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浙江大学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
2017医学考研大纲,专硕

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下,西医综合考研成为了许多医学学子晋升的重要通道。
为了更好地做好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的准备工作,以下就是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考试内容1. 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临床医学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科等多个临床学科。
3. 医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考察考生对医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基础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1. 笔试: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试卷,试卷中将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回答问题,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
2. 实践操作:根据考核内容,考生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如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
考生在实践操作中需按要求独立完成,并能逻辑清晰地陈述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分析。
三、备考建议1. 系统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对每个考试科目逐一进行系统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复习计划,高效地利用时间,保证知识的全面掌握。
2. 重点突破: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对疑难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参考相关书籍、资料和学术期刊,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3. 制定备考计划:制定每天的备考计划,并确保时间的合理分配。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将效率较高的时间段用于重点科目的学习。
4. 多做模拟题:通过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考试能力和问题所在,并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形式。
同时,模拟题也是巩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5. 注意身体健康:备考阶段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压力,保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2017西医综合考研各重要知识点详细解读

2017西医综合考研各重要知识点详细解读参加西医综合统考的包括医学门类下面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7个二级学科,临床医学包括18个二级学科: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下面凯程集训营对西医综合的一些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向(注意不同的学校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会有不同,这里介绍的是一些主流的研究方向)进行一下介绍:基础医学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本学科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组织正常形态结构、组织微细结构以及人体胚胎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属生物科学形态学范畴。
该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对医学各学科领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培养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知本学科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能熟练阅读英文文献,能提出研究课题,并采用先进技术对课题进行研究,总结成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成为高等医药院校和医药卫生研究机构中从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和研究人才的后备力量。
主要研究方向01人体解剖学、02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学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免疫学要任务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其对机体有益的防卫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机制;以发展有效的免疫学措施,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五)肿瘤1. 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 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 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常见肿瘤的特点。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4.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5.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1. 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 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 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
3.宿主抗移植物的概念,肝、肾移植排斥的病理变化。
4同3。
5.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同7。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 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 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3. 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 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 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考研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及各部分复习重点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 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5种主要嘌吟、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 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2017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非全日制)

浙江大学MBA专业已通过AMBA、EQUIS和AACSB三大国际认证,致力于培养
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社会责任”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与未来领导者。
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推出“MBA精英计划”。大专毕业后工作满八年、大
学本科毕业后工作满五年或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满三年,工作业绩优秀的中
高层管理人员可申请参加中文在职MBA的提前批面试。提前批面试成绩当
院系 院系名称
代码
一级
学位类
一级学科名 专业代
学科
专业名称
别
称码
代码
招生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复试办法及内容
备注
340 海洋学院
专业型 1256
海洋物流管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
工程管理 125600 工程管理硕士
50
理
204英语二
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
0451 030 教育学院 专业型
法律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98法
法律硕士(非 035101
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
学历条件:同全日制,详见《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
法学)
不区分研究
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中前置毕业专业条件: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报考前
02:EMBA
300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 204英语二
学历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
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
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2016年与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对比(内科学)
3
2017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比(生理学)
4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分析(生物化学)
5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外科学)
6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新增内容(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7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
考研频道整理
下面对比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各科目大纲与2016年考纲的变化其中新增和有变来自的考点是同学们接下来复习的重点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
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完整版),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一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考试性质)
二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考查目标)
三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四
考查内容【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生理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生物化学
2017西医综合考试大纲原文:病理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内科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外科学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原文: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五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题型:A型题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题型:B型题
2017西医综合考研大纲题型:X型题
今年的新大纲与去年相比还是发生了不少变化。下面对比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各科目大纲与2016年考纲的变化,其中新增和有变动的考点是同学们接下来复习的重点。
1
2016年与2017年考研西医综合大纲变化对比
西医综合考研考试大纲

西医综合考研考试大纲一、引言西医综合考研考试是国内研究生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
本文将对西医综合考研考试的大纲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这项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二、考试概述1. 考试目的西医综合考研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其对医学前沿领域的了解。
2. 考试形式西医综合考研考试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而面试部分则包括口头答辩和实际操作等。
三、考试内容西医综合考研考试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学基础知识考生需要对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科目有深入的了解。
这部分考试通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临床医学知识考生需要了解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神经科学、精神科学等临床医学领域的知识。
这部分考试通常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考察考生对临床医学的了解和思维能力。
3. 医学实践能力考生需要展示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包括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操作等。
这部分考试通常以实际操作和口头答辩的形式进行,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备考方法想要在西医综合考研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
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考试时间表和自身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备考计划。
将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成不同的阶段,每天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
2. 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西医综合考研考试的重要部分,所以重点复习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知识。
可以使用教材、参考书和相关资料进行复习。
3. 强化临床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在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也需要加强相应的复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临床案例、参加临床实习等方式来提高对临床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练习模拟试题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医学综合(西医)考研大纲Ⅰ.考试性质医学综合(西医)考试是为浙江大学招收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及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为学校选拔优秀学子提供一定依据。
Ⅱ.考查目标医学综合(西医)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65% (其中生理学约25% 生物化学约25% 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35%(其中内科学约20% 外科学约15%)四、试卷题型结构A 型题第1~9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135 分第91~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B 型题第121~15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45 分X 型题第151~18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 蛋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 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 动作电位(或兴奋)的产生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 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 ABO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2. 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3.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 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8.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10. 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
11.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2. 冠脉循环、肺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 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二氧化碳、H +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小肠运动的形式。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排便反射,纤维素对肠功能的影响。
6. 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 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 -、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 +、NH3/NH4 +、K +的分泌。
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
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 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 排尿反射。
(九)感觉器官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和传入通路的一般生理特征。
2. 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
视力(或视敏度),明、暗适应和视野。
3. 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反应。
(十)神经系统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 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特征和功能。
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 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
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 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
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
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
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11. 觉醒和睡眠。
12. 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一)内分泌1.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 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 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或生成调节。
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的调节,月经周期中下丘脑-腺垂体-卵巢- 子宫内膜变化间的关系。
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3. 妊娠与分娩。
二、生物化学(一)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 种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 肽键和肽。
4.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模体和结构域。
6.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7.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8.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一般原理。
9. 核酸的化学组成,主要碱基(嘌呤、嘧啶)的化学结构。
10.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
11.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 的双螺旋结构,RNA 与其它非编码RNA 的分类与功能。
12.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复性与杂交。
13. 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4. 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5. 酶的调节,活性和含量的主要调节方式。
16. 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 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糖有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3.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
5. 糖异生概念、过程、调节和意义,乳酸循环。
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 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 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 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 必需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1. 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 胆固醇的合成途径及调节,胆固醇的主要去路。
13.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组成。
14. 血浆脂蛋白的功能与代谢,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5.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16. 呼吸链的组成和分类,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7. 胞浆中NADH 的氧化。
18. 抗氧化酶体系和微粒体单加氧酶类。
19.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氮平衡与必需氨基酸。
20.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库。
21. 氨基酸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作用。
22.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3. 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4. 氨的代谢去路, 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与调节,高血氨与氨中毒。
25. 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6. 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和临床意义。
27.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抗代谢物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28. 生物转化,肝的生物转化类型与影响因素。
29. 胆汁酸的合成、分类、代谢及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30. 血红素的生物合成与调节。
31. 胆色素的代谢,黄疸产生的机理与临床意义。
32. 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肝与其它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33. 物质代谢的调节, 细胞、激素及整体水平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