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标准-胶质没药
中药古今研究:没药

中药古今研究:没药一、典籍摘要1、《本草备要》:“散瘀,定痛。
治金疮杖疮,恶疮痔漏,翳晕目赤,产后血气痛,破症。
”2、《药性论》:“主打搕损,心腹血瘀,伤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饮之。
”3、《本草便读》:“活血与乳香相仿,性利能宣,行瘀则没药为长。
治金疮杖疮症瘕痈肿等证。
”4、《海药本草》:“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服皆须研烂,以热酒调服。
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
”5、《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宿血,消肿毒。
”6、《本草乘雅半偈》:“主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肤赤痛。
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7、《开宝本草》:“主破血止痛。
疗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晕痛肤赤。
”8、《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又谓:“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9、《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
”10、《本草从新》:“通滞血,消肿定痛,生肌。
治金疮杖疮,恶疮痔漏,翳晕目赤,产后血气痛,破症。
”11、《本草撮要》:“功专破血止痛,得乳香治跌扑损伤肿痛,得虎胫骨治历节风痛。
”12、《本草分经》:“苦平,入十二经,散结气通瘀血,消肿定痛生肌。
”13、《本草蒙筌》:“主坠堕跌打损伤,疗痈疽疮溃腐。
破血立效,止痛如神。
”14、《本草新编》:“消肿突恶疮、痈疽溃腐,破血止痛如神,疗坠堕跌打损伤尤效。
亦内、外可用之药,而外治更奇也。
”15、《本草易读》:“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疗诸疮金疮杖疮,破症瘕宿血瘀血。
平产后血刺,兼亦解痔漏。
”16、《本草择要纲目》:“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诸恶疮痔漏。
卒下血,破症瘕宿血损伤瘀血,消肿定痛生肌。
”17、《雷公炮制药性解》:“主破症结宿血,止痛,疗金疮杖疮痔疮,诸恶肿毒,跌打损伤,目中翳晕,历节诸风,骨节疼痛,制同乳香。
”18、《玉楸药解》:“没药破血行瘀,化老血宿癥,治痈疽痔漏、金疮杖疮、跌扑损伤、一切血瘀肿痛。
中药“活血化瘀药”——没药

中药“活血化瘀药”——没药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11月至次年2月,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坚块的油胶树脂,拣去杂质。
本品有特异香气,天然没药味苦而微辛,胶质没药味苦而有黏性。
以黄棕色、断面微透明、显油润、香气浓、味苦者为佳。
打碎,醋炙用。
一、药性和功效
本品性味辛、苦,平。
归心、肝、脾经。
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用法用量: 3~5克,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二、歌括
《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没药苦平,治疮止痛,跌打损伤,破血通用。
三、临床应用
没药的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常与乳香相须为用,治疗跌打损伤、瘀滞疼痛,痈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多种瘀滞痛证。
二者的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成分,包括单、倍半及三类成分;还含甾
体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单糖及双糖等。
2.药理作用
没药油脂部分具有降脂、防止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没药提取物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没药挥发油和树脂能抗肿瘤;没药水煎剂和挥发油有抗菌和消炎作用;没药挥发油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没药提取物具有保肝作用。
药材:没药

药材:没药药名:没药别名:末药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性味:苦;平归经:肝经;脾经;心经;肾经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炮制方法1、没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或剁碎。
2、炒没药:取净没药大小个分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冒烟,表面显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
炒后缓和刺激性,便于服用。
3、醋没药:取净没药大小个分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米醋。
再炒至表面显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
每没药100kg,用米醋5kg。
酷制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作用。
4、煮没药:取没药,加水浸1d,连同水倒入锅内,煮至熔化,滤过,残渣加适量水再煮,滤过,弃去残渣,合并滤液,浓缩没药成膏状,继续加热至冒黑烟尽转冒青烟时,取出,摊放在平面板上,趁热切成方块,晾凉。
贮干燥容器内,炒没药、醋没药、灯心制没药、煮没药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潮。
5、灯心制没药:取净没药碎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出油时,加入灯心同炒,至油被灯心吸尽,没药臌胀呈球状为度,取出簸去灯心,放凉。
每没药100kg,用灯心3kg。
功效作用没药的功效与作用1、《本草纲目》记载:没药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2、《本草经》记载:没药味苦平无毒。
然平应作辛,气应微寒。
凡恶疮痔漏,皆因血热瘀滞而成,外受金刃及杖伤作疮,亦皆血肉受病。
血肉伤则瘀而发热作痛,此药苦能泄,辛能散,寒能除热。
水属阴,血亦属阴,以类相从,故能入血分,散瘀血,治血热诸疮及卒然下血证也。
肝经血热,则目为亦痛、肤翳,散肝经之血热,则目病除矣。
3、《本草纲目》记载: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4、《本草衍义》记载:没药,大概通滞血,打扑损疼痛,皆以酒化服。
血滞则气壅凝,气壅凝则经络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
品种资料整理(没药)

没药【历史沿革】早在4000年前,没药就是古文明国家经常使用的药材、祭祀的贡品及涂抹遗体的材料。
古埃及人喜欢用没药来祭祀、洁净、冥想、制作木乃伊以及护肤。
古希腊人知道它对伤口的愈合有不错的功效,因此战士身上都会携带没药。
在古代的以色列地区,女子前去觐见国王之前都会先用没药油洁净身体六个月。
没药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唐代或更早的晋代。
据考证,最早在唐代李珣所著的《海药本草》中就有关于没药的记载,描述其为波斯国所产,状如神香,赤黑色,味苦、辛,温,无毒。
·宋代《开宝本草》记载:“生波斯国,似安息香,其块大小定,黑色。
”描述了没药的产地和外观特征。
《本草拾遗》: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亦已有记载没药的功用。
《图经本草》:提到没药生波斯国,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暗示了没药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一、药物来源1.基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 o m m i p h o r a m y r rh a En gl. 或哈地丁树Co m m i ph o r a m o l m o l En gl. 的干燥树脂。
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2.产地古代产地:古代没药主要产于波斯国(今伊朗地区),后扩展至红海两侧的海滨地区及阿拉伯半岛从北纬22°向南至索马里海滨一带。
现代产地:现代没药的主产地为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等地。
3.采收加工采集时间:一般于11月至翌年2月间采集没药。
树脂可由树皮裂缝自然渗出,或将树皮割破使油胶树脂从伤口渗出。
初为淡黄白色液体,遇空气逐渐凝固成红棕色硬块。
采后需除掉杂质。
二、性状鉴别天然没药形状: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长达6cm以上。
颜色与质地: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
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
气味与口感: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
胶质没药形状:呈不规则块状和颗粒,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
颜色与质地: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
没药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没药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没药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树Commi-phoramolmol Engl.的干燥胶树脂,多系野生。
11月至次年2月间,将树刺伤,树脂由创口流出,在空气中渐渐变成红棕色硬块。
采后拣去杂质。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研为末”(《产宝》)。
宋代有“童便制”(《苏沈》);还有蒸制:锉如皂子大,用生绢袋盛,黄米内蒸如胶,候冷别研(《总录》);酒制(《传信》)。
明代有“以灯心同研或以糯米数粒同研,或以人指甲二三片研,或以乳钵坐热水中乳之,云皆易细”(《大法》)的记载,还有药汁制:用黄连水飞过(《普济方》);炒制:入丸散竹叶上微炒杀毒不黏(《原始》);“制霜法”(《普济方》)等法。
清代有灯心炒:每斤用灯心四两同炒,炒至圆脆可为粉为度、扇去灯心磨粉用(《全生集》),还有“童便制法”(《金鉴》)等。
【现代炮制方法】1、没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或剁碎。
2、醋没药:取净没药大小分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米醋,再炒至表面显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
没药每100千克用醋10千克。
3、炒没药:取净没药大小分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呈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
4、灯心制没药:取净没药碎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出油时,加入灯心同炒,至油被灯心吸尽,没药鼓胀呈球状为度,取出簸去灯心,放凉。
没药每100千克用灯心3千克。
5、煮没药:取没药,加水浸1日,连水倒人锅内,煮至熔化,滤过,残渣加适量水再煮,滤过,弃去残渣,合并滤液,浓缩成膏状,继续加热至冒黑烟尽转冒青烟时,取出,摊放在平面板上,趁热切成块,晾凉。
【饮片性状】没药呈颗粒状或不规则碎块状,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粗糙,附有灰尘,质坚脆,气特殊,味苦而微辛。
醋没药呈小碎块状或圆颗粒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油亮,略有醋气。
炒没药呈小碎块或圆颗粒状,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有光泽,气微香。
河北省中药饮片没药炮制规范-V1

河北省中药饮片没药炮制规范-V1中药饮片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河北省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很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也在这里。
本文将介绍河北省中药饮片没药的炮制规范,希望读者能对中药炮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没药的概述没药是中药材之一,是龙胆科植物没药树干的树脂。
没药有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化瘀解毒的功效,可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症状。
河北省是生产没药的主要地区之一。
二、没药的炮制没药的炮制主要是提高其药效,炮制前的没药是淡黄色的油状物质,经过炮制后,颜色变成红色或暗红色,药效也有所提高。
没药的炮制方法有多种,以下是河北省中药饮片没药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1.原料选择:选用对没药生长环境和化学成分影响较小的没药树,选择未经贮藏的树干,尽量避免使用已经变质的没药。
2.炮制设备:应选用不锈钢炮制桶,避免使用生锈的铁桶。
3.炮制前处理:将没药树干洗净并晾干,去掉表面的杂质和树皮,剖开树干,取出没药树脂。
4.炮制过程:将没药放入炮制桶中,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开始炮制。
炮制温度应控制在150-200度之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4小时。
5.炮制后处理:将炮制好的没药取出,晾晒或用风扇吹干,然后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三、没药饮片的生产标准没药饮片的生产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下是河北省中药饮片没药炮制规范的主要要求:1.投料标准:每100克没药饮片中应含没药树脂30克以上。
2.外观要求:没药饮片外观呈红棕色,质地细腻,无杂质。
3.鉴别要求:没药饮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4.贮存要求:没药饮片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总之,河北省中药饮片没药的炮制规范对于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药效有重要的作用。
制定和执行规范化的炮制流程、生产标准可以提高没药饮片的药效,也可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没药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
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
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
胶质没药呈不规则块状和颗粒,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有特异香气,味苦而有黏性。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 lg,加乙醚3ml,振摇,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挥尽乙醚,残留的黄色液体滴加硝酸.显褐紫色。
2.2 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少量,加香草醛试液数滴,天然没药立即显红色,继而变为红紫色,胶质没药立即显紫红色.继而变为蓝紫色。
(3)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适量,加环己烷制成每lml含天然没药10mg或胶质没药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天然没药对照药材或胶质没药对照药材各2g,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X D乙法)加环己烷2ml,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约2.5小时,放置后,取环己烷溶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4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栩同颜色的斑点。
3、检查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坩埚等。
3.1 杂质按药材取样法取样,称取本品200g,分离杂质,称定重量,计算杂质比例,杂质天然没药不得过10%.胶质没药不得过15%。
中药鉴定学:树脂类——没药的鉴别

【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不⼀,⼀般直径约2.5cm,有的可达10cm.表⾯红棕⾊或黄棕⾊,凹凸不平,被有粉尘。
质坚脆,破碎⾯呈颗粒状,带棕⾊油样光泽,并常伴有⽩⾊斑点或纹理;薄⽚半透明或近透明。
⽓⾹⽽特异,味苦⽽微⾟。
以块⼤、⾊红棕透明、微粘⼿、⾹⽓浓⽽持久,杂质少者为佳。
【成分】 因来源不同⽽常有差异,⼀般商品含树脂25%~35%、树胶57%~61%、挥发油7%~17%。
尚含苦味质少量、蛋⽩质、甾体、没药酸(myrrholic acid)、甲酸、⼄酸及氧化酶等。
没药树脂为α-、β-、γ-没药脂酸(α-β-γ-commiphoric acid)、次没药脂酸(commiphorinic acid)及⼆种酚性树脂α-及β-罕没药脂酚(α-,β heerabomyrrhol)、⼄酸异芳⾹脂(isolinalyl acetate)、β-⼄酸异芳⾹脂、没药萜醇(commiferin)、罕没药树脂(heeraboresene)、3-表⽻扇醇⼄酯(3-epilupenyl acetate)、⽻扁酮(iupemone)、3-表-α-⾹树脂醇(3-epi-α-amyrin)和⾹树脂酮(α-amyrone)。
挥发油为黄⾊或黄绿⾊浓稠液体,具有特殊⽓味,暴露在空⽓中易树脂化,油中含丁⾹油酚、间苯甲基酚(m-cresol)、枯茗醛(cuminaldehyde)、桂⽪醛、甲酸酯、⼄酸酯等。
树胶类似阿拉伯树胶,⽔解后的阿拉伯糖,⽊糖,半乳糖等。
【理化鉴别】 ① 取本品与⽔共研形成黄棕⾊乳状液。
粉末遇硝酸呈紫⾊。
② 取粉末0.1g,加细砂0.5g,研匀置试管中,加⼄醚振摇提取,将提取液置考试,⼤站收集蒸发⽫中,待⼄醚挥散后,残留⼀层薄膜,⽤溴或发烟硝酸蒸⽓接触⽫底残渣,即显紫红⾊。
(检查挥发油,伪品⽆此反应)。
③ 取粉末少许,加新配置的⾹草醛盐酸试液数滴,挥发油含量⾼者⽴即显紫红⾊,挥发油含量低者,则初显黄⾊,渐渐变成紫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文名没药(胶质没药)
汉语拼音Moyao
英文名MYRRHA
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1.,哈地丁树Commiphora molmol Eng1.的干燥树脂。
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多粘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大者直径长达6㎝以上,深棕色或黄棕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
有特异香气,
味苦而有粘性。
鉴别(1)同天然没药。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香草醛试液数滴,立即染成紫红色,继而变成蓝紫色。
(3)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适量,加环己烷制成每1ml含5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胶质没药对照药材5g,照挥发油测定法(中
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 D乙法),加环已烷2ml,缓缓加热至沸,
并保持微沸约2.5小时,放置后,取环己烷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
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各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8:2)为展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
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
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15%。
浸出物
含量测定取本品20g,(除去杂质)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D甲法)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炮制
性味与归经苦,平。
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消肿定痛。
用于痈疽肿痛,损伤瘀血,经闭癥瘕,胸腹诸痛;外用可敛疮生肌。
规格
用法与用量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禁忌
注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