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节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
必修一专题三1太平天国运动(复习)

5、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广西、爆发)——永安建制 (建权) 1853年定都天京(今南京 ,正式建权),颁 天朝田亩制度 布《 》(革命纲领)—— 封建意识浓 1853至1856年经过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突 围),达到军事全盛 1856年 天京变乱 (必然和偶然,由盛转衰 《资政新篇》 )——后期防御——1859年颁布 (治国方案) 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专题三1太平天国运动
1、起因: 主要是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 矛 民族 盾激化的结果; 矛盾起催化剂作用 (炮 自然灾害 声的回声、赔款加剧);直接是连年的 。 清政府 2、任务: 主要是反 封建 ,推翻 外国侵略 ;其次是反 。 3、准备: 拜上帝 教(外来宗教与民间宗教 的结合)——有迷信色彩。 4、纲领:前: 《天朝田亩制度》 后:《资政新篇》
6、主要意义: 从经济上否定了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 清王朝 从政治上沉重打击了 的统治,也打 击了外国侵略者;对日后反清民主革命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揭开序幕 中外反动 7、失败原因:自身局限(克星); 势力联以 小农经济为基础, 经济主 以绝对 平均主义为 学习西方,发 张 分配原则(土地、 展 资本主义 ,发展 产品),消灭 私有 私有 群众基础 有 无 具有鲜明的反 封建 色彩和绝对的平均 主义思想,具有革 命性、空想性、落 后性。 具有鲜明的资色彩,反 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 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 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
特点
同在反封建,没有真正实行。
太平天国运动鲜明的时代特色
背景 准备 任务 指导思想 意义 失败原因
满 汉 1.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 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 D.戊戌变法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 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 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 则在礼拜堂进行。天下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①农民对理想社会的 向往 ②追求平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③主张移风易 俗的社会改革 ④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必修一专题三第1节太平天国运动

北伐、西征、天京突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围
二、治国方案
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 产品分配 社会关系
平分土地 圣库制度 人人平等
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 的革命纲领?
从生产关系的构成来看,《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 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 对封建地主生产关系的革命,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 的理想,所以说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资政新篇》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内容
进步性
评价 局限性
C、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 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 试谈谈你的看法。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 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天》: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资》:发展私有制,资本主义色彩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没有涉及土地 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太平天国声势 浩大,为什么最后走向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客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与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相比较太平天国的意义及 教训是什么?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 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使得太平天国运动承担起以往农 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反外来侵略的任务。(时代赋 予的新的特点)
意义
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侵略 者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共16张PPT)

问题七:太平天国的失败
(一)天京事变
1、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2、概况:
洪
逼
疑
杀
杀
责
走
杨
韦
石
3、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二)太平天国的失败
①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②失败原因: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 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 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四: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 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探究题:请思考:结合材料一、二、三、四,找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问题一、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定都天京
问
题
二
攻克武昌
长沙之战
运
动
全州之战
发
展
永安建制
过
程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前期领导核心
东王
西王
天王 洪秀全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问题三、解读《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我 局 人 事 劳 动工作 总的要 求是:以 xx大精 神和科 学发展 观为指 导,紧 紧围绕 人事劳 动 工 作 服 务 水利事 业发展 要务,按 照加强 党的执 政能力 建设和 先进性 建设的总要求, 突 出 抓 好 干 部队伍 建设、 人才队 伍建设 、事业 单位改 革和自 身素质 建设,进 一步加 大 思 想 解 放 的力度 ,坚持以 人为本 ,强化服 务意识 ,创新 工作思 路,为我 局水利 工程管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共21张PPT)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海国图志》
•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天朝田亩 制度》内容
A
凡分田,照 人口,不论 男妇
《资政新篇》 统一政令,
内容
依法治国
B
C
凡天下田,天 凡天下田,
下人同耕,此 丰荒相通,
处不足,则迁 此处荒,则
C
D.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
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
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
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A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 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阶级、时代的局限。 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 利。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 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解决朝廷饷银的 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彼处
迁彼丰处
听取社会舆论;兴办保险事
反对迷信
业
D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兴办医院和 慈善机构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
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锋,此固然矣。然洪、
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
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现解是
A.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B.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 C.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33张PPT)

五主
四 主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运义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
动革
为命
界
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太
平
辛
天
亥
国
革
运
命
旧动民主主义革命
五 四 运 动
1919
无产阶级
国抗解 民日放 革战战 命争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没有涉及土地 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有人说:读不懂中国农民,就读不懂 中国。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历史告诉我们 :在中国,任何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 就一定要真正地解决和处理好农民问题。 从历史的启示看今天的“三农”问题,同学
[答案] A
A.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虎门销烟
2.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
[答案] D
D.①②
3.在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
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四、《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核心:解决土问题 2.指导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内容: (1)土地分配:
①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②方法: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 ①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圣库 (3)目标:“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1太平天国的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论差异合理
h
22
【解析】毛泽东虽然出身农民,但他后来思想转变, 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者,不属于“农民阶级”的范畴, 故C项正确。
h
23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 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 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 C
A.没有实现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
,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
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C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h
12
【解析】太平天国本质上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起义, 它建立的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这决定了它走的 还是封建等级制度这条道路。另外从“在耶稣之 下”“按照各自的行序”等可知选择C项。
h
13
2.咸丰十一年(1861)
“臣等就
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
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
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 B A.看到了中国所面临的被侵略的险恶现象
B.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乃是最大
隐患
C.有防范外来侵略的思想
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
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
h
28
材料二: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
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
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
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请运用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的观点,并概括指出近 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关联。
史实: 《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大大鼓舞了农民阶级参加反清起义。 关联: 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的小农 经济逐步解体;⑵农民、手工业者破产,阶级矛盾激化,推动太 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知识结构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军事全盛
民族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尖锐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学法指导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所属范畴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
4.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1856年): ①原因: 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②影响: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⑵天京陷落 1_8_6__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天平天国运动失败。
理清线索
二、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作用: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
B
能力提升
7.(2015·海南高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
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A
必修专题三一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学生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学生版)主编人:陈丽芳 审稿人、协编人:高二历史备课组一、课题: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课型分析:复习课三、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学习内容及程序:(一)知识回顾1.何谓民主革命?• 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
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 以五四运动为界,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2.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近代中国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5.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6.主要阶段: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民主革命的先声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二)专题框架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各种救国方案的曲折发展历程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才能就中国(三)知识梳理(导学菜单)Ⅰ. 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
(3)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2.过程:(1)前期:①1851年初,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②1851.9,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③1853.3,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2)全盛:北伐、西征和东征(天京突围)──军事上全盛(1856)3.文献:《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内容:①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 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 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 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 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 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 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 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3、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 其影响。 4、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考点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 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治国方案 考点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
民主革命:
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反帝反封建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1840 资产阶级 反侵略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1919) 农民阶级 反封建 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9 无产阶级 反帝反 -1949) 封
•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 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 [2004全国文综Ⅳ22]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 )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自 主 探 究
探究:你认为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历 史教训
1、性质 2、主要功绩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A、打击封建; B、打击侵略; C、农民战争最高峰; D、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3、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历史教训: 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天京变乱
干王:洪仁轩 燕王:秦日纲 英王:李秀成 忠王陈玉成
1859
1864.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 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 ) •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 •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 •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 强的领导核心
• [2000全国9]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 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有:( )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2012北京高考)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 现抗灾意愿的是 ( ) • A.《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 男妇 •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 C.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考点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A、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B、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C、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D、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 教的推动
•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是:( ) •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 •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 •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 《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 定,其实质是 • A、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 D、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以下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 同点的是( ) ①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②调动了 农民的积极性 ③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 ④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主要史实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840 1 851 1 864 1 91 1 1 91 91 921 1 924 1 927 1 937 1 945 1 949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辛 亥 革 命
五 四 运 动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关于社会 经济的主张 A.相互矛盾 C.互为补充 B.大同小异 D.完全一致
• (2006年· 广东)“天兵来杀天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 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 地的土地革命 •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 期安徽地区的农民斗争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 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 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治国方案(施政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
• [2011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 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 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 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高考真题
[2010山东文综11]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 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②提出了某些思想具有现代化的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总结提升
知识结构:
太平天国运动
肩负反 农民阶级局限 封建反 主观 战略失误 民族矛盾 侵略的 起因 进程 败因 中外反动势力 双重革 阶级矛盾 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 的联合镇压 命任务 提出了带有资本 主义色彩的方案
•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 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 国运动的爆发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 行为 •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原因: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
拓展: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领导者: 都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 ②斗争方式: 都采取武装斗争 ③组织形式: 都 都利用宗教形式来发动和组织群众,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④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⑤影响: 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阅读教材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前做了哪些革命准备?
1.组织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2.思想准备: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 均主义。 将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发动 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②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 达出来。
• [2005全国文综Ⅲ14]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 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 主要有:( )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探索活动】太平天国是一次新式的农民革命战 争,其新特点是?
1)起义背景新— 2)起义原因新— 3)起义形式新— 4)治国方案新— 5)担负任务新— 6)失败原因新— 7)所属范畴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侵略反封建反侵略 利用西方宗教—基督思想;
主张学习西方,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同时反侵略;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 无法实现,但它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规划了理想社会的制度
C.满足了农民的心理要求
D.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
• • • • •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B、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 (2006年山东文综)“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 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 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 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 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有些农民参加太 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 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 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社会主 义社会
国民革命 抗战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