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我院125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 结 果
2 . 1 药品不 良反应报告来源科室分布 ( 见表 1 )
表 1 1 2 5例 A D R 报 表上报 科 室情 况
表4 7 3 例 次静 脉给 药 A D R患者 溶媒 使用 情 况
表5 1 2 5例 A D R原 患疾病 分布
2 . 2 性 别 与年 龄 分 布
组为 2 6例 ( 2 0 . 8 % ) , 3 6  ̄6 0岁 年龄 组 为 7 0例 ( 5 6 . O % ) , ≥6 O岁
患者 5 1 例( 4 0 . 8 % ) 。 值得注 意的是: ① 老年患者多存在不 同程
度 的 脏 器 功 能减 退 , 对 药物剂 量的个体差异 性大, 药 效 闽值 变 窄, 对药物 的敏感性 和耐受性 不同于青壮年 , 因 而 易 发 生 药物
・
96・
C hi ne s e J o ur nal o f I nf o r ma ti o n o i l T C M
O ct .2 01 3 VO1 .2 0 No .1 0
我院 1 2 5 例 中成药不 良反应报告分析
杜海涛, 司延斌, 庄洁, 赵志刚
中图 分 类 号 :R 2 8 8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5 — 5 3 0 4 ( 2 0 1 3 ) 1 0 — 0 0 9 6 — 0 3
药 品不 良反 应 ( A D R ) 关系到医疗安全, 日益 为 临 床 所 重 视 。 笔者现对本院 2 0 0 7年 1 O月 -2 0 1 2年 9月 收 集 的 中 药 A D R报
表 6 1 2 5 例A D R所 涉及 的 中成药 类别 分布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成药在我们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用泛围越来越广,服中成药也必须要知道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七厘散、狗皮膏、万应膏、金不换膏这些药物局部外用时,很容易被皮肤吸收,轻者发生局部炎症,重者引起全身中毒。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后果相当严重。
如用于下肢溃疡、神经性皮炎、酒糟鼻等,更容易引起过敏,所以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当提高警惕。
六神丸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症。
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
例如一位患者因患疖肿与咽喉干痛而服六神丸后,竟产生皮肤奇痒、烦躁不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胸闷不适、喘气困难、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症状,经过及时治疗才转危为安。
这主要是因为该药含有蟾酥等有毒成分,因此患者切勿乱用。
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倦怠无力等症。
有患者因患三叉神经痛而服用此药,结果一周后出现点状粉红色丘疹(属于药疹的一种),既感寒冷,又发高烧,头部胀痛,无法入睡,同时面部及下肢也都出现了浮肿。
停止服药后对症治疗方获痊愈。
三仙丸、安宫丸、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这类药物都含有朱砂(硫化汞),久服可导致汞中毒。
如脑外伤患者长期服用安宫丸,会出现腰痛、少尿、血尿、蛋白尿,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又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患者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容易引起口腔炎、恶心呕吐、蛋白尿、赤痢等慢性汞中毒。
云南白药既可止血又可祛淤,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外伤的治疗,而且在治疗胃肠、子宫出血等方面,也有明显的疗效。
但有人误以为服用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于是超量服用,以致发生中毒事故。
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慌、呕吐、胸部灼痛、口舌与四肢麻木,甚至产生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症。
使用中成药的原则1、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避免叠加用药。
目前我国约有200多种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虽然比例不大,但很多老百姓缺少专业经验,不了解药物成分,容易与西药叠加服用,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部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13 丹参 注射液具有活血 化瘀 、通脉 养心 、保肝 、抗衰 老 . 等多种 功效。随着该 药广 泛应 用 ,其 不 良反应 报道 日益 增 多 ,据统计结果 :皮肤及 其附件 损害发 生率 为 2 1 % ; .7 神经 系统损 害发生率 为 0 9 % ;消化 、骨 骼系 统损 害发 生 .3 率为 0 6 % ;泌尿 系统损 害发生率为 0 3 % 。 .2 .1 14 心通 口服液致过敏性皮疹 1 . 例 该药 系以黄芪 、麦 冬 、葛根 、丹参 、海 藻等 为主 要成 分 的心血 管 系统疾 病用 药 ,文报单服 此药期 间,背部 、手 掌及 手背 出现 鲜红 色 药
敏发 生率增 大。因此 ,对 于 中药 制剂 静脉 给药 ,应 注 意过 敏 反应发生 ,临床 中应 重 视该 问题 的重要 性 ,以便在 问题 发生 时 ,能给予正 确处 理 ,另 一方 面 中药注 射剂 必须 经过 药理研究 ,保 证用药 的安全有 效性 。 22 毒性 成分 的存在 因药 物 中毒性成分 的存在 ,个 体代 . 谢能力 的差异 ,长期 服 用具 毒性 成分 中成 药 ,造成 蓄积 性 中毒 ,也 是中药制 剂不 良反 应发 生 的原 因之一 ,对 于含 有
汪 兆 云 山东省沂南县 中医 院,山东 沂南 2 60 73 0
【 关键词 】 中成药 ;不 良反应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6. 993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3— 05 O 07— 57 21 )1 06 一 1
随着 中成药制 剂的发展 ,中成药在 临床 上的应 用逐年 递增 ,中药汤剂 调 配处方 相应 减少 。 中成 药便 于服 用 ,便 于携带 ,使其在处方 用药 及非 处方 用 药 中占有相 当大 的 比 例 。但是 ,在人们认 识 到 中成药 的有 效 、服用 方便 ,应用 广泛等优越性的 同时 ,人 们却 忽视 了 中成药 制剂 存在 不 良 反应的方面 。中成药 制剂 的不 良反 应 近年来从 报 道情 况看 是不容忽视 的。 1 中成 药 不 良 反应 的 病 例 报 告 1 1 双黄连粉针致过敏性休 克 1例 双黄 连粉针是 由金 . 银花 、连翘 、黄芩三种 中药提 取制成 ,临床用 于清热解 毒 , 抗感 染。泌尿 系 统感 染 ,静 脉 点滴 给药 发 生过 敏 性 休克 。 双黄连注射液在 临床 应用 中引发 猩红 热 药疹 3例 J ,3例 均为静脉点滴 给药 ,临床症 状 ,体表 出现 弥漫 性鲜 红 色丘
含有毒成分中成药介绍

③小毒:使用大剂量或蓄积到一定程度才出现毒副反
应且程度较轻的称小毒。这类药一般不易造成重要脏 器的损害,且不易引起死亡。 小毒药材有:丁公藤、土鳖虫、川楝子、小叶莲、地 枫皮、吴茱萸、苦杏仁、南鹤虱、绵马贯众、鹤虱、 猪牙皂、北豆根等。
(二)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分类
1.含生物碱类有毒成分中成药 此类有毒中药包括乌头、附子、马钱子、雪上一枝蒿、 山豆根、曼陀罗、莨菪子、藜芦、雷公藤等中药。 含此类中药的常用中成药:玉真散、小活络丹、大活络 丸、祛风舒筋丸、附子理中丸、舒风定痛丸、雷公藤片 、正骨水、三七伤科片。
(三)含毒蛋白类中成药
巴豆的毒性蛋白能溶解红细胞,油中的巴豆油酸 在消化道内分解后有强烈峻泻作用,使肠道产生 炎症,蠕动强烈,导致肠出血、腹痛。 苍耳子所含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损害心、 肝、肾。此外也可以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 起广泛性出血。
(四)含动物类有毒中成药
含蟾酥类中成药误用过量中毒,多在0.5-1小时发病, 少数延至2小时左右。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先吐清水、继而吐出胃中食 物,胃液、胆汁,甚至吐血,腹痛肠鸣,腹泻等 循环系统症状:胸闷心悸、心律不齐、心房纤颤、轻度 发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口唇或四肢麻木,嗜睡出汗 ,惊厥等。
(二)含毒苷类成分中成药
1.氰苷类 代表性成分是苦杏仁苷,在苦杏仁苷酶作用下水解, 释放出毒性极大的氢氰酸(HCN),大量HCN对中枢先 兴奋后抑制,引起惊厥,然后麻痹,并抑制呼吸系统 ,抑制细胞氧化反应,造成组织窒息。 轻者表现为吐泻、腹痛、头晕乏力、心悸,重者感到 胸闷,呼吸困难,抽风、昏迷,极重者血压下降、深 度昏迷、最终因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
六神丸由牛黄、蟾酥、雄黄、丁香、珍珠、冰片6 味 中药组成。临床常用于火毒内盛的喉痹、乳蛾、疖痈 疮疡、咽炎等治疗,疗效显著。 但由于六神丸中含有蟾酥、雄黄等毒性较大的成分, 滥用或大剂量服用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导致死亡,尤 其对婴幼儿、体质虚弱、过敏体质者更应慎用。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

中成药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与合理用药【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119例患者不良反应以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最高,其中112例(94.12%)为静脉滴注给药,7例(5.88%)为口服用药,不良反应症状主要以恶心、呕吐、胃不适、胸闷、皮肤潮红、瘙痒、畏寒、寒战、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由此可见,中成药在静脉滴注和口服用药时应尤为注意用药方案是否合理。
结论:中成药静脉滴注和口服用药不良反应较多,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皮肤疾病,临床用药时应重视药物使用合理性,提高中成药用药规范性,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中成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中成药主要将中草药加工浓缩制成方剂,相较于常规中草药,中成药配方已固定,无需煎煮,随时可服用,方便携带,异味小,可准确控制剂量,见效快,且效果更好。
近年来,我国在传统医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中成药使用率明显提升,不良反应随之上升,中成药安全性和合理用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研究表明[1-2],中成药合理用药涉及方面较多,包括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禁忌证、合并用药等,一旦以上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119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7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8.5±5.3)岁。
1.2方法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对给药途径及相应症状进行统计。
2结果2.1中成药不良反应科室构成比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别分布于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科、脾胃科、风湿科、老年病科、妇产科、内分泌科、妇科、乳腺科、肾病科、肿瘤科、儿科、呼吸病科、儿童康复科,由此可见,各科室均存在中成药不良反应,其中又以脑病科、肝病科、推拿科、外科最为集中,其具体分布详见下表1。
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综
述
常用中 成药的 反应 不良
满 莹 ’ 许贵军 z 隋金婷 z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 哈尔滨 150001;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 150040) 〔 摘要〕随着医药工作者对中药及中药制剂的功效及其副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研究的不断深人, 发现及确定中成药同西 药一样具有不良 反应。本文通过对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并介绍几种日 常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 应, 从而提高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消除误区, 促进安全、 合理用药。 【 关键词」中成药; 不良反应
f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701(2007)09- 93- 2 0
我国应用中药防病治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与疾病作斗 争的过程中, 中药及中药制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出了重大的 贡献, 并逐渐发展形成了许多疗效确切、 深为人们熟知认可的经 典方剂, 如六味地黄丸、 霍香正气水、 逍遥丸等, 并一直沿用至 今。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许多经典方剂在原有剂型基础 上, 被改良 更新为服用方便、 感更好、 口 更加高效的现代剂型, 如 注射剂、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喷雾剂、 滴丸剂、 贴片等, 既提高 了中成药的疗效, 又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 随着 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人们对中药的毒副作用也有了 进一步的了 中 解, 药的不良 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关中药不良 反应的报告逐年增多, 对不良 反应的认识逐步深人。以下就简要 介绍几种常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其中有些是 OTC 产品, 即非处 方药, 人们可以到药店自 行购买, 由于中成药的说明书内容比较 西成药来讲简洁, 尤其是药品不良 反应的内容相对介绍较少, 所 以本文希望给予用药者一些提示和指导。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功效:抗病毒药
不良反应:过敏样反应(64例占21%)、皮疹(45例占15%)、呼吸困难(17例占6%)、过敏性休克(12例占4%)、死亡(1例)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莪术油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10ml左右,患者自觉胸闷,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四肢青紫。立即停止输液,平卧,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患者逐渐好转。
02
不良反应:1988年至2005年3月,肝损害(10例)、剥脱性皮炎(1例)
03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57岁,因恶心,乏力、腹胀10余日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患者1月前银屑病服用克银丸,每次100粒(10g),每日3次。服药10余日后自觉恶心、乏力、腹胀、纳差,继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既往患银屑病1年余,病情轻,一直未治疗。体检:T36.4℃,R20次/min,P78次/min,BP110/70Kpa。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84U/L,谷草转氨酶428U/L;乙肝酰转肽酶175U/L,碱性磷酸酶256U/L,乳酸脱氢酶157U/L;乙肝表面抗原(-),抗甲肝病毒IGM抗体(-),抗丙肝病毒抗体(-),尿胆红素(+),尿胆原(+ +),总胆红素73.0umol/L,1分钟胆红素18.1umol/L。
建议: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有、使用应谨慎,治疗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
五、葛根素注射液
01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用于扩 张血管
02
不良反应: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皮疹(47例),过敏性哮喘(1例),过敏性休克(7例)、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
中成药不良反应ppt

05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应对措 施及Βιβλιοθήκη 停药并就医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一旦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尽快就医。就医时应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情况,以便医 生准确判断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总结词
针对性处理
详细描述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医生可能会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 治疗的方法。对症治疗包括针对不良反应症状的药物、物理 治疗等;支持治疗则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 施,以帮助患者度过不良反应期。
中成药不良反应
目录
• 中成药不良反应概述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表现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01 中成药不良反应概述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定义
总结词
中成药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案例一:某感冒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结词:过敏反应
详细描述:某患者因感冒自行购买并服用某感冒中成药,服药后不久出 现皮疹、瘙痒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过敏反应。
案例分析:该患者对感冒中成药中的某种成分过敏,导致机体产生过敏 反应。中成药成分复杂,易引起过敏反应,需特别关注过敏体质人群。
案例二:某降糖中成药引起的肝损害
03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 表现
皮肤症状
皮疹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或丘 疹,可能伴有瘙痒、疼
痛等症状。
荨麻疹
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 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
伴有剧烈瘙痒。
皮肤瘙痒
皮肤灼热感
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瘙 痒感,可能伴随红肿、
皮疹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21
3、典型病例:一女性患者,56岁,中医诊断 为气血亏虚型眩晕。入院后中药煎剂治疗1 个月后,病情好转,但是有口干,夜寐不安 等症状,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用药2分钟后,患者突感四肢麻木、头晕、 胸闷、出汗、心悸、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呼 吸困难濒死感、口唇及肢端紫绀、四肢厥冷、 面色苍白。立即停止滴注,吸氧,肾上腺素 0.5mg静脉注射,5%葡萄糖加氢化可的松 300mg静滴,15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
医学ppt
17
4、 典型病例:
(1)一女性患者,28岁,因上感,给予5%葡 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穿琥宁40ml静脉滴注, 约10分钟后,患者感到胸闷,憋气,继而出 现口唇子绀,大汗淋漓,意识丧失,四肢厥 冷,脉搏数不清,血压测不到。立即停止输 液,吸氧,肾上腺素肌注1mg,地瑟米松静 注1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阿拉 明30mg,多巴胺40mg等抢救,5小时后,病 人恢复正常。
医学ppt
12
4、建议: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 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 程服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孕 妇等人群有、使用应谨慎,治疗期间应注意 肾功能监测。
医学ppt
13
五、葛根素注射液
1、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用于扩 张 血管
2、 不良反应: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皮疹 (47例),过敏性哮喘(1例),过敏性休克 (7例)、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
医学ppt
5
2、典型病例:一女性患儿,10岁,因发热、头痛、
喉痒、咳嗽3天到儿科门诊治疗,经检查诊断
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清开灵25ml加10%葡萄
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入药液约50ml时,
病人开始诉胸闷不适,继而呼吸急促、烦躁、
惊叫,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可闻弥漫
性湿性罗音,心律40次/分,口唇发绀,脉搏消
(2)患者,男性,1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莪术油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患者 出现头晕,口舌麻木,口周及全身发绀,晕 厥。查体:血压70/40mmHg。经治疗痊愈。
医学ppt
28
4、建议:临床医师严格控制适应症,用药过程 中避免给药过快,加强临床用药监护。对此 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禁忌与头 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庆大酶素、 速尿配伍使用。厂家加强此产品上市后监测, 进一步开展完善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医学ppt
18
(2)一女性患者,43岁,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入院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2*109/L 红细 胞3.57*109/L 血小板120*109/L。 治疗用 穿琥宁6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 每日一次,同时口服中药汤剂,连续用药 第8天时、腹痛腹泻好转,但皮肤出现紫斑, 复查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均无明显变化, 但血小板明显下降至20*109 /L,继续用药 第10天,复查血小板18*109 /L,皮肤紫斑 明显增加,并且齿龈溢血不止,立即应用 维生素K,止血敏、氨甲苯酸静滴及云南白 药局部外用,维生素C静滴2天,仍出血不 止,立即停用穿琥宁,同时加用激素治疗, 出血渐减少,病情稳定,血小板回升。
失,血压未测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
用清开灵,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6mg,
肌注非那根25mg,苯海拉明15mg,静脉推注
地塞米松10mg,氨茶碱0.125mg,西地兰
0.2mg,并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
阿拉明20mg,多巴胺40mg静脉点滴。经抢救,
病情未见好转,相继出现昏迷和呼吸衰竭死亡。
医学ppt
31
5、建议:避免与氨基糖苷类等有肾毒性药物联 合使用。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 妇女以及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避免使用。如患 者用药后出现腰痛,腰酸等症状,应立即到 医院就诊,检查肾功能情况。
医学ppt
32Βιβλιοθήκη 十一、克银丸1、成分或组成;土茯苓、白鲜皮,北豆根、拳 参
2、功效:清热解毒,趋风址止痒。用于皮损基 底红,便秘,尿黄属血热风燥型的银屑病。
医学ppt
14
典型病例:一男性患者,72岁,因脑动脉硬化、
脑梗塞于1999年1月11日入院治疗。12日开始
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每日1次,静脉点
滴。1月23日停药3天。1月26日继续给药,用
法用量同前。从2月2日开始,患者自诉乏力,
头晕加重,食欲差,小便浓茶样。查体:皮肤、
巩膜黄染,肝脾未触及;2月3日急查肝功示:
医学ppt
29
十、莲必治注射液
1、成分或组成: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 2、功效: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细菌性痢
疾,肺炎,急性扁桃体炎
医学ppt
30
3、不良反应:1988年至2005年3月,急性肾 功能损害(17例,并有1例伴有肝功能异 常)、皮疹、头晕、胃肠道反应、过敏样 反应
4、典型病例:患者,男性,29岁,因急性肠 炎给予莲必治注射液0.6g,静脉滴注。滴 注一次后,患者自觉双侧腰部酸痛。辅助 检查提示,肾功能:尿素氮8.7mmol/L,血 清肌酐424μmoo/L, 尿常规:尿蛋白 (+ +);24小时尿量1600-2700ml;肾 穿活检:肾小管间质炎。临床诊断为急性 肾功能衰竭。患者经住院治疗后,临床痊 愈。
医学ppt
26
九、莪术油注射液
1、功效:抗病毒药 2、不良反应:过敏样反应(64例占21%)、
皮疹(45例占15%)、呼吸困难(17例占 6%)、过敏性休克(12例占4%)、死亡 (1例)
医学ppt
27
3、典型病例:
(1)患者,女性,1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莪术油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 10ml左右,患者自觉胸闷,随之出现呼吸 困难,面部、四肢青紫。立即停止输液,平 卧,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患者 逐渐好转。
2、不良反应:肾损害
医学ppt
11
3、典型病例:一女性患者,48岁,因卵巢囊 肿从1998年6月开始间断服用龙胆泻肝丸 6g,每日3次,共服20盒。2000年1月5日 患者出现双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自觉乏力,夜尿增多,继而出现蛋白尿。 入院检查:血压200/100mmHg;尿蛋白 75mg/dl;尿糖100mg/dl;Cr 392.60μmol/L,BUN 18.20mmol/L,HCO3 ̄18.60mmol/L,24hC Cr24ml/min;尿浓缩功能:6AM 1.018 8AM 1.016 10AM 1.016。B超显示:双 肾体积偏小,弥漫性病变。临床诊断为肾 小管间质性肾病。经治疗23天后,患者病 情平稳。
医学ppt
9
4、建议:临床应用时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 本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 敏体质的患者、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病 患者避免使用。静脉输注不应与其他药品混 合配制,并避免快速输注,以防止严重不良 反应的发生。
医学ppt
10
四、龙胆泻肝丸
1、 成分或组成:龙胆、柴胡、黄芩、栀子 (炒)、泽泻、关木通、车前子(炒)、当 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医学ppt
6
3、建议: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 临床用药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学ppt
7
三、双黄连注射剂
1、成分或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2、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严重过敏
性休克(23例,其中2例抢救无效死亡)、 呼吸困难(4例),剥脱性皮炎(1例)
医学ppt
8
3、典型病例:一男性患者,45岁,患有肥厚 性心肌病,因上感。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加入双黄连3.6g静脉滴注,约输150ml 时,患者出现耳后及前胸皮肤瘙痒,喉头梗 阻感,停止输液5分钟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 呼吸困难、大汗、血压未侧及,双肺可闻及 哮鸣音。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肾 上腺素后,3小时症状逐渐消失。改用青霉素 注射无不良反应。
(2)一女性患者,4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 予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静脉滴 注约10分钟,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恶心、 呕吐、视物不清,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面部出现皮疹。立即停药,经静脉推注氟 美松50mg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
医学ppt
25
4、建议:临床用药时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 本品适用范围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 体质的患者避免使用,静脉输注时不应与其 他药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输注。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涉及中成药产品12种,以典型病 例说明药品的不良反应,指导如何合 理用药,并通过国家监管措施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医学ppt
1
一、壮骨关节丸
1、功效: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 2、不良反应:肝损坏(110例)、高血压(38
例)、过敏性疾病
医学ppt
2
3、典型病例:肝损害主要为胆汁淤积型肝炎: 一 女 性 患 者 , 47 岁 , 因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 1995年5月开始服用壮骨关节丸6g,每日2 次,服药30天后,出现乏力、尿黄如浓茶 色,皮肤黄染,伴明显皮肤瘙痒,大便呈 灰 白 色 。 6月 入 院 治 疗 , 化 验 检 验 : ALT 339u/L、AST 126u/L、ALP 317u/L、GGT 231u/L 、 T-BiL 169umol/L 、 D-Bil 103umol/L、PTA 80%,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病毒均呈阳性。肝穿病理检查提示胆汁淤 积型肝炎。停用壮骨关节丸,静脉注射强 力宁、胸腺肽,口服肝泰乐治疗,50天后, 肝功能恢复正常出院。
总胆红素 36.5umol/L,间接胆红素
30.5umol/L,总胆酸 15μmol/L,血常规:
RBC2.11*1012 /L,血红蛋白 73g/L。考虑药
物引起溶血,即停药。给予静脉点滴地瑟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