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的热处理后硬度测定以及金相分析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碳钢的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

碳钢的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

680 677 680 682 690 695 700 700 700 700 700
835 835 796 760 750 721 743 - - - -
碳 素 工 具 钢
T7 T8 T10 T12 T13
回火时的加热、保温时间,应与回火温度结合起来考 虑。一般来说,低温回火时, 由于所得组织不稳定,内 应力消除不充分,为了稳定组织,消除内应力,使零件在 使用过程中性能与尺寸稳定,回火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不 少1.5~2小时。高温回火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使钢过分 软化,对有的钢种甚至造成严重的回火脆性,所以一般为 0.5~l小时。 3、冷却速度的影响 冷却是淬火的关键工序,一方面冷却速度耍大于临界 冷却速度,以保证得到马氏体,另一方面又希望冷却速度 不要太大,,以减小内应力,避免变形和开裂,为此,根 据c曲线考虑,淬火工件必须在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温度 范围(650~550℃)进行快冷,以超过临界冷却速度,而在 Ms(300~200℃)点以下,尽可能慢冷以减少内应力。为 保证淬火质量,应适当选用淬火介质和淬火方法。常用淬 火介质的特性见表6—2。
材料、材控专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2、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 碳钢性能的影响; 3、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及其变化; 4、了解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洛氏硬度 计的使用。
二、概 述 (一)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就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步骤来 改变其内部组织,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 普通热处理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通常随炉冷却) 至500℃以下空冷叫退火,得到接近平衡态的组织。奥 氏体化的钢在空气中冷却叫正火,得到先共析钢铁素体 (或渗碳体)加伪珠光体。过冷奥氏体快冷(大于临界 冷速)叫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淬火钢再加热到A1 以下会发生回火转变,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分别得到回火 马氏体,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

金相~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金相~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目录1、作业任务 (2)2、编制依据 (2)3、作业准备和作业环境条件 (3)3.1检验人员资格要求及劳动力组织 (3)3.2设备、器材要求 (3)3.3施工场地及力能供应 (3)4、施工进度安排 (3)5、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 (4)5.1作业措施、方案 (4)5.2施工流程 (6)5.3消除质量隐患的对策和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 (7)6、作业质量标准及质量要求 (7)6.1质量标准 (7)6.2检验范围、等级、方法及实施检验时机 (7)7、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 (7)附录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作业任务1.1工程概况及作业范围本期工程一大一小两台机组,锅炉系采用东方锅炉(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汽轮机和发电机采用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的产品。

(1)锅炉:350MW机组采用的是蒸发量1131t/h的、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露天布置、直流式、前后墙对冲布置旋流燃烧器的煤粉锅炉,锅炉烟风系统按平衡通风设计,采用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

50MW机组采用的是蒸发量670t/h、高压参数、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燃煤锅炉,炉顶设轻型防雨屋盖,每台锅炉配置2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汽轮机:350MW机组采用的是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双排汽、单轴、8级回热、湿冷、双抽凝汽式汽轮机。

50MW采用的是高温高压、单缸单排汽、1级调整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3)发电机:350MW机组采用的是额定功率为350MW的水-氢-氢冷却、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发电机。

50MW机组采用的是额定功率为50MW的空冷、自并励静止励磁发电机。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华能应城热电联产“上大压小”(1×50MW+1×350MW)新建工程#4标段全厂范M以上高温螺栓、需要焊后回火的合金焊口、主蒸汽管、热段管的硬度检测编写。

适用于本工程围的32全厂范围内各类合金钢及碳钢零部件材质硬度检验。

实验三 碳钢热处理的显微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

实验三 碳钢热处理的显微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

实验二碳钢热处理的显微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 观察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基本组织;2. 熟悉碳钢几种典型热处理组织——F、P、Fe3C、M、T、S、M回火、T回火、S回火;3. 了解热处理工艺对碳钢性能(硬度)的影响;二、概述碳钢经退火、正火可得到平衡或接近平衡组织;经淬火得到的是非平衡组织。

因此,研究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相图,而且更主要的是参考钢的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

铁碳相图能说明慢冷时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下的组织以及相的相对含量.C曲线则能说明一定成分的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所得到的组织。

C曲线适用于等温冷却条件;而CCT曲线(奥氏体连续冷却曲线)适用于连续冷却条件。

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C曲线,也能够估计连续冷却时的组织变化。

1.共析钢等温冷却时的显微组织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的组织及性能列于表1中。

2.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显微组织为了简便起见,不用CCT曲线.而用C曲线(图1)来分析。

例如共析钢奥氏体,在慢冷时(相当于炉冷,见图1中的v1)应得到100%的珠光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2(相当于空冷),得到的是较细珠光体,即索氏体或屈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到v3(相当于油冷),得到的为屈氏体和马氏体;当冷却速度增大至v4、v5(相当于水冷),很大的过冷度使奥氏体骤冷到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后.瞬时转变成马氏体。

其中与C曲线鼻尖相切的冷却速度(v4)称为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

3.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显微组织亚共析钢的C曲线与共析钢相比,只是在其上部多了一条铁素体先析出线,如图2所示。

当奥氏体缓慢冷却时(相当于炉冷,如图2中v1),转变产物接近平衡组织,即珠光体和铁素体。

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即v3>v2>v1时,奥氏体的过冷度逐渐增大,析出的铁素体越来越少,而珠光休的量逐渐增加,组织变得更细,此时析出的少量铁素体多分布在晶粒的边界上。

因此,v1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v2的组织为铁素体+索氏体;v3的组织为铁素体+屈氏体。

钢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及洛氏硬度示范

钢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及洛氏硬度示范
实验六 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观察 及洛氏硬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原理 〈四〉操作步骤 〈五〉注意事项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形态特 征
2 加深理解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碳钢组织和硬度的 影响
3 熟悉洛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数字网络显微金相系统 2 布氏硬度机
因此;适用于成批生产大量检测的机械 冶金热加工过程中以及 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 特别适用于刃具 模具 量具 工具等成品 的检测
四 操作步骤
(1)
观察表62中所列试祥的显微组织;掌握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并绘出所
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2)
测定45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各试样的硬度;绘出硬度与回火温度的关
3%HNO3酒精溶液
13
T12
1000℃水淬
3%HNO3酒精溶液
五 注意事项
1 观察组织前;先明确材料成分 热处理条件及浸蚀剂等 2 结合铁碳相图和相应钢种的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分析不同 热处理条件下各种组织的形成过程 3 对不同热处理的组织;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例 如退火与正火 水淬与油淬 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 屈氏体与回 火屈氏体 索氏体与回火索氏体 回火屈氏体与回火索氏件等 4 在弄清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后;再绘显微组织示意图 5 在教师的指导下测量硬度;并记录测量的全部数据;以供绘制 曲线和分析时使用
三 实验原理
3 1 碳钢热处理
碳钢经热处理后 的组织大都是不平 衡组织;因此;在研 究热处理后的组织 时;不但要使用铁碳 相图;而且要用钢的 过冷奥氏体转变曲 线TTT或CCT曲线 来分析
图61 45钢的CCT曲线
45钢经完全退火后得到的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 正火 后的组织是铁索体+索氏体;如图62所示 与退火后的组织 比较;正火后的组织中铁素体量较少;珠光体型组织细密且 数量较多

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计使用实验

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计使用实验

实验二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计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碳钢的基本热处理的操作方法。

2、了解含碳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主要因素对碳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3、学会洛氏硬度计的使用。

二.概述一.碳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冷却,借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实施热处理操作时,加热问题、保温时间、冷却方式是最基本的环节,正确选择这三者的参数是热处理质量的关键。

1.1.加热温度的选择(1)退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ºC(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ºC(球化退火)。

(2)正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ºC;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30~50)ºC退火和正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如图3.1所示。

(3)淬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ºC;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ºC,如图3.2所示。

图3.1 退火和正火加热温度范围图3.2 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及加热速度等皆影响临界点Ac1、Ac3、Acmm的位置。

在各种热处理手册或材料手册中,都可以查到各种钢的热处理加热文帝。

热处理时不能任意提高加热温度,因为加热温度过高时,晶粒容易长大、氧化、脱碳和变形。

(4)回火温度的选择:钢淬火后都要回火,回火温度决定于最终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工厂中常常是根据硬度的要求)。

按加热温度的高低,回火分为三类:1)低温回火:在150~250ºC的回火称为低温回火。

目的是降低淬火应力,减少钢的脆性,并保持钢的硬度。

常用于高碳钢的切削刀具、量具和滚动轴承的热处理。

2)中温回火:在350~500ºC的回火称为中温回火。

碳钢热处理实验报告

碳钢热处理实验报告

碳钢热处理实验报告碳钢热处理实验报告篇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专业班级:冶金E111姓名:学号:杨泽荣411020102014年6月7日45号钢300℃回火后的组织观察及洛氏硬度测定目录一、实验目的............................................................... .. (1)二、实验原理............................................................... .. (1)1.加热温度的选择............................................................... .. (1)2.保温时间的确定............................................................... ............................................2 3.冷却方法............................................................... .. (3)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实验材料............................................................... .. (4)2.实验设备............................................................... .. (4)四、实验步骤............................................................... .. (4)1.试样的热处理 (4)淬火.................................................................................................................... 4 回火............................................................... ..................................................... 5 2.试样硬度测定............................................................... ................................................ 5 3.显微组织观察与拍照记录............................................................... .. (5) 样品的制备............................................................... .......................................... 5 显微组织的观察与记录............................................................... . (6)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样品硬度与显微组织分析................................................................. (6)2.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6)淬火温度的影响............................................................... .................................. 6 淬火介质的影响............................................................... .................................. 7 3回火温度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7) 回火温度对45钢组织的影响............................................................... ............ 7 回火温度对45 钢硬度和强度的影响.............................................................7 4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8)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的影响............................................................... .......... 8 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9 5碳含量对钢的淬硬性的影响............................................................... ......................... 9 六、结论............................................................... ........................................................... ........9 参考文献............................................................... .. (9)一、实验目的1. 掌握碳钢的常用热处理(淬火及回火)工艺及其应用。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

金属热处理实验指导书1
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定 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内容 1、材料:20#、T10 钢试样。 2、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确定热处理工艺方案。 3、按设计方案进行热处理。 4、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量。 5、指导学生对热处理工艺与硬度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其所学的《工程材料》和《金属热处 理原理》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钢的热处理原理及硬度实验原理,正确设 计、制定碳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案,利用热处理炉进行碳钢的热处理,并并用洛 氏硬度计检测热处理后的试样硬度,分析硬度与热处理工艺的关联性,分析工 艺的合理性。 通过实验, 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对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的 感性认识, 掌握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基本知识,熟练使用热处理相关仪器设 备。 同时可逐步提高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实验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动 手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实验要求学生能够并掌握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碳钢淬火、回火的操作方法;了解钢在热处理时含碳量、加热 温度、加热时间、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明 确热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制订热处理工艺过程、设计操作步骤、确定工 艺参数(如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速度等); 了解钢淬火、 回火后的硬度变化, 建立硬度与热处理工艺关系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具备在指定工作条件下制定热处 理工艺,以及通过热处理实践操作、硬度检测等实验过程,对相应的工艺进行初 步实验、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1
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管式热处理炉、 箱式热处理炉及相关配件和洛氏硬 度计。准备碳钢试样若干。 四、实验设计及实施的指导 (一)实验前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教师给出热处理所用材料牌号、主要临界温度,准备好待处理试样。检查试 验设备的完好程度。 牌号 20# T10 Ac1 730 730 855 800 Ac3 835 Ar3 680 Ar1

硬度测量实验指导书

硬度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硬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1.初步建立碳钢的含碳量与其硬度间的关系和热处理能改变材料硬度的概念。

2.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正确选择硬度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指一种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物体(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入其表面的抗力。

由于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另外,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有近似的正比关系:σb=K·HB(Mpa)式中K为系数,对不同材料和其不同的热处理状态K值不同。

例如碳钢的K值为3.53,调质状态的合金钢为3.33,铸铝为2.55。

常用的硬度计有:洛氏硬度计: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检验;布氏硬度计:应用于黑色、有色金属原材料检验,也可测退火、正火后试件的硬度;维氏硬度计:应用于薄板材料及材料表层的硬度测定,以及较精确的硬度测定;显微硬度计:主要应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各组成相的硬度。

本实验重点介绍最常用的洛氏硬度试验法。

1.洛氏硬度试验1)原理洛氏硬度试验,是用特殊的压头(金刚石压头或钢球压头),在先后施加两个载荷(预载荷和总载荷)的作用下压人金属表面来进行的。

总载荷P为预载荷P。

和主载荷P1之和,即P=P。

+ P1。

洛氏硬度值是施加总载荷P并卸除主载荷P。

后,在预载荷R继续作用下,由主载荷P。

引起的残余压人深度e来计算(图3—1)。

图3-1 洛氏硬度测量原理示意图图中,h。

表示在预载荷P。

作用下压头压入被试材料的深度,h1表示施加总载荷P并卸除主载荷P1,但仍保留预载荷P。

时,压头压入被试材料的深度。

深度差e=h1-h。

,该值用来表示被测材料硬度的高低。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硬的材料得出的硬度值比软的材料得出的硬度值高,以符合一般的习惯,将被测材料的硬度值用公式加以适当变换。

即HR=[K-(h1一h。

)]/C式中,K为一常数,其值在采用金刚石压头时为0.2,采用钢球压头时为0.26,C为另一常数,代表指示器读数盘每一刻度相当于压头压人被测材料的深度,其值为0.002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定以及金相分析
实验项目名称:碳钢的热处理及硬度测定、金相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实验计划学时:4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了解含碳量、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因素与碳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关系。

(3)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4)学会洛氏硬度计的使用。

(5)学会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钢材性能,提高工件使用寿命。

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定
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

热处理操作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关键工序,也称热处理三要素。

正确选择这三种工艺参数,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

Fe-FeC 相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1、加热温度
(1)退火加热温度:完全退火加热温度,适用于亚共析钢,AC3+ (30~50C);
球化退火加热温度,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Ac i+ (30~50C)
(2)正火加热温度:对亚共析钢是AC3+ (30~50C);过共析钢是Ac cm+
(30~50C),也就是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见图2-1所示。

图2-1退火与正火的加热温度
(3)淬火加热温度:对亚共析钢是AC3+ (30~50°C);对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是Ac i+ (30~50C),见图2-2。

钢的临界温度Ac i、AC3及AC cm,在热处理手册或合金钢手册中均可查到。

再经计算可求出钢的热处理温度。

也可以利用铁碳相图决定A i、A3及Ac m点的温度再加上10~20C即近似Ac i、AC3及Ac cm,然后再计算热处理温度。


是各种碳钢的临界温度。

1200- A A cm
1100
1000L
900
:沌/
度800 A 3 2
-\ /A+ Fe C3 口
F+ A■V' + AW "“nr _r — -
7001
■/ 1
A 1
60011
一・1
00.8 1.6 2.4
W(C)%
图2-2 淬火加热温度范围
(4)回火温度:钢淬火后必须要回火。

回火温度决定于最终所要求的组织和
性能。

按加热温度,回火可分为低温、中温及高温回火三类。

低温回火在
150~250C进行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约为HRC60,常用于切削刀
具和量具;中温回火是在350~500C进行回火,硬度约为HRC35~45,主要用于各类弹簧热处理;高温回火是在500~~650C进行,所得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硬度为
HRC25~35,用于结构零件的热处理;高于650E的回火为珠光体,硬度较低。

例如,45钢的回火温度经验公式如下
T=200+K (60-X)
2-1
式中K――系数,当回火后要求的硬度值大于HRC30时,K=11;当硬度值
小于HRC30 时,K=12 ;
X ――所要求的硬度值(HRC)。

2、加热时间
热处理加热时间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工件的尺寸、形状、使用的加热设备、装炉量、钢的种类;热处理类型、钢材的原始组织、热处理的要求和目的等。

上述因素都要综合考虑,具体参考数据可查有关手册。

3、冷却方法
热处理的冷却方法至关重要,控制不同的冷却速度(即采用不同的冷却
方式),可得到不同的组织,从而有不同的性能。

(1)退火一般采用随炉冷却,冷到500C左右,可以出炉空冷,不必在炉中冷到室温。

(2)正火多采用在空气中冷却,大件常进行吹风冷却。

(3)淬火采用急冷方式,即冷却速度应超过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得到马氏体组织,另一方面冷却速度应当尽量缓慢,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变形和开裂。

为了调和上述矛盾,可以采用适当的冷却剂和冷却方式。

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单液淬火、等温淬火等。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清洁的自来水、浓度为5~10%的NaCI水溶液、矿物油等。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箱式电炉及控温仪表;
2. 水银温度计;
3. 洛氏硬度机;
4. 抛光机;
5. 金相显微镜;
6. 冷却剂:水、油;
7 .试样:20钢、45钢、T12钢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测试结果
1. 淬火部分的内容及具体操作步骤
(1)根据淬火条件不同,分五个小组进行,见表3-2
(2)加热前先将全部试样测定硬度,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

(3)根据试样钢号,按照Fe-Fe3C相图确定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可按1分钟
/每毫米直径计算)。

(4)各组将淬火及正火后的试样表面用砂纸磨平,以测出硬度值( HRC)
填入表2-2。

注:1~4组各种钢号一块,5组除20、T12钢各一块外,45钢取五块,以供回火用。

2. 回火部分的内容及具体步骤:
(1)根据回火温度不同,分五个小组进行,见表3-3。

各小组将已经正常淬火并测
定过硬度的45钢试样分别放入指定温度的炉内加热,保温30分钟, 然后取出空冷。

(2)有砂纸磨光表面,分别在洛氏硬度机上测定硬度值。

(3)将测定的硬度值分别填入表2-3中。

表2-3 回火实验
3 •洛氏硬度计测量方法:
(1)选择合适的压头及载荷。

(2)根据试件大小和形状选择载物台。

(3)试件上下两面磨平,然后置于载物台上。

(4)加预载荷,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升降机构的手轮,将试样与压头接触,并观察读
数百分表上小针移动至小红点上为止。

(5)调整读数表盘,使百分表盘上的长针对准硬度值的起点,如测HRC、
HRA硬度时,把长针与表盘上的黑字G处对准;测量HRB时,使长针与表
盘上红字B对准。

(6)加主载荷。

平稳地扳动加载手柄,手柄自动长高至停止位置(时间为5~7秒),
并停留10秒。

(7)卸除主载荷。

扳回加载手柄至原来位置。

(8)读数。

表上长针指示的数字为硬度的读数。

HRC、HRA读黑数字;
HRB读红数字。

(9)下降载物台,取出试样。

(10)用同样方法在试件的不同位置测三个数据,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试件的硬度
值。

4. 各试样金相组织观察。

观察和并绘画各碳钢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5 •注意事项
(1)本实验加热和用的都为电炉,由于炉内电阻丝距离炉膛较近,容易漏电,所以
电炉一定要接地,在放、取试样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2)往炉中放、取试样必须使用夹钳,夹钳必须擦干,不得沾有油和水。

开关炉门
要迅速,炉门打开时间不宜过长。

(3)试样由炉中取出淬火时,动作要迅速,以免温度下降,影响淬火质量。

(4)试样在淬火液中应不断搅动,否则试样表面会由于冷却不均而出现软点。

(5)淬火时水温应保持20~30C左右,水温过高要及时换水。

(6)淬火或回火后的试样均要用砂纸打磨表面,去掉氧化皮后再测定硬度值。

(7)试件的准备:试件表面应磨平、且无氧化皮和油污等;试件形状应能保证试验
面与压头轴线相垂直,测试过程应无滑动。

(8)压痕间距或压痕与试件边缘HRA>2.5mm; HRC>2.5mm; HRB>4mm。

不同的洛氏硬度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应按附录表2选择压头及载荷。

这是
因为超出规定的测量范围时,硬度计的精确度及灵敏度均较差,以致结果的准确性较差。

例如HRB102, HRC18等的写法是不准确的,是不宜使用的。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2•绘画各种碳钢不同热处理条件的组织特征。

3.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六、思考题
1. 结合本次实验,分析加热温度与冷却速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2. 结合本次实验,分析含碳量对钢性能的影响。

3. 结合本次实验,绘制出45钢回火温度与硬度的关系曲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