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塘坝可行性实施报告
塘坝建设可行性报告

塘坝建设可行性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评估塘坝建设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的分析和建议。
通过对塘坝建设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对该项目的潜在盈利能力、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2. 项目背景塘坝建设是一项用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
通过修建塘坝,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资源的分配,提供灌溉和供水等服务,并缓解水灾风险。
此外,塘坝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 可行性分析3.1 技术可行性在技术方面,塘坝建设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塘坝的结构安全可靠,并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需求。
同时,相关的水利设施和管理技术也已经存在,可以支持塘坝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3.2 经济可行性在经济方面,塘坝建设具有一定的投资回报潜力。
通过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塘坝可以提供灌溉和供水等服务,为农业和城市提供稳定的水源。
这将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此外,塘坝还可以吸引旅游业,为当地经济带来额外的收入。
3.3 环境可行性在环境方面,塘坝建设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
确保塘坝建设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同时,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确保塘坝的运行不会导致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3.4 社会可行性在社会方面,塘坝建设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灌溉和供水服务的提供将有助于农民的增产增收,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此外,塘坝还可以成为当地社区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发展。
4. 建议与结论基于以上可行性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建议和结论:-在技术上,应选择成熟的塘坝建设技术和方法,并确保施工和管理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在经济上,应充分评估投资回报和盈利潜力,并制定合理的运营和管理计划。
-在环境上,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塘坝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塘坝整修实施方案范文

塘坝整修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塘坝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塘坝出现了损坏、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灌溉效果和农田生产。
因此,有必要对塘坝进行整修,以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整修目标。
1. 解决塘坝漏水、损坏等问题,确保灌溉水源的充足和稳定;2. 提高塘坝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3. 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三、整修措施。
1. 对塘坝进行全面勘察,了解损坏和漏水的具体情况;2. 进行塘坝的加固和修补,确保塘坝的稳固和完整;3. 完善排水系统,提高塘坝的排水能力,防止发生积水;4. 增加塘坝的防渗层,减少漏水现象的发生;5. 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塘坝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整修方案。
1. 勘察阶段,确定整修范围,详细了解塘坝的情况,制定整修方案;2. 加固修补阶段,对塘坝进行加固和修补,确保塘坝的稳固和完整;3. 排水系统改造阶段,对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提高排水效率,防止积水;4. 防渗层增加阶段,增加塘坝的防渗层,减少漏水现象的发生;5. 监测设备安装阶段,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塘坝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五、实施过程。
1. 组织人员,确定整修工作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2. 采购材料,根据整修方案,采购所需的加固材料、排水设备等;3. 施工作业,按照整修方案,组织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4. 监测情况,安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塘坝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5. 完工验收,整修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整修效果符合要求。
六、预期效果。
1. 解决塘坝漏水、损坏等问题,确保灌溉水源的充足和稳定;2. 提高塘坝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3. 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七、总结。
通过对塘坝的整修,可以有效解决塘坝漏水、损坏等问题,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修建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建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1. 背景介绍塘坝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塘坝的修建对于水资源的储存、调节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修建塘坝的可行性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当前环境下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
2. 当前形势分析2.1 水资源需求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或季节性干旱的地区,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2.2 水灾防治和生态恢复需求塘坝的修建不仅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储存和供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水灾防治的作用。
此外,通过塘坝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修建塘坝可以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塘坝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3. 修建塘坝的优势3.1 水资源储备塘坝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储备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
3.2 水资源调节修建塘坝可以调节水流,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并在旱季为周边地区提供持续的灌溉水源。
3.3 生态效益塘坝的修建有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4 社会经济效益塘坝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 修建塘坝的挑战与对策4.1 生态环境保护在修建塘坝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及时进行生态补偿。
4.2 水资源管理塘坝的建设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 土地征用与社会影响修建塘坝可能涉及大量土地征用和搬迁工作,需要妥善处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影响,确保社会稳定。
5. 可行性研究结论综合考虑塘坝建设的各项因素,本报告认为修建塘坝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修建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建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修建塘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措施。
塘坝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降雨水源,提供水源及灌溉水源。
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来说,修建塘坝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对修建塘坝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二、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首先需要考虑修建塘坝的市场需求。
根据当地农业和居民生活的水需求以及缺水情况,可以评估出修建塘坝的市场需求是否存在。
2. 地理条件:考虑地理条件对于修建塘坝的适宜性。
例如,地质条件、水资源情况、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
如果地理条件不适宜,则修建塘坝的可行性将大大降低。
3. 技术可行性:评估修建塘坝所需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是否具备。
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经济可行性:分析修建塘坝的经济效益。
需要评估修建塘坝所需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以及预计的收益。
如果经济效益不明显,修建塘坝的可行性将受到限制。
5. 社会影响:对于修建塘坝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
包括对附近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证修建塘坝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可行性报告结论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修建塘坝在当地农村地区具有市场需求,并且地理条件适宜。
技术和人力资源可以满足修建塘坝的要求。
经济上,修建塘坝可以提供水源和灌溉需求,对于当地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且,修建塘坝也可以减轻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修建塘坝可能对附近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修建塘坝在当地具有可行性,可以为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积极的帮助。
2024年蓄水塘坝实施方案范文(3篇)

2024年蓄水塘坝实施方案范文一、引言蓄水塘坝是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设施,对于农田灌溉、供水和防洪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蓄水塘坝实施方案非常重要。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蓄水塘坝实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实现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蓄水塘坝规划和建设1. 规划设计根据地理环境、降雨情况和水资源需求等因素,精确测量和分析可行的蓄水塘坝建设区域。
确定蓄水塘坝的设计尺寸、蓄水容量和流量调节能力,并考虑可能的灌溉、供水和防洪需求。
同时,规划和设计防渗透结构、导流设施和泄洪能力,以确保蓄水塘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建设实施首先,进行现场勘察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测、地面平整和土壤改良等。
然后,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结构建设。
同时,确保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监控,并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
最后,进行蓄水试验和结构安全评估,以确保蓄水塘坝能够正常运行和承受水压。
三、蓄水塘坝管理和维护建立蓄水塘坝运行管理机构,负责监测蓄水塘坝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指标。
制定和执行蓄水塘坝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蓄水塘坝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同时,加强对蓄水塘坝的巡视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蓄水塘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水质保护加强蓄水塘坝周边水源的保护和监测,防止污染物对蓄水塘坝水质的影响。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异常问题。
同时,加强对周边农田和工业污水的管理,严禁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蓄水塘坝。
3. 设备维护建立健全的蓄水塘坝设备维护制度,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
定期对蓄水塘坝的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蓄水塘坝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四、蓄水塘坝的可持续发展1.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蓄水塘坝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和改善蓄水塘坝周边及流域的生态环境。
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

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塘坝是一种人工修建的储水工程,可以用于农田灌溉、供水、防洪和发电等多种用途。
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塘坝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塘坝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水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考量。
本报告将对塘坝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塘坝工程2. 项目地点:XX省XX市XX县3. 项目规模:拟建设一座XX米高的拦河坝,形成XX平方公里的水库4.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坝体建设、溢洪道建设、引水渠建设等工程5. 项目建设目的:供水、农田灌溉、防洪三、水资源状况分析1. 区域水资源概况:根据当地的水资源调查统计数据,该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水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部分地区存在旱情严重的问题。
2. 水资源供需状况:目前,该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较为紧张,尤其是灌溉用水需求量逐年增加,供水问题日益凸显。
3. 塘坝水库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建设塘坝水库后将能够解决当地部分地区的供水问题,同时可以通过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提高农田的产量。
四、环境影响评价1. 土地资源:塘坝工程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涉及征地拆迁、土地使用权等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地资源评价。
2. 生态环境:塘坝建设将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等问题,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和保护规划。
3. 水环境:塘坝建设可能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水质、水流速度等方面的变化,需要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
五、经济效益分析1. 建设投资:根据初步估算,XX塘坝工程的建设投资约为XX亿元,主要包括土地征用费、工程建设费、环境保护费等。
2. 运营成本:塘坝的日常运营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主要包括堤防巡查、水库清淤、泵站维护等费用。
3. 经济收益:通过模拟分析,塘坝建设后将能够解决当地供水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田产量,预计年度经济收益可达XX亿元。
修建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建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塘坝是一种水利工程设施,主要用于进行水库防洪和蓄水,解决水资源储存问题。
在一些地区,修建塘坝可以提供水源、发电、灌溉等功能,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修建塘坝的可行性展开研究,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保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1. 掌握修建塘坝的地理环境特点,包括地形、地质、气候等。
2. 分析修建塘坝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人口、输电、交通、产业等方面。
3. 考察修建塘坝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质、生态系统、植被等方面。
4. 综合评估修建塘坝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意见和措施。
三、研究内容1. 地理环境分析(1)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地形地貌图及实地勘察,了解修建塘坝的地势情况,包括山地、平原、山谷等特点。
(2)地质条件:采取地质勘查和地质调查,分析地质岩性、构造构造、地质结构等,评估修建塘坝的地质工程安全性。
(3)气候特点:通过气象资料和气象学家的预测,掌握修建塘坝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降水量、气温、风力等因素。
2.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1)人口及社会经济现状:调研目标地区的人口、人口结构、居民生活水平、产业分布等情况。
(2)输电及交通条件:分析修建塘坝对输电线路、交通道路的影响,包括电力供应和交通通畅情况。
(3)产业发展:评估修建塘坝对当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包括农业、水利、水电等领域。
3. 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分析修建塘坝对当地水资源、水质的影响。
(2)生态系统:评估修建塘坝对当地植被、动物等生态系统的影响。
(3)水土保持:研究修建塘坝对土地的影响,包括水土保持、防洪防汛等方面。
4. 可行性评估及建议(1)综合评估:结合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修建塘坝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
(2)建设意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修建塘坝的建设意见及措施,包括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社会影响调查等方面。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对目标地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
维修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

维修塘坝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塘坝是一种用于蓄水灌溉的水利工程,通过修筑水坝和堤坝,可以有效地蓄集雨水和河水,为农田灌溉、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水源。
然而,由于塘坝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塘坝出现损坏、渗漏和坍塌等问题,影响到了塘坝的正常使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对塘坝进行维修和加固显得非常必要。
本报告旨在对塘坝维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包括对塘坝当前状况的调查分析、维修方案的制定、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塘坝维修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调查分析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塘坝的灌溉和供水效率,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各种问题。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塘坝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塘坝损坏严重:部分塘坝因长期使用,工程老化严重,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出现渗漏、决口和坍塌等严重损坏情况。
2. 设备陈旧:一部分塘坝设备老化严重,使用寿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预期寿命,需要进行更换或者升级改造。
3. 技术落后:部分塘坝在设计和建设时采用了落后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导致了维修和加固的难度较大。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塘坝维修工作任务繁重,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维修方案为了解决塘坝现有的问题,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 定期检查维护:对塘坝进行定期的巡查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做好常规维护工作,保障塘坝的正常运行。
2. 技术加固:采用现代科技和工程材料,对塘坝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震抗洪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3. 设备更新: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选用更加先进的设备来提高信号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塘坝的智能化程度和运行效率。
四、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塘坝的维修成本,将会是一项较为庞大的投入,但是也一定会带来一定的收益。
1. 维修成本:对塘坝进行加固和改造,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金,但可以有效提高塘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维修收益:通过维修塘坝,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坝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概况某县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地处省西部,太行麓,东经113°03'~114°15',北纬38°09'~38°45',东邻省会市,境旅游资源丰富,有四在景区、五大名胜、六大古迹,国家、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是省综合性旅游大县。
又是省会市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县境河流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干流——滹沱河自西向东从境穿越,长达200余里,其上支流呈辐射状遍布干流两岸,某县王坡乡地处某县北部山区,王坡乡共辖35个行政村,20325人,总面积192735亩,滹沱河支流南甸河从此穿过,王坡乡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毗邻沙东公路,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区域生产基础设施较差,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特别是岗坡旱地、依然满目苍凉。
刮风天,尘土遮天蔽日,下雨日,泥沙俱下,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导致水土大量流失。
1998年岗南塘坝成为市的主要生活水源地,因此,改善区域的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塘坝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达到林茂粮丰,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已成为某县委、县政府及王坡乡党委、政府一项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
从2001年开始,某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大搞山区、丘陵区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号召,当地人民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向荒坡、荒地要效益的开发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造成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大面积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 50%的农作物只能“靠天收”。
浇地难成为制约王坡乡经济发展和增收致富的瓶颈主要矛盾。
为此,截流蓄水,修建塘坝是提高收入,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1.2 水文本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雨季比较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2.7 °C 左右,极端最高温度40.8°C,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7.4 °C,初霜期10月14日左右,终霜期4月22日左右,无霜期185d。
太阳辐射能561.1KJ/cm2,多年平均日照数2600--2750h,封冻时为12月21日左右,解冻时2月23日左右,封冻天数65天,冻土层60cm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587mm,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400.9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91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1倍。
1.3 地质该区为太行山中段、前寒武变质岩侵蚀区,山脉走向为NE向。
河谷呈U 型,较平坦,谷底与谷坡之比高为3-15m,谷底常年有基流,松散堆积物厚度3-7m,阶梯发育,可种植农作物。
该区岩石主要为斜长片麻岩、花岗岩。
土壤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等母质岩发育而成土壤主要为:花岗片麻岩类中层多砾沙壤质褐土性土,黄土状轻壤质石灰性褐土,PH值 6.5--8.5,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35.4mg/kg,有机质平均含量17.1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1.13g/kg。
1.4 工程规模两座塘坝都布置在滹沱河支流南甸河的支流上,其中2.5km处,死库容0.85万m3。
兴利库容为31.15万m3。
总库容为65万m3。
该工程为浆砌石重力坝。
坝全长58m,分为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长50m,河道左岸非溢流坝段长6m,河道右岸非溢流坝长2m。
1.5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两座塘坝全为浆砌石重力坝。
据实际地形和地质条件,坝轴线为直线。
坝全长58m,分为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长50m,河道左岸非溢流坝段长6m,河道右岸非溢流坝长2m,坝基座在岩石上。
溢流坝顶宽3.0m,上游边坡1:0,下游边坡1:1,坝顶高程416.7m,最大坝高18.2m。
坝前正常水位416.5m,设计水位418.96m,校核洪水位420.22m。
非溢流坝顶宽2.0m,上游边坡1:0,下游边坡1:0.7,坝顶高程420.7m,最大坝高6.7m,在溢流坝段设直径500mm放水阀门,阀门距左岸30.0m,大坝下游设长50m护担,护坦下部加0.5m厚浆砌石,上部为0.2m厚防冲混凝土,塘坝下游为5000mm渠道防渗,渠道断面0.6×0.8m,采用混凝土防渗,混凝土厚0.2m。
1.6施工组织设计两座塘坝同时安排施工,施工进度按1年安排,2012年4月份动工,2013年5月1日前竣工。
1.8塘坝淹没处理和工程永久占地拦河坝建成后,坝前形成塘坝,正常蓄水位416.5m,局部最大水深18m,淹没区最大宽度约110m,淹没区围有耕地1亩及林木300棵。
因塘坝没有当地百姓搬迁,土地淹没较少,因此在整体建设中相对阻力不大,工程易建且效益明显。
1.9工程估算工程总投资643.53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412.24万元,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3.64万元,临时工程26.86万元,独立费用133.2万元,预备费57.59万元,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0万元。
主要工程量:石方开挖9120m3,浆砌石9061m3,混凝土3470m3,模板7100 m2。
总用工148216.89工时。
1.10经济评价小型塘坝总库容65万m3,一次性能灌溉耕地6000亩,其中灭旱2000亩,不但能解决本村浇地难,而且惠及下游其他10个村,受益群众6500人。
所浇耕地均能旱涝保收,水浇地每年亩增产按150kg计算,扩浇地每年亩增产按300kg计算,6000多亩耕地每年增产粮食120万kg,年增产值192万元。
正常蓄水后,水面长1200m,为本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起一定作用。
工程竣工后山上绿树掩映,山下碧波荡漾,形成坚固的生态屏障和亮丽的第一风景。
塘坝是一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产业链长,拉动面广,可带动王坡乡的可持续发展,有丰富水源做保障,山场、果园、养殖,各种特色产业必将应运而生。
旅游观光、漂流划船、垂钓采摘。
经济链条将不断拉长。
每年从事种植和旅游服务业的人数将达到3000人,仅塘坝建设本身每天要吸纳劳动力200多人,对促进农业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2 水文2.1 流域特征下峪寺西沟塘坝及涝汪沟塘坝两座塘坝均位于某县南甸河的支流上,寺西沟塘坝坝址控制流域面积0.39km2。
涝汪沟塘坝坝址控制流域面积0.36km2。
南甸河发源于某县湾子村,高程907m,河口某县西里坡,河口高程120m,流域面积254km2,河长约29km, 流域平均宽度8.8km,河流弯曲度1.2,河底平均比降27.1‰。
2.1.1 流域气候、气象特征本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雨季比较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2.7 °C 左右,极端最高温度40.8°C,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7.4 °C,初霜期10月14日左右,终霜期4月22日左右,无霜期185d。
太阳辐射能561.1KJ/cm2,多年平均日照数2600--2750h,封冻时为12月21日左右,解冻时2月23日左右,封冻天数65天,冻土层60cm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587mm,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400.9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91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1倍。
2.1.2 土壤植被及泥沙本流域山高坡陡,广泛分布着山地棕壤和褐色土,黄土较少,山坡上多生野草,山沟两旁灌木,杂草丛生,有部分次生林,植被度达70%以上。
本流域年侵蚀模数为200t/km2,年来沙量达0.22万m3。
2.2 水文分析由于本流域无水文站,利用《市水文水资源手册》1996,计算出年径流深和设计洪峰流量。
2.2.1 年平均流量及变差系数确定由《手册》附图2-2及附图3-1查得流域中心降水量P =590mm,本流域为Ⅱ降水区。
径流深 R = 0.000633P2-0.3551P+70=80.8mm ;查《手册》附图3-3,变差系数Cv =1.05;2.2.2 理论频率曲线绘制寺西沟塘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 =0.1RF=0.1×80.8×0.54= 4.36万m3。
涝汪沟塘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 =0.1RF=0.1×80.8×0.52= 4.20万m3。
理论频率曲线采用PIII型曲线,查《手册》附图3-5 , Cs = 2.5Cv,由Q及 Cs = 2Cv查《小型水电站》上册附录表1- 2 得不同频率的KP , 再由Wp = KpW计算Wp见表2-1 。
表2-1 理论频率曲线计算表由上表绘出理论频率曲线见图2-1。
2.2.3 不同频率年径流总量由图2-1查得:寺西沟塘坝P=25%时 Q年=6.56万m3P=50%时 Q年=2.66万m3P=75%时 Q年=1.35万m3涝汪沟塘坝P=25%时 Q年=6.30万m3P=50%时 Q年=1.56万m3P=75%时 Q年=1.30万m3. . 学习参考. .2.3 洪水计算2.3.1 洪水设计标准两座塘坝的总库容分别为65万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和《防洪标准》(GB50201-94)中的规定,本工程属为小(2)型水库5等,建筑物为Ⅴ级,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防洪为200年一遇。
2.3.2 洪水计算(1) 24小时设计雨量由《手册》附图5-5及附图5-6查得流域中心24小时暴雨均值H=85mm, CV=0.6,取CS=3.5,查《水型水电站》上册附录表1-2,20年一遇K2%=2.2,200年一遇K10%=3.62。
(2) 坝址洪峰流量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6.8km2,由《手册》表5-1查得点面折减系数为0.98。
二十年一遇面雨量:H5%=2.2×85×0.98=183.3mm二百年一遇面雨量:H1%=3.62×85×0.98=301.5mm查《手册》,采用经验公式Q P=CH m1J m2αm3F m4本工程在I区,查表6-1:C=0.0081,m1=1.34,m2=0.3,m3=0.4,m4=0.9。
主河道纵坡J=95‰,主河道坝址以上长L=6.1km,流域面积F=16.8km2,则α = F/L2= 16.8/6.12 = 0.45。
20年一遇洪峰流量:Q5%=0.0081×183.31.34×950.3×0.450.4×16.80.9=315.1m3/s。
200年一遇洪峰流量:Q0.5%=0.0081×301.51.34×950.3×0.450.4×16.80.9=613.9m3/s。
3工程地质该区为太行山中段、前寒武变质岩侵蚀区,山脉走向为NE向。
河谷呈U 型,较平坦,谷底与谷坡之比高为3-15m,谷底常年有基流,松散堆积物厚度3-7m,阶梯发育,可种植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