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实习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实习单位:某医院科研部一、实习背景及目的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病例对照研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实施、资料统计分析及结果解释等关键环节,提高自己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1. 研究设计:在本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以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
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BMI、血糖水平等。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病历、询问患者及家属等方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暴露因素及疾病相关信息。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4.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探讨暴露因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三、实习心得及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病例对照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病历、询问患者及家属,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临床知识。
同时,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病例对照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更加注重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分析的严谨性,为我国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设计和实施方法,提高了自己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二病例对照研

对照组和肺癌组配对的条件是:年龄相 差少于5岁,性别相同;居住地区相同;家庭 经济情况相似;同期入院,并住同医院。 肺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均衡性比较, 见表2-1。
表2-1 肺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均衡性比较 肺癌组 对照组 年龄(岁) 女 男 男 女 2535455565合计 17 116 493 545 186 1357 3 15 38 34 18 108 17 116 493 545 186 1357 3 15 38 34 18 108
表2-5 每日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
支/日
0 1-
肺癌组 例数 7 49 % 0.5 3.6 例数 61 91
对照组 % 4.5 6.7
OR
51525-
516
445 299
38.0
32.0 22.1
615
408 162
45.3
30.1 11.9
50合计 所有吸烟者
41
1357 1350
3.0
100.00 99.48
(一)成组资料的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四格表形式
组别 有 a c m1
2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nad bc 2 n1n0 m1m0
暴露 无 b d m0
合计
n1 n0 n
ad OR bc
1:1配对资料的分析 1:1配对设计资料的四格表格式
对照暴 露水平 + 合 计 病例暴露水平 + a C a+c b d b+d 合 计 a+b c+d n
20
1357 1296
1.5
100.00 95.50
统计分析所调查的肺癌组与对照组吸烟的总剂量 与肺癌的发生情总量估算值
病例对照实习报告

病例对照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为了探讨影响患者诊疗依从性的因素,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我们对一批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实习研究。
二、病例选择与分组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心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5-7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病例组患者病情较重,治疗依从性较差;对照组患者病情较轻,治疗依从性较好。
三、研究方法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
2.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等。
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四、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病例组患者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病例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因素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无显著影响(P>0.05),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因素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影响(P<0.05)。
五、讨论与建议1.病例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对治疗信心不足,以及对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担忧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2.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某种疾病(病例组)和未患有该疾病(对照组)的人群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以探讨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本次实习报告旨在通过参与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项目,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并总结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过程;3. 学会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4. 培养科研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研究背景及选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与吸烟之间的关联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
吸烟作为一种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选择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非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吸烟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
2. 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某医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00例非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资料。
②资料整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
③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
3. 实习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资料。
(3)整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
(4)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
(5)撰写实习报告:根据实习过程和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1.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探讨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

对照组
+ -
病例组 + a c - b d
合计对子数
a+b c+d
合计对子数
a+c
b+d
N
显著性检验 检验暴露史是否与疾 病有联系。
(b c) X bc
2 2
当b+c<40时校正公式:
X
2
( b c 1) bc
2
求比值比
c OR b
(11.96/ x2 )
习题4 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 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 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 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 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对照与病例的配比 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以内、西 安市居民并近10年来居住在该市。结果: 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 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25对; 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10对。请: ①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四格表! ② 对资料进行分析 ③ 根据此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习题2:一项吸烟与食管癌的病例 对照研究结果:
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食管癌 吸烟 不吸烟 309 126
对照 208 243
合计 517 369
合计
435
45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86
请对此研究结果进行统计推断和分析, 并简要解释!
习题3
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 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70对,病例 与对照均有雌激素暴露史的25对, 病例与对照均无雌激素暴露史的5 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 露史的30对,请进行推断分析!
素或具备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 态,即为暴露因素,也叫研究变 量。 有害的 有益的
实习五、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暴露 有 无 合计
病例组 a c a+c
对照组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OR:(a/c)/(b/d)=ad/bc
(3)分析第三步:OR可信限的估计及其意义
OR 95%C.I.=
OR
( 11.96 / 2)
OR值及其可信限的意义: OR=1:暴露与疾病危险无关联; OR>1:暴露与疾病危险的关联增强; OR<1:暴露与疾病危险的关联减小; OR值95%的可信限包含1,表明暴露与疾 病的联系不显著。
(一)描述研究对象一般特征 (二)均衡性检验
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在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 主要特征方面有否可比性,两组非研究因素均 衡,其暴露率的差异与发病有关。
二、推断性分析
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的统计学 联系以及联系强度
(一)成组比较法资料的分析
成组比较法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暴露 有 无 合计
病例组 a c a+c=m1
1.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产生原因 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总体人群 伯克森偏倚(Berkson’s bias) 最常见偏倚
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与对照,这些病 人可以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入院率的差异
例如高血压、肿瘤、阑尾炎病人的入院率显然
各不相同入院率的不同就可造成偏倚。
(二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基本原则
代表性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 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
可比性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
(一)病例的选择
选择病例的要求
诊断可靠
使用金标准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一.实习目的1. 学习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2.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二.复习大课内容 1. 基本原理调查方向: 回顾性比较 人数 暴露c a a+ a 阳性c阴性db b + b 阳性d 阴性 2. 特点A.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有一批可供选择病例B. 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C. 人群的暴露情况有研究对象回顾得到D. 观察方向“由果推因,”,纵向性回顾性E. 不能检验暴露与疾病因果关联,只能判断二者是否有统计关联F.可收集多种暴露因素G.短时间内完成,较常用3.研究对象选择①基本原则代表性: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
可比性: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
②来源医院优点为信息可靠,应答率高;缺点为代表性差。
社区优点为代表性好,缺点为信息可靠性差,应答率低。
亲属优点为容易合作,代表性差。
4.资料分析①整理四格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暴露 a b a+b非暴露 c d c+d合计a+c b+d a+b+c+d② X2检验:X2> 3.84,P < 0.05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X2< 3.84,P > 0.05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关联。
ad③关联强度: OR =bcOR > 1,暴露与疾病间为正关联(危险因素)OR = 1,暴露与疾病间为无关联OR < 1,暴露与疾病间为负关联(保护因素)5.常见偏倚及其控制①选择偏倚:合理设计②信息偏倚:合理设计调查表,培训调查员③混杂偏倚:单因素:分层分析;cox回归,logist回归…三.实习内容(一)课题一1.如何选择病例和对照胃癌标准①诊断标准明确②原发性胃癌③新诊断的胃癌病例(胃癌时间长,并发症多为混杂因素)④在本地居住时间≥ 10年来源①从癌症检测疾病普查中发现胃癌新病例。
②当地各家医院新诊断的胃癌病例。
对照①与病例组同性别②年龄相差±5年(5岁为一个年龄组)③近一年内无胃病史(有疾病转归因素)④在本地居住时间≥10年来源①从当地把一般人群中随机抽样得到②与胃癌病例同一医院同时就诊的非胃癌病例的随机样本3.如何计算样本大小成组比较法: N对≥ N病P1 = 0.2 OR = 2.5β1 = 0.01 Kβ(0.01) = 1.282 N = 132α = 0.05 Kα(0.05) = 1.96(二)课题二1. X 2= ()()()()()d b c a d c b a Nbc ad ++++-2OR = bcadIC = OR 296.11X ±暴露因素 X 2P OR 95%IC 蔬菜 22.78 <0.01 0.35 0.23 ~ 0.54 霉粮 20.2 <0.01 3.03 2.72 ~ 3.37 摄盐量 20.56 <0.01 5.08 2.51 ~ 10.20 家族史 20.86<0.012.951.85 ~ 4.702. OR <1负联系 保护因素 OR =1无联系OR >1正联系 危险因素∴ 新鲜蔬菜为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摄入霉粮,摄盐量,家族肿瘤史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实习五、病例对照研究

注意问题
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致病因素或有研究价值的 因素不能作配比因素。
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 可采用1∶1或1∶M匹配,不宜超过1∶4。 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素,或有充
分的理由怀疑为混杂因素。常作为匹配的因素有年 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血型、血压等。否则 会造成匹配过度。
资料的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1.研究对象一般特征的描述:年龄、性别、职业等 计算出各种特征的构成比重---了解资料的一般情况 2.均衡性检验 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某些主要特征的构成上 是否有显著性差别,即两组是否具有可比性。
(卡方检验)
资料的分析
(二)统计推断 1.联系的显著性
2.联系的强度
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 学上的关系。
a+ cb+ d-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
病例
人 群
调查过去
或 可人
是否暴露
比群
样
对照
本
回顾性的 逆向的
研究方向 时间顺序
特点
1.属于观察法 2.设立对照组 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4.不能确实证明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20.05(10.05
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即两组暴露率在统计学 上有显著性差异。
OR=ad/bc OR95%CI=OR(11.96/ 2)
OR=ad/bc=2.89 说明吸烟组患肺癌的危 险性为不吸烟组的2.89倍 OR95%CI=1.661~5.030 ,可信区间中不 包括1.0,即可认为该OR值在0.05水平上有 显著性。
(四)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
在收集资料时,如果能收集到研究因素不同暴露 水平的信息,可以用来分析该因素和疾病是否存 在剂量反应关系,以增加因果关系推断的依据。 收集的资料主要是可以定量的指标或信息。如吸 烟的支数/日、体重数、血生化指标等都可进行 此类分析。 分析时是以不暴露或最低暴露组为参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病例一对照研究——吸烟与肺癌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病倒一对照研究的概念和结构模式,设计特点。
2.熟悉非配对资料和配对资料的分析方法。
二、预习提要1.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设计要点。
2.非配比资料分析(两组暴露比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计算比值比估计相对危险度)。
3.配对资料的分析及比值比计算。
4.病例一对照研究的常见偏倚。
三、实习内容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增长,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肺癌的死亡率增长更高。
问题1:有人认为这种增加不一定是真的增加,而是老年人口增加或诊断技术标准有所改进所致,你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你能完全摒除这种可能性吗?许多学者针对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认为与吸烟、吸入污染的空气以及职业性因子有关。
问题2:请考虑如何区分以上因素对肺癌的作用。
作者针对上述问题,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现将其方法、设计及结果综述如下。
(一)调查研究方法:首先选定病例组,病人要诊断明确有代表性,要设立相应对照组。
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用同样的方法回顾有无暴露于某因素,以及暴露的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处理,以提供可疑病因与疾病联系的线索,从结果探索可能的病因。
1. 选定病人,作者在20家医院选了确诊肺癌的病人。
问题3:请考虑这样做的意义。
在病人入院时即通知派专职调查员前往访视病人,并进行调查。
2. 选择对照,选择同时入同一医院的,非肺癌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4:请考虑此项工作的必要性。
对照者的年龄应与病人在相同的年龄组内(上下在5岁之内),性别与肺癌患者相同。
一个病人配一个对照。
注意不将病因可能相同的疾病作为对照,作者还选择胃癌、肠癌、肝癌等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5:请考虑这样做的意义。
3. 确定研究的病因,拟定调查表:在确定吸烟与肺癌关系时,可能因吸烟习惯有改变而发生困难,如吸烟少的可以变成重度吸烟者,而重度吸烟者又可以减少吸烟或戒烟后可再度吸烟等。
问题6:请拟订一份调查表。
什么叫做一个吸烟者,必须有个定义。
作者所下的定义是:每天(或曾经)吸烟一支以上人,不够此标准的人不当作吸烟者计。
为测验病人回答的可靠性,作者曾随机调查了50个病人(肺癌患者),问了吸烟史两次,期间相隔6个月,比较两次回答的吸烟量(表1),即可知道答案的可靠程度。
表1 两次随访调查结果第一次访问各种吸烟量(支)第二次访问各种吸烟量(支)0 1~ 5~ 15~ 25 ~ 50+合计0 8 1 91~ 4 1 55~ 1 13 3 1715~ 4 9 1 1425~ 1 3 0 450 + 1 0 1合计8 6 18 13 5 0 504. 调查询问,收集资料:在调查研究期间(1948年4月一1949年8月)共有肺癌病例1347例。
150例75岁以上病例不作为调查对象(因恐得不到可靠的调查资料)。
另又80例诊断后未予调查。
另有408例因故未能进行调查(主要原因为接到通知后耽搁了)。
实际上经过调查的肺癌病例有 709名,另有同等人数的对照病人。
在资料分析之前测定两组的均衡性,见表2。
结果表明肺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完全相同,经济状况差别不大(χ2=1.61,df=2,0.30<P<0.50)。
住址之差异较大(χ2=31.49,df=5,P<0.001)。
但这项差别尚不足以破坏研究所得的结论。
问题7:本文资料可靠性,均衡性如何?表2 肺癌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均衡性(二)结果与分析1. 病例组和对照组吸烟习惯和肺癌的关系:男性肺癌病人不吸烟者为0.3%,对照组不吸烟者为4.2%(P=0.0000064),女性肺癌不吸烟者为31.7%,对照组为53.3%(P<0.02),说明肺癌病人绝大多数都有吸烟习惯,见表3。
表3 肺癌病人和对照组病人吸烟与不吸烟的比例分组不吸烟数吸烟数χ2男肺癌病人649 2 647 22.04*对照病人649 27 622女肺癌病人60 19 41 5.76*对照病人60 32 28*:P<0.052. 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每日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作者进一步分析两组病人在病前10年内的平均吸烟量,其结果表明,肺癌病人不仅比对照组吸烟的人数多,而多数肺癌病人比各对照组病人吸烟的数量大,见表4。
表4 肺癌病人和对照病人在病前10年内平均吸烟量分组每日平均吸烟量(支)χ20 1~ 5~ 15~ 25~ 50+男肺癌病人 2 33 250 196 136 32 58.86* 对照病人27 55 293 196 71 13女肺癌病人19 7 19 9 6 0 14.02* 对照病人32 12 10 6 0 0*: P<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消耗烟叶最大量和消耗总量,回顾性调查分析了男性肺癌病人647例,对照622例,女性肺癌41例,对照28例,肺癌病人消耗烟叶的最大量和消耗总量均大于对照病例(P<0.05),见表5,表6。
表5 病例组与对照组消耗烟叶最大量分组每日吸烟最大量(支)χ2 1~ 5~ 15~ 25~ 50+男肺癌病人647 24 208 196 174 45 23.17* 对照病人622 38 242 201 118 23女肺癌病人41 6 15 12 8 0 12.49* 对照病人28 12 9 6 0 1*:P<0.05表6 病例组与对照组消耗烟叶的总量分组吸烟总量(支)χ2 365 50,000 150,000 250,000 1,000,000男肺癌病人647 19 145 183 225 7530.60* 对照病人622 36 190 182 179 35女肺癌病人41 10 19 5 7 014.01* 对照病人28 19 5 3 1 0*:P<0.05表7 病例组与对照组开始吸烟年龄、吸烟年数和停止吸烟年数比较始吸 年龄 肺癌组 对照组 吸烟年数 肺癌组 对照组 停吸年数 肺癌组 对照组 人数 % 人数 % 人数 %人数 %人数 % 人数 % <20 541 78.6 488 75.1 1~ 145.1187.764994.359090.820~ 118 17.2129 19.810~ 21 32 1~ 30 4.437 5.730~ 174.2225.130~35151.033852.010~41.3143.5 40+ 12 11 40+ 302 43.9 262 40.3 20~ 5 9 合计688650合计688650合计6886504. 吸纸烟和烟斗与肺癌的关系,作者分析了肺癌吸烟的方式,观察了525个单吸烟斗或单吸纸烟的肺癌患者。
其中肺癌病人中5.7%是吸烟斗的,94.3%是吸纸烟的;在507个非肺癌病人中9.7%吸烟斗,90.3%吸纸烟,肺癌组吸纸烟的比重较高,0.01<P<0.02。
另外,作者对病例组与对照组开始吸烟年龄、吸烟年数和停止吸烟年数也进行了观察(表7)。
肺癌病人看来比对照组开始吸烟稍早,吸烟持续时间较长,而停止吸烟时间比对照组短。
经统计学分析,在停止吸烟时间上,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8 不同来源的对照病人平均每日吸烟量对照来源吸烟量(支)χ2 0 1~ 5~ 15~ 25+ 合计 医院通知 306 (301.8) 114 (119.0) 354 (345.2) 179 (186.1) 79 (80.0) 10322.07调查员选择70 (75.2)71 (66.0)309 (317.8)192 (184.9)88 (86.0)730 括号内数字为理论分布数表9 市区肺癌病人和对照病人在病前平均每月吸烟量分组 吸烟量(支)χ20 1~ 5~ 15~ 25+ 肺癌组 2 12 36 27 21 11.68*对照组 99501911*:P<0.05表10 肺癌病人和误诊肺癌病人平均每日吸烟量吸烟量(支)χ20 1~ 5~ 15~ 25+ 合计 肺癌病人 21 (31.7) 40 (48.0) 269 (276.0) 205 (201.0) 174 (152.7) 70929.80* 误诊为肺 癌的患者35 (24.3)25 (17.0)83 (76.0)50 (54.0)16 (37.3)209 *:P<0.05,括号内数字为理论分布数表11 误诊肺癌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平均每日吸烟量吸烟量(支)χ20 1~ 5~ 15~ 25+ 合计 误诊为肺 癌的患者 35 (36.8) 25 (20.4) 83 (82.0) 50 (48.8) 16 (20.8) 209 2.58 其他疾病患 者(非肺癌)342 (340.2)160 (164.6)580 (581.0)321 (322.2)150 (145.2)1553括号内数字为理论分布数(三)讨论1.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吸烟与肺癌有直接关系似无可疑。
但仍可考虑调查的资料有无其他解释。
调查的肺癌病人的代表性是否不够,对照组的可比性是否不强?(见表8)调查员可能产生偏差否?表8、表10、表11表明肺癌病人和对照组的吸烟习惯不同不可能由于调查者的偏差所造成。
问题8:本文结果分析有何特点?问题9:来自距市中心较远的人在肺癌组较多,这会影响结果吗? 问题10:调查员可能产生偏差吗?2. 肺癌与吸烟之间确有关系,但不等于吸烟是肺癌的成因。
有人辨论说:“肺癌的生成可能是人吸烟的结果,也可能说肺癌和吸烟有一共同原因,因二者都是其果”,当然这些说法部是很容易驳倒的.吸烟习惯总是在发病以前形成,故不能说习惯是所患疾病造成的;我们也不能想象,有一个共同原因先造成吸烟习惯后又造成肿瘤。
因此,我们的结论吸烟是造成肺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吸烟的作用随着吸的量而不同。
吸量愈大,危险亦愈大。
3. 本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肺癌死亡率随人们的吸烟量(烟叶和纸烟消费量)增加而升高,见图1。
且前者的增加趋势大于烟草消耗量的增加.这种现象的部分解释是诊断方法的改进。
在另一方面,近年来在烟草的培育和加工中可能引入了致癌物质.本世纪砷制杀虫剂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能是烟草增加致癌物质的一个因素。
纸烟消耗量 肺癌死亡率 每百万烟草及纸烟消耗量 每人每年磅数图1 肺癌死亡率与烟草及纸烟消耗量烟草消耗量肺癌死亡率4.男子死于肺癌者多于女子,这自然使人想到其原因之一为吸烟,因男子吸烟者多于女子。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不吸烟的男女的肺癌死亡率应该相同。
在本研究中,649名男子患者中有2名为非吸烟者;60名女病人中有19名不吸烟,如果要讨论不吸烟者发病率,就需讨论不吸烟的人口。
由于没有这项统计资料只好通过间接方法来估计,结果不吸烟的男女肺癌的发病率是相等的。
问题11:学习本文献有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