰富多彩。
(guessing game,竞赛活动,小组活动等)②多样。
教学形式多样。
(视频教学,图片教学,图表教学等)本节课还有以下几大亮点:1、教师自身素质较高。
教学热情很高涨,非常有激情,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
对学生的评价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方面也非常不错。
整节课老师始终以甜甜的微笑对待学生,课堂情态语言丰富,富有感染力,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真正与学生融为了一体。
九年级复习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有幸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收获颇多。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听、所得、所感。
贾老师的课是一个话题复习课,课堂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课本,她将整个单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话题进行整合,让整堂课条理有序,散而不乱。
在课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流动的思维,学生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享受学习的过程。
下面我仔细的谈一下这节课:1、导入自然,直接切入主题。
2、教学流程设计合理,各部分之间过渡自然,体现了整节课的完整性。
尤其是贾老师设计的English language 和Skills这两个思维导图,让本堂课的知识层次更加清晰,整堂课都仅仅围绕这一话题展开。
听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上课的时候不能想出这样的课堂设计,除了经验不够以外,主要的还是对教材把握不透彻,研究不深入。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使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潮,让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而且从本质上让学生了解了如何去学习英语!秦老师的课,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教的有效,学的愉快”。
在这节课上,教师系统的归纳了被动语态,精心设计练习,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并适当结合中考考点,突破难点,是非常有效、实用的一节课。
再来仔细的看一下秦老师的课:在专项复习课上,秦老师打破了传统的语法课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循序渐进,而是由做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避免了复习课“嚼剩饭”食之无味的尴尬,又当好了课堂的指挥棒,成就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喜悦。
本堂课最后设计的任务型阅读,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和之前的部分构成了一个点、线、面的立体化的复习模式。
学生把复习的东西活学活用,从而感受到复习的价值。
听的感受:教师如何做好课堂的指挥棒,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课评课稿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课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节阅读理解课程是为初中学生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词汇积累。
通过精选的阅读材料,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信息和推理推断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有效运用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课件,学习用书。
2.教学材料:精选阅读材料,包括短文和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预设问题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提出一些与材料相关的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
2. 阅读材料呈现教师通过投影仪将阅读材料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3. 个别阅读和问题解答学生个别阅读文章,并尝试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教师在学生解答完毕后,逐一核对答案,对错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理解文章中的细节和语境。
4. 合作阅读和问题解答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阅读和问题解答。
小组内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协商,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点拨。
5. 整体解读和讨论学生将问题和答案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整体解读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主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6. 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辅助学生进行总结,提醒学生记住并运用所学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本节课通过个别阅读、合作阅读和整体解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另外,本节课的问题设计也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设计评课稿

读书要回到阅读教学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有了更多选择。
尽管如此,阅读仍然是最重要的知识获取方式之一。
然而,现代教育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和淡化。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回到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有效的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在设计阅读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和观察等方式,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
通过这些了解,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教学,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识字和理解文字,还需要一系列的阅读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各种阅读策略,比如预测、推理、概括以及提问等。
通过有效的指导,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内容。
第三部分: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本,包括故事、新闻、科普读物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此外,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应该考虑到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视野和观点。
第四部分: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评估在阅读教学中,课堂互动和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课堂演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同时,及时的评估和反馈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提升。
结论部分: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回到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指导学生的阅读策略,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以及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评估,我们能够创造一个积极的阅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并培养他们终身阅读的习惯。
小学英语阅读课评课稿

小学英语阅读课评课稿篇一:小学英语评课稿第一册Unit3 Numbers PartA执教:陈娟评课:王一兰陈老师执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但于此同时他们的英语听说基础还非常薄弱,听不懂也不会说很多的英语句子。
本节课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并略显简单。
在本课中,苏老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单词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陈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
如:本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歌曲操练,起到复习热身作用,又采用把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课导入前的口语练习让我们看到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问候别人,这已很不简单。
新单词是通过多媒体PPT形式呈现颜色,自然引出各个物品,通过学生学生动手数数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单词教学,而单词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在练习巩固的时候,苏老师用各类等游戏活动进行操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篇二:小学英语评课常用语和评课稿小学英语评课常用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课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入手,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句型学会询问朋友,家庭成员及老师的一些情况,用游戏,介绍,问与答等多种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调用原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使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从叫学生上台来叙述,问答开始就为新课的导人打好基础,到最后的巩固都作了精心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般现在时的句型而展开.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层进一层的教学活动中,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新课导入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入到一个新的知识情境——Children’sDay,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学生欣赏着生动的电脑画面,听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进入英语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中考专题复习听课后的评课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中考专题复习听课后的评课听了张老师和陈老师的两节现代文复习课,深受启发,对照自身教学,感觉有很多收获。
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初三教学和复习上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一、复习课紧扣考纲,紧跟高考,不做无用功。
一轮复习向来以地毯式复习著称,那么就要处理好点和面、重点和非重点、讲和练等几个关系,切实提高效率。
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要把精力投放在关键点上,而这个关键点就是高考。
在以后教学中将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高考题,把高考意识融入课堂教学中,讲高考所需,练高考所用,不做无用功。
二、盘活学生,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
但复习课往往使学生误认为是吃剩饭,都是学过的知识,学起来不积极,不兴奋,难以产生激情,成为课堂上的“闲人”“看客”。
而这导致了复习效果的不理想。
两位老师授课中注意“盘活”学生,能多方调动学生积极性,给予学生以充足的思维、训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充分思考,认真训练,使学有成效。
两位老师的'课告诉我们,复习课,主角是学生。
三、方法指导科学,落实到位。
复习课必须注重对解题规律的探求,对解题思维的训练,对解题方法的总结,但是方法指导易流于大而无当,条条框框的要求多,规律方法的过程演化少,造成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两位老师没有简单提要求,机械讲方法,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去思考,逐步找出合理答案,将思维过程一步步呈现出来。
比如陈丽丽老师在对理解比喻句含义这一问题的方法指导上,从对比喻句的把握、理解的方式角度、答案的设计、语言的组织等各个环节上都进行了有序有效的引导分析,使学生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明悟。
总之,两位老师的课使我对复习课如何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见贤思齐,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加强学习,突出研究,强化落实,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复习优质课评课稿范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复习优质课评课稿范文As an educator, it is crucial to continually evaluate and refine our teaching methods to ensure that our students are receiving the best possible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elve into the realm of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middle school, explor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hat can elevate the quality of our teaching practices.One of the fundamental goals of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s to cultivate a love for reading among our students. By fostering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reading, we not only enhance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but also open doors to a world of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To achieve this, we must create an environment that promotes reading as an enjoyable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Incorporate engaging reading materials that cater to the diverse interests and reading levels of our students. Encourage them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opinions about the texts they read, fostering an open dialogue and nurturing a sense of ownership over their learning process.Effec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goes beyond merely decoding words on a page. It involves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at enablestudents to comprehend,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texts they encounter. Implement strategies that encourage active reading, such as questioning techniques, summarizing key points, and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or prior knowledge. Guide studen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main ideas, supporting details, and drawing inferences, equipping them with the tools to become proficient readers and independent learners.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s another crucial aspect of successful English reading lessons. Recognize that each student learns at their own pace and may have uniqu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dapt your teaching methods to cater to diverse learning styles and abilities. Provide scaffolding and support for struggling readers while simultaneously challenging advanced learners with more complex texts and higher-order thinking tasks. Embrace technology as a powerful ally in differentiation, utilizing digital resources, audiobooks, and interactive platforms to engage students and cater to their individual needs.Collaboration and peer-based learning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ading experience.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or small groups,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of mutual support and shared understanding. Engage them in activities such as literature circles, where they can discuss and analyze texts collaboratively, and peer-editing sessions, where they can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 to one another. This approach not only reinforces comprehension but also nurtures essent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Assessing student progress is a crucial aspect of effective reading instruction. Imple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s regularly to gauge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 areas that require additional support or reinforcement. Provide timely and constructive feedback, celebrating successes while address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Encourage self-assessment and goal-setting, empowering students to take ownership of their learning journey and develop metacognitive skills.Finally, it is essential to create a supportive and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celebrates diversity and promotes cultural awareness. Incorporate texts that represent diverse perspectives, backgrounds, and experiences, allowing students to see themselves reflected in the materials they read. Foster discussions that encourage empathy, respect, and an appreciation for different viewpoints, a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but also nurtures essential life skills.By 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we can elevat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in middle school, igniting a passion for learning and equipping our students with the skills theyneed to become confident, critical, and life-long readers. Remember, effective teaching is an ongoing journey of reflection, adapt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by embracing these principles, we can create a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our students.。
阅读教学评课稿

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学生能力教师杨琴弦子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堂课姚老师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教学。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
一般来说,说明文上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但在姚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整堂课设计新颖,教学结构严密、思路清晰,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她首先利用深受学生喜爱的蓝猫及蓝猫公司导入新课,巧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顺势指导学生围绕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学习,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举行招聘会。
招聘会的举行,将这节语文课推向了高潮;最后在学生畅谈自己想开发的新型玻璃后顺势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教育,让学习的情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升华,水到渠成。
到此,整堂课的教学也降下了帷幕。
师生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里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了重点,又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本堂课凸现了如下亮点: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
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有内在兴趣。
教师从学生已经熟知的蓝猫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急于想知道新型玻璃,这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聘请推销员的环节,使学生兴奋不已,同学们都积极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性参与极高。
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
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复习课评课稿
今天听了刘老师执教的阅读复习课,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的水平很高。
具体表现在,一是敢于大胆的取舍教材,尤其是课文比较长的,能抓住重点段学习。
二是有用教材教的意识,通过某一段或某一篇文章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三是不同程度的都重视了朗读指导,从课堂也可以看出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四是不同程度地做到了读与写的结合。
1.目标把握较准,教学的目的性较强。
如,如《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应是训练学生如何抓住提示语读出语气来。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重点是培养阅读的习惯。
教师能站在阅读教学观这样的层面上确定教学目标。
2.很好把握课堂生成。
让学生学习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写文章,学生不能很好的把物与人联系起来,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辅导,让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再说说,从而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3. 语文味较浓,品词析句的环节较到位,在这方面课程标准是重视的,提出“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中年级要“能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阅读教学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任意肢解课文的弊端,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难点、精彩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品味积累的能力,还要重视引导借鉴,从读学写。
由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
4.朗读不能与理解相结合。
情到深处自然发,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激情导语、优美的音乐、词语的玩味等形式,让学生对文章字里行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理解之后,再读出感情来。
而不是单纯的在朗读技巧上死扣。
要加强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在读中积极思维,展开丰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感受,鼓励学生交流个人感受。
5.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读自悟的时间。
学生的能力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获
得,不给下水的机会,他们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只有直接面对文本,潜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教师的牵引及至繁琐的内容分析,无异于越俎代庖。
阅读还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其特点是独立性和个体性。
这一过程,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取代不了的,必须靠自己的阅读边读边想,开启心智。
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要给足时间,让学生真正读进去,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自读之后有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6.着眼学生能力训练和培养,阅读教学还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能力,让其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应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