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一章 导论

合集下载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重点

社会学研究⽅法复习重点第⼀章导论1、社会研究:⼀种以经验的⽅式,对社会世界中⼈们的⾏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然的;研究⽅式是经验的⽽⾮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判断的。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的特殊性;研究的⼲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2、社会研究的⽅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法论、研究⽅式、具体⽅法及技术。

⽅法论:⽅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相互对⽴的⽅法论:实证主义⽅法论和⼈⽂主义⽅法论。

研究⽅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献研究;实地研究。

具体⽅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

抽样⽅法、测量⽅法、统计分析⽅法、定性资料分析⽅法、计算机应⽤技术。

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较: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象征的描4、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①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②设计研究⽅案和准备研究⼯具③资料的收集④资料的处理与分析⑤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第⼆章理论与研究⼀、理论:⼀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1、概念:是对现象的⼀种抽象,是⼀类事物的属性在⼈们主观上的反应。

2、变量:就是具有⼀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变量:指的是其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发⽣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指的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导致⾃⾝发⽣改变的变量。

中介变量:指的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个变量,它在⾃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中处于⼆者之间的位置,表明⾃变量影响因变量的⼀种⽅式或途径。

3、命题:指的是关于⼀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1. 定量研究定义:定量研究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量化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特点:- 数据量化:定量研究依赖数字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

- 可操作性:定量研究通常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重复。

- 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普遍性结论。

分类:- 描述性统计: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如频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等。

- 推断性统计: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定性研究定义:定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非数字化的手段来理解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和背景。

特点:- 数据非量化:定性研究侧重于文字、图像、声音等非数字数据。

- 灵活性:定性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 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个体的经验、观点和行为的背景。

分类:- 田野调查: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 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对话,收集他们的看法和经验。

- 内容分析:对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中的主题和模式。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1. 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它包括:- 研究范式:指导研究的基本信念和假设,如实证主义、建构主义等。

- 研究逻辑:研究推理的逻辑结构,如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 研究伦理: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具体手段,包括:- 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 数据处理方法:如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 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主题分析、案例研究等。

3. 研究技术研究技术是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技巧,例如:- 问卷设计技巧:如何设计有效、可靠的问题。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而除非我们了解社会问题形成和延续的原因,否 则我们就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研究和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提供了考察和了 解社会事务的途径。
若干备受争议的社会调查案例
1.政绩广告:高度满意的机关作风 2005年1月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2005
年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会议通报了该省省级机 关“万人评议”结果,在回收的10312份评议表 中,对省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满意的占 54.73%,基本满意的占44.57%,满意率达99.3%。
其实,在社会研究中定性和定量方法都很有用,你们会 发现有些研究情境和议题适合使用定性方法,有些适合 使用定量方法,还有一些则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典型研究: 王天夫 《城市夫妻间的婚内暴力冲突及其
对健康的影响》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
四、社会调查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例子:城市拆迁问题
在城市,以房屋拆迁和居民安置为中心的城市拆迁冲 突,直追农民负担、下岗失业,成为近年来群众上访 的又一大焦点。
3. 北大原来亚洲第一
英国《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27日公布了 2005年全球大学排行榜,美国哈佛大学名列第 一,中国的北京大学名列全球第15位,超过日 本的东京大学而名列亚洲第一。
评论
我们不去研究怎么排名出来的,总之我们还是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对于一个论文转载为 零的大学,给一个什么样的综合排名都不值得 自豪。
文献研究(document study):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 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 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和 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如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和 (对原始数据资料的)二次分析等。
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 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 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 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简答论述重点第一章

《社会研究方法》简答论述重点第一章

第⼀章社会研究导论 1、简述社会研究的特征 ①经验性。

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活中的具体事实⽽获得对社会的认识。

②理论性。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两层含义。

③⽬的性。

⾸先,社会研究是⼀种有⽬的的认识活动。

每个社会研究项⽬的第⼀步都是要根据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确定研究题⽬和明确研究的意义。

④社会性。

社会性特征,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的,是⼀种社会性的活动。

2、试述社会研究的社会性(论述) 所谓社会性特征,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的,是⼀种社会性的活动。

⾸先,社会研究的⽬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

⼀般说来,社会研究的选题应该具有社会意义,它应该对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产⽣积极的影响。

其次,社会研究是⼀种社会活动。

⼀⽅⾯,在当代社会中绝⼤多数调查研究活动都是以有组织的⽅式进⾏的,在社会调查活动中需要有各种机构和各类⼈员的分⼯合作;另⼀⽅⾯,许多社会研究活动,尤其是较⼤规模的调查和研究活动需要有⼤量的社会配合。

因此,在社会研究活动中会涉及分⼯、合作、配合等⼀系列的社会互动过程。

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

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化以及学术发展等⽅⾯产⽣影响。

3、简述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 任何⼀项社会研究活动都包含:社会研究主体、社会研究对象、社会调查内容、社会调查⽅法等⽅⾯的基本要素。

4、简述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般扮演哪⼏种⾓⾊ (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2)社会研究项⽬的委托者 (3)社会研究项⽬的承担者 (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5、试述社会研究的⽬的(论述) 社会研究是⼀项有⽬的的社会认识活动,其⽬标在总体上看是为了获得对于⼈的⾏为和对社会的可靠认知。

(1)探索未知的事物 社会研究者探索未知社会现象的原始动机⾸先为了服务于社会实践,即⼈们在⽣产和⽣活实践中需要了解⼈的⾏为和社会运⾏的规律。

社会学调查方法.doc

社会学调查方法.doc

第一章社会调查研究导论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作用、目的1社会调查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地认识活动。

2社会研究:(1)社会调查研究:a社会调查b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3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是:(1)直接在社会生活中系统地收集资料(2)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3)以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为目的(4)在实践中形成理论并检验理论4社会调查的作用:感知、描述、解释、预测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1)得出科学的理论知识,以指导社会实践(2)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3)在实践中检验政策、计划和理论二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1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2)科学性原则调查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实证性和逻辑性)(3)系统性原则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调查以理论为指导,同时依据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数据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防止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1、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方法论是人们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一般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体现和应用,是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基本方式(研究方式)是贯穿于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与操作方式具体方法是在调查研究的某一阶段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等2、科学方法论3、西方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不同观点(1)在社会现象的规律性方面:人文主义者(德国-狄尔泰)否认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实证主义者(法国-杜尔克姆)认为社会现象有规律性。

(德国-韦伯)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综合。

(2)在如何认识社会现象方面: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对立 b整体认识与个体认识的对立 c客观检验与主观判断的对立(3)在如何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方面a客观解释与主观理解的对立b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对立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对立4、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不同观点:(1)普遍联系的观点(2)历史的、发展的观点(3)对立统一的观点(4)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四社会调查简史1、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社会调查可分为四大类:(1)行政统计调查(2)社会问题调查(3)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4)研究性调查2、近代社会调查(17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a威廉·配弟《政治算术》,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手打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3.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4.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即实证研究,是指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或者说针对某一种看法和观点,需要透过实地的经验来验证或检验。

5.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相对于人文主义方法论而言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互相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的特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法国社会学家XXX提出的,实证一词意味着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这五层含义。

夸大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

把常识“范围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征象的实际规律”。

7.定性研究:是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讨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通过发掘题目、理解事件征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发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定性研讨是研讨者用来定义题目或处理题目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是非实验性的,即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的表达。

8、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几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字,或求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定量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侧重于且较多的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②.定量研讨源于实证主义,在范式上更接近科学的范式③.定量研讨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④.定量研讨者往往夸大客观事实、夸大征象之间的相关、夸大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⑤.定量研讨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验证的第二章理论与研究必考章节1.理论:社会研究中的理论常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PPT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PPT

第十一章 撰写调查报告
本章重点内容 1、 调查报告的类型及结构 2、 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3、 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 4、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写作 5、 撰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 1、 试比较两类调查报告在结构上的差异性 2、 试分析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3、 试分析两类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素
相互关联
第三章 研究设计
本章重点内容: 1、 社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2、 研究课题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3、 研究假设的意义和形式 4、 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5、 调查方案的一般性内容 6、 问卷调查方案和实地研究方案的实例 思考题: 1、 试述假设陈述形式与变量关系的联系 2、 试述分析单位的含义及类型 3、 谈谈如何在调查中避免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的区别 3、 谈谈社会调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原理
本章重点内容: 4、 社会调查的科学逻辑 5、 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 6、 各类调查研究的作用 7、 几个重要的概念:变量、命题、假设、操作化等 8、 研究过程概述 思考题: 1、 试述各种社会调查研究的区别 2、 谈谈变量中的相互关系 3、 结合社会现实,谈谈社会的基本要素与社会调查研究的
第五章 测量
本章重点内容 1、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2、 测量的尺度:定类、定序、定距与定比 3、 操作化的含义及相关内容 4、 测量量表 5、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思考题: 1、 试述操作化的内在含义 2、 试分析测量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3、 试比较总加量表和累积量表的差异
第十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
本章重点内容: 1、 单变量描述统计 2、 单变量推理统计 3、 相关分析 4、 回归分析 5、 理论分析常用的其他分析 思考题: 1、 试述列联表中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2、 试述假设检验中小概率原理和两类错误的关系 3、 试述方差分析的原理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

社会调查与方法(含答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大纲(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第一章导论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答: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的困难性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个部分构成?P10不同的方法沦、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P203.找几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或相关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的社会研究报告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分别采取的是哪种社会研究方式,所用的具体资料收集方法是什么。

答:4.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人文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答: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P43-44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

P456、陈述社会研究的一般程序,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答:1、选择问题阶段:选择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的意义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选取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它是为实现研究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所谓道路选择是指为达到研究便道而进行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的技术工具。

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是指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间确定的发生、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4、资料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与解释研究成果。

研究的过程可以通过示例解释。

如独生子女问题。

7、社会学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它具有以下哪些基本特征答:(1)研究主题是社会而非自然研究主题指研究涉及的现象领域或范畴。

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十分广泛,它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论
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 和技术
具体方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 量表法,抽样法,测量法,统计分析法, 定性资料分析法,计算机技术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层次上的差别 同时相互影响和制约
第三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简介 定量研究-实证主义-实证范式 定性研究-人文主义-解释范式 马克思· 韦伯:“人是悬挂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定量研究:对事物的量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解决“有多少”“是多少”等的数 量问题来对事物进行研究。本质就是运用统计模型来测试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存在的相关性,从而检验研究者自己对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是否正确以及以此 来推断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操作步骤:提出假设——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抽样——选择测量 工具——控制无关变量——实施测量——检验效度——数据运算与分析——验 证假设——得出结论。
思考题
•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那几个部分构成?不 同的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之间存在 怎样的关系?
•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 如何理解两者之间不存同
• 三、结语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 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只要我们善于利用 各自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同时可以通过两 种方法的结合来达到彼此间相互补充,使研究 成果更具全面性。在同一个研究中,使用这两 种相互互补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从不同侧 面、不同角度来研究同一问题,从而能得出更 加全面、精确的研究结论。因此,明了定性研 究和定量研究的差异,把握两者之间的相互联 系,对我们进行教育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两种方法的结合更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研 究事物。
第四节 研究的过程
• • • 选题 研究设计 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任务、研究设计、组织调查队伍等)
研究实施-资料收集:(调查阶段(进入调查现场、现场各种关系的协调、运用 各种方法或手段收集资料) 资料分析:研究阶段(审查、整理、统计、分析资料,理论探讨) 得出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总结阶段(调查报告撰写、调查工作总结、调查成果 评估等)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一、社会研究及其意义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 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 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 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 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要素按一定方式组 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社会研究的特征 (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 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 制约,保持客观的困难。
•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体系
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文主义方法论 研究方式: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索性 研究;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普查、抽样 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 •
年轻夫妻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 • • • • • • • 袁方等:《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郑杭生等:《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美)艾尔·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 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水延凯等编著:《专题调查及实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风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4年。 李金昌:《抽样调查与推断》,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 叶至诚、叶立诚:《调研方法与调研报告》,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徐经泽主编:《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定性研究:就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 究。解决所研究事物“是什么”以及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等本质性的问题,继而对所 研究的事物作出语言文字的描述,从而达到反 映研究对象特征和本质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侧重于用语言文字描述、阐述以及 探索事件、揭示现象和发现问题。 操作步骤:确定研究问题——陈述研究目的 ——选择研究对象——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 资料——与研究对象建立关系——深入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