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二物理02牛一定律与惯性
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

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
在力学中,它是描述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定律。
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将维持静止状态;如果其处于运动状态,将维持定速自由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状态变化。
那么,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点有哪些呢?1. 惯性概念惯性是物体维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即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状态。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这就是物体的惯性。
2. 牛顿第一定律公式牛顿第一定律公式是“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状态将维持不变,直到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状态变化。
”这个公式表明了物体的状态不会自发改变,只有在受到外力时才会改变。
3.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汽车的刹车、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跳水运动员的跳水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了解到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斜,或者为什么足球门将扑救时倒地后仍然可以扑救。
4.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即物体越难改变其状态。
例如,一个质量为100kg的物体比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更难改变移动状态。
5. 惯性与摩擦的关系摩擦力是一种影响物体运动的外力,当物体被施加了摩擦力时,将会影响其运动状态。
摩擦力越小,物体越容易维持其原有的状态,因此惯性也越大。
总之,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为我们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指导。
八年级惯性知识点

八年级惯性知识点在物理学中,惯性被定义为物体因不受到力而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学生需要了解的惯性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对象如果未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其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质量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量的度量,并且是一个物体在给定速度下的惯性度量。
质量通常用千克(kg)来度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一个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其加速度(f=m*a)。
这意味着如果给定一个物体一个更大的力,那么它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加速度;如果质量更大,那么它将需要更大的力才能产生同样的加速度。
四、惯性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的趋势。
这意味着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它将继续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并改变其状态。
五、惯性参考系惯性参考系是一个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或任何状态改变都是匀速的观察者的参考系。
在惯性参考系中,牛顿定律是有效的;而在非惯性参考系中,则需要应用其他力和运动方程。
六、惯性力惯性力是由于保持运动状态而产生的力的概念。
例如,当你转弯时,你的身体由于惯性而继续前进,而车辆或道路则转弯,这会让你感到向外的力,并使你倾向于离开车辆或道路。
七、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一种利用惯性测量来跟踪自身运动的导航方法。
它不需要外部参照物或GPS等设备,只需要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
总之,八年级的物理课程包括很多有关惯性的知识,我们需要理解惯性定律、质量、牛顿第二定律、惯性、惯性参考系、惯性力和惯性导航等概念。
这些知识点对我们理解物理学和其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稳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
公认的力学根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发动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平安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这篇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课件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 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 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若 m甲 m乙,甲将与乙产生碰撞 B.若 m甲 m乙,甲将与乙产生碰撞
C.只有当 m甲 m乙时,甲、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3、 如图8-1-9所示的几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B )
4.小丽同学在家里自己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将一个熟 鸡蛋放在盖住水杯的硬纸板上,当她用尺子突然弹击纸板时, 看到纸板飞出,鸡蛋落入杯中。请你结合所学物理知识简要 解释原因。
3.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 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 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应用惯性知识来解释惯性现象
解释方法: 1、说明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哪一个物体或那一部分突然产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本来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 体质量有关
惯性的利用与防止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分
练第习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厢的 天花板上悬吊一个小球a,地板上有b、c、d三 点,其中b点位于小球a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若空气阻力不计,烧断细线后,小球a将 (A)
汽车的启动与刹车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课件

8 .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 上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 开动时,气泡将向 向右 运 动,其原因是 液体 具有惯 性。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静 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 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 有惯性
甲 O
乙
A
O
丙
A
O
A
B
毛巾 表面
B
棉布 表面
B
木板 表面
分析论证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 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 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 小,小车的运动距离将会变长还是变短?
历史回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A
B
O
伽利略对惯性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个理想实验。 如图,它制作了几个表面非常光滑的斜面和水平面,以期尽量 减小摩擦。让小球从左边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斜面,阻力 足够小得话,都能滚到本来的高度,斜面坡度越小则经过的路 程越 长(OB>OA),坡度减小到零,即为水平面,则小球经过 的路程就将无穷大,沿着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这一运动并没有力在维持。据此,伽利略总结出“物体的运动 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这一结论在意义重大,它推翻了当 时”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初中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和惯性现象
最便宜的旅行法 17世纪,法国有一位叫西拉诺·德·别尔热拉克 的作家,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名叫《月国史话》 (1652年),里面有一处谈到一件好像他本人曾 经亲身经历过的奇事。有一次他做物理实验,竟 莫名其妙地和他的玻璃瓶一起升到了空中。过了 几小时,他才得重新降落到地面上。这时候可真 叫他惊奇,他发觉自己已经不在本国法兰西,甚 至也不在欧洲,却在北美洲的加拿大了!但是, 这位法国作家对于自己这次出乎意外的横跨大西 洋的飞行,却认为是完全自然的。他解释的理由 是:在一个情不自禁的旅行家离开地球表面的时 候,我们这行星还是和从前一样在从西向东转; 因此,他降落的时候,在自己的脚下已经不是法 兰西,而是美洲大陆了。
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和联系

⼋年级“⽜顿第⼀定律”、惯性和惯性现象的区别和联系“⽜顿第⼀定律”,反映的是⼀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的作⽤时,必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
⽌状态的⾃然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和静⽌均属于⾃然中两种平衡状态,即稳定状态。
⽽这两种平衡状态,恰恰是⾃
然的守恒与和谐美的具体表现。
惯性,反映的是⼀切物体均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状态的普遍属性。
惯性现象,反映的是物体在某⼀⽅向上失去⼒的作⽤时的瞬间表现。
因此,
物体的惯性是根本,
⽜顿第⼀定律是⼈们在假设物体不受任何外⼒作⽤的理想条件下,通过理性思维中逻辑推理的
⽅法得出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却看不到的⾃然规律。
惯性现象则是物体在某⼀⽅向上失去⼒的作⽤时,在现实中我们⼜常能看见的“⽜顿第⼀定律”的
瞬间表现。
⼈们常把⽜顿第⼀定律说成惯性定律。
可见,惯性定律和惯性现象,是物体在不同条件下惯性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表现:
⼀是物体在所有⽅向上均失去⼒的作⽤的理想条件下,我们虽看不到惯性表现,但它仍潜在于
物体处于相对静⽌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之中的惯性定律。
⼆是物体在某⼀⽅向上失去⼒的作⽤的特定条件下,我们常常能在现实中看见的,甚⾄在公交
车上曾经历过的惯性定律的瞬间表现,即惯性现象。
上述事实也证明了
原因是现象,结果也是现象,
只不过原因是结果的内在现象,
⽽结果是原因的外在表现”的辩证观点。
物理知识总结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物理知识总结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特性。
本文将对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牛顿第一定律的经典陈述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强调了运动状态的保持,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部力的情况下,会继续保持其原来的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惯性的概念及特性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其原来状态的特性,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对于静止物体来说,它会一直保持静止,直到外力作用于它;而对于运动的物体来说,它会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直到外力改变了它的状态。
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越强的惯性,即它们更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
而质量较小的物体则具有较小的惯性,受到的外力作用更容易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
三、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举例1. 车辆突然停止时的惯性:当车辆突然停止时,乘车人会感到向前窜的一种感觉,这是因为车辆突然停止,而人体具有惯性,继续保持着前行的状态。
2. 船只通过桥洞时的示例:当一艘船通过桥洞时,船在经过桥洞之前需要减速,以确保船身不会与桥墩相撞。
这是因为船具有惯性,需要通过减速保持安全距离。
3. 感受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的互换:在飞机上,当它以恒定速度飞行时,乘客感受不到任何加速度。
这是因为飞机的运动状态保持恒定,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四、现代理解与拓展牛顿第一定律的经典表述虽然简洁明了,但在现代物理学中得到了更深入的解释和拓展。
随着相对论理论的发展,我们发现质量不仅是物体惯性的源泉,同时也与能量的等效性相关。
牛顿第一定律的现代表述可以解释为,在没有引力或其他江湖力作用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自由粒子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原则。
而引力场则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其偏离直线运动。
【课堂笔记】02牛一定律与惯性(1)(2)

第二章课堂笔记大汇总火速截屏保存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结论】小车受阻力越小,滑行越远2.【推论】运动物体不受力,则会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注意】将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控制变量法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推理牛一口诀: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三、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影响因素:质量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
【注意】(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永不为0)(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获得……、惯性作用、惯性力可以说:具有……、利用……、由于……利用惯性:跳远助跑、投篮、紧固锤头、列车熄火进站……防止惯性危害:系安全带、保持车距、限速限载……四、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力: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五、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装置2、两侧挂相同个数的钩码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3、将纸片旋转,松手后发现纸片不平衡了,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操作是将纸片剪开。
5、实验时尽量选择更轻的纸片,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6、有轮子的比没轮子的好,因为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六、平衡力VS相互作用力对比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方向相反同一直线同一直线不同点同一物体不同物体独立存在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简记:同平互换简记:同加异减(不是共线和差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春季课程作业解析
第二讲《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解析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40N;20N;F2
6.乙;匀速直线运动;直线
7.非平衡;小明只受重力的作用
8.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0
9.(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在初速度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运动路程越长;
(3)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推理法。
10.(1)如果F1是10N,方向向北,合力F=8N,方向向南,则F2的大小为18N,方向向南;
(2)如果F2=6N,合力F=18N,方向都向北,则F1的大小为12N,方向向北。
解析
1.【解答】解: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由质量决定,所以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A、手机对桌面的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故手机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与其受到重力值相等,故A错误;
B、手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手机受到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D、手机受到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
D、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图中将塑料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塑料片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根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