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经济学
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系统地进行规划和实施。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经济学意义1.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产力的源泉。
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源是指一切由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包括具体的劳动和经验等无形的资本。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唯有通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 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发展需要和整体的利益,既要保证员工的权益,又要符合企业的利益。
2. 边际效益递减原则。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要根据不同员工的劳动能力和工作表现,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使得边际效益较低的员工得到相对较高的激励,从而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
3.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使得所投入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相应的产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的情况发生。
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招聘、培训、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2. 实施灵活的薪酬激励政策。
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制定科学的薪酬政策,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3.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 建立健全的员工关系。
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员工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涉及到经济学的诸多概念和原理,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主导性经济形态,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结合经济学原理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需要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
需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投入产出效益,需要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需要通过供需分析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
只有结合经济学原理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面对未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和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导言和第一章人事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确定雇佣的标准 1、问题的产生 2、经济分析:以两种工人为例。 3、影响因素 4、雇佣人数
导言和第一章人事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确定雇佣的标准
• 1、问题的产生
• 1)企业的标准: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还是其他? 销售收入最大化原则?管理效用最大化原则?销售收 入最大化的企业会比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更多的员 工。效用最大化的管理者的效用函数可能不是利润是 唯一,而是把控制雇员的开支、利润以及额外的利益 等综合目的,他们也可能雇佣更多的员工。
如果考虑他们都从30岁开始工作,65岁退休,选择 谁?
最佳的雇佣方式是什么?
导言和第一章人事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确定雇佣的标准
• 结论:如果两个工人具有相同的预期价值和相 同的工资,企业最好雇佣有风险的那位,不良 的绩效可以通过雇员离职的办法得到解决,优 良的绩效可以在整个工人的职业生涯对其加雇 佣得到强化,除非高风险工人的预期价值低于 低风险工人的预期价值。
导言和第一章人事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确定雇佣的标准
原则:
1)关键是比率而不是水平,即成本效益最好的劳动力 是那种工资和产量之间比率最低的劳动力。 2)假设W1, W2, Q1,Q2 分别是大学生、高中生的工资 与产量,那么使用高中生而不是使用大学生的条件是: W2/ Q2< W1/ Q1,这说明应该选择能够使得单位产量 的成本最低的劳动力。或者W1/ W2< Q1/ Q2,这说明 雇佣大学生成本的增加超过了其生产率的增加。
导言和第一章人事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确定雇佣的标准
不同类型的劳动力和资本的产量以及成本(元)
工资率
熟练工人 (老)
熟练工人 专业技术
5元
工人 8元
《人事管理经济学》课程大纲

《人事管理经济学》课程大纲【简介】人事管理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课程,是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内容包括劳动需求、劳动供给、招聘与雇佣的经济学分析、员工培训的经济学分析、工资福利的经济学分析、绩效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团队生产的经济学分析共7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究生们能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行为,解释和预测人力资源管理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授课教师】伍争荣、余琛【教学课时】32【考试方式】论文【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第一章劳动需求(3课时)一、劳动需求的成本效益决策二、名义工资、实际工资与工资率三、劳动的需求弹性四、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五、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六、裁员的经济学七、最低工资的经济学(收入补贴、负所得税)第二章劳动供给(3课时)一、劳动力的范畴二、劳动参与率三、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四、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五、个人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第三章招聘雇佣的经济学分析(6课时)一、决策规则:工资效益比二、低劳动力成本不一定有竞争优势三、成本效益比分析四、搜寻成本摊入工资成本五、雇佣有风险的人六、信号传递七、挖墙脚八、出价竞赛第四章员工培训的经济学分析(4课时)一、人力资本理论二、一般在职培训三、企业特殊在职培训第五章工资福利的经济学分析(6课时)一、以产量为基础的工资:计件工资二、以投入为基础的工资:计时工资三、效率工资理论四、长期激励五、非货币报酬六、福利的经济学第六章绩效管理的经济学分析(6课时)一、绩效考核的规则二、非升即走的经济学分析三、流动与晋升四、绩效竞赛:锦标赛理论第七章团队生产的经济学分析(4课时)一、搭便车效应二、团队规模与生产率三、团队中的激励四、团队成员的合作与竞争五、团队成员的轮换【参考书目】1、爱德华-拉齐尔:《人事管理经济学》,三联书店,20002、陆铭:《劳动与人力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人事管理经济学

总裁
执行副总裁
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副总裁
执行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副总裁
3.延期报酬理论!!!!
• 内容:有些员工已经无法在企业内继续晋 升了,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于是他们 就可能变得消极;但是,倘若企业在开始 的时候支付他们以低于其所值的工资,而 在工作的末期支付高于其所值的工资,陡 峭的年龄-工资剖面曲线就可能起到积极激 励效果。
1.激励的基本理论
公平理论(亚当斯)
– 人所注意的不是绝对报酬,而是相对报酬
– 激励是在人与人的比较中完成的(横向、纵 向对比) 个人 产生(结果) 投入 他人 O 产出(结果) O1 投入 I I1
2.竞赛理论!!!
• 内容:与既定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会影 响到位于该工作等级以下的员工的积极性;只要 晋升的结果尚未明晰,员工就有动力为获得晋升 而努力工作。获胜者应该获得全部奖励。 • 注释:一是一种相对绩效, 并不是水平有多高, 而是打败了对手 • 二是员工追求晋升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与晋升相联 系的工资上升幅度。如果平分奖金,则失去积极 性。两种工资之间的差异越大,选手付出的努力 的程度也就越大。
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 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
4、工作环境--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
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1.激励的基本理论
保健因素
不满意
激励因素 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中性态度)
满意
– 双因素理论忽视个人因素,如:异性在一起工作有时会达到满意度很高的程度, 但这不应该是激励因素
人事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研究

人事管理经济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研究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企业就无法实现其经济目标。
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的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绩效。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员工关系和沟通机制,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经济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招聘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最直接的经济问题。
企业需要在招聘和培训中投入大量的成本,以保证人力资源的质量和适应性。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经济问题。
企业需要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绩效。
员工的流动和留任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经济问题。
员工的流失和留任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员工留任政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经济学原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企业需要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原理,合理制定招聘和培训的投入,以实现最大的人力资源效益。
企业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合理制定薪酬水平,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人事管理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第二部分 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 源管理
研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链条中包含了三部分:
劳动经济学、人事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管 理。 劳动经济学是所有这些链条中的理论基础,人 力资源管理是资源配置在经济组织中的表现, 也是劳动经济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信息)和企业理论(交易成本)主 要研究企业管理层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主要研究一般员工的管理与激励问题。
第五部分 课程内容及体系
招募与雇佣(进) 流动(调整) 精简(出) 员工激励(激励) 团队(个人融入团队) 年功报酬 考核(绩效考核) 福利(分配) 职权(职权的分配与利益) 任务分配
人事管理经济学
Personnel Economics for Management
Edward P. Lazear
作者简介
拉齐尔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学位,后在哈佛
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92年开始至今,他在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学。曾 任《劳动经济学》杂志的执行编审、劳动经济学学会 主席。 拉齐尔是人事经济学的创始人,著有《人事管理经济 学》一书,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雇员激励、提 拔、薪酬以及公司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受布什任命, 拉齐尔曾担任总统的税制改革顾问机构成员。并2006 年接替伯南克成为布什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 席。2008年11月24日,奥巴马提名克里斯蒂娜.罗默接 替拉齐尔为白宫顾问委员会主席。
人事管理经济学是介于劳动经济学与人
力资源管理之间的一门学科,具有承上 启下的作用,填补了学科的空白。
第四部分 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 日益重要
人是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为,只有人
才拥有创造力,将所有的要素结合起来。人是 万物之灵,人也是万恶之源,因此,需要制度 加以约束。(教化与管束) 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是最 大节约。 分工使知识不断扩展,形成信息不对称,出现 道德风险,对人的管理变得更加艰难,管理成 本提高 。
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在人事管理经济学角度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与竞争力,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与效益。
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核心竞争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充分利用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在人事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必须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
在进行各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时,必须优化资源配置,精打细算,注重成本节约,追求最大化的效益。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需要结合经济学的成本分析方法,科学地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控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本,确保企业在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扩大企业的规模与产能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对经济学的影响。
扩大规模带来的高投入与高产出间的平衡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重的核心问题。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时,还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效率与生产力提升。
在经济学角度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时,需要注重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与生产力水平。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还需要注重员工的流动与流通。
在经济学的角度下,员工流动与流通是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员工流动可以促进企业的人才交流与交融,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