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第版 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上册第七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六版上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课后答案详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物理第六版上册北京邮电大学出版课后答案详解1、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汽车具有惯性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1.小车从靠近定滑轮处释放.[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4、11.小敏学习密度后,了解到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从而她估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单选题] *A.50 m3B.50 dm3(正确答案)C.50 cm3D.500 cm35、9.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单选题] *A.a和c数量不相等B.b决定原子种类C.质量集中在c上D.a和c之间存在吸引的力(正确答案)6、4.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正确答案)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8、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
下列与此现象所反映的原理相同的是()[单选题] *A.行驶的汽车窗帘被吸出去B.挤压后的吸盘吸在光滑的墙上C.用干燥的双手搓开的塑料袋会吸在手上(正确答案)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挤压后吸在一起9、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单选题]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正确答案)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电吹风给湿头发吹风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10、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相互作用力11、52.“凿壁偷光”原指凿穿墙壁,让邻舍的烛光透过来,后用来形容家贫而勤奋读书。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上册)

由受力分析图可知:
所以当所以 增大,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N2将减小;
同时:
所以 增大,小球对墙壁的压力 也减小。
2-2.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滑块A和B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如突然撤消拉力,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aA和aB分别为多少?
解:(1)轨道方程为
这是一条空间螺旋线。
在O 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螺距为h
(2)
(3)
思考题1
1-1. 质点作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 ,瞬时速率为 ,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则它们之间的下列四种关系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1) ;(2) ;(3) ;(4)
答: (3)
1-2. 质点的 关系如图,图中 , , 三条线表示三个速度不同的运动.问它们属于什么类型的运动?哪一个速度大?哪一个速度小?
解:在绳子中距离转轴为r处取一小段绳子,假设其质量为dm,可知: ,分析这dm的绳子的受力情况,因为它做的是圆周运动,所以我们可列出: 。
距转轴为r处绳中的张力T(r)将提供的是r以外的绳子转动的向心力,所以两边积分:
2-3. 已知一质量为 的质点在 轴上运动,质点只受到指向原点的引力作用,引力大小与质点离原点的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即 , 是比例常数.设质点在 时的速度为零,求质点在 处的速度的大小。
解:由题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再采取分离变量法可得: ,
两边同时取积分,则:
所以:
2-4. 一质量为 的质点,在 平面上运动,受到外力 (SI)的作用, 时,它的初速度为 (SI),求 时质点的速度及受到的法向力 .
大学物理学第版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上册习题答案.docx

习题3 3.1 选择题(1)有一半径为 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动惯量为 J,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 m的人站在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A)J0(B)J0mR2m) R 2J(J(C)J0(D) 0 mR2[ 答案: (A)](2)如题3.1(2)图所示,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cm的半球形碗,以匀角速度ω 绕其对称轴OC旋转,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 相对于碗静止,其位置高于碗底4cm,则由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A)13rad/s(B)17rad/s(C)10rad/s(D)18rad/s(a)(b)题3.1 ( 2)图[ 答案: (A)](3)如 3.1(3) 图所示,有一小块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绳其一端连结此物体,;另一端穿过桌面的小孔,该物体原以角速度?在距孔为 R 的圆周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A)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B)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C)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
(D)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
(E)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 答案: (E)]3.2 填空题(1)半径为 30cm的飞轮,从静止开始以 0.5rad ·s-2的匀角加速转动,则飞轮边缘上一点在飞轮转过240?时的切向加速度aτ =,法向加速度a n=。
[ 答案:0.15; 1.256 ](2)如题3.2 (2)图所示,一匀质木球固结在一细棒下端,且可绕水平光滑固定轴 O转动,今有一子弹沿着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方向击中木球而嵌于其中,则在此击中过程中,木球、子弹、细棒系统的原因是。
木球被击中后棒和球升高的过程中,弹、细棒、地球系统的守恒。
守恒,对木球、子题3.2 (2)图[ 答案:对 o 轴的角动量守恒,因为在子弹击中木球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对 o 轴的合外力矩为零,机械能守恒](3)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 A 和 B 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 ρA>ρB) ,且两圆盘的总质量和厚度均相同。
大学物理答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10 题6-10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题6-10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答: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题6-10图6-16 如果氢和氦的摩尔数和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是否相等,为什么?(1)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分子的平动动能;(3)内能.解:(1)相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都为kT 23. (2)不相等,因为氢分子的平均动能kT 25,氦分子的平均动能kT 23. (3)不相等,因为氢分子的内能RT 25υ,氦分子的内能RT 23υ. 6-21 1mol 氢气,在温度为27℃时,它的平动动能、转动动能和内能各是多少? 解:理想气体分子的能量 RT i E 2υ= 平动动能 3=t 5.373930031.823=⨯⨯=t E J 转动动能 2=r 249330031.822=⨯⨯=r E J 内能5=i 5.623230031.825=⨯⨯=i E J 6-24 (1)求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2)若温度不变,气压降到1.33×10-4Pa ,平均碰撞频率又为多少(设分子有效直径10-10 m)?解:(1)碰撞频率公式v n d z 22π=对于理想气体有nkT p =,即kTp n = 所以有 kT pv d z 22π= 而 mol60.1M RT v ≈ 43.4552827331.860.1=⨯≈v 1s m -⋅ 氮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平均碰撞频率805201044.52731038.110013.143.455102⨯=⨯⨯⨯⨯⨯⨯=-πz 1s - 气压下降后的平均碰撞频率123420s 714.02731038.11033.143.455102----=⨯⨯⨯⨯⨯⨯=πz。
大学物理学 (第3版.修订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上册 第七章习题7 答案

[答案:B。由图得E=kV, 而,i不变,为一常数。] (5) 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与气体的热力学温
度T的关系为 [ ] (A) 与T无关. (B).与T成正比 . (C) 与成反比. (D) 与成正比. [答案:C。。] 7.2填空题 (1)某容器内分子数密度为10 26 m-3,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3×10-27 kg,设其中 1/6分子数以速率=200 m /s 垂直地向容器的一壁运动,而 其余 5/6分子或者离开此壁、或者平行此壁方向运动,且分子与容器壁 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的.则每个分子作用于器壁的冲量P= _______________; 每秒碰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 ______________;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强p=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10-24 kg m / s = ×1028 m-2.s-1 ; 或 或 (见教材图7.2 ) =4×103 Pa 或p=4×103 Pa. ] (2)有一瓶质量为M的氢气,温度为T,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则氢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______________,该瓶氢气的内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k T, ] (3)容积为3.0×102m3的容器内贮有某种理想气体20 g,设气体的压强 为0.5 atm.则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 ,平均速率 和方均根 速率 . [答案: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得 3.89×102 m/s 4.41×102 m/s 4.77×102 m/s ] (4)题7.2图所示的两条f()~曲线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由此可得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 ___________;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 题7.2图 f()
大学物理学第版修订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上册第七章习题答案

习 题 7选择题(1) 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当温度为T 时,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是:(A) 2x υ=. (B) 2x υ= [ ](C) 23x kT m υ=. (D) 2x kTmυ= . [答案:D 。
2222x y z υυυυ=++, 222213xy z υυυυ===,23kTmυ=。
] (2)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 ]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答案:C 。
由32w kT =,w w =氦氮,得T 氦=T 氮 ; 由molpM RTρ=,ρρ=氦氮,T 氦=T 氮 ,而M M <mol 氦mol 氮,故p p >氦氮。
](3) 在标准状态下,氧气和氦气体积比为V 1 /V 2=1/2,都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 ]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答案:C 。
由2mol M i E RT M =2ipV =,得111112222256E i pV i V E i pV i V ==⋅=。
](4)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体积V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延长线过E ~V 图的原点,题图所示,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 (D) 绝热过程.[答案:B 。
由图得E =kV , 而2i E pV =,i 不变,2ik p =为一常数。
] (5) 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 [ ](A) Z 与T 无关. (B).Z 与T 成正比 .(C) Z 与T 成反比. (D) Z 与T 成正比.[答案:C。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7第七章答案

q 6 0
对于边长 a 的正方形,如果它不包含 q
所在的顶点,则 e
q 24 0
,
如果它包含 q 所在顶点则 e 0 .
7.8 均匀带电球壳内半径6cm,外半径10cm,电荷体密度为2×
105 C·m-3求距球心5cm,8cm ,12cm 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 当 r 5 cm
均匀分布,其电势U
E
dr
R2
qdr R2 4π 0 r 2
q 4π 0 R
题 7.16 图
(2)外壳接地时,外表面电荷 q 入地,外表面不带电,内表面电荷仍
为 q .所以球壳电势由内球 q 与内表面 q 产生:
U
q 4π 0 R2
q 4π 0 R2
(2)同理
dEQ
1 4π 0
dx
x2
d
2 2
方向如题 7.6 图所示
由于对称性 l dEQx 0 ,即 EQ 只有 y 分量,
∵
dEQy
1 4π 0
dx
x2
d
2 2
d2
x2
d
2 2
EQy
l dEQy
d2 4π 2
l 2
dx
l
3
2
(x2
d
2 2
)
2
l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和cd段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ddrl?则??ddrq?产生o点e?d如图由于对称性o点场强沿y轴负方向题714图??????cos4dd2220?????rreeyr04???2sin??2sin??r02????2ab电荷在o点产生电势以0??u?????ab200012ln44d4drrxxxxu??????同理cd产生2ln402???u半圆环产生00344??????rru0032142ln2?????????uuuuo715两个平行金属板ab的面积为200cm2a和b之间距离为2cmb板接地如图715所示
《大学物理》北邮大学出版社

a
E dl
a
Ub
U ab U a U b
b
E .d l .......( 1)
E dl
b
dl
a
E
U a —电场中a点的电势
a
2、电场力作的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A ab q 0 (U
a
U b—电场中b点的电势
U b )........( 8 . 25 )
U1
R
E .d l
P1
R
r
E 1 dr
R
E 2 dr
q
P1 o
故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势分布:
q
odr 4 π
r R
q
0
r
2
d r
q 4π 0 R
.....( 3 )#
dr
R
U
4 π 0 R q
(r R) (r R)
r
q
U
4 π 0 r r R • 球内各点U为常量,球面电势与球内相等, U 连续!
U
a
b
E .d l d 电势为零的点 E 2 . d l E 3 d l ...
c n
a
a
E 1 .d l
c
b
E n . d l ......( 2 )
• (2)、叠加法 U U 1 U
2
...
U
i
i
....( 3 )
r R : E1 0 r R: E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 题 77.1选择题(1) 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当温度为T 时,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是:(A) 2x υ=. (B) 2x υ= [ ](C) 23x kT m υ=. (D) 2x kTmυ= . [答案:D 。
2222x y z υυυυ=++, 222213xy z υυυυ===,23kTmυ=。
] (2)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 ]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答案:C 。
由32w kT =,w w =氦氮,得T 氦=T 氮 ; 由molpM RTρ=,ρρ=氦氮,T 氦=T 氮 ,而M M <mol 氦mol 氮,故p p >氦氮。
](3) 在标准状态下,氧气和氦气体积比为V 1 /V 2=1/2,都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 ]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答案:C 。
由2mol M i E RT M =2ipV =,得111112222256E i pV i V E i pV i V ==⋅=。
](4)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体积V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延长线过E ~V 图的原点,题7.1图所示,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 [ ]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体过程. (D) 绝热过程.[答案:B 。
由图得E =kV , 而2i E pV =,i 不变,2ik p =为一常数。
] (5) 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为 [ ](A) Z 与T 无关. (B).Z 与T 成正比 .(C) Z 与T 成反比. (D) Z 与T 成正比.[答案:C。
2Z d n υ=2p d kT =∝] 7.2填空题(1)某容器内分子数密度为10 26m -3,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3×10-27 kg ,设其中 1/6分子数以速率?=200 m /s 垂直地向容器的一壁运动,而其余 5/6分子或者离开此壁、或者平行此壁方向运动,且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的.则每个分子作用于器壁的冲量?P =_______________; 每秒碰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0n =______________;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强p =_________________.[答案:[()]2ix ix ix P m m m υυυ∆=---==1.2×10-24 kg m / s0/6/611/6n n n n t υυ===⨯∆= 31×1028 m -2.s -1; 或2601102006x x n S n n S υυ⨯⨯∆===⨯⨯∆或 023231/6166(/)1/6N N n n n l l t l l l υυυ====⨯∆(见教材图7.1 )0p n P =∆=4×103 Pa或p 226272111031020033nm υ-==⨯⨯⨯⨯=4×103 Pa . ](2)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氢气,温度为T ,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则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_______,该瓶氢气的内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2w kT =, 2i kT ε==25k T , 2mol M i E RT M =52molMRT M =](3)容积为3.0×102m 3的容器内贮有某种理想气体20 g ,设气体的压强为0.5 atm .则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 ,平均速率 和方均根速率 .[答案: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molM RTM pV = 可得 1.411.41p mol RT pV M Mυ===3.89×102m/s 1.601.60mol RT pV M Mυ===4.41×102m/s 2 1.73molRT M υ===M pV 73.1 4.77×102m/s ] (4)题7.2图所示的两条f (?)~?曲线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由此可得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_________.[答案:由 1.41p molRT M υ=M M <mol 氢mol 氧可知,?p 氢=2000 m·s -1; 又 p mol p mol M M υυ=氧氢氢氧mol p p mol M M υυ=氢氧氧= 500 m·s -1 ] (5)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时,则其平均自由程λ ,平均碰撞频率Z 。
(减少、增大、不变)[答案:体积不变,n 不变,由22d nλπ=可知, λ不变体积不变,n 不变,但T 升高,υ增大,由22Z d n πυ=可知,Z 增大.]7.3 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答:平衡态是指热力学系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状态。
平衡态是动态平衡,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
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 7.4 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7.5 何谓微观量?何谓宏观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用来描述个别微观粒子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微观量.如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的大小、质量、速度、能量等.描述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原子)的集体的物理量叫宏观量,如实验中观测得到的气体体积、压强、温度、热容量等都是宏观量.气体宏观量是微观量统计平均的结果.7.6 计算下列一组粒子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解:平均速率2110420630840250214682i iiNNυυ⨯+⨯+⨯+⨯+⨯==++++∑∑=21.7m/s方均根速率===25.6 m/s7.7 速率分布函数f(?)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n为分子数密度,N为系统总分子数).(1)f(?)d?(2)nf(?)d?(3)Nf(?)d?(4)0()d f υυυ⎰ (5)0()d f υυ∞⎰ (6)21()d Nf υυυυ⎰答:1()dNf N d υυ=:表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分布在速率?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1)()dNf d Nυυ=表示分布在速率?附近,速率区间d ?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2) Nf (?)d ? =()f Nd dNV V υυ=表示分布在速率?附近、速率区间d ?内的分子数密度. (3) ()Nf d dN υυ=表示分布在速率?附近、速率区间d?内的分子数. (4)1()d f dN Nυυυυ=⎰⎰表示分布在?1~?2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5) 0()d 1f υυ∞=⎰表示分布在0~?的速率区间内所有分子,其与总分子数的比值是1.(6)2211()d Nf dN υυυυυυ=⎰⎰表示分布在?1~?2区间内的分子数.7.8 最概然速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方均根速率、最概然速率和平均速率,它们各有何用处?答: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有个极大值,与这个极大值对应的速率叫做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物理意义是:对所有的相等速率区间而言(或在单位速率区间内),在含有?p 的那个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最大.分布函数的特征用最概然速率?p 表示;讨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用方均根速率,讨论平均自由程用平均速率.7.9 容器中盛有温度为T的理想气体,试问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为什么?答: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为0.在平衡态,由于分子不停地与其他分子及容器壁发生碰撞、其速度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度,而每个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概率是相等的,沿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也相同.从统计看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是0.7.10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就氢分子和氧分子比较,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对吗?答:不对,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是统计平均的结果.分子速率由于不停地发生碰撞而发生变化,分子具有各种可能的速率,因此,一些氢分子的速率比氧分子速率大,也有一些氢分子的速率比氧分子速率小.7.11如果盛有气体的容器相对某坐标系运动,容器内的分子速度相对这坐标系也增大了,温度也因此而升高吗?答:宏观量温度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分子热运动是相对质心参照系的,平动动能是系统的内动能.温度与系统的整体运动无关.只有当系统的整体运动的动能转变成无规则热运动时,系统温度才会变化.7.12 题7.12图(a)是氢和氧在同一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代表氢? 题7.12图(b)是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哪一条的温度较高?答:用 1.41p molRTM υ=来判断。
图(a)中(1)表示氧,(2)表示氢;图(b)中(2)温度高.7.13温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大量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7.14下列系统各有多少个自由度: (1) 在一平面上滑动的粒子;(2) 可以在一平面上滑动并可围绕垂直于平面的轴转动的硬币; (3) 一弯成三角形的金属棒在空间自由运动。
答:(1)2,(2) 3,(3) 6。
7.15 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1)12kT (2)32kT (3)2i kT(4)2mol M i RT M (5)2i RT (6)32RT答:(1) 12kT 表示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能量平均地分配在分子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能量.(2) 32kT 表示在平衡态下,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或单原子分子的平均能量). (3) 2i kT 表示在平衡态下,自由度为i 的分子平均总能量均为.(4) 2mol M iRT M 表示由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M mol ,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5) 2i RT 表示1摩尔自由度为i 的分子组成的系统内能.(6) 32RT 表示 1摩尔自由度为3分子组成的系统的内能,或者说热力学体系内,1摩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总和.7.16 有两种不同的理想气体,同压、同温而体积不等,试问下述各量是否相同? (1) 分子数密度;(2) 气体质量密度;(3) 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总平动动能;(4) 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