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之路的论文

我的创业之路的论文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参加历下区组织的——在政府部门帮扶下开熟食店——生意红火又开分店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2021年2月,和平路。伴随着响亮的鞭炮声,张猛的“吉快客简餐外卖”第三家分店开业了。自从去年5月在燕山小区卖“奥尔良烤鸡”成功迈出第一步,如今张猛已经开了

3家西式外卖店,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到现在拥有10余名员工。

谈及自己的创业成功之路,张猛感慨地说:“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历下区各界

的支持。在他们的不断帮助下,我的生意红红火火,曾经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2021年6月,张猛大学毕业。那年他24岁,怀着满腔热情到处发放、寻找用人单位,却屡屡碰壁。工作、择业一时成了全家人的烦心事。2021年2月,燕山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失业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时了解到他的情况,并在管理台账上记录了他的择业愿望、技能特长、培训意愿、创业意向、毕业院校以及家庭状况。“居委会做好登记后,马上给我联系

了培训。我学的是培训,还享受了很多优惠。”张猛对此记忆犹新。2021年4月,他参加了历下区组织的创业培训,这是历下区为辖区大中专毕业生开设的11所定点培训学校之一,而张猛选择的培训也是区就业办梳理登记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愿望后结合就业形势开

设的33个专业之一。“听说现在的培训办法比我们那时更丰富了,不但有培训,还能到

历下软件园、漱玉平民大药房、新闻大厦这样的实训基地工作,实训后有机会直接和这些

单位签约。”张猛聊起了历下区2021年的新政策,“只要参加培训满3个月,区里和实

训单位都会给参加实训的学生提供每人每月300元的补助,这样每个月至少能挣600元,

真是挺不错的。”

参加完培训后,张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选择了自主。2021年5月,燕山街道办事处劳保中心帮他在燕山小商品市场找到一间12平方米的门面,为他减免了3年的工商管理

费税以及环境卫生费,同时他还享受到了大量优惠,再加上店铺位置好,开业后生意挺红火,张猛又考虑开分店。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历下区就业办帮他申请了3万元的小额贷款。“太及时、太省事了。我拿着居委会开的信誉证明来到就业办,过了半个月贷款就办

下来了。”张猛现在又开始第二次申请小额贷款,这次是5万元。虽说这次不免息了,但

利率还是比商业贷款低不少。

有了几家小店后,张猛在街道办劳保中心的推荐下吸收了不少四五十岁的下岗工人和

大中专毕业生。张猛说,经过这两年与区劳动就业部门及办事处打交道,发现他们都在想

办法帮助解决题,自己这也算是为社会作点贡献。

一人就业,全家安心。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和自主是历下区的工作重点之一。“我

们对实行‘1+3服务’,即对每个创业人员推荐一个项目、提供一所场地、办理一笔小额

贷款,通过这些服务促其尽快。还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帮扶基地,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就

业。”历下区就业办主任庞继萍介绍。历下区提出的关注民生“四个一”标准,其中一条

就是不让一个想就业的人找不到工作岗位。今年前5个月,历下区共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6700名,完成全年计划的67%。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就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

的行业,成功率低,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

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据了解,2021年全国毕业生达到280万人,至2021年9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

均就业率仅为73%。2021年全国毕业生则达到了338万人,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使

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

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

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

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

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

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

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有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政策等支

持和扶持,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却难以令人乐观。

1.1 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

或那样的优惠条件,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据华南某高校于2021年对5所

重点高校1 400名大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4.5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是最终创业的却不足1%,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全国各地的高校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2021届的广东高校毕业生约为13.028万人,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一两

位同学;2021 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也只有一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大学生

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1.2 自主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

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

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

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

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

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寄予厚望的,尽管

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自主

创业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2021年6月搜狐网做了一份2021年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8.4%。在众多的创业者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华南某大学的一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由于经验不足,一年不到,

就破产了.。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并非畅通无阻,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

时间,大学生还需突破能力经验、资金不足、社会观念阻碍等方面的瓶颈。

2.1 创业大学生能力经验不足

1经验不足。首先,市场经验不足。许多学生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时并不了解市场上

的需求,或者主观臆断市场需求,或者闷起头来一味地搞技术;他们通常难以得到第一手

的市场信息,也就无从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

思考的能力,这使得很多下大力气研制的产品找不到买家,错过了商业机会,甚至导致失败。其次,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常常使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盲目乐观,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而对于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却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在

创业中遇到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

2综合素质较弱。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

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

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他们创办的公司也大都组

成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其成员里有时还有名校的MBA,但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能力还是相当

薄弱的。其次,综合素质能力弱。一方面大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自觉性、坚毅性、自制

力和勇敢、果断等不够彻底。另一方面实践能力、开拓、组织领导、协调协作、沟通和人

际交往能力、创业、创造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缺乏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与外

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政

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另外,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

成熟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

之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

开办一个小的企业时。

.3 创业教育滞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