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

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QC/T 471—2006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1—1999

QC/T 481—2005 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QC/T 481—1999

QC/T 488—2000(2009)汽车燃油箱盖、加油口QC/T 488—1999

QC/T 489—1999(2009)机油散热器总成技术条件JB 1419—1974*

QC/T 508—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JB 3597.1—1984*

QC/T 509—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2—1984*

QC/T 51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3—1984*

QC/T 51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技术条件JB 3597.4—1984*

JB 3598—1984*

QC/T 51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用喷油泵及喷油器清洁度测定方法

及限值

QC/T 515—2000(2009) 汽车发动机用调温器型式与尺寸QC/T 515—1999

QC/T 516—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锡基和铅基合金金相标准JB 3657—1984*

QC/T 52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技术条件JB 3681—1984*

QC/T 526—1999(2009)汽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JBn 3745—1984*

QC/T 527—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连杆技术条件JB 3764—1984*

QC/T 54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2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

JB 3898.1—1985*

器体

JB 3898.2—1985*

QC/T 54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Ⅱ型法兰或压板安装喷油

器体

JB 3898.3—1985*

QC/T 542—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5型和6型法兰或压板安

装喷油器体

QC/T 543—1999(2009) 汽车柴油机"S"尺寸的Ⅰ型螺纹安装喷油器体JB 3898.4—1985*

QC/T 544—2000(2009)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QC/T 544—1999

QC/T 551—1999(2009) 汽车发动机飞轮壳安装尺寸JB 3922—1985*

JB 3938—1985*

QC/T 558—1999(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

方法

QC/T 570—1999(2009) 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技术条件JB 4043—1985*

QC/T 590—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技术条件

QC/T 591—1999(2009) 汽车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

QC/T 631—200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总成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QC/T 631—1999、

QC/T 630—1999

QC/T 637—2000(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JB 3258—1983

QC/T 644—2000(2009)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n 29034—1991

QC/T 747—2006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748—2006汽车发动机气门—气门座强化磨损台架试验方

QC/T 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

QC/T 828—2010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QC/T 829—2010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试验方法

QC/T 901—1998(2009)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n 29008—1991中发动机部分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

QC/T 29025—1991

(2009)

QC/T 29031—1991 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

(2009)

QC/T 29061—1992(2009)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

*********

GB 4556—2001 GB/T 10327—2011往复式内燃机防火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

GB/T 4556—1984

GB 10327—1989

GB 12732—2008 汽车V带GB 12732—1996 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4097—1993 GB 15739—1995 小型汽油机噪声限值GBn 264—1986 GB 19756—2005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 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GB/T 725—2008 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GB/T 725—1991 GB/T 726—1994往复式内燃机旋转方向、气缸和气缸盖上气门

的标志及直列式内燃机右机、左机和发动机方位

的定义

GB/T 727—2003 涡轮增压器产品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GB/T 727—1985 GB/T 1147.1—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7—1987 GB/T 1147.2—200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1150—2010内燃机湿式铸铁气缸套技术条件GB/T 1150—1993 GB/T 1151—1993 内燃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GB 1151—1982

GB/T 185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

简易法GB/T 1859—1989、GB/T 8194—1987

GB/T 1883.1—2005 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

行术语

GB/T 1883—1989

GB/T 1883.2—2005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2部分:发动机维修术语GB/T 1883—1989 GB/T 2061—2004 散热器散热片专用纯铜及黄铜带箔材GB/T 2061—1989 GB/T 2940—2005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弹簧技术条件GB/T 2940—1982 GB/T 3821—2005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GB/T 3821—1983 GB/T 4672—2003往复式内燃机手操纵控制机构标准动作方向GB/T 4672—1984 GB/T 4759—2009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GB/T 4759—1995 GB/T 4760—1995 声学消声器测量方法GB 4760—1984

GB/T 5264—2010柴油机喷油泵柱塞偶件技术条件GB/T 5264—1985 GB/T 5770—2008 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总成技术条件GB/T 5770—1997 GB/T 5771—2010 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1—1986 GB/T 5772—2010 柴油机喷油嘴偶件技术条件GB/T 5772—1986 GB/T 6072.1—2008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1部分:功率、燃料消耗

和机油消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通用发动机的附

加要求

GB/T 6072.1—2000

GB/T 6072.3—2008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3部分:试验测量GB/T 6072.3—2003 GB/T 6072.4—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4部分:调速

GB/T 6072.5—2003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5部分:扭转振动

GB/T 6072.6—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6部分:超速保护GB/T 6072—1985 GB/T 6072.7—2000 往复式内燃机性能第7部分:发动机功率代号

GB/T 6809.1—2009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1部分:固

定件及外部罩盖

GB/T 6809.1—2003

GB/T 6809.2—2006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2部分:气

门、凸轮轴传动和驱动机构

GB/T 6809.2—1988

GB/T 6809.3—2006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3部分:主

要运动件

GB/T 6809.3—1989

GB/T 6809.4—2007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4部分:增

压及进排气管系统

GB/T 6809.4—1989

GB/T 6809.5—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5部分:

冷却系统

GB/T 6809.5—1999 GB/T 6809.6—2009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6部分:润

滑系统

GB/T 6809.6—1999

GB/T 6809.7—2009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7部分:调

节系统

GB/T 6809.7—2005

GB/T 6809.8—2010 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8部分:

起动系统

GB/T 6809.8—2000

GB/T 6809.9—2007往复式内燃机零部件和系统术语第9部分:监

控系统

GB/T 8188—2003 内燃机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8188—1987 GB/T 8190.1—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部分:气体和颗

粒排放物的试验台测量

GB/T 8190.1—1999

GB/T 8190.2—2011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2部分:气体和颗

粒排放物的现场测量

GB/T 8190.2—1999

GB/T 8190.3—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3部分:稳态工况

排气烟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GB/T 8190.4—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4部分:不同用途

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

GB/T 8190.4—1999 GB/T 8190.5—2011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5部分:试验燃料

GB/T 8190.6—2006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6部分:测量结果和试验报告

GB/T 8190.7—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7部分:发动机系

族的确定

GB/T 8190.8—2003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8部分:发动机系

组的确定

GB/T 8190.9—2010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9部分:压燃式发

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试验台测量用试验循

环和测试规程

GB/T 8190.10—2010 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0部分:压燃式

发动机瞬态工况排气烟度的现场测量用试验循

环和测试规程

GB/T 8190.11—2009往复式内燃机排放测量第11部分:非道路移

动机械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气体和颗粒排放物

的试验台测量

GB/T 10398—2008 小型汽油机振动评级和测试方法GB/T 10398-1989, GB/T

10399-1989

GB/T 10414.2—2002 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轮GB/T 10414.2—1989

GB/T 10716—2012 同步带传动汽车同步带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 10716—2000

GB/T 10826.1—2007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GB/T 10826—1989

GB/T 10826.2—2008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2部分:喷油器GB/T 10826—1989

GB/T 10826.3—2008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3部分:泵喷嘴GB/T 10826—1989

GB/T 10826.4—2008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4部分:高压油管和管端

连接件

GB/T 10826—1989

GB/T 10826.5—2008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5部分:共轨式燃油喷射

系统

GB/T 11355—2008V带和多楔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T 11355—1989

GB/T 11356.1—2008带传动 V带轮(基准宽度制) 槽形检验GB/T 11356.1—1997

GB/T 11356.2—1997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

槽形检验GB 11356—1989中窄V带轮槽形检验部分

GB/T 11545—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疲劳试验GB/T 11545—1996

GB 12734—2003 汽车同步带GB/T 12734—1991

GB/T 13352—2008 带传动汽车工业用V带及其带轮尺寸GB/T 13352—1996,GB/T

13405—1992

GB/T 14096—2008 喷油泵试验台试验方法GB/T 14096—1993

GB/T 17804—2009往复式内燃机图形符号GB/T 17804—2003

GB/T 18183—2000 汽车同步带疲劳试验方法

GB/T 20064.1—2006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1部分:安全要

求和试验

GB/T 20064.2—2006往复式内燃机手柄起动装置第2部分:脱开角

试验办法

GB/T 20787—2006往复式内燃机中、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底脚结构

噪声测试规范

GB/T 21404—2008 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一般要

GB/T 21405—2008往复式内燃机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排气污染物排放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 21406—2008 内燃机发动机的重量(质量)标定

GB 20651.1—2006往复式内燃机安全第1部分:压燃式发动机

GB/T 21428—2008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安全性

GB/T 23337—2009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

GB/T 23338—2009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

GB/T 23339—2009内燃机曲轴技术条件

GB/T 23340—2009内燃机连杆技术条件

GB/T 23342—2009往复式内燃机回弹式绳索起动装置基本安全

要求

GB/T 23640—2009往复式内燃机(RIC)驱动的交流发电机

GB/T 24748—2009往复式内燃机飞轮技术条件

GB/T 26653—2011排气歧管铸铁件

JB/T 2291—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芯子结构型式及尺寸系

JB/T 2292—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进、出水口、加热口及盖

JB/T 2293—1978 汽车拖拉机用散热器风洞试验方法

JB/T 6012—2005 内燃机进、排气门技术条件JB/T 6012—1992

JB/T 6012.2—2008内燃机进、排气门第2部分:金相检验JB/T 6720-1993

JB/T 6012.3—2008内燃机进、排气门第3部分: 磁粉探伤JB/T 6719—1993

JB/T 6012.4—2008内燃机进、排气门第4部分:摩擦焊气门超

JB/T 5093—1991

声波探伤

JB/T 6013—2011 柴油机低压金属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3—2000

JB/T 6014—2011 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4—2000

JB/T 6015—2011 柴油机低压输油胶管组件技术条件JB/T 6015—2000

JB/T 8118—1997 内燃机活塞销技术条件JB/T 8118—1995

JB/T 8126.1—2010内燃机冷却水泵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JB/T 8126.1—1999

JB/T 8126.2—2010内燃机冷却水泵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JB/T 8126.1—1999

JB/T 8126.6—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JB/T 6718—1993*

HJ 437—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

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

HJ 438—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

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

HJ 439—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

符合性技术要求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概要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上年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 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2015年12月底,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在京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有何亮点?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 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新标准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汽车发动机技术汇总DOC

你真正懂车么?汽车发动机技术汇总 目前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有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W型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几种 类型。为了使读者对各种发动机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这里将常见的汽车汽油发动 机类型与各种先进的汽油发动机技术特点归纳在一起,供大家分享。 直列发动机(Line Engine) 直列发动机(Line Engine):它的所有汽缸均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它的缸体和曲轴 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其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可用L代表,后面加上汽缸数就是 发动机代号,现代汽车上主要有L3、L4、L5、L6型发动机。 L3(直列3缸发动机):一般用在1升以下的微型车上。它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 造成本也低,重量轻,比较省油。如果一台直列3台机能达到一台直列4缸机的动力性能,那当然是3缸机要好些。如早期的夏利车装配的就是3缸发动机。 L4(直列4缸发动机):直列4缸发动机俨然已成了现代汽车的一种标准选择。它的 适用范围极广,小到微型车,大到2升多的车型,均由四汽缸机为汽车提供动力。与6缸机相比,4缸机的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但它的动力性和平稳性与同排量6缸机的差别并不十分显著;现代轿车大多为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方式,需要发动机横放在车头,要求发动机的体积不能太大,直列4缸机的体积尺寸正好,因而直列4缸机获得了广泛应用。 L5(直列5缸发动机):由于直列5缸机存在很难解决的平衡问题,容易引起振动,因此直列5缸发动机现已不多见。我国长春一汽曾生产过的奥迪100也是用直5发动机。现在沃尔沃S60、S80还在用直5发动机。 L6(直列6缸发动机):直列6缸发动机现在主要用在前置发动机后驱方式的汽车上。 从平衡角度来讲,直6比直4、直5,甚至V6的平衡性都要好。出于此原因,当你的机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PGN=256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 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ID:180256F4(PGN=512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 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BYTE1 BYTE2 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 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 围:0~1000A·h BYTE5 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 围:0~750V BYTE7 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 BYTE13 BYTE14 BYTE15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式发 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02(200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1999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国标 国标针对动力电池系统,建立了常规性能和功能要求——容量、能量、功率、效率、标准循环寿命、工况循环寿命、存储、荷电保持、容量恢复、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等,建立了安全防护要求——操作安全、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滥用防护、环境适应性、事故防护、用户手册和特殊说明等,范围覆盖了电芯、模组、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这4个层级,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乘用车和商用车,已基本上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一、构建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GB或GB/T国家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仅依靠汽车行业的QC/T推荐标准作为一种参考,并不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性,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要么茫无头绪,要么各行其是、各执一词,缺乏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随着2015年新版GB/T国家推荐标准的陆续发布,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已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形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和优胜劣汰。 新国标在2015年5月颁布(部分标准将在10月份或年底颁布),与旧标准之间有一年的过渡期,从2016年开始,相关企业都将遵循新的标准进行相关检测。新国标与工信部2015年3月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一起,将 加速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水平。序号 1新标准旧标准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QC/T743-2006电动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2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QC/T743-2006电动车用锂离子蓄电池3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QC/T743-2006电动车用锂离子蓄电池4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 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程 5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作者: ————————————————————————————————日期: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3847—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 GB 11340—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3843—1983、 GB14761.6—1993、 GB 3847—1999、 GB/T3846-1993、 GB18285—2000中的压燃式 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4761.4—1993、 GB 11340—1989 GB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17691—2005 错误!未定义书签。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 段) GB17691—2001、 GB14762—2002中的气体 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18285—2005错误!未定义书签。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 14761.5—1993、 GB/T 3845—1993、 GB18285—2000中的点燃 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 Ⅳ阶段) GB 18352.2—2001 GB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5181—200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GB/T 16570—199 6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18297—200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18377—200 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20 09)错误!未定义书 签。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281—1999 (2009) 错误!未定义书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中国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中国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2011《汽车与配件》-平安证券新能源汽车研讨会系列报告(二) 何云堂:教授级高工,全国标委会电动车分委会委员、灯光分委会主任委员、全国燃料电池标分委委员、联合国《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HFCV-GTR)专家组中方负责人、联合国灯光专家组(UN/ECE/WP29/GRE)中方负责人、ISO标准《电动摩托车术语》负责人、起草人。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整车标准,有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电动摩托车;二是电动汽车部件标准主要是储能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还有电机及控制器;第三部分是基础设施标准,有能源动力、站车通信及接口、能源补给(见图1)。 在制定我国电动汽车标准时应做一下分析: ·电动汽车标准是汽车标准体系新的组成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及部件标准也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类电动汽车。 ·以现有的国际标准法规(ECE、ISO、IEC)和应用较广泛国外先进标准(如SAE、EN、JEVS)为参照,结合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研发情况制定。 ·针对燃油汽车标准不适用电动汽车的结构、部件特点,除提出基础标准、结构安全要求及部分部件性能要求,大部分为测试方法标准,避免对产品设计和技术发展的限制。 ·标准仍有待完善和提高,依赖于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积极跟踪,参与国际标准法规的制定,如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在国际上非常少,很多是国家自行制定的。 因此,制定电动汽车标准是环境保护及能源安全需要,是节约能源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需要。国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重点进行燃气汽车、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初步建立了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并进行了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的研究,“十一五”期间重点进行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燃料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及基础标准的完善。 我国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时得到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国家标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多项政策制定,促进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制定工作。 电动汽车标准制定机构和制定 1.电动汽车标准制定的组织机构(见图2)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下设29个分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使其中的一个。 ·1998年经过国标委批准,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组建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 ·负责全国电动车辆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研究。 *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标准的研究制定。 *对口ISO/TC22/SC21(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电驱动道路车辆分委会),TEC/TC69(国际电工委员会,电驱动道路车辆和电动工业用载货车技术委员会)开展工作。

标准件代号汇总表

1.半圆头内六角............................................................... 1 2.9 2.滚子......................................................................... C31-1 3.涨紧套....................................................................... C40-2 4.尼龙困扎带................................................................ D91-1 5.管接头......................................................................D96-4 6.电器接头...................................................................D96-5 7.水管..........................................................................G11-1 8.直角管接头...............................................................G13-1 9.单面管夹...................................................................G31-1 10.喉箍........................................................................G31-7 11.封口管螺母.............................................................G34-2 12.外六角油塞.............................................................G38-2 13.D8.8-10.9S内六角油塞...........................................G38-4 14.g内六角油塞......................................................GB38-4A 15.D8.8-10.9S 起子口油塞..........................................G38-5 16.组合垫圈................................................................G52-2 17.铜垫圈....................................................................G52-5 18.扩口式管接头空心螺栓...........................................G91-1 19.扩口式管接头密合垫...............................................G91-2 20.扩口式管接头管套..................................................G91-3 21.扩口式锥管螺纹直通管接头....................................G92-1 22.内六角螺钉....................................................GB70-76/86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汽车发动机国标汇总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GB 11340—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 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843—1983、 GB —1993、 GB 3847—1999、 GB/T 3846-1993、 GB 18285—2000中的压燃 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993、 GB 11340—1989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 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 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 Ⅲ、Ⅳ、Ⅴ阶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993、 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 国Ⅲ、Ⅳ阶段) GB —2001 GB 20890—2007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 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001 (2009)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全国各地低速电动车政策大汇总(上)

全国各地低速电动车政策大汇总(上) 又到年中,纵观四轮低速电动车行业,标准未定,政策未出,前景似乎不是十分的明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整个低速电动车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层层突围,表现了强劲的市场生命力。那么在旺盛的市场生命力下,低速电动车在全国各地的的政策“待遇”究竟怎样呢?接下来中国电动汽车网将连续二期为大家盘点全国各省市低速电动车政策详情,为大家呈现出低速电动车行业政策全景。请各位看官按照各省首字母查找,行业政策大事,应有尽有。首字母A 安徽省关键语句总结:满篇红中一点绿NO.1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人民政府2014年3月21日发布《关于规范四轮电动车销售和使用管理的通告》。通告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生产、销售无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质检报告的非法四轮电动车,严禁四轮电动车违规上路行驶,违反者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法规要求广大市民购买合法生产、销售的电动车,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做到不购买不符合车辆登记条件的各类电动车;已购买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和司法途径等,开展相关维权活动。NO.2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14年1月26日发布《关于取缔上道路行驶封闭式三、四轮载人电动车的通

告》。通告规定凡未纳入国家机动车登记范围,未经公安交管部门核发牌证的封闭式三、四轮载人电动车,一律不得在全市范围内上道路行驶。对违法销售封闭式三、四轮载人电动车的经营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罚。并要求广大市民不要购买不符合机动车登记条件的各类电动车。NO.3 安徽省阜阳市:2009年3月24日,安徽阜阳发布《阜阳市电动汽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需要上道路行驶的电动汽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照国家标准式样制作相关临时牌照,可加入电或电动字样,以区别其他车辆,便于管理。电动汽车的驾驶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机动车驾驶相关证件。在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前,为支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电动汽车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规定。NO.4 安徽省淮南市:2014年5月12日上午,淮南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市开展封闭式三、四轮载人电动车整治联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部门要细致开展工作,摸清底数,分清人员,区别对待;要完善方案,联合执法,综合施策;要坚持属地管理,县区统一行动,依法联合整治,确保社会稳定;要进一步建章立制,实现常态化管理。首字母B 北京及周边地区关键语句总结:国字号发声,春天还会远么?NO.1 北京地区:2013年9月17

GB标准件国标标准件国标标准件代码大全-11页文档资料

螺栓 U型螺栓JB/ZQ 4321-97 添加 方头螺栓 C级GB/T 8-88 添加 沉头方颈螺栓GB/T 10-88 添加 沉头带榫螺拴GB/T 11-88 添加 半圆头方颈螺栓GB/T 12-88 添加 半圆头带榫螺栓GB/T 13-88 添加 大半圆头方颈螺栓 C级GB/T 14-1998 添加 大半圆头带榫螺栓GB/T 15-88 添加 六角头铰制孔用螺栓GB/T 27-88 已添加取消 六角头螺杆带孔铰制孔用螺栓GB/T 28-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槽螺栓 A 和 B 级GB/T 29.1-88 添加 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GB/T 29.2-88 添加 下方头螺栓 B级GB/T 35-88 添加 T 形槽用螺栓GB/T 37-88 添加 加强半圆头方颈螺栓GB/T 794-93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GB/T 31.1-88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细杆 B级GB/T 31.2-88 添加 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细牙 A和B级GB/T 31.3-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 A 和 B级GB/T 32.1-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细杆 B级GB/T 32.2-88 添加 六角头头部带孔螺栓细牙 A 和 B 级GB/T 32.3-88 添加 活节螺栓GB/T 798-88 已添加取消 地脚螺栓GB/T 799-88 添加 沉头双榫螺GB/T 800-88 添加 小半圆头低方颈螺栓 B级GB/T 801-1998 添加 六角头螺栓 C级GB/T 5780-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 C级GB/T 5781-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GB/T 5782-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全螺纹GB/T 5783-2000 添加 六角头螺栓-细杆-B级GB/T 5784-86 添加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本总结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比热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且燃烧后生成CO2、H2O等气体,这些多原子气体的比热又大于空气,这些原因导致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加之循环还存在泄漏,使工质数量减少。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如图中Wk所示。这些影响使得发动机实际循环效率比理论循环低。 2.换气损失 为了使循环重复进行,必须更换工质,由此而消耗的功率为换气损失。如图中Wr所示。其中,因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成为泵气损失,如图中曲线rab’r包围的面积所示。因排气门在下止点提前开启而产生的损失,如图中面积W所示。 3.燃烧损失 (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料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 (2)不完全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空气混合不良,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 (3)在高温下,如不考虑化学不平衡过程,燃料与氧的燃烧化学反应在每一瞬间都处在化学动平衡状态,如2H2O=2H2+O2等,由左向右反应为高温热分解,吸收热量。但在膨胀后期及排气温度较低时,以上各反应向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上述过程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等容度而降低了热效率。 (4)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汽缸壁和工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热交换,使压缩、膨胀线均脱离理论循环的绝热压缩、膨胀线而造成的损失。 (5)缸内流动损失。指压缩及燃烧膨胀过程中,由于缸内气流所形成的损失。体现为,在压缩过程中,多消耗压缩功;燃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气流阻力,使作用于活塞上做功的压力减小。 二、充量系数 衡量不同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 2.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 4.进排气相位角 5.压缩比 6.进气状状态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阻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所组成。减少各段通路对气流的阻力可有效提高充量系数。(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1)进气马赫数M 不超过0.5受气门大小、形状、升程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2)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相对通过面积,提高气门处流量系数以及合理的配气相位是限制M值、提高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增大进气门直径可以扩大气流通路面积;增加气门数目;改进配气凸轮型线,适当增加气门升程,在惯性力容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尽可能快;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2)减少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阻力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或许你对各种车型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甭管什么车,只要看一眼车灯,关于这辆车的概念化常识便会像水银泻地一般在记忆里汩汩流出。但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也许你并未真正懂得汽车的含义。要想真正的理解汽车,你必须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譬如发动机。这就好比要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一样。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一个车迷,那么你对发动机就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对于汽车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发动机的了解是很难用“精通”来形容的,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就连许多被称作“专家”的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把每一款发动机都说得入木三分。 其实,了解发动机才是了解汽车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只有了解了发动机才算真正了解了汽车。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之后将各式各样的发动机网罗在一起,形成了这篇“搜索引擎”。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对发动机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对比,让您可以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有关发动机的知识。 引擎常识 简单上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发动机的分类 现代高科技在发动机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一些新技术、新结构广泛应用在发动机上。如V12、V8、V6发动机:它们均指气缸排列成V型,这种发动机充分利用动力学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增大发动机排量,降低发动机高度。如:AudiA8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发动机,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发动机等。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一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I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 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岀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 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 (N.J.Cugnot )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 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 牵引4-5吨的货物。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 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 )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 岀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岀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岀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岀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 动机的专利权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企业标准

ICS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485-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tication for e 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pot 2010-08-30发布2010-08-3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一、编辑背景 为了适应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支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师范试点建设,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下,开展了充电设施标准化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2008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第一批企业标准。包括《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等六项标准;2009年12月发布了弟二批企业标准。包括《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等四项标准,为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指导,2010年,根据充电设施建设的要求,并结合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体系,为充电设施示范试点建设的大范围开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持。 二、编辑主要原则及思路 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划,结合充电设施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考虑五年内充电设施的技术发展和建设要求,编制本标准。 2.本标准规定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标识等。 3.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用于指导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三、条文说明 1.范围 标准涵盖了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主要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等,是交流充电桩设计和生产的基本要求,也可作为交流充电桩采购和验收的基本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交流充电桩是一种低压交流设备,根据其基本特点,本标准重点参考了GB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和GB7251.3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引用了其中部分电气、安全性能指标及实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交流充电桩,在有些标准中又称为交流供电装置。 4.基本构成 本标准列出的“桩体、充电插座、保护控制装置、计量装置、读卡装置、人机交互界面等”是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应允许生产厂商按照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辅助结构、 5.功能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主要功能,包括人机交互、计量、刷卡付费、通讯、安全防护、自检等。 5.1.1根据使用环境和显示数据量,可选择配置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屏等。

标准件国标号和命名规则STANDARD PARTS (中英对照)

标准件常识 STANDARD PARTS IN COMMON BY:John.CJ 标记含义CODE MEANING □□ □□/□ □□□□-□□□□ M□□×□□ □□ 等级GRADE 公称长度NOMINAL LENGTH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 米制METRIC 发布年份YEAR OF ISSUE 发布顺序号RELEASE ORDER NO. 推荐RECOMMENDATION 标准类别STANDARD CATEGORY 零件类别PARTS TYPE 注:标记时,根据需要可能仅列出部分内容。 NOTE: When marking, only parts of the content may be listed according to need. E.G 螺栓GB/T 5781-2000 M12×50 C级 BOLT GB/T 5781-2000 M12×50 C GRADE 螺栓GB/T 5781 M12×50 BOLT GB/T 5781 M12×50

NOTES Hexagon bolts with wire holes on head-grade A Hexagon head bolts with fine pitch thread-Full

Slotted countersunk flat head screws(common 和有

Hexagon thin nuts (chamfered) with fine pitch Prevailing torque type all-metal hexagon nuts,

【汽车行业类】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行业)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汽车核心-发动机技术全面介绍 或许你对各种车型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甭管什么车,只要见壹眼车灯,关于这辆车的概念化常识便会像水银泻地壹般在记忆里汩汩流出。但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也许你且未真正懂得汽车的含义。要想真正的理解汽车,你必须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譬如发动机。这就好比要见壹个人,首先要见他是否有壹颗善良的心壹样。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壹个车迷,那么你对发动机就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对于汽车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发动机的了解是很难用“精通”来形容的,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就连许多被称作“专家”的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把每壹款发动机都说得入木三分。 其实,了解发动机才是了解汽车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只有了解了发动机才算真正了解了汽车。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进行了壹次“地毯式的搜索”,之后将各式各样的发动机网罗在壹起,形成了这篇“搜索引擎”。我们的目的只有壹个,通过对发动机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对比,让您能够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且掌握有关发动机的知识。 引擎常识 简单上讲发动机就是壹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仍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壹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和发动机融为壹体,把发动机变成壹个复杂的机电壹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发动机的分类 现代高科技在发动机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壹些新技术、新结构广泛应用在发动机上。如V12、V8、V6发动机:它们均指气缸排列成V型,这种发动机充分利用动力学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增大发动机排量,降低发动机高度。如:AudiA8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发动机,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发动机等。 壹般情况下,按照排量大小的不同发动机分为3缸、4缸、6缸、8缸几种类型。目前1.3L-2.3L 排量的车大多采用直列四缸发动机,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2.5L之上的排量壹般采用多缸设计,其中有直列6缸,如宝马;也有呈壹定角度分俩边排列的V型6缸发动机,可有效果降低震动和噪音,如别克车系;壹般来说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就越高。但当下也有些小排量的车通过涡轮增压、多气门、可变正时器等技术来提高功率。 发动机的性能 发动机性能参数也就是最能体现发动机工作能力的参数,主要包括: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排量往往和发动机功率联系在壹起,排量的大小影响着发动机功率的高低,通常也把它作为划分高、中、低档车的标准。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上下运动,这样往复运动必然有壹个最高点和最低点,活塞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所扫过的气缸容积,称为单缸排量,所有气缸排量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最容易混淆的俩个概念,有人认为车的功率越大,力就越大,其实不然。同样300匹马力,在跑车上能够让车跑到250公里/小时之上的速度,但在壹部货柜车上,可能最多只有150公里/小时的速度,但它能拖动30-40吨重的货柜。这里面的奥秘就在于俩部车的扭矩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来说,功率表当下高转速,在发动机性能曲线图上,随着转速上升而明显上升,它决定了车子能跑多快,扭矩不壹定在高转速时发挥,在曲线图上较为平直,它能够决定车行驶时的力量,包括加速性。 在解读发动机参数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见功率有多大,同时也要见到扭力参数,且注意当发动机处于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时的转速,当然以转速值稍低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