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练习及答案(河南许昌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左传》)(乙)触龙说赵太后(节选)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者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棋,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赵太后新用事⑴,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⑵,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⑶。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⑷,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⑸,故愿望见。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⑹。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⑺,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日:“老臣贱息舒祺⑻,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⑼,以卫王宫,没死⑽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⑪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
17触龙说赵太后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越?
( …凭什么… )
扩展阅读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 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 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 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 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 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 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 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赵 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 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 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 安,国势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 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 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 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 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 到齐国做人质。
每日一条古训:
欲知子弟成何品,
但看何人共来往。
----石天基《择友诗》
视觉机能训练图A:
▪ 要领:
两眼注视黑点,使其清晰的呈现 在眼前并印在脑海,保持轻松呼 吸;尽量不要眨眼,维持5秒 ▪ 注:在注视时如果注意力稍微放 松,黑点回出现叠影,黑点周围 会出现白光。 当注意力恢复。黑点也会随之恢 复,所以也是练习注意力的
文中的赵太后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 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威后问齐使” 的佳话。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候 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 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苟无岁,何有 民?尚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 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 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 爱,甚至蛮不讲理,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全不 像一个开明君主,这才引出了触龙巧说赵太后, 换来救援之师的一段故事。
「触龙说赵太后练习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谢:感谢B.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不肖:不才,不贤C. 诺,恣.君之所使之恣:任凭,听任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约:准备,备办2.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郄”同“隙”,病痛B.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耆”通“嗜”,喜爱C.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息,休息D.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入土,死的婉辞3.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B.老妇恃辇而.行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
《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答案

《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答案《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的故事,小编整理了《触龙说赵太后》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
”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精选)触龙说赵太后

古人 的尊称(敬称)
1、君主:陛下、皇上、大王、上
2、称朋友或尊长:公、君、足下、丈人、吾子……
3、称别人亲属:令尊(父)、令堂(母)、令兄、令 郎(子) 令嫒(女)。
4、对方比自己年长,称呼前加“尊”,如“尊祖”、 “尊兄”……
5、和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谈话时,称呼前加 “贤”,如“贤弟”、“贤侄”……
道歉
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谢
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4、闭门谢客。
辞去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诫
一一词多义:衰词多义
而臣衰
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
衰
日食饮得无衰乎
乡音无改鬓毛衰
民衰力微
• (老) • ( 减弱) • • (减少) • (脱落) • (衰弱,衰败)
一词多义 :令
史书体例 ③谦称和敬称 2、词语: ①多义词:质、及、甚、少、异、为 ②实词:说、趋、疾 ③通假字:少、反、奉 ④古今义不同:谢、丈夫 ⑤尊称词:玉、君、执事…… ; 谦称词:窃、
贱…… ⑥特有含义:用事、山陵崩、填沟壑
二、理解: 1、触龙是如何说服赵太后的? 2、触龙、赵太后各有何特点?
三、运用:1、学习规劝人的技巧。 2、向班主任、科任、校领导或
说 “质”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 伐,常常由几个国家结盟,共同对付另外 的一个或几个国家,结盟的凭据就是派王 子或世子到别处或别国作抵押,叫“质” 或“质子”。
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在《战国 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 话。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 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 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 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问者言之凿凿, 步步进逼,对者狼狈不堪,嗫嚅(nièrú)语 塞。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但在这 篇课文中,她却表现出溺爱子女、甚至蛮横不 讲理的形象,完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 这说明统治者的子女观并不绝对地与个人品质 有关,而是与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文明程度 有关。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及习题答案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及习题答案《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及习题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练习题打交道,只有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习题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及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中的名篇。
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
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
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
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
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
原文赵太后(1)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2)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3)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4)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5)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6)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7)食,和于身。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8)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愿令得补黑衣(9)之数,以卫王宫(10)。
没死(11)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12)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13)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14),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触龙巧计劝太后阅读答案

触龙巧计劝太后阅读答案触龙巧计劝太后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触龙巧计劝太后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战国时期,秦国向赵国大举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答应出兵。
赵大后特别宠爱这个小儿子,无论怎样都舍不得,几批劝说的大臣都被她骂了出去。
左师触龙知道了这件事,就去见赵太后。
赵太后暗中拿定主意,如果这个左师也是来劝她送出长安君的,她一定要当面吐他一脸口水。
谁知左师一见面就嘘寒问暖的,绝口不提长安君的事。
接着,左师又向赵太后提出要安排他的小儿子舒祺的工作,希望能编进皇宫黑衣卫士队伍。
赵大后见左师这样喜爱小儿子,像见到知音一样,觉得彼此有了共同的语言。
这时,左师觉得劝说赵太后已到了火候,于是不露痕迹地把话题引到了长安君,“依我看,你疼女儿燕后就超过了长安君。
”赵大后连连摇头说:“你搞错了,我疼燕后哪比得上疼长安君呢?”左师抓住契机不放:“我记得你送燕后外嫁燕国的时候,你拉着她的手直淌眼泪。
以后,你总是祈祷燕后在那里好好地生儿育女,日后继承王位。
这不是在为燕后的长远利益打算吗?依我之见,这才是真正的疼爱孩子。
”赵太后不作声,侧着头听左师说下去:“从古到今,王子王孙能够世代继承王位的`非常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君王的子孙地位很高,可他们没有建立功勋;待遇丰厚,却没有做出业绩。
这种突出的矛盾,就给他们带来了灾难。
”说到这里,左师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借以观察赵太后的神态。
见她频频点头似有所悟,于是又说了下去:“长安君现在的地位够高的了,封给他的土地也够多的了,权力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你太后赐给他的。
只是,太后忽视了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没有给长安君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有一天太后逝世了,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这样看来,你替长安君的打算远远比不上燕后,所以我说你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龙说赵太后试题及答
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触龙说赵太后》试题
一、 填空题
《触龙说找太后》选自 ,触龙,赵国的左师。
说(注音) ,解释为 劝说,说服
二、给加点字注音
大臣强.谏 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 老妇恃辇.而行 不肖. 没.死以闻 持其踵.
为之泣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恣.君之所使之 膏腴..之地 车百乘.沟壑. 少益耆.食
三、加点单字解释
1.说.
赵太后
2.新用事
3.强谏
4.盛气而揖.
之 5.窃自恕..
6.郄
7.恃辇 依靠车子
8.日.食饮得无衰.乎 9.少益.
耆食
10.和于身 11.色少.
解
12.贱息
13.不肖 14.没死..
以闻
15.愿及.
未填沟壑而托之
16.丈夫
17.计深远
18.持其踵.
为之泣
19.念.
悲其远也 20.祝.
21.必勿使反
22.继. 23.微.
独 24.奉.
厚
25.无劳.
26.挟重器..
27.山陵崩...
28.自托于赵 29.恣.
君之所使之 30.约.车百乘.
四.一词多义
质:以长安君为质 令长安为质者 质于齐
谢:质而自谢曰 长跪而谢曰 使君谢罗敷
食:殊不欲食 日食饮得无衰乎 少益耆食 食马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尊:位尊而无功 尊长安君之位
窃:窃爱怜之 有窃疾 窃以为媪之爱燕后
贤:贤于长安君 其贤者使其贤者
异:渔者甚异之 妇人异甚
甚:妇人异甚 今岁春雪甚盛 急湍甚箭
闻:没死以闻 老妇不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 不求闻达于诸侯
疾:曾不能疾走 君有疾在腠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乃:兵乃出 乃自强步 救兵乃出
以为: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必以长安君为质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五.通假字
1、少益耆食。
2、必勿使反。
3、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
六.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
2、 质.于齐
3、今媪尊.
长安君之位
六.近义词辨析
入而徐趋. 曾不能疾走. 恃辇而行. 乃自强步.
七.句子翻译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3、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5、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6、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7、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8、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八、回答问题
1、分析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人物
2、说说触龙是怎么样说服赵太后的?
3、触龙那些话最终打动了太后?
3、谈谈这篇文章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触龙说赵太后》试题
一、 填空题
《触龙说找太后》选自 《 战国策。
赵策》 ,触龙,赵国的左师。
说(注音) shu ì ,解释为 劝说,说服
二、给加点字注音
大臣强.谏 qi ǎng 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x ì 老妇恃辇.而行 ni ǎn 不肖.
xi ào 没.死以闻 m ò持其踵.为之泣 zh ǒng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ǎo 恣.
君
之所使之z ì 膏腴..之地 g āoy ú 车百乘. sh èng 沟壑. h è 少益耆.
食 sh ì
三、加点单字解释
1.说.
赵太后劝说,说服
2.新用事 刚刚执政
3.强谏 极力劝谏
4.盛气而揖.
之 等待 5.窃自恕..
自己原谅自己
6.郄 同隙
7.恃辇 依靠车子
8.日.食饮得无衰.
乎 每天 减少
9.少益.
耆食 渐渐
10.和于身 合适 、舒服 11.色少.
解 稍微
12.贱息 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
13.不肖 不成材
14.没死..
以闻 冒着死罪
15.愿及.
未填沟壑而托之 赶上,达到
16.丈夫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7.计深远 考虑长远的利益
18.持其踵.
为之泣 脚后跟 19.念.
悲其远也 考虑 20.祝.
祈祷
21.必勿使反 一定不要让他返
回
22.继.
继承人 23.微.
独 不
24.奉.
厚 俸禄 25.无劳.
功劳
26.挟重器..
象征国家权力的贵重器皿
27.山陵崩...
古代把国君的死比喻“山陵崩”
28.自托于赵 自己在赵国生存
29.恣.
君之所使之 任凭 30.约.车百乘.
置办 四马一车为一乘
四.一词多义
质:以长安君为质 人质 令长安为质者 人质 质于齐 做人质
谢:质而自谢曰 道歉告罪 长跪而谢曰 道歉告罪 使君谢罗敷 请问
食:殊不欲食 吃 日食饮得无衰乎 吃的 少益耆食 吃 食马者“同饲”喂养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尊:位尊而无功 尊贵 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贵
窃:窃爱怜之谦词私自有窃疾偷盗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谦词私自
贤:贤于长安君超过其贤者使其贤者贤能的人
异:渔者甚异之感到惊奇妇人异甚特异特别
甚:妇人异甚厉害今岁春雪甚盛很急湍甚箭厉害闻:没死以闻禀告老妇不闻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传闻不求闻达于诸侯闻名
疾:曾不能疾走快君有疾在腠理疾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乃:兵乃出才乃自强步但是救兵乃出才
以为: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认为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认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把……当做人质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给
五.通假字
1、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2、必勿使反。
反通“返”回来
3、恐太后玉体有所郄也。
郄通“隙”病痛
六.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
2、 质.于齐 做人质
3、今媪尊.
长安君之位 使……尊贵
六.近义词辨析
入而徐趋. 小步急行 曾不能疾走. 跑 恃辇而行. 行走 乃自强步.
慢走
七.句子翻译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3、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5、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6、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7、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8、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八、回答问题
1、分析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人物
触龙:忠心机智沉着善于谋划能言善辩
赵太后:爱孩子目光短浅不识大局专横独断自以为是
2、说说触龙是怎么样说服赵太后的?
通过缓冲法引诱法侧击法直入法把爱子之心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3、触龙那些话表达了父母怎么样去爱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谈谈这篇文章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A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做到克己奉公,将国家利益放到高于一切
国君和居高位的执政者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去为国家建功立业,以取得人民的拥戴,决不能使子女安享由父母的权势而得到的尊位、高薪和宝器。
安富尊荣,坐享其成,不仅业无继者,就连已有的财富也将荡然无存
B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还启示人们办事要讲究办法和效果的统一,灵活巧妙的方法能事半功倍,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4、触龙那些话最终打动了太后?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