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不应期(ERP) 0相—— -60mv 绝对不应期 (ARP) 0相—— -55mv
1
+20
2
0
-20 0
3
-40
绝对不应期
-60
有效不应期
-80
ERP
-100
动作电位时程 (APD)
不应期与动作电位时间 抗心律失常药[1]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1、自律性异常 窦房结功能降低或潜在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
Ⅳ类 CCB:窦房结自律性↓房室传导↓,维拉帕米
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药 物 自律性 有效不应期 传导速度 主要作用部位 窦房结 异位点
普萘洛尔
延长
减慢
窦房结、房室结
维拉帕米
延长
减慢
窦房结、房室结
利多卡因 0 苯妥英钠
奎尼丁
0
普鲁卡因胺
相对延长 一般无影响 浦氏纤维及室肌
延长 减慢
抗心律失常药
2020/11/20
抗心律失常药[1]
心律失常: 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心泵功能障碍。
对循环的影响: 1. 心率变化: 心动过速—舒张期短—冠脉供血↓; 2. 心动节律的变化: 房室收缩不协调,传导阻滞等—心脏收缩功
能丧失—心搏量↓。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电复律、起搏器, 手术、介入治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强心苷中毒 + + ++ +++ + + 抗心律失常药[1]
复习要点:
1.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降低自律性;减 少后除极;消除折返(调节折返环路的传导性 ;延长ERP)。
离子通道: Na+ 、Ca2+ 、K +通道
1
20
2
0
-20
-40
-60
0
-80
-100
R
QS
细胞膜内 细胞膜外
Na+ Na+ K+ Ca+
A 动作电位时相 (0,1,2,3)
3
4 ) ( 静息膜电位 )
T B 心电图
C 离子转运机制
40mV
K+
100msec
抗心律失常药[1]
2.心肌电生理特性: 1)快、慢反应电活动
临床应用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强心苷中毒的室
性早博。
腺苷(Adenosine)
作用:激活腺苷受体
1、激活K+通道(ATP) K+外流
膜超极化
2、抑制Ca2+内流
延长AV结的ERP,减慢传导 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自律性
应用: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快速静注,起效快)
抗心律失常药的疗效比较
2.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3. 奎尼丁、利多卡因、胺碘酮、维拉帕米的药
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Ion currents underlying AP in ventricle
Inward currents INa ICa INa/Ca
Outward currents
IK1
Ito1
ITO
Ito2
IKr
2、阻滞K+通道,减少K+外流——延长APD 和ERP 3、阻断α受体和M受体(静注引起低血压和 心动过速)
口服吸收好,F:72-87%,
有效:3-6μg/ml, >6-8 μg/ml, 中毒
心电图:QRS波加宽,Q-T间期延长
临床应用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1、预防和转复心律(心房颤动、心房扑
动、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2、治疗频发性室上性和室性早博。 3. 预激综合征:抑制房室旁路的传导。
利多卡因(lidocaine)
Ib类
药理作用: 轻度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对正常心 肌组织作用小,对除极化组织作用明显。 ①降低自律性; ②影响传导:心肌梗死区能减慢传导,消除折返 抑制Na+内流—减慢浦氏纤维传导性—单向 阻滞变为双向--折返↓。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
单次折返—— 期前收缩。 连续折返—— 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
窦房结 房室束 房室结 右束支 左束支
浦氏纤维 浦氏纤维
心脏兴奋传导过程
抗心律失常药[1]
折返形成机制
抗心律失常药[1]
产生折返的条件: ①单向传导阻滞 ②相邻细胞ERP不均一
如 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相邻心肌ERP长短 不一。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及分类
心律失常
普萘 洛尔
维拉 利多 帕米 卡因
苯妥 英钠
奎尼丁 普因鲁胺卡胺碘酮
窦性心动过速 +++ + - - -
-
-
室 房性早搏
+
上 房性阵发性 性 心动过速
++
心房扑动
+
心房颤动
+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
室性早搏
+
室 性
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反应细胞:工作肌细胞、心房传导组织,房室
束,心室浦氏纤维 0 相 除 极 为 快 Na+ 内 流 , 膜 电 位 负 值 大 ( -80—
90mV), 快反应电位。
慢反应细胞: 窦房结、房室结,
除极为慢Ca2+内流 ,膜电位负值小(-40— -70mV), 慢 反应电位。
抗心律失常药[1]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
IKs
Possible clone SCN5A DHP receptor NCX1
Blockers TTX, STX, lidocaine DHP, Cd2+, Co2+ Ni+, NCX1-antibody
Kir2.x
Ba2+
Kv4.x
4-AP
??
DIDS, 9-AC
HERG/MiRP1 Dofetilide, sotalol
奎尼丁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Ⅰ类 钠通道阻滞药,
Ⅰa 类 适度阻钠,减慢传导,轻度阻钾,延长复极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Ⅰb 类 轻度阻钠,降低自律性,加速复极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
Ⅰc 类 重度阻钠,明显减慢传导, 普罗帕酮、氟卡尼
Ⅱ类 β-受体阻断药:降自律性,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Ⅲ类 延长APD、ERP的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
KvLQT1/minK Chromanol 293B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中的电流
第四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用药原则
1、先单用,后联合用药 2、以最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 3、先降低危险性,后缓解症状 4、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致心律失常作用
环形通路包括:
解剖性——①窦房结附近的心房肌,围绕腔静脉构成 环路
②房室结附近有异常的侧支返回心房 ③心室壁浦肯野纤维末稍穿入心内膜,
再伸向外膜发生二支与心肌形成环路 功能性——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相邻心肌ERP长
短不一
ERP与APD的关系
(1)二者同向关系,ERP在APD内, 若APD延长 ERP延长(绝对延长)
(2)ERP相对延长 即 ERP / APD ( ERP/APD ) (利多卡因)
抗心律失常药[1]
2 0
3 -40
0
-80
1
-30
2
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0 4
4
3 4
窦房结
阈电位
4
心室肌
快反应电位与慢反应电位
抗心律失常药[1]
2)膜反应性—— 传导速度
膜电位水平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的关系,反映传 导速度。
膜电位与传导速度的关系
膜电位 0相上升速度 动作电位幅度
传导速度








A
B
2
1
2
单向阻滞区 1
正常冲动传导
单向阻滞和折返
浦氏纤维末梢正常冲动传导、单向阻滞和折返形成
抗心律失常药[1]
预激综合症中房室 折返环路的形成
抗心律失常药[1]
抗心律失常药[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0
抗心律失常药[1]
早后除极 (ealy afterdepolarization ) 特点: .出现于2相或3相;主要由Ca2+内流增多引起;振幅小。 利多卡因 → 加速复极,上移阈电位水平,消除早后除 极。
A
B
C
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抗心律失常药[1]
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特点:
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多 1、金鸡钠反应:恶心、呕吐、耳鸣、头昏。 2、心血管:低血压、心力衰竭、传导阻滞,尖 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严重时,心室颤动或停搏。
普鲁卡因胺 Procainamide 【药理作用】
与奎尼丁比较 1. 膜稳定作用较奎尼丁相似而较弱; 2. 无抗胆碱作用; 3. 不阻断α受体。
.发生在4相; .细胞内Ca2+超载,诱发短暂Na+内流所引起;振幅较大。 钙拮抗药、奎尼丁 可抑制迟后除极。
A
B
1000ms 60/min
750ms 80/min
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抗心律失常药[1]
3、冲动传导障碍
(1)传导障碍—— 传导减慢、传导阻滞 (缓慢型) 阿托品治疗。
(2)折返激动—— 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沿环 行通路返回到起源的部位,并再次激动。
药理作用 抑制多种离子通道:K+(主)、Na+、Ca2+ 通
道,明显延长APD、ERP。
临床应用 广谱:室性、室上性(房颤,房扑,室上性、
室性心动过速)。
Ⅳ类 ---- 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verapamil)
药理作用 1、 自律性 ( 4 相除期):窦房结,房室结 2、 传导 :窦房结, 房室结 3、 延长ERP 4、 消除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奎尼丁降低膜反应性——减慢传导速度,不应期延长
V/s
600
0 期 上 300 升 最 大 速 度
正 奎常 尼 丁
-100
-75
膜反应曲线
膜电位 -50mV
抗心律失常药[1]
3)有效不应期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ERP) 反映Na+通道恢复有效开放所需的最短时间。
基本电生理作用: 1、降低自律性。 2、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终止或取
消折返激动。 4、延长有效不应期(ERP)及动作电位时
程(ADP)。
降低自律性的方式:
改变膜反应性(传导性)
1、增加膜反应性 加快传导,取消单向 传导阻滞,终止折返激动
苯妥英钠
2、降低膜反应性 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 向传导阻滞,终止折返激动
房肌、室肌 及 浦氏纤维
胺碘酮 0
延长
减慢
房室结、浦氏纤维 及室肌
抗心律失常药[1]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Ia类药 奎尼丁(quinidine)
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皮中的生物碱。 药理作用:
1、奎尼丁与心肌细胞膜Na+通道蛋白结合, 阻滞Na+内流:(膜稳定作用)
① 降低自律性(4相除极速度减慢) ② 减慢传导( 0相Na+ 内流 , 幅度) ③ 适度延长ERP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1、心肌细胞膜电位
静息电位 - 90mv(心室肌、普肯野)
动作电位 0相(快速除极)——Na+内流
1相(快速复极期)——K+ 短暂外流
2相(缓慢复极)——Ca2+和Na+(少量)内流,
K+外流
3相(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
4相(静息期)
非自律细胞——静息电位 自律细胞—— 4相自动除极
临床应用 (广谱) 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
II类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临床应用: (室上性) 1、窦性心动过速(甲亢、交感兴奋,甲亢) 2、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扑,房颤,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 3、心肌梗死(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缩小梗死 范围)。
III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胺碘酮(amiodarone)
高。早搏,二联律,心动过速。
非自律细胞: 心肌缺血缺氧 ,静息电位﹤-60mV时,出现 自律性异常。
2. 后除极和触发异常心电节律
后除极:0相除极后发生的除极。 特点:频率快,振幅小,引起连续触发活动。 出现心动过速。 原因:强心苷中毒、心肌缺血、低血钾。 早后除极:2相、3相, 迟后除极:4相。
室颤)
心脏术后、急性心梗、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 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口服无效。 维持时间短,须静脉滴注给药。
Ib类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药理作用 同利多卡因,轻抑Na+,促K+。 临床应用 室性心律失常。
Ic类药-----普罗帕酮(propafenone) 药理作用
重度阻滞Na+通道: 减慢传导(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 降低自律性(浦肯野纤维) 延长ERP、AP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