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有感

合集下载

思想汇报——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思想汇报——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渡江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起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

这场战役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长江以南地区而发起的。

它解放了南京、武汉、上海等国民党政权重要战略地区,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全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

以前我就在相关的书籍中详细了解过有关这场战役的信息,当时我就被这场战役超长的战线,浩大的声势以及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表现所深深震撼。

这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战争实物,更加全面、细致了解战争全貌,我内心激动不已。

站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组红色群雕。

工作人员说,这组“风帆”群雕高达49.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日”,60根钢柱寓意渡江胜利60周年。

远看迎风飘扬的红旗,那象征着胜利。

在馆外,还有一组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雕像,他们的姿势、神态十分传神,栩栩如生,体现出他们作为中共高级将领睿智的指挥才能。

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进入了馆内。

展馆里,各种文物、复制品、照片应接不暇。

利用现代声光模拟技术对历史战争场景的再现、历史文物与珍贵照片的展出、对健在战斗英雄采访视频的播放,生动展示了渡江战役各阶段的真实情况,可以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纪念馆展出大厅面积为436平方米,各种文物、资料近千件。

全馆共4个展厅。

第1部分“渡江战役前的国内形势”重点展出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东北、华北、华东三大野战军相继发起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第2部分“将革命进行到底”。

着重反映解放区广大军民加紧训练,准备渡江解放全中国的史实;第3部分“百万雄师过大江"主要展出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了向江南进军的命令的史实。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了规模巨大的渡江战役。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 百万雄师下江南——看《渡江战役》有感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 百万雄师下江南——看《渡江战役》有感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百万雄师下江南——看《渡江战役》有感
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解放军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是独裁者蒋介石一向与人民为敌,坚持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使中华大地又陷入滚滚硝烟中。

在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后,解放军为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城市,又开始了一个大战役——渡江战役。

为了阻止共产党百万大军过长江,国民党就来了一个缓兵之计,和中共和谈想拖延时间,依托半壁江山招兵买马,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并且在长江中下游部署了约70万人的兵力,构筑海陆空立体防线。

但解放军没有畏惧,在水中练兵。

在冰冷的河水中扑腾、扎猛子,由原来的“旱鸭子”转变成了“水上蛟龙”。

在1949年4月20日傍晚,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下。

创造奇迹的人民解放军以千余艘木帆船顶着敌人猛烈的炮火用桨划到了长江南岸,歼灭了国民党守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渡江战役的胜利,少不了仁人志士起义投诚,他们身上有一种正义、向往和平的精神。

渡江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阻止解放军过江,伺机东山再起的美梦,它宣告了蒋家王朝的覆灭,新中国的诞生。

所以,它是国共双方的最后一
次主力会战,但由于蒋介石民心所失、军心不稳,一溃千里。

这正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

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靠士气旺盛,军心稳固,团结民众取得了胜利。

我们就要学习解放军的精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集体智慧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渡江战役》这本书是歌颂了人民解放军坚定信念、不畏艰险,横渡长江天险的红色书籍,里面有很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学们有空时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一番。

渡江战役感想

渡江战役感想

渡江战役感想12物流3班 31 黄文静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瑶岗村,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3月,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瑶岗,在这里统筹指挥了渡江战役的作战行动,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祖国经过了60年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名而取得的伟大成就。

但是,60年前我们祖国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旧面孔,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先是土地革命,后来又是抗击日本侵略者,最后是为了全民族的解放的解放战争。

而最为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出大戏——渡江战役更是以一重大事件!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

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

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百万雄师以沿江湖区鱼民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九江、安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24日凌晨,104师312团3营9连占领总统府。

[1]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我军全线渡江后,蒋介石为了避免其江防部队被分割围歼,令所有部队火速向浙赣路、杭州、上海方向撤退,企图控制皖浙赣山区,构成新防线继续顽抗。

据此,我东集团和中集团于27日在吴兴会师后,29日在广德地区全歼敌5个多军。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100字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100字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100字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在我眼中,渡江战役纪念馆是一座生动而庄严的历史见证,它向我展示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越的战斗中所显示出的无比勇气和智慧。

这次参观让我深受触动,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国家的繁荣与和平充满了深深的感慨。

进入渡江战役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宏大的油画,绘制了当时战场上的英勇壮丽景象。

这些画面使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战的年代,目睹着数以万计的解放军战士英勇奋斗,纵身投入江水,为了祖国的解放而浴血奋战。

我不禁感到震撼和敬佩,同时也感受到了和平来之不易。

展馆内部设置了逼真的场景复原,使得我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恢弘氛围。

比如,我进入了模拟的指挥部,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指挥官们在高度紧张和压力之下所作出的明智决策。

此外,还有展示了当时战壕、战车等战场道具,使我对于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有了更加真实的了解。

这些展示不仅仅是纪念,更是对那段历史的警醒,让我们铭记和珍惜和平。

在馆内,我还了解到了许多与渡江战役相关的历史细节。

通过观看展品和听取讲解,我了解到这次战役是解放军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发起的,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成功地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封锁,最终进军南京,宣告了江南解放。

这个壮丽的胜利不仅具有战略意义,也让我对于中国军队的力量更加无比自豪。

渡江战役纪念馆的观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宝贵。

那段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未来的和平和稳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我们不忘历史,铭记那些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英雄们。

通过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我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段历史不仅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性,更告诉我们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将铭记历史,努力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美好。

渡江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渡江战 役纪念馆观后感

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渡江战役纪念馆观后感》一直都知道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场战役,但直到亲自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才真正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所蕴含的力量。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情走进了渡江战役纪念馆。

刚到门口,就被那宏伟的建筑所震撼。

纪念馆的主体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解放军战士们勇往直前、横渡长江的英勇事迹。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型雕塑,战士们身姿矫健、目光坚定,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扑面而来。

雕塑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战士们身上的衣物褶皱、手中的武器纹理,都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沿着参观路线,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

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支、磨损的军鞋,还有那已经泛黄的书信。

其中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信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信中的字迹歪歪扭扭,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他写道:“亲爱的爹娘,孩儿在前线一切都好,不要挂念。

等打完这场仗,我就回家孝敬你们。

”简单的话语,却让我感受到了战士们的铁血柔情。

在一个展厅里,展示着当年渡江战役的作战地图和战略部署。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和箭头,让我仿佛看到了指挥官们在指挥所里紧张地筹划着作战方案,为了每一个细节而反复斟酌。

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当年的战略决策,我听得入了神,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继续往前走,一幅巨大的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

画面中,战士们在汹涌的江水中奋力划船,炮弹在身边爆炸,水花四溅。

战士们的脸上满是坚毅和决心,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退缩。

这幅画太逼真了,我甚至能感觉到江水的冰冷和炮弹的轰鸣。

在纪念馆的一角,还陈列着一艘渡江战役中的木船。

船身已经破旧不堪,木板上的裂缝和修补的痕迹见证了当年的艰难历程。

我凑近仔细观察,想象着战士们就是乘坐这样简陋的船只,冒着枪林弹雨横渡长江。

参观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他站在一幅照片前,眼中闪烁着泪花。

渡江战役对青年的启示

渡江战役对青年的启示

渡江战役对青年的启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12月25日发起了渡江战役,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南京接收了投降书。

渡江战役的重要性和功绩,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意义深远。

首先,渡江战役是一次伟大的和平实践。

在那个特殊的“渡江国度”中,参加战斗的青年们,不仅仅是在拼搏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更是用自己的坚忍与贡献,弘扬了和平文化,实现了战而不破,包围而不攻,以萃取民心,维护世界和平。

这让我们看到,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只要借助强大的团结力量,和平仍在未来可期。

其次,渡江战役是一次青年成长的实践。

在渡江战役中,参战的年轻人们,从未有过的坎坷、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学习了爱国精神、拼搏精神、战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精神,收获了一份可歌可泣的励志故事,把最美好的自己,洒落在那条解放了中国政治生活的伟大河流上。

最后,渡江战役是一次宝贵的历史教训。

那段历史,用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传递着无限的力量和精神。

它让年轻人认识到,从这场战役中,可以体会到,无论处境如何艰苦,只要坚持信念,勇于担当,就可以实现人民的幸福,实现中国梦。

因此,渡江战役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也是一次伟大的传统教育。

它告诉我们,在不良势力的阻挠下,要有坚定的信念,勇于担当使命,用勇气和智慧圆梦中国梦,一步一个脚印构建和谐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的祖国依然像那个伟大的渡江时刻一样,充满活力,正以更加强大的势头,迈向繁荣昌盛的未来,然而,因为历史的不同,我们的任务也就不同了。

当今的中国人民青年有责任延续解放军当时的坚韧不拔,把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全力以赴,付诸实践,充分发挥特长,拼搏励志,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青年们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学习,从小事做起,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以中国精神的力量,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把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总而言之,渡江战役对青年一代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要自强不息,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履行职责,接受历史洗礼,做一支可以在社会中发光发热的团队,用自己的努力把中国建设得更美好,把最美好的自己投入到祖国的发展中去。

渡江战役的观后感

渡江战役的观后感

渡江战役观后感“钟山风雨起仓黄,宜将剩勇追穷寇,百万雄师过大江。

不可沽名学霸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若有情天亦老,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xx年x月x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反动派盘踞了xx年的南京。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在人民的“薄海欢腾”声中挥笔写成此篇。

说道解放南京不得不提起大气磅礴的渡江战役,正是渡江战役的胜利才使得解放南京以及解放大陆变得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

在全党全国广泛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际,5月x日,指院研究生二队在政委的带领下利用党团活动的时间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再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通过参观我们接受了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洗礼,同时也有了如下深刻体会:党的领导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形式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才有了纪念馆中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的扬眉吐气的珍贵油画。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有了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做主人的权利,才有了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图画。

各级指战员艰苦奋斗是革命成功的充分条件。

人民解放军各级指战员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秦基伟到前线观察地形,皮定军在老乡的带领下到前线观察敌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再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前辈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人民群众的拥护是革命胜利的基石。

唐太宗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论断在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斗争中得到了验证。

在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民群众不断爆发各种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运动。

相反,在解放区,人民群众用担架和独轮车表达了对共产党、对解放军的支持,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参观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为这大气磅礴的战役而惊叹又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作为一名军校研究生应该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渡江渡江观后感

渡江渡江观后感

渡江渡江观后感渡江渡江观后感篇一: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1949年3月28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合肥瑶岗村,麾师百万,在瑶岗村运筹帷幄,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同年6月2日结束。

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合肥市决定在瑶岗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上建设渡江战役纪念馆。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最终将纪念馆选址定于当年渡江战役前的训练地——巢湖之滨。

4月20日,这一天也正是渡江战役打响的日子,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选择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试开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论体系概论》实践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前往参观。

纪念馆占地22万平方米,成半岛状。

纪念馆主体犹如两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屹立在巢湖之滨。

整个纪念馆就建筑结构来说,犹如一首叙事诗。

春风吹拂,湖水波光粼粼,仿佛在向观众讲述着渡江战役的故事。

馆外是从领导人——五前委群雕为起点,胜利之师雕塑、解放广场、铁石铺成的金沙滩、胜利广场、90米高的五角星胜利塔依次展开。

五位总指挥塑像用硅胶制成,逼真地展示五前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人物栩栩如生、英姿飒爽;胜利塔巍峨高耸,与开阔的巢湖水景交相辉映,气势恢宏。

更好地体现纪念馆的主题,增强感染力。

纪念馆前,是两个巨大的水池,让这“两艘战舰”,完全置入水中。

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胜利之师》浮雕。

该浮雕整体高8米、局部高12米、宽4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浮雕。

浮雕的内容有占领总统府、渡江战役、毛主席诗词等,大气磅礴,蔚为壮观。

给人以极大的视觉震撼。

纪念馆内收藏着有上千件征集来的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

其中不仅包括史料图片,还包括大量的战时物件,如像陈毅用过的办公桌椅、开国少将用过的两支手枪、有关渡江战役战略决策、作战准备、战役过程、战役胜利等各方面的文电、图片、武器装备等,如电报、信函、领导人手稿、照片、勋章、旗帜、战斗歌曲、作战地图、枪弹、望远镜、船只、电话机、发报机等等;还有一些与战役有关的物品,如小车、船只、担架、奖状、证书、公文包、小木箱、渡江证、船工证、扁担、皮带等等,大量展品翔实地重现渡江战役的史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xxxxx,xxxx组织党员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一同来渡江馆参观学习,深情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记得,大约4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渡江战役纪念馆》,整个场馆的外形竖立在我眼前,它成一个三角形,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坐落在烟波浩渺的巢湖之滨,全身都是灰黑色的,显得十分威武,壮观。

纪念馆前,是两个巨大的水池,让这“两艘战舰”,完全置入水中。

紧挨巢湖岸边总高99米的胜利塔,巍峨高耸。

总前委群雕中,有很多人就满怀崇敬之情瞻仰了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位总前委成员塑像。

接着,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进入了馆内,迎面是一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雕塑,这画面仿佛呈现在我眼前,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让我为之震撼。

解放军战士们英勇冲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大家仿佛都是大声呐喊:“同志们,冲啊,和敌人决一死战!又紧接着,领导安排讲解员给我们讲解渡江战役的背景,前期准备,前期筹划,后期筹划和战役经过等等。

大家驻足观看陈列展品,认真聆听现场讲解,仔细询问有关情况,对革命先辈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示钦佩。

一件件文物诉说着血红的历史,一个个数字介绍着战争之惨痛。

我听着周围老一辈的参观者不停地赞美着现代的生活,心中不免多了些感触:我们脚踏着当年战火纷飞的土地,但却毫无忧心地生活着。

虽然,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但我们决不能安于舒适的生活。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生活是多么的艰苦,为了解放中国,解放军不怕艰苦,度过了长江,打败了国民党,占领了总统府,把国民党的白旗踩到了脚下。

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用解放军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通过此次活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深化了爱国主义情怀,应当努力励志成才,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做为年青人,更有责任和使命珍惜和保护这一精神财富,把渡江战役所体现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人民解放军恪守信念、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