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构造》

合集下载

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内部构造

第二章地球表面特征及内部结构第一节、地球的表面形态一、表面宏观特征地球表面最大的地形构划是海、陆的划分。

其中面积:海洋约70%,陆地约30%。

都具有平面的特点,分别代表着两个高低不同平台:大陆平台800m,海底-4000m。

两者相差5000m。

这个高差远远超过海、陆内部的一般相对高差。

这一宏观的特征表明大陆和海洋的深部地质一定有着重要的区别。

二、大陆边缘大陆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带为大陆边缘,常包含有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和大陆基( continental rise)。

1、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分布的浅水台地,是大陆在水下自然延伸的部分。

表面平坦,平均坡度为0o07’,靠近大陆的部分坡度稍大,平均达0o12.4’。

大陆架外缘有一坡度明显变陡的坡折线,坡折线的平均深度为133m,大陆架平均宽50 ~ 70Km。

大西洋的大陆架较宽一般为100~200Km。

北欧沿海、北冰洋的大陆架最宽,达500Km以上。

我国东部大陆架宽达500km左右,是世界上较宽的大陆架之一。

太平洋沿岸因有海沟,大陆架很窄,有的地方只有4~8Km。

2、大陆坡:大陆架坡折线以下为一较陡的斜坡,其平均坡度为4.3o,最大可达20o,宽度平均为28Km,坡脚的深度为1400~3200m左右。

大陆坡是海底地形最复杂的地段,常常有许多通向大洋方向的深峡谷.这些峡谷深可达数百米,两壁很陡可达45o以上。

是真正的海底峡谷,在形态上与大陆山区的峡谷类似。

3、大陆基:大陆坡脚坡度逐渐变缓,过渡为大洋盆地。

这一过渡地带称为大陆基(continental rise)。

三、大陆边缘分类1.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 以扩张的大西洋为代表,由大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大洋盆地组成,特点是没有海沟。

2.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以南美洲西岸为典型,有海沟,并在大陆上有与之并行的山脉。

《地球的内部构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内部构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内部构造》教学分析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地球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关乎着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物质的性质和地球表面地质现象的形成等方面。

在地球科学教学中,《地球的内部构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材内容,通过进修这一部份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从而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整体认识。

起首,我们来分析《地球的内部构造》这一教材内容的组织结构。

一般来说,这部份内容可以分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两个部分。

在地球内部的结构部分,可以包括地球的分层结构、地球的核心、地幔和地壳等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进修地球的分层结构,了解地球的不同层次之间的特点和联系,从而理解地球内部的整体构造。

在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部分,可以介绍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的物质成分,如地幔的岩石成分、地壳的岩石类型等。

通过进修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的物质组成对地球演化和地表现象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分析《地球的内部构造》这一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部份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地球内部的结构模型、地球内部的地震波传播图等视觉化工具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的物质成分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讨论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球表面地质现象之间的干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内部结构对地球演化和地表现象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分析《地球的内部构造》这一教材内容的教学意义。

通过进修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结构和演化过程,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整体认识。

同时,这部份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通过进修地球的内部构造,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境认识和珍爱地球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地球的内部构造》是地球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材内容,通过进修这一部份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结构和演化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环境认识,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科学课《地球内部构造》

科学课《地球内部构造》

板块边界类型
板块边界主要分为汇聚型、离散 型和转换型三种类型,每种类型
都伴随着不同的地质活动。
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地幔对流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 力量,地幔物质在热对流过程中
推动板块运动。
地壳运动
地壳水平运动
地壳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表现为地壳的升降、 折叠和断裂等现象。
地壳垂直运动
地壳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表现为地壳的隆起和 凹陷,形成山脉、高原和盆地等地形。
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
1 2 3
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热能是推动地壳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 地壳板块的运动和火山、地震等活动都与地球内 部热能有关。
矿产形成
地球内部热能对矿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热能密切相 关。
气候变化
地球内部热能通过影响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进 而影响气候变化,如地震、火山活动等都可能对 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球内部热能转化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地壳中的火山、地震等活动,都是地球内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表现。
热能转化为电能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式,通过地热资源 发电,将地下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在高温高压的地球深处,岩石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释放出化 学能,这也是地球内部热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应用
地震波探测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广泛应 用于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探、地震预警和科学研究等领 域。
优点
地震波探测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对地下介质变化 敏感等优点,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地球内部构造信息。
重力探测
01 02
原理
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物质密度不同,导致重力加速度有所差异,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值,可以推算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和构 造。

《地球的内部构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内部构造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内部构造》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球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特点和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

导学内容:第一部分:地球的地壳1.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部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2.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上约为30-50公里,在海洋上约为5-10公里。

3. 地壳主要由硅和氧元素组成,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

第二部分:地球的地幔1.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厚度约为2850公里。

2. 地幔主要由硅、镁、铁等元素组成,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层。

3.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较高,呈半固态状态,具有塑性变形的特点。

第三部分:地球的外核和内核1. 外核是地球的液态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2200公里。

2. 内核是地球的固态层,同样由铁和镍组成,直径约为1220公里。

3. 外核和内核的温度较高,外核的对流运动导致地球的磁场产生。

导学要点:1. 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 地球的地幔是最大的一层,呈半固态状态,具有塑性变形的特点。

3. 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是液态层,内核是固态层。

4. 外核的对流运动导致地球的磁场产生。

导学问题:1. 地球的地幔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它的厚度是多少?2. 外核和内核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3. 外核的对流运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拓展练习:1.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地幔呈半固态状态的特点。

2. 请分析外核的对流运动如何导致地球的磁场产生。

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的特点和组成。

地球的内部构造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球的内部构造》
• 三个盒子里分别装着水、细沙、小石 块。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 出盒子里装有什么?



我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 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样无法深入到内 部去直接观察,但是,刚才猜物体 时根据暗盒内部的信息来猜测的方 法对研究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启发呢?
通过收集地球内部的信息 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幔 地壳
地核

地球小知识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 如果说把整个地球比喻为一个 蛋,那么地壳就相当于蛋壳。 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高山地 区厚些,海洋地区薄些,整个 地壳平均厚底约18公里(大陆 部分平均35公里)。地壳主要 由岩石组成。
地球小知识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 层,叫做“地幔”,厚度 约2900公里,主要由致密 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 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 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 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三、认真选一选: B 1.地幔的下面是 ,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A 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们从哪些方 面收集有关地 球内部的 信息 的呢?
科学家早就想利用钻孔 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了,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 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 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 比作地球,就连蛋壳还没 钻透呢!
1
冰岛地热
1
冰岛地热
p
日本海啸
1
日本海啸
地震过后
人类是如何了解地壳里面的结构呢? 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 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 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 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钟 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 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 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构造和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了解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一、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的厚度约为5-70公里,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

地壳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较厚,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而海洋地壳较薄,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下面是地幔,它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由固态的岩石组成,主要是含有铁、镁、铝等元素的硅酸盐岩石。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因此岩石处于半固态状态,形成了地幔的流动性。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一层厚约2200公里的液态金属铁层,温度非常高。

内核则是一层直径约为1200公里的固态金属铁层,温度更高,压力也更大。

二、地球内部的运动地球内部的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板块运动和地球自转。

1.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地壳板块相对运动的现象。

地壳板块是地球表面上的大块岩石,它们以不断移动的方式构成了地球的外壳。

板块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板块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幔对地壳板块的对流运动。

地幔中的热量通过对流传递到地壳板块上,使得板块发生运动。

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部变形和板块碰撞。

边界运动是指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有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远离或靠近的边界,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滑动的边界,扩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分离的边界。

这些边界上的运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内部变形是指板块内部的应力和变形。

当板块受到外界力量的作用时,会发生内部的变形,形成断层和褶皱。

断层是岩石断裂的带状区域,褶皱是岩石层的弯曲。

板块碰撞是指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现象。

当两个板块碰撞时,会形成山脉和地震。

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
构造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分为
地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五个部分。

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
介绍。

一、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

其中,外核主
要由液态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内核则为固态的铁和镍等金属构成。


们的存在对于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外核
地球的外核位于地核的外层,其厚度约为2200公里。

外核的存在,导致地球拥有了强有力的磁场。

磁场的形成和变化是我们了解地球磁
性的关键。

三、下地幔
下地幔是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最大的一部分,其厚度约为2250公里。

下地幔主要以硅、镁、铁和氧等元素的化合物为主体构成,其数值粘
度较大,是地球热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上地幔
上地幔与下地幔之间的过渡层即上地幔。

其厚度约为400公里,主
要由含铝和含硅的铁镁矿石构成。

上地幔与下地幔之间的物理化学变
化是地幔果实性和岩浆的形成的重要因素。

五、地壳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距离地表最浅的地方大约有10公里左右。

地壳一般分为陆壳和海壳两大部分。

地壳是我们人类居住、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地壳的构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地球。

总结: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地球学研究的重要组部分,了解其内部结构有助
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地球的构造并作出更好的环保和开发决策。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地球的内部结构》教案(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地球的内部结构》教案(2023春)

5.地球的内部结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够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并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认识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地标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情况,并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能够了解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并通过主动搜集资料,了解到科学家对地球的研究情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对地球结构的了解,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构造和组成,从而对地理研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对地球内部结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教学难点】掌握探求物体内部情况的方法并了解科学家对地球内部机构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聚焦问题1.引入谈话: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展开了一系列学习和了研究,你们是否还能回忆起地球表面都有哪几种地形?它们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学生回答]学生1:我知道平原,它是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海拔较低,地面低平宽广,起伏不大。

学生2:还有高原,高原的边缘有峭壁,但顶面比较平缓,,面积较大,海拔较高。

学生3:我来说说盆地,盆地四周较高,中间较低,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盆。

学生4:还有就是山地,山地的特点是山坡陡峻,山顶高耸,海拔较高。

学生5:最后是丘陵,丘陵的特点是有着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较低。

2.根据地表现象,猜测地球内部结构(1)提问:同学们对于之前所学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十分牢固了,地球这个巨大的球体,它的表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这些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将地表的地形进行分类学习,那么我们看不到的地球内部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学生回答]学生1:我觉得地球可能是空心的,里面充满气体像气球一样,这样可以使它很好在宇宙中漂浮,而我们所生活的地面部分就像是它坚硬的外壳,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学生2:我和他有着不同的想法,我认为地球不可能是空心的应该是实心的才对,不然我们是无法在地面上建起高楼大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个盒子里分别装着水、细沙、小石 块。不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 出盒子里装有什么?



我们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 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样无法深入到内 部去直接观察,但是,刚才猜物体 时根据暗盒内部的信息来猜测的方 法对研究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启发呢?
通过收集地球内部的信息 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幔 地壳
地核
地球小知识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

如果说把整个地球比喻为一个 蛋,那么地壳就相当于蛋壳。 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高山地 区厚些,海洋地区薄些,整个 地壳平均厚底约18公里(大陆 部分平均35公里)。地壳主要 由岩石组成。
地球小知识
•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 层,叫做“地幔”,厚度 约2900公里,主要由致密 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 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 大的一层。地幔又可分成 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大结构考虑橡皮圈的厚度
• 3、应先做好里面,再做外面
比一比
做 一 做
一、填一填: 1.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 、地核 。 2.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地壳 , 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地幔 ,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地核 。 3.地核 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人们从哪些方 面收集有关地 球内部的 信息 的呢?
科学家早就想利用钻孔 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了,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 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 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 比作地球,就连蛋壳还没 钻透呢!
1
冰岛地热
1
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热
p
日本海啸
1
日本海啸
地震过后
人类是如何了解地壳里面的结构呢?
二.当好小法官: 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 ) 2.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 ) 3.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 ) 4.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 )
三、认真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 B ,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A 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 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 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 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钟 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 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 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人类是如何了解地壳里面的结构呢?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 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 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 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 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 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 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 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 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个圈层。
地球小知识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 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厚度 约为3500千米。地核又分为 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地核占 地球总质量的16%,地幔占 83%,而与人们关系最密切 的地壳,仅占1%而已。
制作模拟地球构造模型:
• 准备: • 橡皮泥、小刀 • 提示: • 1、小组分工合作 • 2、制作前要结合我们讲的三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