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舞蹈遇到_精神分析美学_读_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_的思考

合集下载

从弗洛伊德角度解读舞蹈艺术

从弗洛伊德角度解读舞蹈艺术

从弗洛伊德角度解读舞蹈艺术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和观点对当代心理学和文化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的驱使,而梦境、幻想等非理性的表现形式成为了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角度出发,来解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种表达情感和心灵的方式,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传达内心的冲动和情感。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看,舞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非理性的表达形式,它不受控制地流露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恐惧和冲突,从而使得观众可以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表情来感受到那些潜意识的情感和冲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他认为人的心灵活动受到这三个方面的调节和影响,而这些方面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是人类内心的动态来源。

舞蹈艺术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表达这三个方面的冲突和协调的形式,舞者的动作和姿态可以展现出潜意识层面的欲望和冲突,而观众则可以通过共鸣和投射来体验到这些情感和冲动。

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强调了童年经历对个体成长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性。

他认为童年时期经历的创伤和冲突会对成年后的心理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则会在各种非理性的表现形式中得到展现。

在舞蹈艺术中,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冲突,观众则可以通过对这些表达形式的理解和共鸣来体验到这些情感和冲突,从而使得舞蹈成为了一种观众和舞者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弗洛伊德的梦境研究也为我们理解舞蹈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认为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形式,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

在舞蹈艺术中,舞者可以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梦境和幻想,观众则可以通过对舞者的表演进行解读和体验,从而了解到舞者内心的世界。

这种通过舞蹈表达潜意识和通过观赏舞蹈体验潜意识的过程,使得舞蹈艺术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心灵交流形式。

浅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

浅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

浅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弗洛伊德也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用精神分析的观点解释艺术和美学现象。

本文将从浅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的视角为主线,分析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观点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

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观点强调了潜意识的作用。

在《文艺作品和梦的关系》一文中,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往往是在一种潜意识的状态下,而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也是在接受潜意识的影响。

弗洛伊德深信,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梦境都是潜意识的产物,由无意识的愿望和冲突所驱动。

在这种意义上,弗洛伊德的美学观点凸显了对潜意识的重视,并试图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揭示作品背后的心理机制。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中,性与文化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性欲望是潜意识的核心,而性欲望又与文化和艺术密切相关。

艺术作品往往包含着对性的隐喻和象征,这种性的象征在弗洛伊德看来是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弗洛伊德也认为,艺术作品对性的展示和表现是一种对社会禁忌和规范的挑战,是一种对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和表达。

在这种意义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也试图探讨性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作品对性的表现和解释。

综合上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试图通过潜意识的观点和解释,揭示作品背后的心理机制和潜在意义,探讨性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欣赏方式。

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参考,对艺术和文学的解释和理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我们探讨人类心灵世界和文化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启发和思考。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

《2024年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范文

《2024年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范文

《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篇一一、引言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诸多深刻的心理学理论。

其中,他的无意识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理论的重要部分。

本篇论文旨在阐释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基本内容,探究其背后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以此展现该理论在哲学领域的独特价值。

二、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基本内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主张人的心理活动并非全部都处于意识层面,存在大量隐藏在无意识深处的心理内容。

这些内容往往因各种原因被压抑或忽略,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和思维。

无意识主要由压抑的欲望、冲动和记忆等组成,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暗流。

三、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内涵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将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与客观的社会文化环境相结合,揭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无意识并非纯粹的主观存在,而是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2.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无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往往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压抑,这体现了人的自由与必然之间的矛盾。

然而,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了人的心理活动和成长。

3. 心理结构的层次性: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结构的层次模型,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

这一模型揭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层次性和结构性,为理解人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现实意义1. 心理治疗的应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探索患者的无意识内容,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并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实现心理疗愈。

2. 社会文化的反思:无意识中的内容往往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因此,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也为我们反思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通过对无意识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和问题,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启示。

3. 人性的理解: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通过探索无意识中的欲望、冲动和记忆等,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进一步认识人性的本质。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影响不仅局限于心理治疗领域,还对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美学思想,探究其理论基础、方法论及对现代美学的启示。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的维也纳,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

该理论以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核心,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并非完全受意识控制,而是受到无意识中各种欲望和冲动的影响。

这些欲望和冲动在无意识中形成复杂的心理结构,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情感。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以人的内心世界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

其理论基础包括无意识理论、潜意识理论和性欲理论等。

其中,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核心,它揭示了审美活动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情感驱动。

此外,潜意识理论也为理解审美活动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方法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心理的深入剖析和对文化现象的解读。

通过对个体心理的剖析,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深层心理机制;通过对文化现象的解读,他将审美活动与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因素相结合,揭示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

这种方法论不仅丰富了美学理论体系,还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五、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影响与启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现代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美学的形式主义倾向,将审美活动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强调了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和情感驱动。

其次,它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如文学批评、艺术创作等。

此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还启示我们在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时,应关注作品背后所反映的人类共同的心理经验和情感体验。

六、结论综上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作为现代美学的重要分支,对传统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理论不仅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美学思想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他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方法,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和美感之谜。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分析其理论框架、核心观点以及在美学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无意识、性欲冲动和自我防御机制为核心,通过探索个体的心理结构和过程,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弗洛伊德强调了无意识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往往受到无意识的驱使和影响。

同时,他还提出了性欲冲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自我防御机制在应对心理压力时的作用。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美学思想的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将精神分析与美学相结合,通过对艺术作品、审美体验和创作过程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审美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动机。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无意识心理的体现,是性欲冲动和情感欲望的投射。

同时,审美体验也是个体无意识心理的反映,是对内心深层次欲望和情感的满足。

四、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包括:首先,艺术创作源于无意识心理,是性欲冲动和情感欲望的投射。

其次,审美体验是个体无意识心理的反映,是对内心深层次欲望和情感的满足。

此外,他还认为艺术作品具有象征性意义,能够揭示人类普遍的心理结构和过程。

这些观点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应用与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在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影响。

首先,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使艺术家更加关注个体无意识心理和性欲冲动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其次,它为审美体验提供了新的解释和解读方式,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审美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动机。

此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还对文学批评、电影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贡献远不止是开创了精神分析这一理论。

他的思想在美学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分析其理论框架、核心观点及其在美学领域的应用。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起源于他对个体内心世界的研究,通过对人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结构的研究,深入到个体的潜意识、无意识领域。

他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复杂且充满冲突的,尤其是情感与欲望在个体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行为和内心世界。

三、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提出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源自其精神分析理论,他通过将艺术创作与人的无意识、潜意识活动相联系,探索艺术背后的情感、欲望等深层次内涵。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人们对无法言说之事物的替代性表达,艺术家借助作品展示了自己无意识的内心世界,而这种内心的冲突与复杂性也是艺术的本质。

四、核心观点的阐释(一)艺术作品与潜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品与潜意识紧密相连,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欲望的替代性表达。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洞察到艺术家的潜意识内容,包括个体的性欲、恋物情结等。

(二)欲望的象征化与转化弗洛伊德强调了欲望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创作是对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欲望的象征化表达。

在创作过程中,这些欲望被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形象,从而在作品中得以呈现。

(三)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于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冲突。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审美上的满足和愉悦。

五、在美学领域的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美学对美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追求,将研究焦点转向了个体的主观性和无意识领域。

此外,这种思想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启示,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体情感和欲望的表达。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2024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范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不仅为心理分析开创了新篇章,同时其思想亦影响了许多学科,美学也不例外。

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深藏着一种特殊的美学思维,不仅揭露了人性中暗藏的复杂情绪和深层次的动机,也为艺术创作和审美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深入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分析其理论体系、核心观点及其在美学领域的应用。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概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人的潜意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人的心理过程和动机,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

其理论主要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以及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并非完全由意识决定,更多的是由深藏的潜意识所驱动。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美学思想的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美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创作和审美心理的解读。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潜意识中压抑的欲望和情感的表达,是人性深处的反映。

同时,审美活动也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解读。

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四、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1. 艺术创作的潜意识性: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源于人的潜意识,是人性深处的欲望和情感的表达。

2. 审美活动的心理分析:弗洛伊德强调审美活动是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解读,需要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3. 情感与欲望的审美价值:弗洛伊德认为情感与欲望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五、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应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在艺术创作和批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潜意识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此外,在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领域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

六、结论综上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从弗洛伊德角度解读舞蹈艺术

从弗洛伊德角度解读舞蹈艺术

从弗洛伊德角度解读舞蹈艺术弗洛伊德是德国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许多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对个人行为和心理疾病的解释和治疗。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看,舞蹈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表达和探索潜意识的方式。

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出发,解读舞蹈艺术。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的心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是我们能直接察觉到的思维和感知过程,而前意识则是我们可以轻松获取和处理的信息。

潜意识是我们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包括各种欲望、冲突和压抑的记忆。

舞蹈可以被视为一种从潜意识中释放和表达情感和欲望的方式。

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舞蹈动作的表达,人们可以将那些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潜意识信息呈现出来。

弗洛伊德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冲动和防御机制。

冲动是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的表现,而防御机制则是潜意识中的心理保护机制,用于压抑和抑制冲动。

在舞蹈艺术中,舞者可以通过动作表达冲动,并通过舞蹈的创作和表演来探索和释放这些冲动。

舞蹈可以成为一种自我探索和自我释放的方式,让人们从防御机制中解放出来,真实地表达自己。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性欲和性别的重要性。

他认为性欲是人类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并深入研究了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形成。

舞蹈艺术往往与性别角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动作可以表达不同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认同。

通过舞蹈,人们可以对自己的性别进行探索和表达,并通过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认同。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童年经历和童年阶段对个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童年经历对个人的潜意识和行为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舞蹈艺术中,人们常常通过表演来表达童年经历中的情感和记忆。

舞蹈可以成为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通过表达和释放童年阶段的情感和压抑,帮助个人重新认识自己,并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来看,舞蹈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表达和探索潜意识的方式。

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表演,人们可以释放和表达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欲望,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形成心中的艺术意象,并通过表现者的“身体”这一媒介呈 一),似乎寻找到了藏民族人民那种纯真的生命动源与生命归
无意识的,以及“解读”主体——人创作舞蹈艺术作品最初的原 若往”,“气若浮云,志若秋霜”的古乐舞精神风貌。这些不仅
始冲动。笔者认为舞蹈作品是需要人们认真的“赏、读、评”,如 彰显了表演者自身的内在生命力,而且间接的映照出创作者
是,文章中笔者将“舞蹈欣赏者”用以舞蹈“读者”来表现。
的创作旨归。一个精彩的舞蹈剧目、一部经典的歌舞剧,其成
幻觉同艺术产生的关系;在《文学》部分中,以白昼梦、童话等 形式展开文学创作动机的理论分析;在《恋爱》部分中,弗洛伊 德选用了《关于恋爱心理的三篇论文》进行理论阐释;而最后 一部分《宗教》则是对于曾被人所忽视的《十七世纪附魔神经 病病例》所作的“精辟”分析与研究,“显示出他将细微观察同 想象有机结合的创造力,……这必将引起艺术史学家、文学史 学家、宗教史家以及精神病医生的极大兴趣。”可以说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理论对于解读艺术具有认识上和方法上 的引导作用。笔者先前之所以对弗洛伊德理论产生错误的认 识,在于没有正确地领悟到其著作的真谛。只有真正了解其 写作目的之后,才会明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理论何 以在当代美学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古书中载: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形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 “读者”似乎领略并感受到我国汉代文化与民族精神气质,展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艺术 示了中国传统“和合”、“至善”、“至美”、“超现实”的乐舞思想
本质思考,舞蹈是一种表现的艺术,是由“人心之动”而发生的。 与文化内涵。从其高超的舞蹈技能表演与长袖、服饰等道具
这里的“灵”可以指意为艺术活动中的“思维”,这种“思维”包 块圣洁的净土,或许这也是他们心灵的一种寄托与生命归宿。
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及灵感思维三种形式。舞蹈创作活动 然而,恰恰就
是一个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过程,是创作主体在具备审美感 是 用 这 份 真
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的四个审美心理要素的基 诚 的 心 所 带
理学的方法还不能说清,因为心理学只是用有目的的行为的 性抑或是主体生命意识,因此,在“解读”舞蹈作品过程中,一
说法来解释人的一切行动。无时不在的无意识让人捉摸不定, 定会涉及到对“人”的主观意识与情感表现的分析。从这一点
对人的各种行为以及文化(艺术、文学、恋爱、乃至宗教)的创 入手,我们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对舞蹈作品展开
对于艺术而言,笔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理 论是探寻艺术创作动机、抑或是寻找艺术精神、抑或是解读艺
作者简介:赵纯基(1981~)女,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讲师。
赵纯基:当舞蹈遇到“精神分析美学” 217
术灵魂的一种方法。虽然,这种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 舞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主体——人;在舞蹈艺术表现中,离
础上,经过艺术构思构成艺术意象,从而,通过不同的艺术技 来 的 表 演 感
术、艺术表现等方法的加工、编排,最终运用“身体”媒介外显 动了观众,同
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舞蹈艺术的内容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时,也令《藏
其中,创作主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作品创作的“指示 谜》更加具有
灯”,使作品拥有了各自特点与风格。因此,舞蹈“读者”运用 了 神 圣 感。
中,离不开创作主体——人,也离不开舞蹈艺术表现中的主体 种令人炫目的旋转,但正是那些最普普通通的“原生态”藏民
——人。同为舞蹈活动的“主体”,对于舞蹈作品的解读与表 们用其真实而朴拙的表演感动了观众,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
现的侧重层面则不同,对于舞蹈创作主体而言,艺术思维的过 的思考:1.深刻的人生思考;2.深刻的民族文化思考;3.深刻的 程很重要,而对舞蹈表演主体而言,表演主体的思维与“身体” 宗教信仰思考。或许这也正是《藏谜》所要真正表达的“谜”字
造性成就,时而抑制,时而激励。回复到过去的热情以及幻想, “事后分析”工作,势必对“解读”舞蹈艺术具有积极的指导作
可能激励人去创造性地综合各种认识,但是,正是创造力而不 用。
是病态,创造了艺术的形式,体现了艺术的完美,从而使艺术
中国古典舞汉唐剧目《绿带当风》,编导佟睿睿,表演者陈
成就不同于神经病人或精神病人的幻想。对创造者来说,回 颖洁,舞蹈以古筝为伴奏。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美学”的方法,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主观世界的统 中探寻超验的秘密与被掩盖的东西。”运用“精神分析美学”探
一体,通过特定的艺术表现媒介外显出来。舞蹈是以人的身 索并解读舞蹈创作主体,会使舞蹈活动更具有思理性。
体为媒介,用运动着的身体表达主体情感、表现主体对客观事
舞蹈不同于其他直接表现的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雕
对创作主体艺术意象的完美表现则更为重要,通过“身体体现” 之含义。
使舞蹈“读者”正确的解读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者。在舞蹈活
人们有时会想:藏民的那颗对宗教信仰之心为什么会如
动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活生生的生物体——人,既然有 此的虔诚,从何而来,又去向何处?其实,正如我们所看到的,
人的存在,就必然涉及到思维与情感的问题,就必然受历时性 在藏民族人民那里,布达拉宫与他们并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它
我们说,当舞蹈遇到“精神分析美学”时,舞蹈“读者”从舞 功之处不仅在于有好的内容与形式、好的演员、更多的是要具
蹈创作主体心理的角度解读舞蹈创作动机;当舞蹈遇到“精神 有独特的创作个性,独到的风格特点、耐人寻味的“艺术余音”
分析美学”时,舞蹈“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舞蹈表现主体的内 以及常常被其他创作者或表现者所忽略的细节部分等,每个
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折腰舞姿、S 形姿态造型、长袖遮面遮嘴等具有特点的主题性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中国古代的舞与乐是不分 动作,创作了该剧目,并给舞蹈“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舞
家的,有乐就有舞,有舞就必然有乐的存在。对于舞蹈的描述 蹈节奏、音乐运用及舞蹈表现中所传递的动态视、听觉冲击力,
[关 键 词] 精神分析美学/舞蹈文化/舞蹈创作/无意识 [内 容 类 别 词] 舞蹈艺术
笔者对于弗洛伊德的作品了解甚少,只是粗浅的阅读过 几篇文章而已。因为觉得与艺术无太多的关联,于是没有更 深层的阅读。而今,与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论创造 力与无意识》偶遇,带着对其理论的破解,带着寻找该理论成 为 20 世纪当代美学的重要理论的缘由与疑问,开始了阅读之 路。原以为弗洛伊德的理论都是基于梦、性、潜意识等方面进 行分析和展开的,仅仅对于医学和神经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 意义。其实,仔细地拜读此书之后,并非如此。《弗洛伊德论 创造力与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美学”学说的重 要论著之一,其以“无意识”为核心理论展开理论阐释。该书 分为四个部分《艺术》、《文学》、《恋爱》与《宗教》。每个部分由 弗洛伊德的若干个不同时期的小文章组成,运用“精神分析美 学”的理论或者说是方法,分析了弗洛伊德本人对四个概念内 不同事物产生的动源或动机。在《艺术》这个部分中,阐释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解读舞蹈创作动机,是理解创作主 《藏谜》中,我
体的一种有效方式。
们从老阿妈
舞蹈家杨丽萍的《藏谜》是经过其与藏民族人们共同生活, 一 次 又 一 次
《藏谜》中老阿妈的虔诚礼
对藏民族及人们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最终,感物而 向布达拉宫的虔诚跪拜和漫漫朝圣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如图
物的感悟、认识与理解,同时,它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作用。在 塑等。创作者即可以是创作主体,又同是表现主体,然而,舞
218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3 期
蹈创作者也不总是舞蹈内容的直接表现者,它可以是由专门 出中,并没有专业舞蹈演员训练有素的身体形态表现,也没有
经过特定身体训练的演员来间接的表现。故而,在舞蹈活动 像专业演员那种令人惊叹的跳跃技巧,更没有像专业演员那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3 期 THE NEW VOICE OF YUE—FU(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当舞蹈遇到“精神分析美学”
——读《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的思考
赵纯基
[内 容 提 要] 在 20 世纪文艺美学理论思潮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 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主体进行深层的解读和分析,从而探索出艺术作品产生的 原发性动因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创作旨归。本文从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理 论的认识,结合具体事例,阐述“精神分析美学”对舞蹈欣赏者在分析作品方法上 的指导性作用,以及运用“精神分析美学”对舞蹈创作主体深层创作动机的解读 方法等予以释解,从而明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对整个舞蹈实践过程的理 论意义与作用。
“人心之动”必然会伴随着人类所特有的思维过程,而人类的 的运用,似乎寻觅到汉代时期受丝路文化影响的乐舞踪迹。总
心之感动、思维的产生,无论从发生学、社会学,还是人类学等 而述之,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提供的理论方法,我们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层面分析,它都受着时代、历史、民族等影响。从这角度来推 乎可以大胆地将舞蹈创作动机或动源归结为:舞蹈创作者以
复到过去的倾向起着指明、照亮再建设道路的作用。”故而,弗 从舞蹈表现的角度分析推断:编导集汉唐乐舞历史资料(如墓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理论并非简单字面的性、梦、潜意识 室壁画、文字材料等)的舞姿造型、动势特点、时代审美特征等
等分析,它是借助一些有效的事例如:幻觉、神话、白昼梦、童 为一体,形成具有汉代风格特点的舞蹈语言,同时也形成了创
舞蹈是一种“体现”的艺术,并非只是被观看,它需要欣赏 的挖掘与彰显,以及对中华古代乐舞文化的探索与弘扬。而
者去“解读”。欣赏者不仅要品评舞蹈作品的优劣,而且“解读” 通过表演者训练有素的身体及情绪情感的表现,传达出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