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的绿化设计
街区加强园林绿化整治方案

街区加强园林绿化整治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街区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因此,加强街区园林绿化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从街区绿地的规划入手,科学合理地设计绿化区域的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形成一种多样性丰富的绿色景观,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
其次,要注重绿化植被的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的植物,同时考虑到植被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在绿化植被的选择上,可以引入一些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的植物,增加绿化的多样性。
另外,要注重绿化技术的提升。
采用现代化的绿化技术,如自动喷灌系统、土壤改良技术等,可以提高绿化的成活率,保证绿化效果的长久稳定。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绿地的管理和养护。
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机制,对绿地进行定期养护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总之,加强街区园林绿化整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绿化规划、提升绿化品质、改善绿地管理,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第 1 页共 1 页。
浅议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以贵州都匀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

市容 的作 用 。
2 都 匀市街 道景 观 问题 分析
1 . 2 都 匀市 分车绿 带设 计
都匀 市人 行道 绿化 设计 的现状 是设 计形 式单 一 , 无论 人 行 道 的宽 窄 , 都是 设 计单 排 行 道树 , 仅 能算 是 达 到基 本 绿 化 及遮 荫 的功 能 ,绿 化量 就 打造 生态 园林 城市 而 言远 远不 够 。
在行 道, 主要根 据
借 鉴 其 他城 市 中心 岛绿 地 的设 计 形 式 , 圆形 , 中心 是 现代 雕 塑与 喷泉 , 中间层 为苏 铁 、 小 叶女 贞 等灌 木球 , 外 层是 由灌 木 组成 的图案 。 重形 式 而无 内涵 , 未能 体现地 方 民族 文化特 色 。 1 . 3 . 2 导 向 岛绿 地设 计现 状 都 匀市导 向 岛绿 地设 计较 为 成功 地 改善 了原本 植 物 结构单 一 的都 匀市城 市环境 , 此 类 绿 地主要 设计 在西 苑及 大十字 的 Y形 交叉 道 口上 , 乔 灌 草 比例
1 . 4 人行 道绿 化 带设计
1 都 匀 市道路 绿化 现状
1 . 1 道 路 绿 地 的 限 定 和 分 类
本 文认 同我 国行业 标 准 《 城 市 道 路 绿化 规 划 与 设 计 规  ̄} C J J 7 5中对城市 道 路绿 地 的定义 , 及道 路 和广 场用 地范 围 内可用 于绿 化 的用地 。 并将 都匀 市道 路绿 化用地 分为 分车 绿 带、 交 通 岛绿地 、 人行道 绿化 带及 街边 广场 绿地 。
城市街道绿地设计ppt

交通岛绿地平面形式多呈圆形。目前我国大中城 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M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四、立交桥头绿地设计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有两种,即简单立体交叉和 复杂立体交叉。
另外,设计行道树时还应注意与路口、电线杆、公交车 站的处理,应保证安全所需的最小距离。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docin/sundae_meng
三、交叉路口绿地设计
交通岛位于交叉卧中心,主要是组织交通、约柬 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道路之用。
依其功能可分为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等。
城市街道绿地设计ppt
城市街道绿地设计
重点: 行道树种植设计 绿化带的绿化设计 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绿地设计、路侧绿带
的绿地设计 难点: 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绿地设计、路侧绿带
的绿地设计
docin/sundae_meng
一、行道树绿带设计
(一)选择合适的行道树种 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或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
docin/sundae_meng
六、街道小游园绿地设计
以植物配置为主,结合其他园林要素 (一)设计形式: 1、规则对称式 有中轴线规则的几何式 2、规则不对称式 整齐、均衡 3、自然式 道路以曲线为主植物自然式种植 4、混合式 组成几个空间联系过渡要自然,总体格局应协调,不可杂
docin/sundae_meng
七、林荫路绿化设计
(二)林荫路布置的类型 1、街道中间的林荫路 2、设在街道一侧的林荫路。伴山、临水、 3、街道两侧与人行道相连。花园式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和植物配置

的一 品红 ( : > :. , 须进 行高 度控制 。 冠 高 11 3)必
一
品红 的高度 除受 品种 、 温度 、 相对 湿度及 光
强 等环 境 因素 的影 响外 , 溉 方式 、 培 预 留空 问 灌 栽 及 种植 时 间安排也 会对 一 品红 的高 度产 生重要 的 影 响 。 生产 过程 中 , 首先 尝试通 过 控制环境 和 在 应
14 四板 五 带 式 .
城 市 道 路绿 化 的 布 置形 式 是 多种 多样 的 , 其 中断 面 布置 形 式是 规 划 设计 所 用 的 主要 模 式 , 常
用 的城市 道路 绿化 的形 式有 以下 几种 : 11 一板 二 带式 .
这是 道路 绿化 中最 常用 的一 种形 式 ,即在 车 行道 两侧 人行 道分 隔线 上种 植行 道树 。此 法操 作 简单 、 用地 经 济 、 理方便 。但 当车行 道过 宽时 行 管
高, 无刺 , 无异味。 ②生命力强健 , 耐修剪 , 病虫 害 少 , 性 强 , 污染 , 于 管理 。 ③ 树 木 发 芽 抗 抗 便
早 , 叶晚 , 落 适合本 地 区正 常生长 的乡土 树种 。
根据 以上特点 , 可选择 的 品种 有 : 樟树 、 银杏 、
枫杨 、 患子 、 无 垂柳 、 鹅掌楸 、 广玉 兰 、 昌含笑 、 乐 红 果 冬青 、 楠木 、 杜英 、 贞 、 树等 。 女 栾 2 分车绿化 带形 式的植 物 配置 . 2 四板五带 式 中间的 3个带 是分 车绿 带 ,该 形 式 的植 物配置重 点考虑美 化街 景 ,组织 交通且 不 妨碍 交通 , 并做 到 吸尘 、 噪 , 降 吸收汽 车 排放 的废 气为最佳 ,强调 司机 与行人 的通视 和树种 的观 赏 性 。 车绿化 带植物 配置可 以选择 观花 、 分 观果 的乔 木 ,再配 以丰富 的灌 木和地 被植物 ,组成一 种立 体、 开阔 、 美丽 的绿化带 。 221上层乔木选 择 的品种有 : 花 、 . . 桂 白玉兰 、 叶 红 李、 欢、 合 红花羊 蹄 甲 、 榴 、 杏 、 石 银 苦楝 、 山核 桃 、
街道绿化方案

街道绿化方案街道绿化方案概述街道绿化是指在城市街道两侧或中央地带进行的植被绿化活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街道绿化能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空气质量,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为居民提供舒适的行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街道绿化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街道绿化方案。
街道绿化的重要性增强城市形象街道绿化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地带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可以营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为城市增添生机和活力。
街道绿化不仅能让市民感到愉悦,还能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和舒适度。
街道绿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树木和花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减轻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调节城市气候城市的热岛效应是由于大量的人工建筑和道路所造成的。
街道绿化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和阴凉效应,减少城市的气温,缓解热岛效应,提供舒适的气候环境。
树木的阴影能够有效降低夏季的气温,为行人提供遮阳避暑的场所,同时也能减少冬季的寒冷对行人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街道绿化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也能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树木和花草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为城市提供氧气。
此外,街道绿化还能够提供栖息地,吸引各种昆虫和鸟类栖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常用的街道绿化方案选择适宜的植物在进行街道绿化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植物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耐污染、抗病虫害、抗旱性以及生长速度等。
常见的街道绿化植物包括杨树、梧桐、法桐等大乔木,以及玉兰、木槿、榕树等小乔木。
此外,还可以配植一些花草来增加景观效果,比如草坪、郁金香、报春花等。
合理规划绿化带对于街道两侧或中央地带的绿化,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一般来说,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和要绿化的植物类型来确定。
绿化带可以设置为连续的花坛或草坪,也可以设置为离散的树木和花草。
街道空间环境设计方案

街道空间环境设计方案一、背景及问题陈述市区的街道空间环境设计一直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然而,当前街道空间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设施老化、缺乏绿化、交通拥堵等,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来解决。
二、公共设施改造与提升1. 更新公共座椅:以人性化设计为出发点,选择舒适、耐用的座椅,并合理设置座椅的数量和位置,以提供更多的休息点。
2. 安装垃圾箱:在合适的位置安装垃圾箱,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人们丢弃垃圾,保持街道整洁。
3. 修改道路标志牌:重新规划和统一标志牌的样式,使其更加直观、易于辨认,方便行人和车辆的导航。
三、绿化提升1. 种植树木和花草:在街道两侧以及中央绿化带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花草,增加街道的绿化面积,净化空气,改善景观。
2. 架设阳伞和遮阳棚: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为行人提供遮阳区域,让市民可以在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增加步行的舒适性。
3. 灯光设计:优化夜间街道照明,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通过巧妙的灯光布置,提升街道夜间的视觉效果。
四、交通管理与改善1. 配置自行车停车点:设置自行车停车点,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减少机动车数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 划定行人专用区域:将人行道划分为行人专用区域,与车道划分清晰,提高行人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增设交通信号灯:根据交通情况和行人需求,增设交通信号灯,引导车辆和行人合理交通,提升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五、社区参与与宣传1. 持续的宣传与教育:通过社区宣传活动、文化节庆的机会,向居民普及街道环境保护和整治的重要性,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 建立社区维护机制:利用社区力量进行街道环境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开展义务清扫等活动,形成一种自治的环保机制。
六、实施与监测1. 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根据上述设想,编制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措施。
2. 监测和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街道空间环境改善的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道路绿化形式(附图)

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道路绿化形式(附图)城市道路的设计须依据道路类型、性质功能与地理、建筑环境进行规划和安排布局。
设计前,先要作周密的调查,搞清与掌握道路的等级、性质、功能、周围环境,以及投资能力、苗木来源、施工、养护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研究,将总体与局部结合起来,作出切实、经济、最佳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他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一板二带为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带,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与人行道分割线上种植行道树。
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
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又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交通管理(图4-9)。
(二)二板三带式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分车绿带分隔,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
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
由于各种不同车辆,同向混合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图4-10)。
(三)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行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故称三板四带式(图4-11)。
此种形式占地面积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较理想的形式,其绿化量大,夏季庇荫效果较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互相干扰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更为适宜。
(四)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均形成上行、下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
若城市交通较繁忙,而用地又比较紧张时,则可用栏杆分隔,以便节约用地(图4-12)。
(五)其他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道、水道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断面形式虽多,究竟以哪种形式为好,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讲求气派。
2024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参考方案范本

2024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参考方案范本引言城市道路公园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份2024年城市道路公园绿化养护参考方案,助力城市建设和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绿化规划1. 制定长远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化规划,确保绿化布局合理,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用地。
2.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区域特点,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集中绿化和分散绿化比例,合理分配绿化资源。
3. 针对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绿化带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实现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 考虑城市特点,合理规划植被景观和水景景观,并结合景观照明设施提升夜间绿化效果,创造美丽的夜景。
二、植物选择与配置1. 根据土壤状况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本地植物种类,减少对外来植物的依赖。
2. 结合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的功能需求,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使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3. 选择具有矮化性和控制生长的植物品种,避免植物过高影响交通和视线。
4. 采用自动灌溉系统,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减少养护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三、养护管理1. 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体系,确保公园绿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设置专人负责绿化养护工作,定期巡查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3. 定期修剪整修植物,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和通行条件。
4. 加强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和生长状态。
四、环境保护1.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积极推广可持续的养护方式,如雨水收集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建立绿色意识教育体系,倡导市民参与养护管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紧急应对1. 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对城市道路公园绿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干路
为连接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客货 运中心等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自行车交通量大时, 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 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 的公共建筑物。若必须设置时,建筑红线后退, 让出停车和人流疏散场地,不宜建成商业街。
3、次干路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 是城市中数量最多的、一般的交通道路, 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 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 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 租车站。
4、支路
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是地区通向干 道的道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 主,支路可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也 可作自行车专用道。支路可与平行快速路的道 路相接,但不得与快速直接相接。
项级
目
别
类别
设计车速 (km/h)
双向机动 机车车道 分隔
车道数 宽度(m) 带设
(条)
置
横断面采用 形式
快速路
80
》4
主干路 Ⅰ 50-60
》4
Ⅱ 40-50
3-4
Ⅲ 30-40
2-4
次干路 Ⅰ 40-50
2-4
Ⅱ 30-40
2-4
Ⅲ 20-30
2
支路 Ⅰ 30-40
2
Ⅱ 20-30
2
Ⅲ 20
2
1、一板二带式
即1条车行道,2条绿带。适用于路幅 较窄、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和居住区道路, 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比较经济、管 理方便。
缺点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不便 于组织交通。当车行道过宽时,绿化遮荫 效果差。
2、二板三带式
即车行道中间以一条绿带隔开,分成单 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道路两侧各1条行道 树绿带。适用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大 而非机动车少的道路。其优点是有利于绿 化布置、道路照明和管线敷设,道路景观 好。
边界线。 道路的总宽度: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 内容: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
(二)道路横断面的类型
1、一块板形式:不同种车辆在一条道路上 行驶。
2、二块板形式:为上下行的对向车流中间 以分车带分隔。
3、三块板形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用分车 带隔开。
4、其它
(三)道路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
1、一板二带式 2、二板三带式 3、三板四带式 4、四板五带式 5、其它(滨河路)
以后,法国也设林荫道,并限定树种。
(二)国内城市道路绿地
据史料记:我国公元前五世纪(周朝)就在首都至 洛阳街道旁种植列树供来往行人在树阴下休息;公元前 三世纪,秦始皇为发展工商业,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东 至燕、齐,南达吴、楚,修建公路,“路宽五十步,两 旁每隔三丈栽一青松。”汉代都城长安(西安)“道宽 平列十二辙,路面全用土筑,且用铜锤夯实,两旁种树 木”。城市有了林荫道。
3.75-4 3.75 3.5-3.75 3.5-3.75 3.5-3.75 3.5-3.75 3.5 3.5 3.25-3.5 3.0-3.5
必设 应设 应设 可设 可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不设
双、四幅 单双三四幅 单双三幅 单双三幅 单双三幅 单幅 单幅 单幅 单幅 单幅
二、城市街道的范围
希腊时代、罗马时代也有种植行道树的历史。
一、 城市街道绿化的历史
(一) 国外城市道路绿地
1625年,英国伦敦设置公用散步道,兼作车道,长约1千 米,种植了4-6排槭叶法国梧桐。这条林荫道是女王陪同国宾 乘坐马车巡视所通行的街景的。这条路开创了都市散步道栽 植的新概念(The Mall)。它成为闻名于世的美国华盛顿市 林荫道(具有四排美国榆树的园林大道)的原型,是美国各 大都市设计林荫道的典范,也是日本购物街的起源。
我国古代对道路绿化十分重视,不但树种丰富,形 式多样,还有严格的养护制度,道绿化是指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其 内容包括:人行道绿化带(行道树绿化带和 路侧绿带)、分车绿带、广场和公共建筑前 的绿化地段,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 立体交叉的绿化、高速公路、滨河路、花 园林荫道等多种形式。
3、三板四带式
即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条,中 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 行道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共有4条绿带。适用 于路幅较宽,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大的主 要交通干道。
4、四板五带式
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4条,共有5 条绿带,适用于大城市的交通干道。
优点是各种车辆均形成单向行驶,互 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
缺点是用地面积较大,建设投资高。
5、其它(滨河路)
由于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 城市景观要求不同,道路横断面设计产生 许多特殊形式。如滨河路等。
三、城市工程管线
1、地上杆线:包括电力杆线、电讯杆线、 电车杆线等。
2、地下管线:包括上水管道、下水管道、 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 电讯道等。
第一节 城市道路规划的一般知识 一、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 梁永基、王莲清主编,林业出版社。
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路 4、支路
1、快速路
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联系市区和 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对外公路等,为城市 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对向车行道 之间应设中央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 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 应设置非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 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进出口,机动车设 计时速60-80千米/小时。
(一)道路的总宽度及内容 (二)道路横断面的类型 (三)道路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
(一)道路的总宽度及内容
红线:在城市规划中将城市建筑用地与道路用 地界线,常以红色线条划分称为红线。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 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 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
第二节 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
一、城市街道绿化的历史 二、城市街道绿化的内容 三、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 四、城市道路绿地率
一、 城市街道绿化的历史
(一) 国外城市道路绿地
据文献,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树种植于公元前10世纪,建于 喜马拉雅山麓,在连接印度加尔各答和阿富汗的干道中央与 左右,种植了三行树木,称作大树路。传说亚历山大大帝曾 率大军由此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