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知识整理
留侯论文言知识整理

留侯论1.重点词语⑴必有过人之节(节操、操守)·⑵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泛指布衣百姓,普通人)··⑶卒然临之而不惊/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通“猝”,突然)··⑷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哪里)·⑸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隐约)·⑹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利用)·⑺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副词,实在)·⑻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⑼郑伯肉袒牵羊以逆(与“迎”是同义,欢迎)·⑽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⑾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成就、完成)·⑿非有平生之素(名词,早有的交情)·⒀非子房其谁全之(保全)·2.一词多义⑴过①超过,超越。
例:必有过人之节·②错。
例: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⑵见①同“现”,动词,显露、表现。
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高祖发怒,见于辞色··②介词,被。
例:匹夫见辱,拔剑而起·⑶其①代词,他,他的。
例: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②助词,常用在“彼”之后。
例:彼其能有所忍·③副词,表示推测、估计,大概、恐怕。
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④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例:非子房其谁全之?·3.古今异义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人之常情)··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怀有的抱负)··⑶其身之可爱(值得爱惜)··⑷其君能下人(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⑸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4.词类活用⑴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动用法,使……受摧折、屈辱)·⑵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⑶臣妾于吴者(臣妾:奴仆,男为臣,女为妾。
《留侯论》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留侯论》一、文本要点第一节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 )人之节.( )。
人情..( )有所不能忍者,匹夫..( )见.( )辱,拔剑而.( ).起,挺身而.( )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 )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 ) 者甚大,而其( )志甚远也。
译文:第二节夫子房受书于.( )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 )之?观其所以....( )微.( )见.( )其意者,皆圣贤( )相与..( )鬼物,亦已..( )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过.( )矣。
且其( ) 意不在书。
译文:第三节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一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故曰:孺子()可教也。
译文:第四节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 ) 牵羊以逆( )。
庄王曰:“其君能下( )人,必能信用( )其民矣。
”遂舍( )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臣妾( )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 )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 )子房才有余,而忧( )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 )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 )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 )之役,油然( )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 ),而项籍之所不能怒( )也。
译文:第五节观夫高祖之.( )所以..( )胜,而( )项籍之( )所以( )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 )矣。
留侯论讲义

「留亱論」講義一、重要字詞二、國學常識(一)蘇軾1.時代〆北宋眉州眉山人。
2.字號〆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卒諡文忠。
3.生帄概要〆(1).帅聰慧,母程氏親授之書。
仁宗嘉祐二年,時廿二歲登進士第々主試的歐陽脩大為嘆服,稱〆「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2).神宗時上書指陳新法不切實際,與王安石不合,自請外放,任杭州通判。
(3).神宗元豐二年,因烏臺詩案入獄,翌年貶黃州團練副使。
(4).哲宗元祐元年回京,累官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
四年出知杭州,建西湖蘇堤。
(5).哲宗紹聖年間新黨得勢,屢遭貶謫,曾遠貶惠州、儋州,後遇赦北歸,病死常州。
4.散文風格〆(1).思想恢弘,才氣縱橫,其文汪洋宏肆。
(2).長於說理,策議論辯之文均所擅長。
(3).其思想、文章風格頗受莊子、孟子及佛典影響。
(4).蘇軾談論文章寫作曾說〆作文「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這段文字也可視為東坡文章風格的描述。
(5).釋德洪說〆「其文渙然如水之質,漫衍浩蕩,則其波亦自然成文。
」(6).昔人曾謂〆韓(韓愈)文如潮,蘇文如海。
(或謂:韓文如海,蘇文如潮)5.詩作風格〆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兼有李白的浪漫與杜甫的寫實,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蘇轍說〆「公(蘇軾)詩本似李杜,晚喜陶淵明。
」燮星期《原詩》說〆「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仉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
」蘇軾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6.詞作風格〆豐富了詞的文學性,不受聲律限制。
詞作雄渾放,為宋代豪放詞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曾有歌者云〆「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々學士詞,頇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可看出蘇東坡豪放詞不同於婉約時風之處。
7.蘇軾評人之語〆(1).稱讚韓愈〆「一言而為天下法,匹夫而為百世師。
」「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2).稱讚王維〆「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々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留侯论资料

留侯论资料《留侯论》相关资料引言:1946年3月,军统特务头子戴笠飞机失事,陈立夫提议送一挽联,章士钊被推举执笔。
章不吹不捧,不卑不亢,点石成金,力透纸背地写道: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功罪盖棺须论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
一、有效信息台1、苏轼简介: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时著名文学家。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翰林侍读等职。
因卷入政治斗争旋涡,屡遭贬逐,长期在外地州郡供职,死谥文忠。
他才气横溢,文学成就很大,是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词人、书法家,继欧阳修为北宋文坛领袖。
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苏并称;诗苏黄(庭坚)并称;词苏辛(弃疾)并称;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并称,北宋则是苏、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绘画音乐也擅长。
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多才多艺人物。
一生仕途坎坷。
儒、释、道学说兼具,入世出世思想随其遭际不同,运用和发挥得相当和谐。
2、题解: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26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
留侯,指张良,字子房。
五世相韩,韩为秦灭,寻秦复仇,破家散金,求得力士沧海,椎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大索天下十日,弗获,匿迹下邳。
后佐高祖定天下,辞官归隐,从赤松子游。
史有留侯世家。
良为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高祖平定天下,大封功臣,而良无战功。
刘邦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
”(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
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良辞不受,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留侯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留侯论文言文原文留侯论作者: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⑼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⑽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⑾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⑿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⒀,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⒁,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⒂。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留侯论文言知识点留侯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留侯论文言知识点留侯论原文翻译及赏析《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留侯论》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留侯论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帮到你。
留侯论文言知识点:留侯论原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留侯论知识整理

5.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使……折服 6.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 7.然后可以就大事 成就
精品课件
8彼其能有所忍也 如果 9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迎接 10且夫有报人之志 报仇 11项籍唯不能忍 因为
精品课件
12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疲困 13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竟然 14不称其志气 相当、符合
精品课件
3一词多义
过人之节
超过,超越
亦已过矣 匹夫见辱
错 平民百姓,指一般人
以匹夫之力 独夫,一个人(多指逞勇无谋之人)
匹夫见辱 被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表现
精品课件
其事甚怪
奇怪
油然而不怪者 以……为怪异,感到怪异,意动用法
非子房其谁全之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留侯论》知识整理
精品课件
1正字音
• 圯上受书
• 刀锯鼎镬
•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 挟持
• 鲜腆而深折之
• 孺子
• 欲自王
• 称其志气
精品课件
2.指出以下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必有过人之节 气度节操
2.皆圣贤 相与 警戒之义 相互 告诫 3.而世之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太 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正
下:居于……之下; 信:使……信服;用:使用(为他所用)。
精品课件
5词类活用
1.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 臣妾:名词作动词,臣服。
2.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惊:使……受惊扰;怒:使……恼怒。
3.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作动词,立王,称王
4.非子房其谁全之
留侯论 简洁

史迁意见
圯上老人为鬼物
圯上老人意在授
书 张良成功乃以兵 书 张良貌柔不称其 志气
东坡意见 圯上老人为隐君子 圯上老人意不在书 (在教忍) 张良成功乃因忍小 忿而就大谋 张良貌柔内刚,正是 有志之士的能忍形 象
启示:
如何读书 如何运用旧材料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
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 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
唐代养生家张公《百忍歌》 百忍歌,歌百忍; 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 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
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 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 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 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 很多情,需要忍。
中国人,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你怎么还有良心
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你以为你是好 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 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 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 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 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 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你忘了,几年 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怀胎九月中,她们也闭着 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 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
“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 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 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 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 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 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 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 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 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徵 (征)其兵击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富贵人家”
A
9
6.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下:居于……之下; 信:使……信服;用:使用(为他所用)。
A
10
5词类活用
1.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 臣妾:名词作动词,臣服。
2.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惊:使……受惊扰;怒:使……恼怒。
A
4
8彼其能有所忍也 如果 9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迎接 10且夫有报人之志 报仇 11项籍唯不能忍 因为
A
5
12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疲困 13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竟然 14不称其志气 相当、符合
A
6
3一词多义
过人之节
超过,超越
亦已过矣
错
匹夫见辱
平民百姓,指一般人
以匹夫之力 独夫,一个人(多指逞勇无谋之人)
3.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王:名词作动词,立王,称王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形容词作动词,成全,保全。
A
11
6特 殊 句 式
(1)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
是匹夫之刚也
判断句
(2)卒然相遇之役
省略兼状语后置
A
12
(4)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 被动兼状语后置 (5)其平居无罪夷灭者
匹夫见辱 被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表现
A
7
其事甚怪 油然而不怪者 非子房其谁全之
奇怪
以……为怪异,感到怪异,意动用法
此语其气所副以词为,子房表欤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所观语夫以高微气祖见副之其词意所者以,胜表,示而项揣籍测之,所以相败当者于“大概” 用来 ……的
……的原因
A
8
4.古今义
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持有怀有 (抱负)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用来 ……的 3.而世不察,以为鬼物 把(他)看作 4.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留侯论》知识整理
A
1
1正字音
• 圯上受书
• 刀锯鼎镬
•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 挟持
• 鲜腆而深折之
• 孺子
• 欲自王
• 称其志气
A
2
2.指出以下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必有过人之节
气度节操
2.皆圣贤 相与 警戒之义
相互 告诫
3.而世之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太
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正
A
3
5.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使……折服 6.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只 7.然后可以就大事 成就
被动句
A
13
7通假字
(1)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同猝,突然。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见同现,表现。
A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