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
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
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这是一种的写法,写出了。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我还看见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11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11篇)XXX是一位数学爱好者,他看到摊主XXX贴耳朵挑选西瓜的技巧,感到十分神奇。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买瓜。
首先,XXX测量了西瓜的周长和直径,算出了它的体积。
然后,他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西瓜的重量。
最后,他将西瓜的价格与重量相除,算出了每克西瓜的价格。
通过这种方法,XXX成功地选出了一颗价格合理、口感美味的西瓜。
他觉得,数学不仅可以用来解决研究和工作中的问题,还可以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那次大概是1987年或者1988年,我去买西瓜。
我骑车直奔XXX的瓜棚,毕竟他的瓜好。
一看买的人不少,正要往里挤,忽然看到有两位熟悉的人物也在挑西瓜。
他们是谁呢?是XXX和XXX,两人一边挑一边算价钱。
XXX的西瓜卖得好,不称重,分大瓜小瓜而卖,大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
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因为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
XXX也是这样,但XXX先生却说:“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
大的比小的值!”XXX说。
XXX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XXX看出她犹豫,XXX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积。
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
小的容积不到大的30%,当然买大的赚。
”XXX太太点点头,又摇摇头:“你算的不对,那大厚,小西瓜还皮薄呢,算容积,恐怕还是大的吃亏。
”但XXX胸有成竹,点点头道:“嘿嘿,你别忘了那小西瓜的瓜皮却是三个瓜的,大西瓜只有一个,哪个皮多你再算算表面积看。
”XXX说:“头疼,我不算了…”两人抱了西瓜回家,留下XXX看得目瞪口呆。
1.练上下文,解释词语:十拿九稳:非常有把握。
绝活儿:一种非常出色的技能或表演。
2.XXX想买小西瓜,因为其他人都在抢小的。
3.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但XXX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大的,因为大的容积更大,比小的更值得买。
4.当XXX先生决定买大西瓜时,XXX犹豫了一下,XXX 则看得目瞪口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50篇)

四年级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录1.一块625欧元的树皮.......................................1-22.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3-43.雕塑一般的姿势...........................................4-64.沙子和泥土...............................................6-75.蜗牛与它的大海...........................................8-96.小牛和老骡子............................................9-107.你杀死了贝多芬.........................................10-118.心底盛开一朵花.........................................11-139.这个人重要不重要.......................................13-1410.卖爆米花的少年........................................13-1711.《____________》......................................17-1812.参考答案..............................................19-2413.“煮书”.............................................25-2614.竺可桢的故事..........................................27-2815.翠鸟..................................................29-3016.妈妈的爱..............................................31-3217.不知疲倦的人..........................................33-3418.大母鸡................................................35-3619.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35-4120.盲道.................................................41-4221.雪....................................................42-4322.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43-4423.家乡的小河...........................................44-4524.《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一)..........................45-4625.《爬山虎的脚》文段选读(二)..........................46-4826.《长春花》文段选读(一)..............................49-5027.《马鞍藤与马蹄兰》文段选读(一)......................51-5228.参考答案..............................................53-5429.地图的另一面..........................................53-5630.牧童和羊的故事........................................53-5731.苍蝇与宇宙飞船........................................58-5932.金鱼和鱼缸............................................59-6033.莫扎特“解套”........................................61-6334.仁慈天使..............................................64-6535.最贵的项链............................................65-6736.母爱无言..............................................67-6937.照亮别人..............................................69-7038.一碗馄饨..............................................71-7239.蕉香满怀..............................................73-7440.参考答案..............................................74-7541.《观潮》文段选读......................................76-7742.文段选读及参考答案....................................76-851.一块625欧元的树皮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11篇)

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 ,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 ,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 ,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 ,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
人!
是的 ,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
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5 / 24
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11 篇 ) 5.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
母亲的“姿势”则是
6. 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二退缩由于的精神。
瓜三块一个,小瓜一块一个。
看着大瓜小瓜尺寸差别不是很大,很多人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
王太太好像也是这样,却听见王元先生说 :“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三倍呢…”太太犹豫。
“大的比小的值!”王先生说。
王太太挑了两个大瓜,交了钱,看看别人都在抢小瓜,似乎又有些犹豫。
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笑说:“你吃瓜吃的是什么?吃的是容积,不是面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 ,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
的是 ,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 ,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
稳稳当当地坐着 ,从从容容 ,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
惯”——做化学实验时 ,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 ,他的死
积。那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可是按三倍平方算地。小的容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12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训练(12篇)一、课外阅读心灵创可贴佚名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
”妈妈回答。
“为什么呢?”①“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
我们应该(关照___1___照顾)她一段时间。
”“为什么呢,妈妈?”②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柔声说:“你看,苏茜,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甚至没法做饭。
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儿聊天,或者愉快地做一些妈妈和女儿一起做的事情了。
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也许你会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照顾史密斯太太。
”苏茜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③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几分钟之后,苏茜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过了一会儿,史密斯太太开了门,跟她打招呼:“嗨,苏茜。
”苏茜注意到史密斯太太的语调(diào tiáo)不如从前和别人打招呼时那么委婉动听了。
(因为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因为而且)④她的眼睛很湿,还有些肿。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苏茜?”史密斯太太问。
“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心都碎了。
”苏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创可贴,“这是为您受伤的心准备的。
”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泪水有些止不住。
她蹲下来抱住了苏茜,声音有点颤抖地说:“谢谢你,亲爱的,这很管用。
”史密斯太太买了个带玻璃框的小钥匙环,把苏茜给的创可贴和一张家人的照片一起放进镜框,以便每次看到时能提醒自己要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
那片创可贴已成为治疗她心灵创伤的象征,尽管她不会忘记曾与女儿一起分享的爱和欢乐。
1.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
__________聪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伤心(____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精选小学四年级的习题包括答案.doc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 篇四年级习题及答案(一)盲道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 xx 很好,所以人特别多。
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 xx!”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
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
”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xx,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
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xx 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
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
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瞻()磕()绊()硌()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 篇四年级习题及答案4、女儿的上什么会“ 着一与她年不相符的沉重”?5、你写一写短文最后一句的理解。
( 二) 雪冬天, xx 普降,雪花洒洒,可极了。
雪花是 xx 的。
它雪白晶,玲剔透,盈好看,宛如 xx,从茫茫天空 xx 降落。
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训练 全册12册(带答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5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附答案)一、地图的另一面维斯莱先生是萨里郡地区唯一的牧师。
他对待自己的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对人的态度也是和蔼可亲。
一天早上,维斯莱先生的独生子乔治哭闹个不停。
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他把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了许多细小的碎片,丢在地上,对孩子许诺说:“亲爱的小乔治,如果你能拼起这些碎片,我就给你一个先令。
”要知道,维斯莱先生总是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分给周围的人。
因为他觉得,还有很多人的生活比他还要糟糕。
所以维斯莱先生认为,一个先令对乔治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他一定会花费上午的大部分时间来完成这个“工作”。
这样一来,屋子里就能保持安静了。
但是,这样的安静还没有持续到十分钟,小乔治就嚷嚷了起来。
维斯莱先生走过去一看,天哪,他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地图拼好了!而且还准确无误。
维斯莱先生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呢?我并没有教过你怎么辨认世界地图啊!”小乔治很轻松地回答道:“噢,这实在太简单了!您看,在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
我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再把它翻转过来。
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维斯莱先生笑了起来,把一枚崭新的银币放进了小乔治的手里。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认真______ 和蔼_______ 色彩_______ 准确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松---()简单---()持续---()3、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维斯莱先生惊奇..地问:“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呢?我并没有教过你怎么辨认世界地图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能写下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牧童和羊的故事约瑟夫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苦,没法继续读书,只好替人放羊,赚钱补贴家用。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篇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1. 这篇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
2. 按短文内容填空。
杨梅的形状是____,和____一样大小。
杨梅的颜色变化是____。
3. 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4. 你喜欢杨梅吗?为什么?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 用“____”画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
”这句话是比喻句。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
”是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3. 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晚霞的美丽?请抄写下来。
4.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你能想象出“我”还可能看到了什么吗?看日出须早起。
四点钟还不到,我就起身,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
我走得很快,不久,便爬上了山顶。
残云已经散尽了。
几颗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
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
天边的朝霞由淡红色变成深红色,再由深红色变成金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叫珀(pò)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
他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3月2日上午11点钟前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早上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
朋友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
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说:“先生,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断裂。
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得桥吗?”他焦虑地问。
“有,先生。
”车夫回答说,“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复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赶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农场?”“我想要12点半钟。
”“可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用不了40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那间破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您会要我简陋的破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给200法郎吧!”康德付了钱,然后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屋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破屋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
马车快速地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时50分赶到了农场。
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阅读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准确、规范。
bài fǎng jiāo lù jiǎn lòu duàn liè2.康德的计划是什么?3.上游本来还有桥,可康德为什么不过?4.康德为了节省时间,而花去了200法郎,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5.你从本文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乡下一间(简朴、简陋、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观赏、倾听、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般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他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纳闷、苦闷、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满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阅读练习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用“~~~~~”画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
3.楼上滴水的原因是。
4.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准确的词,并在上面打“√”5.本文的主人公是()A.服务员 B.旅客 C.贝多芬 D.作者6.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7.你认为贝多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最好的消息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德·温森多有一次赢得一场锦标赛。
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
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他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道如何才能付得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的打动了。
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
祝可怜的孩子走运。
”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
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
”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道。
“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结婚哩!温森多----你让人给骗了!我的朋友。
”“你是说根本没有一个小孩子病的快死了?”“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
”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嘘了一口气。
“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温森多说。
阅读练习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1)温森多有一次赢.()得.()一场锦标赛。
(2)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
(3)温森多长嘘.()了一口气。
(4)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出来。
(5)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2.同一个消息,官员说是“坏消息”,这是因为,而温森多说是“最坏的消息”,这是因为,从中能够看出温森多是一个的人。
3.画线句子中的“二话没说”突出表现了温森多的爽快、充满爱心。
还有那些词语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用“”画出来。
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温森多长嘘了一口气。
”能够删去吗?为什么?5.你认为这个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为什么?战胜命运的孩子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即使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新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逐步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能够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很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A,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艺术超凡;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
他俩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阅读练习1.根据所给词义在原文中找出该词,并写在括号里。
(1)名誉天下人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2)具有特殊的,超乎于一般的表演艺术或手艺。
()2.文章中A处应填的词语为()。
A.因为 B.所以 C.果然 D.确实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A.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B.眼瞎了,耳聋了,也无关紧要。
C.人要战胜命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老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①一天,我正在超级市场玩具部忙着。
大厅里人来人往,熙熙(xī)攘攘(rǎnɡ)。
这时,一位30多岁的母亲走了过来,身边跟着一位7岁的小男孩,模.(múmó)样像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②她请求说:“小姐,您能抽点时间听一听我孩子想说的话吗?”③我立即.(jíjì)迎上去,蹲下来问小男孩有什么事。
只见他的小嘴巴紧闭着,两眼盯着自己的鞋子。
一双小手微微发抖,拿着当时深受儿童欢迎的机器人玩具。
④“快点说!小姐没有那闲功夫等你。
”母亲疾言厉色地命令道。
⑤突然间,气氛变紧张。
母亲气掉眼泪,男孩哭了起来。
我顿时预感到,可能有什么要事,自己必须耐心听孩子说出这句话。
它或许与母子俩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甚至主要将会影响小男孩今后成长。
⑥过了几分钟,小男孩好不容易结结巴巴地挤出一句话——“小……姐,我没……没想……拿,对……不……不……起。
”他边说边伸开手,机器人玩具在被揉摸得皱皱.(zhòu zòu)巴巴的包装盒里露了出来。
⑦听完这句话,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随即.(jíjì)要我把玩具部的负责人请来,她得把事情讲清楚。
⑧她的行为很使我感动,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理解到教育子女的不易。
我动情地说:“夫人,不必了,玩具钱我收下就行了,让这件事成为我们三个人的秘密吧!孩子既然明白错了,也就够了。
”⑨从此,这个秘密永远藏在我心里,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而那位母亲离去前几次向我鞠躬致歉的身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阅读练习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不准确读音。
2、加偏旁组成字,再组成词语。
()()兼()召()()()3、请给第⑤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的”、“地”、“得”。
4、在原文中找出母亲语气情绪变化的词语。
→→→5、“它或许与母子俩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机器人玩具B.小男孩C.母亲D.小男孩要说的话6、“听完这句话,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中,母亲叹了一口气的原因是:()A.母亲很生气。
B.母亲很无奈。
C.母亲很伤心。
D.母亲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7、结尾处“那位母亲离去前几次向我鞠躬致歉的身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母亲的身影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8、请给这篇文章选一个最合适的题目。
()A.感动B.秘密C.机器人玩具D.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