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合集下载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免疫学教材课件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免疫学教材课件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分 析免疫学教材课件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及药物研发中具有广泛应用。本课件将介 绍其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其优势和限制,以及如何使用本教材。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概述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应用于检测体液和细胞中抗原-抗体反应的技术。它们允许对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免疫反应进 行研究。
免疫免疫性技术的应用
免疫免疫性技术利用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高度特异性来检测和研究有关免疫系统的复杂反应。
1
应用
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微阵列。
2
蛋白质微阵列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学技术,可快速,同时检测大量蛋白质。通过识别特定的抗体-抗原结合,可以确 定已标记的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3
流式细胞术
用于确定特定细胞的表面蛋白和内部细胞因子,并可用于诊断疾病。
工作原理
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或活性,以确定某种疾病的 存在或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反应。
分类
免疫法理方法和免疫免疫性方法,包括酶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和荧光免疫分析等。
应用
用于检测病毒、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感染,肿 瘤标志物,自身免疫疾病和输血等。
优势和限制
高度灵敏,可靠和快速,但也可能造成假阴性和假 阳性结果。
荧光免疫分析(FLISA)的优势和应用
FLISA是一种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其应用广泛且灵敏 。与ELISA类似,FLISA利用二抗或标记抗体检测抗原或抗体 的存在和浓度。
优势
灵敏和高度特异性;快速且易于自动化,具有高通量。
应用
FLISA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菌、病毒和各种生物分 子的存在和浓度。
酶免疫分析(ELIS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原理和优势
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抗原-抗体体系与标记酶和底物反应,从而检测 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或浓度。

免疫检测法PPT课件

免疫检测法PPT课件
质。
缺点
01
02
03
04
交叉反应
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导致假 阳性结果。
抗体依赖
免疫检测法依赖于抗体的质量 和特异性,因此抗体制备的难
度和成本较高。
样品处理要求高
对于某些生物样品,需要进行 复杂的预处理才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较长
相对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免 疫检测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
能获得结果。
改进方向
分类
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领域,免疫 检测法可分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检测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诊断
用于检测人体内的肿瘤标 志物、激素、病毒抗原、 药物残留等,辅助医生进 行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
食品安全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 留、兽药残留、毒素等有 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情监测。
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检测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 睾酮、雌二醇、孕酮等激素的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 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激素与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肾 上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Fra bibliotek传染病检测
结核病检测
性病检测
通过检测结核病抗体,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结核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检测法在性病检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抗原,及时发现 和治疗性病。
肝炎检测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荧光免疫检测技术(FI)的基本原理
荧光免疫检测技术与FIA类似,但是不需要标记酶和底物,而是直接标记荧光染料,通过检测荧光信号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判断样品中免疫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无需酶标记
荧光免疫检测不需要使用 酶标记荧光素酶,避免了 潜在的酶和底物污染。
高通量检测
荧光免疫检测可以在低浓 度下完成快速检测,适用 于高通量和大规模的样品,可以 标记多种不同的免疫分子, 提高检测的多元性和特异 性。
放射免疫检测技术(RIA)的基本原理
放射免疫检测技术利用放射性标记的免疫分子来检测样品中目标免疫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1
放射性标记
将免疫分子与放射性元素标记如131I、125I等结合。
2
孵育和分离
将标记的免疫分子与待测样品反应孵育,通过分离获得实验的反应产物。
免疫学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生物体内免疫分子的方法,应用广泛于临床诊断、 生命科学、农业、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定义和概述
免疫分子的来源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和细 胞因子等,都是免疫系统特异 性抗原识别和应对的产物。
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与特定抗原或抗体结合来 检测样品中目标免疫分子的存 在和浓度。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开 发、生物学研究和疫苗制备等 领域,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 的重要手段。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常见方法
直接法
直接使用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样品中的免 疫分子。
间接法
利用未标记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分子结合, 再使用标记的二抗或蛋白A/G结合物检测。
竞争法
利用抗原或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分子竞争结 合,测定中目标免疫分子的含量。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免疫学检测技术主要应用: 对多种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 发病机制探讨; 对抗原性物质、免疫细胞、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或细胞受体等的定性、定量检测。
PPT课件
1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包括:
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解反应、补体 结合反应、中和反应等。

抗原-抗体反应可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 抗体。
将待测血清标本作琼脂将待测血清标本作琼脂凝胶电泳不同分子量凝胶电泳不同分子量蛋白组分开然后与电蛋白组分开然后与电泳方向平行挖一泳方向平行挖一小槽加入加入相应的相应的抗血清抗血清与不同区带的蛋白抗原作不同区带的蛋白抗原作双向免疫扩散在各区双向免疫扩散在各区带相应的位置形成带相应的位置形成沉淀沉淀常用于血清蛋白种类分常用于血清蛋白种类分也称免疫扩散是把单向免疫扩散同电也称免疫扩散是把单向免疫扩散同电泳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用荧光素、同位素或酶等示踪物质 标 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能极大地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对 微量物质进行定量、定性或定位检测。 三种基本类型: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 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

PPT课件
18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14
免疫电泳 (Immunoelectrophoresis)


将待测血清标本作琼脂 凝胶电泳,不同分子量 蛋白组分开,然后与电 泳方向平行挖一小槽, 加入相应的抗血清,与 不同区带的蛋白抗原作 双向免疫扩散,在各区 带相应的位置形成沉淀 弧。 常用于血清蛋白种类分 析。
PPT课件 15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颜 色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步骤: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 载体上,加入待测样品,再加入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最后加入
底物,产生颜色反应。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 作简便,可定量检测。
应用:广泛应用于免疫学检测、 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03
检测方法:使用免疫细胞进 04
筛选结果:根据检测结果,
行药物筛选,如ELISA、流
选择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进
式细胞术等
行进一步研究
科学研究
01
免疫学检测在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
02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03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04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制药研究中的应用
2 免疫学检测原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 等
抗体:由B细胞产生的,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的 蛋白质
特异性结合:抗原与抗体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 即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结合
结合原理: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抗原抗体复 合物,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信号放大技术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 原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免疫学检测方法 02. 免疫学检测原理 03. 免疫学检测应用
1 免疫学检测方法
抗原抗体反应
01
抗原:能够引起 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
02
抗体:由免疫系 统产生的,能够 识别和结合抗原 的蛋白质
03
反应原理:抗原 与抗体结合,形 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引发免疫反 应

临床免疫学检验 课件 第15章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验 课件 第15章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技术

PMBC
Ficoll 分离液
(聚蔗糖-泛影葡胺)
2份6%聚蔗糖蒸馏水溶液 1份34%泛影葡胺生理盐水溶液
纯度达 95%
上层:血浆
外周血
Ficoll
白膜层 中层:分离液
底层:红细胞和多核细胞
二 、淋巴细胞分离
?贴壁粘附法 ?吸附柱过滤法 ?Percoll 分离液法
1.贴壁黏附法
PBMC
37℃ 1 hour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 淋巴细胞的分离 ? T、B细胞和 T细胞亚群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包括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胞(monocyte )。
?分离原理 :根据比重不同进行分离
血小板
PBMC
多核白细胞
红细胞
? 对分离介质的要求:
– 对细胞无毒; – 基本等渗;
分离介质 是关键
– 与血浆和分离细胞不相溶;
– 有特定的比重。
? 不同动物的PBMC 比重有差异:
– 小鼠:1.085
– 大鼠:1.087
– 人:1.075~1.090
? 常用Ficoll分离液(1.077±0.001)分离人的
1. E花环沉淀法
成熟T细胞具有CD2分子 能结合绵羊红细胞
方法:淋巴细胞 +SRBC 悬液→加入分层液
→T细胞形成 E花环而沉于管底 →悬液
中为B细胞。
缺点:分离效率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2. 尼龙毛分离法(吸附能力差异)
方法:淋巴细胞→通过聚酰胺纤维管→洗脱下来的是T细胞
3. 亲合板结合分离法—分离亚群

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可编辑全文

免疫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可编辑全文
性结果。 ➢①玻片直接凝集法:定性试验 ➢②试管直接凝集法:半定量试验
玻片直接凝集试验
+
试管法半定量试验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2.间接凝集法
➢ 先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颗粒载体上 (如RBC, 乳胶颗粒),再与相应抗体或抗 原反应,出现凝集为阳性结果。
抗原吸附 乳胶颗粒

步骤2:加入抗原 吸附的乳胶颗粒混 匀
结果判断:
不凝集为 阳性结果
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
概念: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 现沉淀物称沉淀反应。
类型: ★单向免疫扩散 ★双向免疫扩散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比浊法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比浊法原理
酶及其底物
酶结合物是酶与抗体或抗原, 半抗原 在交联剂作用下联结的产物。是ELISA成败 的关键试剂,它不仅具有抗体抗原特异的 免疫反应,还具有酶促反应,显示出生物 放大作用,但不同的酶选用不同的底物 , 将得到不同的颜色反应.

底物
辣根过氧化物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邻苯二胺 四甲替联苯胺 氨基水杨酸 邻联苯甲胺 2,2‘-连胺基-2(3-乙基-并噻
植物毒素如罌粟硷、吗啡、藻类毒素
河豚毒素
苯并芘
食源性病原菌检测试剂盒
大肠杆菌检测 沙门氏菌检测 单增李斯特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其他检测:
转基因成份的检测:如转基因玉米中中的cry9e蛋白 转基因大豆中的CP4 EPSPS蛋白质.
肉制品的掺假检测: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不同动物肌肉和血清球蛋A
抗血清检查牛肉、马肉、猪肉、羊肉和驼肉检测14种 畜禽熟肉制品,包括牛肉、羊肉、鹿肉和马肉等,在 掺假率为1%时即可检出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免疫学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疾病诊断、病毒检测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一、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检验基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其基本原理如下:1. 特异性识别: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与之对应的抗原,形成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2. 高度敏感性:免疫学检验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提供高度敏感的结果。

3. 双重验证:通过采用一对互补的抗原和抗体,可以用于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在免疫学检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具体介绍: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检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物复合物。

通过添加底物,酶标记物能够催化底物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ELISA可用于定量或半定量测定目标物的浓度,并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如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蛋白质的定量等。

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免疫学技术。

该方法通过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经SDS-PAGE电泳分离后,将之转移到固体载体上。

然后,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并通过酶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产生可见的信号。

免疫印迹可用于诊断疾病、检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检测表达水平等。

3.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是一种利用抗体对荧光染料标记的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学技术。

该技术通过与荧光探针结合并激发荧光信号,来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抗原的定位和表达。

免疫荧光广泛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细胞信号转导、病毒感染等领域,可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
未知 抗原 抗体
检测
二、特点
1.特异性 是抗原抗体检测的基本原理
2.可逆性 3.可见性
是抗原抗体亲和度大小的体现 是形成可见复合物的关键
三、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种类
1.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颗粒性抗原(细菌或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 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凝集反应 ①玻片法 直接凝集反应 ②试管法 间接凝集反应 半定量试验,如肥达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 的颗粒状载体表面,成为致敏颗粒 (免疫微球),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出 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定性试验,如血型鉴定
三、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
1.聚合酶链反应与SSP分型法 2.PCR-SSO分型法 3.SBT分型法
第15章 免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学习目标
1.解释血清学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叙述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及用途 3.简述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4.简述T细胞功能检测的方法
第1节 抗原和抗体的检测
一、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在体外特异性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可 对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的检测 已知 抗体 抗原
第2节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检测
一、免疫细胞数量的检测
流式细胞术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
1.T细胞功能的检测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2)细胞毒试验 2.B细胞功能检测 B细胞增殖试验 抗体形成细胞测定
3.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皮肤试验 正常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后,再用相同抗原 做皮肤试验,即出现以局部红肿为特征的迟发性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正常者呈阳性反应,而细胞免疫低下者则呈阴性 反应。
2.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可溶性抗原(血清蛋白、外毒素、组织浸出液、细菌 滤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 沉淀物,称沉淀反应。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3)对流免疫电泳 3.补体参与的反应(complement mediated reactions)
第3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
1.生物活性检测 2.免疫学检测法 3.生物学检测
第4节 HLA分型技术
一、血清学分型技术
1.HLA-Ⅰ类抗原的检测 HLA-A、B、C抗原型别鉴定常规使用微量补体依赖 淋巴细胞毒试验(CDC试验)。 2.HLA-DR、DQ抗原检测
二、细胞学分型技术
LA-Dw和HLA-DP抗原的特异性可用混合淋巴细胞反 应(MLR)检测。
4.免疫标记技术(immunolabelling technique) (1)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2)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inques, EIA)
图15-5 ELASA操作原理示意图
(3)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R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