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阻燃整理

合集下载

阻燃整理

阻燃整理
• 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 织物结构 • 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 • 添加剂的种类 • 工艺参数
阻燃性能测试
• 点燃难易性 • 火焰表面传播速度 • 发烟能见度 • 燃烧产物的毒性 • 燃烧产物的腐蚀性
基本试验方法
• 燃烧广度 • 续燃时间 • 阴燃时间
限氧指数LOI 限氧指数LOI
• 测试方法:一定尺寸的试样置于燃烧筒中的试样夹 上,调节氧气和氮气的比例,用特定的点火器点燃试 样,使之燃烧一定时间(2分钟)自熄或损毁长度为一 定值(40mm)时自熄,由此时的氧\氮流量计算LOI指 数 • GB/T5454-1997规定试样恰好燃烧2min自熄或损 毁长度为40mm时所需要的氧的百分含量
无机阻燃剂与有机阻燃剂的有序组装
放大5万倍 放大 万倍
烧不着! 烧不着
柔软! 柔软
项目 物理 性能 力学 性能 重量,g/m2 重量, 断裂强力 /N 撕裂强力 /N 经向 纬向 经向 纬向
任务要求 ≤310 ≥800 ≥800 ≥32 ≥29 ≤3 ≤12.5 无 ≥30
达到指标 120~130 ≥800 ≥700 ≥50 ≥50 ≤3 ≤12.5 无 ≥ 30
织物收缩率 /% 阻燃 性能 损毁碳长 /mm 熔化性能 耐洗涤次数/次 耐洗涤次数 次
其他满足服装穿着舒适性的指标
项目 牢度 性能 日晒牢度 摩擦牢度 沾色牢度 褪色牢度 达到指标 6-7级(最高8级) 级 最高 级 4-5级(最高 级) 级 最高5级 4-5级(最高 级) 级 最高5级 4-5级(最高5级) 级 最高 级
合成纤维(锦纶)的阻燃整理
• 磷、卤系列阻燃剂不适合,相反加快燃烧 • 硫系阻燃剂如硫脲、硫氰酸铵、氨基磺酸 钠 • 腈纶织物阻燃研究进展不大 ——装饰布 、 长毛绒阻燃需求

阻燃整理技术

阻燃整理技术

阻燃整理技术纺织纤维基本上属易燃烧物质,在~300℃裂解,裂解产物与空气混合,具有可燃性,自燃或遇明火燃烧。

阻燃整理:阻止织物燃烧。

或使纺织品燃烧速度放慢,离开火焰后不燃烧。

纺织品的燃烧性:纺织品燃烧过程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燃烧模式纤维热裂解纤维热性能物理指标玻璃化温度(Tg):低---热塑性纤维,Tg、Tm<Tp、Tc。

燃烧前受热,先软化、收缩、熔融,后裂解、燃烧。

燃烧时由于熔融物滴落可以造成续燃困难,但高温熔滴粘着皮肤造成深度灼伤。

高---非热塑性纤维,如天然纤维、耐高温纤维,Tg、Tm>Tp、Tc, 受热至高温直接裂解,燃烧。

熔融温度(Tm)热裂解温度(Tp)燃烧温度(Tc)需氧指数LOI纺织品燃烧需氧指数(限氧指数):LOI指在N2、O2混合气体中,纺织品保持烛状燃烧所需O2的最小体积分数。

LOI = O2/N2+O2×100% 需氧指数,大---难燃。

>21%(空气中氧比例)小---易燃。

<21%燃烧骨架效应:也称蜡烛焰芯效应。

混纺织物如涤/棉织物在燃烧时,非热塑性纤维的炭化对热塑性纤维的熔融起骨架作用,熔融物不滴落,粘附在骨架上燃烧,如同蜡烛燃烧。

因此,混纺织物阻燃很困难。

阻燃方法纺织品阻燃针对燃烧的整个过程进行抑制,方法如下:1)对纺织品热分解产物进行控制,使分解产物成为不燃性产物和固体残碴。

2)热裂解产生气体为大量不燃性气体,如水、SO2、CO2,冲稀可燃性气体。

3)干扰、终止燃烧火焰的氧化还原反应,熄灭火焰。

4)形成阻隔层,阻止热、可燃气体在火焰与织物之间传递。

二、阻燃机理1、棉织物的阻燃机理纤维素热裂解:棉阻燃剂棉织物阻燃后,热裂解温度降低,裂解以炭化形式为主。

涤纶的阻燃机理:涤纶阻燃:裂解温度和裂解产物不改变,火焰燃烧受到抑制。

涤纶燃烧:自由基连锁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热。

火焰反应涤纶阻燃剂阻燃整理工艺:1、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不耐洗阻燃整理:硼砂:硼酸:磷酸氢二铵= 7:3:5 或5:5:1 织物浸轧烘干,增重10~15%即有效。

纺织品阻燃整理

纺织品阻燃整理
6 阻燃剂应用于基质
阻燃 整 理 的 效 率 和 阻 燃 剂 的 正确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 ,其中一 些重要的因素是 : 织物结构 、织物 组成 、最终用途 、指定的测试方法 、 技术要求 、与其他整理的相容性 , 以及必要的耐久性 。
- 涂层或舐涂法 :这种方法常 用在起毛织物上 ,例如地毯 、装饰 布或窗帘 。这类织物不能用全浴 浸渍法 ,因为此法会改变织物的色 调和绒毛压 。当织物的“孔隙”需 闭合时 ,也可用涂层法 ,例如垂直 的百叶窗 、弹簧卷式百叶窗 、遮黑 布和遮光布 。为了节约加工成本 , 可以把阻燃剂加到涂层粘合剂中 。
离火焰温度最高区域 ,即纤维熔融 并形成液滴 ,直到温度降到熔点以 下 。所以这些纤维实际上不会着 火燃烧 。但是 ,如果融化和形成熔 融液滴的过程被延缓或阻止 ,比如 存在纺织助剂和染料 ,这些纤维也 会着火燃烧 。
在混纺纤维中 ,如聚酯和棉混 纺织物 ,棉在燃烧过程中起“支架” 的作用 ,阻止熔融液滴的形成 。这 种合成纤维的另一个缺点是熔融 液滴会引发第二次火灾 。
这个 例 子 可 以 直 接 应 用 到 许 多其他纺织品上 ,如窗帘 、地毯 、床 单等 。通过恰当的应用阻燃剂 ,可 使纺织品发生火灾的机率大大降 低 ,因而阻止危及人生命的情况发
图 1 阻燃椅套 (右) 和未阻燃椅 (左) 的比较
国际纺织导报 2001 年第 1 期
67
生 ,明显降低火势蔓延的危险 ,逃 逸时间也可以显著增加 。不同的 研究已经论证阻燃剂的成本相对 于纺织品的销售价格要低 ;另一方 面 ,阻燃整理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的保护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远远超 过它的商业意义 。
5 阻燃机理
关于 阻 燃 剂 的 作 用 已 经 进 行 了大量讨论 ,也发表了很多关于这 方面的文章 。除了考虑纤维的化 学组成外 ,还需决定选择最佳阻燃 剂 ,以阻止织物在热作用下发生分 解反应而释放可燃气体 。已经有 各种不同的理论解释阻燃剂的作 用。

8-阻燃整理

8-阻燃整理

卤-锑协同效应
锑的氧化物是卤系阻燃剂的优良协同剂。 锑的氧化物有:Sb2O3,Sb2O4,Sb2O5,其中
Sb2O3常用。 一般认为主要是卤素与锑在固相中反应生成
挥发性的三卤化锑,然后在气相中发挥作用。
第四节 纤维素纤维的阻燃整理
1. 棉织物的热裂解过程
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易燃性纤维。在较低温度 下热裂解时,可能发生分子链1,4一甙键的 断裂,继而残片发生分子重排,并首先生成 左旋葡萄糖。左旋葡萄糖可通过脱水和缩聚 作用形成焦油状物质,接着在高温的作用下 又分解为可燃的有机物、气体和水。
Cl
CH2OH
CH2OH
+ + PH3 4 CH2O HCl
[P(CH2OH)4] Cl
Proban工艺:(奥布莱-威尔逊)
浸渍-烘干-氨熏-氧化-水洗
四羟甲基氢氧化磷(THPOH)
CH2OH P CH2OH
CH2OH
+
OCHl -
CH2OH
(HOCH2)4P+
+ + (HOCH2)3P CH2O
要有良好的阻燃耐久性,包括耐水洗、耐干洗、耐气候性等; 不影响或较少影响纤维和织物的色泽、外观、手感和其他物
理机械性能; 无毒、无刺激性,有生物可降解性,燃烧后发烟量少,烟雾
无毒性; 纤维用阻燃剂应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 价格低廉,应用工艺简单。
2. 阻燃整理剂的分类
(1)无机阻燃剂
金属氧化物和卤化物 (钛、锑,使用简便) 硼砂(单独使用用量高,与硼酸1:1或7:3) 磷酸盐(磷酸锌、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
二、溴系阻燃剂及其整理工艺
六溴环十二烷和十溴二苯醚 六溴环十二烷:采用轧烘焙工艺或高温高压

阻燃剂及阻燃整理工艺 ppt课件

阻燃剂及阻燃整理工艺  ppt课件

(2)密度比空气大,形成隔离层,将燃烧体系与空气隔
离。三种机理共同作用。 ppt课件
16
3 阻燃性能测试
1)氧指数测试:适用于纺织品、塑料、橡胶等
氧指数:是表征聚合物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指使聚合物 样品在N2-O2混合气流中持续燃烧所必须的最低含氧量 OI=[O2]/([O2]+[N2]) ×100 式中:[N2]、[O2]流量L/min 一般 21 阻燃至少27以上
2)燃烧性能测试 阴燃(余燃)时间:试验条件下有焰燃烧终止后材料持续 无焰燃烧时间。 续燃时间:有焰终止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时间。
ppt课件
17
测试方法:
45度角测试,垂直燃烧测试,碳长测试
以纺织品为例:(GB5455-1997)
取阻燃整理布条各3块,每块7*25.4cm,温度21度湿度
65%放置8小时以上,置于阻燃测试仪,使样品离灯口
与末端距离为碳长。碳长越短,阻燃效果越好。阴燃时间
越短效果越好。
ppt课件
18
4 阻燃剂介绍
4.1卤系阻燃剂
卤系阻燃剂主要以终止链自由基反应机理和隔离膜机 理发挥阻燃效果。(还包括稀释机理)
国内阻燃剂市场的主流品种。主要有溴系和氯系两种。
燃烧时产生HX,HX与自由基发生反应:
HX+•OH→H2O+•X HX+•O•→•OH +•X
HX+•H→ H2+•X
产生的HX比空气重起隔离作用,H2O、H2起稀释作用, HX与燃烧产生的活泼自由基•OH反应,从而终止燃烧过
程链连锁反应。
ppt课件
19
卤系阻燃剂与磷系阻燃剂、金属氧化物阻燃剂 (如锑化物体系)具有理想的协同作用。

第九讲:羊毛阻燃整理发展

第九讲:羊毛阻燃整理发展

羊毛阻燃测试方法
• 羊毛的阻燃整理分为非永久性、半永久性 和永久性阻燃整理。
用于科研和研究的测试方法
• 垂直测试法 • 垂直燃烧标准(GB5454-85)规定了一种测定 各种经阻燃处理织物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 可以用来测定织物阻止燃烧和阴燃及炭化 的倾向。其中: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 点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有焰燃烧规定为续燃;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 或者无火焰产生时,移开点火源后,材料 的持续J无焰燃烧为阴燃。
永久性整理
• 羊毛整理上公认为性能优良的阻燃剂是六 氟钛酸钾(K2TiF6简称钛盐)和六氟镐酸钾 (K2ZrF6简称镐盐),由它们整理的产品并获 国际羊毛局的推荐,即zirPro整理。产品经 一系列生物鉴定确认是安全的,并具有良 好的耐洗性。可是,经钛盐处理的羊毛会 有泛黄现象,从而影响染色色光,在日光 曝晒下泛黄情况厉害:而经镐盐处理则无变 色的缺点:在相同的吸附条件下,钛盐的阻 燃效果(指LIO值)比镐盐好。
永久性整理
• 经钛盐和镐盐处理的羊毛,在洗涤过程中 氟含量会逐渐损失。但在洗涤5次以下,镐 和钛的含量都能保持恒定。在氟含量很低 时,镐盐与按基(指羊毛分子链上的)形成络 合物,这一反应进一步说明zirpro整理后有 良好的耐洗性。
永久性整理
• 在钛盐或镐盐处理时,添加一些四卤代邻 苯二甲酸酐(如四溴或氯代邻苯二甲酸酐, TBPA)则可以明显的提高其阻燃性能。经由 Zirpro/TBPA处理的羊毛的耐洗性比单独处 理(Zirpro)的好。这一结果很可能与zirpro处 理是在凝聚相作用,而TBPA则是在气相中 作用的机理相关。
半永久性阻燃
• 四轻基甲基氯化磷(THPC)可加尿素或三聚氰胺甲 醛或其他添加剂。 • 工艺用:织物轧烘焙→洗涤(30-40℃) → H2O2氧化 (40-50℃) →脱水→烘干。增重一般控制在1520%,一般能耐50次水洗或干洗。阻燃指标可符 合美国民间联邦规则(EA.R)宽体喷气飞机,缺点 是手感较硬,易于起皱,储存期较短,为三至九 个月,对部分染料染色有影响。部分卤素阻燃剂 如四澳苯甲酸配(TBPA)等对羊毛整理后也有一定 的耐洗效果,一般可耐多次温水洗涤。

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

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
1.前言
据美、英、日等国家对火灾起因的统计,近年来纺织品引起的火灾呈上
升趋势,已占据火灾总数的一半,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世界各
国纷纷出台了纺织品阻燃的有关标准,对室内装饰、工业用布、服装用纺
织品等做了严格的规定。

绝大部分的纺织材料是可燃的,需要经过阻燃处理来降低燃烧速度或使
其离开火源后能够迅速停止燃烧。

纺织品的阻燃整理有两种方式:1、添
加型,将阻燃材料与纺丝原液混和,或将阻燃剂加到聚合物中再纺丝,从
而使纺出的丝具有阻燃效果。

2、后整理型,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将阻燃
材料通过浸渍、浸轧或涂层等方法整理到织物上。

本文主要介绍织物的阻
燃涂层整理。

阻燃涂层胶是功能性涂层胶的一种,是把阻燃材料通过一定的方式添加
到涂层胶中去,整理后不仅具良好的涂层风格,同时赋予织物优异的阻燃
效果。

涂层阻燃整理与传统的浸渍或浸轧阻燃整理相比,具有耐洗性好,
强力不下降,不需要污水处理等优点,因此,在室内家纺、工业用布等领
域应用广泛。

2. 阻燃涂层胶中涂层基胶的类型和性能特点
印染行业应用的涂层胶主要有聚丙烯酸酯(PA)、聚氨酯(PU)和
PUA。

PA的价格较低,合成和聚合技术较易掌握,能满足一般涂层要求,
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与PA相对,PU在性能上有独特之处,主要为耐磨、耐溶剂、耐低温(一30℃以下),防水透湿性好,具有优异
弹性和皮膜感。

PUA是将PU与PA进行接枝,它结合了PU与PA的优点,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染整名词解释

染整名词解释

染整概论重要名词解释1、退浆率=(退浆前上浆率—退浆后上浆率)/退浆前上浆率失重率=(退浆前织物重量—退浆后织物重量)/退浆前织物重量2、轧余率=(轧液后织物重量—轧液前织物重量)/轧液前织物重量3、浴比:加工物质量与加工液(质量)体积之比4、丝光指纤维素纤维织物在一定张力、一定温度、一定时间的条件下与浓碱反应,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并具有丝样光泽的过程。

5、碱缩指纤维素纤维织物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的条件下与浓碱反应,使织物变得紧密、富有弹性的加工过程。

(松式加工)6、炭化就是利用羊毛纤维与植物性杂质对无机酸有不同的稳定性,使织物性杂质受到破坏,达到除草目的的过程。

7、练碱率(脱胶率)绸匹脱胶后的失重对脱胶前绸匹重量的百分率8、原纤化指利用纤维易于原纤化的倾向,将湿织物在松弛状态下使未被固定在纤维内部的短纤维末端翘起的过程9、松弛加工是将纤维纺丝、加捻、织造时所产生的扭力和内应力消除,并对加捻织物产生解捻作用而形成皱效应的过程10、定形是指纺织品经过一定的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形态并保持其稳定性的过程11、热定型是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的张力下加热到所需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然后迅速冷却,使织物的尺寸形态达到稳定的加工过程12、碱减量利用热碱对酯健的水解作用,且碱的水解作用是由表及里的,纤维表面被腐蚀,出现坑穴,纤维变细,纤维重量减少,光泽柔和,有真丝般手感滑爽有弹性的过程13、碱量率指碱处理使纤维重量减少的比率14、染色指染料与纤维酯健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利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染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坚牢色泽的加工过程15、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使用加工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或不退色的能力)16、染料是指能在水溶液或其他介质中使纤维染成各种坚牢色泽的有色有机化合物17、颜料(涂料)指不溶于水,并对纤维没有亲和力,只能依靠粘着剂的作用机械的附着在物体上而着色的有色物质18、耐晒牢度指染物在日光照射下保持不褪色的能力19、耐洗牢度指染物在肥皂等溶液中洗涤时的牢度20、补色:在可见光范围内,凡是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相混合在一起成为白色的这两种颜色成为互补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常用阻燃剂及其工艺 o 硼砂/硼酸或磷酸二氢铵混合物 非耐久性阻燃剂,价廉、效果好,用于窗帘等不常洗织物。 可用浸轧、喷雾、涂刷等方法应用。
• Boric acid (H3BO3) /borax (Na2B4O7) are often used as non-durable flame retardants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cellulose fibers for insulation. Boron functions in the condensed phase as a lewis acid and as mentioned earlier, coats the fiber with a glassy polymer to insulate the polymer. o 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 常用锑、钛的氧化物或卤化物,处理纤维后经水解生成氢氧化锑或 钛沉积在纤维表面,作为纤维素的脱水剂,纤维燃烧时生成较多的 固体炭,挥发性物质减少,是一种半耐久性阻燃剂(经15次温和洗 涤),可用浸渍法加工,加工织物手感粗硬,强力下降30%左右。
11
o 磷酸及其盐类 常用磷酸、磷酸氢二胺、磷酸二氢胺和聚磷酸胺,由于它们与纤 维素反应,使其燃烧时固体炭量↑,焦油及可燃性气体↓,有阻燃 作用,为半耐久阻燃剂,因对纤维损伤严重而不常应用。 Phosphorus compounds react with the C(6) hydroxyl of the anhydroglucose unit blocking the formation of levoglucosan. This reduces the amount of fuel to the flame. Additionally, phosphorous promotes char formation. The acidity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hosphorous analogues and its electrophilic nature lowers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dehydrating cellulose. Additionally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crosslinking cellulose chains which further enhances char formation.
第九章 阻燃整理
第一节 引言
纤维制品如服装、装饰织物、产业用布易于引发火灾,需要进行 阻燃整理。不同的纺织品有不同的阻燃要求。 美、英国调查:近一半的火灾是由纺织品引起的,德国调查:约 20%是由装饰布引起的。 阻燃产品最初是仅用于军用特品,继而用于运输工具、公共场所 的装饰布和工作服,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衣服、家用织物上亦要求 阻燃性。 值得指出的是阻燃整理不能使纤维不燃烧,而是降低其可燃性, 离开火源后能迅速停止燃烧。阻燃是相对的。
18
应用工艺: 二浸二轧(40~60%)→烘干→熔烘(185~195℃ 1.2~1.5min)→ 水洗→烘干。 处方: 阻燃剂 12~15% 交联剂 1.0~1.5% 渗透剂 0.1 防泳移剂 0.1 柔软剂 0.1 与纤维作用原理: 阻燃剂热熔进入涤纶纤维内部,温度要在185~195℃。可耐60℃ 洗50次,阻燃剂保持率在95%以上,而未固着在织物上的阻燃剂 易被温水洗掉。(耐久型)
6
催化脱水论:阻燃剂改变纤维的热裂解历程,发生脱水,阻止可 燃性物质产生,固体炭量增加,抑制有焰燃烧。
熔滴作用:阻燃剂降低熔融温度,形成熔滴,离开燃烧体系。
吸收游离基作用(气相阻燃理论):阻燃剂作为游离基的转移体, 使它们失去活性,阻止游离基反应的进行。卤化烃有此作用: RX + H·→ HX + R· 客观而言,在实际中,阻燃剂的阻燃作用是多种机理的复合作用。 其中覆盖论、气体论、吸热论和催化脱水论通常适用于纤维素纤 维织物,而熔滴作用和吸收游离基作用通常适用于合成纤维织物。

应用工艺:浸轧—烘干—焙烘—后处理
16
第五节 涤纶及T/C织物的阻燃整理
涤纶纤维的热性能 LOI:20~22 Ts :238~240℃,Tm:255~260℃,Tp:420~449℃,Tc:450℃ 研究不如棉纤维深入,P系和含Br系阻燃剂有一定效果,如三 (2· 3-溴丙基)磷酸酯(TDBPP),但有致癌性早已停产。近 年来,新产品Antiblaze 19T可用于100%聚酯纤维,效果好,低 毒性。亦有采用十溴二苯醚(DBDBO)作为阻燃剂,但需与三氧 化二锑和粘合剂配合使用。
19
六溴环十二烷
六溴环十二烷是由十二碳烯与溴加成而制备的高溴含量化合物, 作为织物用阻燃剂是其水分散液。
Br Br
Br Br
Br
Br
20
日明成化学的Phoscon FR-100,日华化学的NIKKA Finon CG-1,国 内已有厂家生产。 o 工艺: p-d-c 工 艺 : 一 浸 一 轧 ( 58% ) → 烘 干 ( 120℃×2min ) → 熔 烘 (200℃×90s)→皂洗→水洗→烘干 处方:Nikka Finon CG-1 20% (owf) 染色同浴工艺: 染色(浴比1:10 130℃×60min)→皂洗或还原清洗→水洗→烘干 处方:阻燃剂 15%(owf) 染料 3% (owf) 分散剂 0.5 % (owf) 与纤维作用原理: 阻燃剂在130℃左右变为溶解状态,并均匀吸附于涤纶纤维,继而进 入其内部。
8
9
Levoglucosan(左旋葡聚糖), shown in figure 65. is the major product formed by the pyrolysis of cellulose. It is the cyclic acetal(乙缩醛)created when the alpha-1,4-glucosidic(甙) linkage is split, and a molecule of water is lost between the C(1) and C(6) hydroxyls of the anhydroglucose (葡萄糖) unit.
13
THPC、TMM与纤维素纤维之间的反应产物
CH2O HN C N H N H2 C H N OH2C C N N C NH CH2O Cl HOH2C CH2 CH2OH P CH2O Cell Cell
TMM THPC
Fiber
14
普鲁班(Proban)工艺 THPC、TMM(或尿素)、NH3三者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于纤维上 工艺:浸轧→烘干→氨熏→后处理 (氨熏法)
12
o Tetrakis(hydroxymethyl) phosphonium Chloride (THPC) 四羟甲基氯化磷 [P(CH2OH)4]+Cl-
50年代由美国人发明,现代许多阻燃剂由其衍化而来,是一种耐 久性阻燃剂(其中四个活泼的羟甲基能与纤维素上的甲基反应)。
应用方法: THPC/酰胺法 • THPC与TMM、尿素、氢氧化钠、柔软剂等混合组成阻燃工作浴, 应用P-D-C工艺加工,THPC与TMM反应生成聚合物,沉积于纤 维上,并少量与纤维反应。耐水洗,但加工织物手感硬、强力损 失较严重,吸氯,泛黄。
7
第四节 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
纤维素的燃烧过程(COMBUSTION OF CELLULOSE) When cellulose fibers are heated, three classes of volatile chemicals are generated at pyrolysis temperature, 350C, o flammable volatiles(可燃性挥发物), e.g., alcohols, aldehydes and alkanes, o flammable gases(可燃性气体), e.g., carbon monoxide, ethylene and methane。 o non-flammable gases (可燃性气体) , e.g.,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vapor. If oxygen is present when the pyrolysis products reach or exceed the combustion temperature, oxidation takes place (burning) and the volatiles are converted to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as shown in figure 64.
3
影响纤维燃烧的因素 o 化学组成中的H含量↑,LOI↓。 o 组成中N含量↑,LOI↑。 o 组成中的阻燃元素Cl、Br、 P、S和 Sb ,阻燃性↑。 o 分子结构刚性好、规整;结晶度、取白度高,燃烧性↓。
o 炭化倾向↑,燃烧性↑。
4
5
第三节 阻燃机理
覆盖论:覆盖保护作用,阻燃剂如硼砂/硼酸在高温下发生熔融现 象,形成玻璃状保护膜,一方面是隔断外界氧气进入,另一方面 是阻止可燃性气体向外界扩散,达到对纤维的覆盖保护作用。 气体论:阻燃剂在高温时放出不燃性气体,将燃烧放出的可燃性 气体冲淡到燃烧浓度以下,即具有气体稀释作用。不同气体的稀 释作用如下列顺序: N2>CO2>SO2>NH3 。 吸热论: 阻燃剂在受热时发生吸热反应,如分解、熔融、升华、 相变等,使纤维迅速散热,达不到燃烧温度。
17
环膦酸酯阻燃整理工艺
以美国Mobil公司的Antiblaze 19T为代表,其是由瞵酸酯与双环 亚瞵酸酯反应而成的混合物,结构通式可能如下:
O H3CO P H2CO C2H5 OH2C C OH2C CH3
O P CH3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