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同步习题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10谈中国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角.色(ji o) 谙.熟(ān)悲天悯.人(mǐn) 数.见不鲜(shuò)B.颦蹙.(cù) 扩.展(kuō)情不自禁.(jīn) 针砭.时弊(biān)C.执拗.(niù) 逍.遥(xiāo)鸢.飞鱼跃(yì) 亘.古未有(gèn)D.叫嚣.(xiāo) 踌躇.(chú)一蹴.而至(cù) 绰.绰有余(chuò)解析:A项,“角”应读“jué”;B项,“扩”应读“kuò”;C项,“鸢”应读“yuān”。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饶恕概论回长荡气轻鸢剪掠B.撩拨混沌拔木转石崭钉截铁C.凑泊亵渎意境悠远吞言咽理D.寡陋呐喊心悦诚服义愤填赝解析:A项,“回长荡气”应为“回肠荡气”;B项,“崭钉截铁”应为“斩钉截铁”;D项,“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
答案:C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一蹴而就走马观花B.不绝于耳一挥而就走马观花C.不绝于耳一蹴而就浮光掠影D.不绝如缕一挥而就浮光掠影解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根据适用的对象选择“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高中语文 10谈中国诗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角.色(ji o) 谙.熟(ān)悲天悯.人(mǐn)数.见不鲜(shuò)B.颦蹙.(cù)扩.展(kuō)情不自禁.(jīn)针砭.时弊(biān)C.执拗.(niù)逍.遥(xiāo)鸢.飞鱼跃(yì)亘.古未有(gèn)D.叫嚣.(xiāo)踌躇.(chú)一蹴.而至(cù)绰.绰有余(chuò)解析:A项,“角”应读“jué”;B项,“扩”应读“kuò”;C项,“鸢”应读“yuān”。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饶恕概论回长荡气轻鸢剪掠B.撩拨混沌拔木转石崭钉截铁C.凑泊亵渎意境悠远吞言咽理D.寡陋呐喊心悦诚服义愤填赝解析:A项,“回长荡气”应为“回肠荡气”;B项,“崭钉截铁”应为“斩钉截铁”;D项,“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
答案:C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一蹴而就走马观花B.不绝于耳一挥而就走马观花C.不绝于耳一蹴而就浮光掠影D.不绝如缕一挥而就浮光掠影解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根据适用的对象选择“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2020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题

第十课:《谈中国诗》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髓.(suǐ)轩冕.(miǎn)锱铢..必较(zī zhū)牛羊咻.咻(xiū)B.亵.渎(xiè)谛.听(dì)一蹴.而至(cù)混沌.含融(dùn)C.敷.衍(fū)窸.窣(xī)得鱼忘筌.(quán)眉眼颦蹙..(píng cù)D.付梓.(zǐ)寒砧.(zhēn)喋.喋不休(dié)酩酊..大醉(mǐng dǐ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羡妒斟酌婉蜓曲折卓有成效B.援例尺牍光采夺目顽固凶残C.叫嚣蕴藉长途拔涉杀一敬百D.游离门栓矫揉造作残羹冷炙3. 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C.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中学生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常常自以为确凿无误,一经老师点拨,方知大谬不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5. 下列判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谈中国诗》一文的作者是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
著名学者、文学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围城》,《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B.本文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10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精髓.(suǐ) 颦.蹙(pín) 咻.咻(xiū) 卓.然(zhuó) 梵.文(fàn) 无垠.(yín) 深挚.(zhì) 轻鸢.剪掠(yuān)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槛⎩⎪⎨⎪⎧槛.外(jiàn)门槛.(kǎn) 咽⎩⎪⎨⎪⎧吞言咽.理(yàn)咽.喉(yān)呜咽.(yè) 薄⎩⎪⎨⎪⎧浅薄.(bó)薄.饼(báo)薄.荷(bò) 撩⎩⎪⎨⎪⎧撩.拨(liáo)撩.门帘(liāo) 2.语境辨析法 (1)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lóng)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笼.(lǒng)统。
(2)老王家的大儿子竟然在别人家的田地里畜.(xù)养家畜.(chù),真是太过分了。
二、写对字形⎩⎪⎨⎪⎧liáo(撩)人liáo(缭)绕liáo(潦)草⎩⎪⎨⎪⎧聒zào(噪)烦zào(躁)害sào(臊)⎩⎪⎨⎪⎧荟cuì(萃)纯cuì(粹)鞠躬尽cuì(瘁)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辨别·鉴别两者都有“对事物分析比较,加以区分”的意思。
“辨别”侧重于对多种事物加以分辨、区别,主要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比较,予以区分,适用范围较广,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鉴别”侧重辨别(真假好坏)。
(2)简陋·简朴两者适用对象不同。
“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如:简陋的工棚。
“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
如:衣着简朴。
(3)悠远·悠久两者区别在于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悠远”指范围较广,可以指时间,也可以指距离。
如:悠远的天空。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高帽子:
(3)洋溢/充溢。 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无拘无束并( )着战斗者的热情。 ②她说道,一股浓郁的香气( )在门廊里。 ③人们记得儿时旧事,因为那是热情( )的时期。 A.洋溢 B.充溢 答案: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充溢:充满,流露。在“流露”意义上,“洋 溢”比“充溢”程度更深,是作为一种情绪色彩和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殊性质的色调而表现 出来的情感。 ①A ②B ③A
辨析近义词 (1)严正/严整。 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那样( )的人,你是没法谄媚他的。 ②这支部队军容( )。 ③向日本政府提出最( )的抗议。 A.严正 B.严整 答案:严整:队伍严肃整齐,管理或书画布局严谨。严正:立场态度严肃正当。 ①A ②B ③A
泥淖( ) 卓越(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第10课 谈中国诗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第10课谈中国诗一、根底知识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深秋的槐荫公园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色彩缤纷的树林,那碧波荡漾的河水,真是落花流水....,美不胜收。
②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假设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③传统文化积淀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蕴,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一番改头换面....之后,仍然可以效劳于时代。
④很多隐士把归隐当作终南捷径....,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渊明,就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⑤经挑选,50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踏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
⑥林书豪在其职业生涯首发的前五场比赛中,目无全牛....,组织有方,率领球队连战皆捷,迅速成为球迷的新偶像。
A.②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 D.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落花流水: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形容惨败。
望文生义。
②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
褒贬不当。
④终南捷径:借指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到达目的的便捷途径。
⑤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与后面的“18岁〞不符。
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到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种人工仿制的大理石石材价格是其他同类产品的40%到60%,优势明显;石材在外观、材质等方面也极具市场竞争力。
B.《向太阳》是艾青在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时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的一首长诗。
C.报告显示,各级政府强化了对公立医院开展建设、长期债务化解、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D.我国发射“风云四号〞卫星,整体性能到达甚至超过欧美同类卫星水平,一举实现了我国卫星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练习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谈中国诗》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精髓(suǐ)无垠(yín)荟萃(cuì)吞言咽理(yè)B.梵文(fán)羡妒(xiàn)单薄(báo)轻鸢剪掠(yuān) C.犬吠(fèi)叫嚣(xiāo)逍遥(yáo)一蹴而就(cù) D.颦蹙(pín)洋溢(yì)归宿(sù)数见不鲜(shù)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辩别争辩不休措置参差错落B.妨碍防患未然忍耐俗不可耐C.简陋因陋就简隐诲诲淫诲盗D.纯粹出类拔粹逻辑沐猴而冠3.“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述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概括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解说作用。
D.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的文字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
B.雅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
C.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
”D.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5.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
要求:①增加修饰成分或分句,使语句更加形象、生动;②语句间要衔接、连贯,突出一个中心;③扩展后的句子在50字左右。
草芽点缀着大地。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基础知识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
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顶上那个塔!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运用了比喻;“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运用了排比;“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运用了比拟。
故选B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国诗一、课内双基1.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A )①如果韩国不能在“萨德”问题上改弦更张....,韩国与中国,包括与俄罗斯等其他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肯定受损,中韩的贸易额、人员交流会急剧下降,甚至刚性下滑,出现“硬着陆”。
②广大新闻工作者感到,无论媒体介质如何变化,传播手段如何丰富,能够留下来的新闻作品永远要有隽永的思想、深刻的问题和无可挑剔....的文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推出庞大的经济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化为泡影....,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⑤群峰耸立,山势绵延,虽没有想象中的高危峥嵘,但于静寂中尽情体味空谷足音....的韵味却依然是我所喜欢的。
A.①②B.②④C.①⑤D.②③【解析】①改弦更张: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②无可挑剔:挑不出一点毛病或瑕疵,指非常完美。
③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
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感情色彩不符。
④化为泡影:多用来形容“希望、诺言、计划”等落空,句中形容“成果”。
用错对象,此处应用“化为乌有”。
⑤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别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望文生义。
2.“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这一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D )A.“名言”这里是称说、描述的意思。
B.“凑泊”这里是形成的意思C.这句话是由上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概括出来,而对上句话有解说作用。
D.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下面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文章题目是“谈中国诗”,“谈”而非“论”,表明其行文风格,并非板着面孔讲话,而是“炉边夜话”一般的聊天。
B.“中国诗”,规定了“谈”的内容,也关涉谈的方法,应与“非中国诗”比较而谈。
C.“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知识面狭窄,就不能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D.作者认为,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4.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A )A.爱伦·坡“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这句的意思是说爱伦·坡没读过中国诗,孤陋寡闻,才提出可笑的主张。
B.“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闪电战”一是指欣赏中国诗的时间快,二是指中国诗篇幅短。
C.“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句的意思是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D.“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形象深刻地说明了“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
【解析】本句不是嘲笑爱伦·坡孤陋寡闻,而是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炼。
二、文本精品阅读文章第七、八自然段,回答5~8题。
导学号5.文章在后半部分作者为什么“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借此说明中国诗歌尽管在表现形式上确实有别于外国诗歌,但是中国诗首先是诗,具有诗的基本特征,而且由于人类的基本习性是相同的,所以“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这样既对中外“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告诫了外国朋友——怎样正确对待中国的诗歌,以及对中国诗歌研究应该持有的态度。
6.“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乃至文化固然有中西差异,但是中西诗歌乃至世界文化共同点是主要的,一味强调差异,乃至各自强调本位文化,是不对的,这种意见就连哈巴狗都不会同意,要提出抗议的。
7.概括第八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B.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
C.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
因此,“读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
D.这篇课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旁征博引,阐释中国诗和外国诗的特征。
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解析】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阐释的是中国诗的特征。
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导学号“精神贵族”钱钟书张建术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
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
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
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那位诗人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
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
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
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
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
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
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偕夫人同往。
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
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英国一家老牌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
”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议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
有同事找钱钟书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
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
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
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
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
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
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
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
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有删改)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DE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的独特性,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B.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鳞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他的独特的个性所致。
C.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认为自己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
D.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E.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解析】D项,原文是说“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而不是在文稿中掺进一些东西。
E项,不是为了表现其演讲才能,是为了展现其博学多才,令人叹服。
10.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性格方面:恃才傲物且有童心、聪明机智、博闻强识、淡泊名利、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