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有趣的小学生数学知识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故事大全

一年级数学故事大全

一年级数学故事大全小明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非常喜欢数学课,因为老师总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讲解数学知识。

今天,让我们跟随小明一起来听听一些有趣的一年级数学故事吧!故事一,《小猫和小狗的比较》。

从前,有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它们都很喜欢吃饼干。

有一天,它们一起拿到了一样多的饼干,小猫吃了3块,小狗吃了2块,然后它们又拿到了一样多的饼干,这次小猫吃了5块,小狗吃了4块。

你知道它们一共吃了多少块饼干吗?故事二,《小兔子的胡萝卜》。

小兔子种了一些胡萝卜,第一天它摘了3个胡萝卜,第二天又摘了5个,第三天又摘了2个。

请问,小兔子一共摘了多少个胡萝卜呢?故事三,《小鸟的蛋》。

小鸟妈妈生了3个蛋,第一天孵出了1只小鸟,第二天又孵出了2只小鸟。

请问,小鸟妈妈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鸟呢?故事四,《小鱼的朋友》。

小鱼有3个朋友,它们一起游泳,第一天有2只小鱼来找它玩,第二天又有4只小鱼来找它玩。

请问,小鱼一共有多少个朋友呢?故事五,《小蜜蜂采花蜜》。

小蜜蜂飞到花丛中采蜜,第一天它采了2朵花的蜜,第二天又采了3朵花的蜜。

请问,小蜜蜂一共采了多少朵花的蜜呢?故事六,《小猴子的香蕉》。

小猴子有一串香蕉,第一天吃了4根,第二天又吃了3根,第三天又吃了5根。

请问,小猴子一共吃了多少根香蕉呢?故事七,《小熊的玩具》。

小熊有一堆玩具,第一天买了3个玩具,第二天又买了2个玩具,第三天又买了4个玩具。

请问,小熊一共买了多少个玩具呢?故事八,《小鸭子的蛋》。

小鸭子妈妈生了4个蛋,第一天孵出了2只小鸭子,第二天又孵出了3只小鸭子。

请问,小鸭子妈妈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鸭子呢?故事九,《小狐狸的果子》。

小狐狸摘了一些果子,第一天摘了5个,第二天又摘了3个,第三天又摘了4个。

请问,小狐狸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呢?故事十,《小青蛙的跳跃》。

小青蛙一共跳了6次,第一次跳了2米,第二次跳了1米,第三次跳了3米,第四次跳了2米,第五次跳了1米,第六次跳了3米。

请问,小青蛙一共跳了多少米呢?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小明不仅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

六个小学一年级数学创意学习活动

六个小学一年级数学创意学习活动

六个小学一年级数学创意学习活动一年级是小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年,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数学的学习可能有些枯燥和抽象。

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老师和家长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创意学习活动。

下面介绍六个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创意学习活动:1. 数字人生游戏:这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数字和数数。

老师或家长可以在纸上绘制出数字人生游戏的大致轨迹,然后在每个节点上标上数字。

学生可以使用小人形等代表自己,并按照骰子点数来前进。

例如,学生摇到了“5”,就可以将小人形移动到数字人生游戏的下一个节点上。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知,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数数能力和运算能力。

2. 数学物语:通过故事的方式来教授数学是一种很有趣的学习方法。

老师或家长可以编写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故事,并以趣味的方式展现故事中的数学概念。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家族的故事,通过他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数学知识。

3. 数字拼图:这是一个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的数学活动。

老师或家长可以用卡片或纸板将数字1至9分割成若干小块,并将这些小块打乱顺序放在一起。

学生需要按照正确的数字顺序将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

这个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字顺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对其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有所帮助。

4. 数学游戏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老师或家长可以邀请小学生来扮演数学游戏中的角色,例如加法超人、减法骑士等。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解决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例如求解简单的数学运算题或解决数学谜题。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5. 数学迷宫:迷宫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或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迷宫,要求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题或运算来找到正确的路径。

小学生一年级趣味数学第1讲 数的大小排列

小学生一年级趣味数学第1讲 数的大小排列

上大的数就大。(
)里依次填“<”、“>”、“>”;第三组题目都是十位
相同的两位数比较大小,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那个数就大。(
)里依次
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100
4. 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年龄,请小朋友们把他们的年龄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猴子 30 岁 老虎 20 岁 马 40 岁 大象 80 岁
乌龟 170 岁 鹰 160 岁 梭鱼 260 岁 长颈鹿 25 岁
4. 一(3)班同学的数学竞赛出来了,老师把 6 个小组的总分告诉全班同学: 第组合第组总分一样多; 第组的总分比第④多,但比第组少; 第⑤组的总分没第组、第组多,但比第④组多; 第组的总分比第⑥组少。 猜一猜,全班哪个小组的总分最多?哪个小组的总分最少?
数的大小排列
情景引入: 为了进行观察、比较,有时需要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按要求,一搬排列的方式分为 两种:一种是按从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另一种却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排列时一般在数字 之间用“>”或“<”号表示出来。
知识平台: 技法一:数位少的数小于数位多的数。 技法二:数位相同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技法三:最高位的数相同就依次看下面的一个数位, 哪个数位上的数大哪个数就大。

开展有趣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活动

开展有趣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活动

开展有趣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活动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在小学一年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们更加快乐地学习数学,教师们可以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

一、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游戏:1. 数字接龙: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学生需要依次说出该数字的下一个数字,直到某人出错或者重复。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认知和思维敏捷度。

2. 数字拼图:将数字卡片打乱并摆在桌面上,学生们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拼成指定的数字。

拼图可以通过不同的难度设置,逐渐增加学生的挑战。

3. 数学迷宫:设计一个迷宫,每个迷宫单元格中都有一个数字,学生需要根据数字的大小依次找到迷宫出口。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值排序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4. 数学猜谜:设计一些有关数学的谜语,学生们需要根据谜语的提示推理出答案。

通过解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数学实践活动除了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1. 背豆子比赛:将一些豆子放在一个袋子里,并告诉学生每个袋子里有多少颗豆子。

学生们需要用手摸出袋子里的豆子数量,并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准确地背出数量。

这个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数量感知能力和触觉判断能力。

2. 排队游戏: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排一队。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学生们需要按照数字的大小依次排队,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排序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数学探险:带领学生们到校园或周围环境中进行数学探索。

比如数数校园中的树木数量,观察树叶的形状和数量,或者计算花坛中鲜花的数量等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数学手工制作数学手工制作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游戏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游戏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游戏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兴趣,教师常常会引入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快乐成长。

一、找数字游戏找数字游戏是一种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游戏规则是老师在黑板或卡片上随机画出一组数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筛选,找到符合要求的数字。

比如,老师给出以下数字:2、4、6、8、10,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偶数。

学生可以用手指在空中比划,或者在纸上圈出偶数,从而锻炼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字的分辨能力。

二、计算小达人计算小达人是一款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由教师或学生问题,然后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计算,并尽快给出答案。

比如,老师问:“5+2等于几?”学生需要迅速算出答案并回答。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数学小探险家数学小探险家是一款结合数学知识和实地探索的游戏。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去校园或户外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设置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迷宫游戏,要求学生根据迷宫的布局和给定的数学问题推理出最终的出口。

这种游戏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四、形状拼图形状拼图是一种培养学生几何形状认知和空间想象力的游戏。

游戏的方式是老师给出一个几何形状,然后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几何形状找到相应的图案拼图,并将其正确地插入到几何形状的空缺处。

通过玩这个游戏,学生既能够了解各种几何形状的名称和形态,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五、数学猜谜数学猜谜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老师先给出一道数学问题,然后学生需要根据问题中的提示,思考并找到相应的数学答案。

例如,老师说:“我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是个位的两倍,个位和等于6。

讲给一年级小学生的经典数学故事3篇

讲给一年级小学生的经典数学故事3篇

讲给一年级小学生的经典数学故事1. 小手指和小拇指的故事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则经典的数学故事——《小手指和小拇指》。

从前,小手指和小拇指是好朋友。

有一天,小手指对小拇指说:“我比你长,你比我短,我们的身高该怎么比较呢?”小拇指思考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我们的身高分成10段,一段一段的比较。

于是,小手指和小拇指一起站在墙边,用小手指的长度为单位,把墙分成了10段,然后他们一起测量了自己的身高,发现小手指占了6段,而小拇指只有4段。

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就可以比较出谁的身高更高了。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比较身高、长度等物理量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标准单位来测量,或者把它们分成相等的段来比较。

比如,我们可以用千克来比较物品的质量,或者把一块长木板分成10段,用其中一段的长度来比较其他物品的长度。

我相信,这个小故事会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也会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2. 小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则有趣的数学故事——《小猴子和香蕉》。

从前,有一只小猴子,它看到了一堆香蕉,但是它够不着。

这时,它找到了一个箱子,但是它太矮了,无法够到箱子上面。

于是,它找到了一些石头,一块块地往上堆,最终建成了一座高高的塔,爬上去够到了香蕉。

但是等它爬下来的时候,它发现自己留下了太多的石头。

于是,它又决定把石头一块块地往下扔,直到底下剩下两块石头为止。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里涉及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吗?首先,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小猴子建塔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石头的数量看成一个数列,然后求出这个数列的前缀和,就可以得到小猴子每次堆石头的总数。

这样做不仅简单,而且不容易出错。

其次,小猴子在扔石头的时候,每次扔掉的石头数量可能不一样。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循环来解决:每次扔掉的石头数量等于上次剩下的石头数量减去2,直到剩下的石头数量小于2为止。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发现,数学不仅存在于课本中,而且随处可见。

一年级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一年级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2、王老师带12位小朋友去看电影,每人要买一张票,一
共要买几张票
12+1=13张
3、有10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已经捉住了7 人,还要捉几人
10-7-1=2人
1、强强和小华打了2小时的乒2、小红过生日,请了8个小朋友去她家,那么现在她 家有几个小朋友
8+1=9个
3、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去游泳,从前面数它排第9,从后 面数它排第6,一共有几只鸭子
生活中的
趣味数学
1、弟弟今年6岁,哥哥今年10岁,10年后,哥哥比弟弟
大几岁
10-6=4岁
2、张老师走进教室时,只有10位学生,那么现在教室 里一共有多少个人
10+1=11个
3、小明家住在9楼,那么他回家从1楼走到家,要走几 楼
9-1=8楼
1、教室里的10盏灯都亮着,如果关掉2盏灯,教室里还
剩多少盏灯 10盏
9+6-1=14只
1、10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 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10-8=2只
2、10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 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10-8-1=1只
看清楚两道题哪点 不一样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北师大版学校一班级数学《好玩的图形》学问点熟悉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熟悉,能辨别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看,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外形,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简单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同学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爱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洁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了解七巧板的组成。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识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只让同学直观熟悉,知道外形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通过观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熟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篇二】北师大版学校一班级数学《好玩的图形》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力量和创新意识。

2、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熟悉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4、观赏利用图形组成的漂亮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熟悉图形教学目标:1、正确熟悉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2、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区分,了解它们的用途。

3、进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难点:熟悉图形,了解用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把课前预备好的学具拿出来。

2、小组相互介绍。

3、小结学习状况。

二、新课教学1、小组汇报:一边介绍图形一边拿起实物模型。

2、归纳板书: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3、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外形的图形吗?(1)小组沟通(2)汇报评议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认真看清题意,完成。

2、涂一涂按要求画一画。

3、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

4、数一数眼睛看认真,试做,校对。

动手做(一)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

能对简洁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2、进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力量教学重、难点:折出图形,拼出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有趣的小学生数学知识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一年级有趣的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容,具体内容: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我今天就给大家看看一些有关于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趣的小学生数学知识阿拉伯数字3世纪时,印度...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我今天就给大家看看一些有关于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趣的小学生数学知识
阿拉伯数字
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

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

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这就是现在的阿拉伯数字。

我国《量和计量》国家标准规定,写多位数的时候,可从个位起,每三位分作一节,节与节之间空半个数字的位置。

例如,一亿两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写作:123456000。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用亩作为土地的面积单位。

一亩约为667平方米。

第一次数学危机(毕达哥拉斯悖论)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唯心主义学派,兴旺的时期为公元前500年左右。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指整数),数学的知识是可靠
的、准确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数学的知识由于纯粹的思维而获得,不需要观察、直觉和日常经验。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希帕索斯发现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其斜边不可通约。

这个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希帕索斯正是因为这一数学发现,而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投进了大海,在大约公元前370年,这个矛盾被毕氏学派的欧多克索斯通过给比例下新定义的方法解决了。

数学发展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形成时期(——公元前5世纪)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创造简单的计算法,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二、常量数学时期(前5世纪——公元17世纪)也称初等数学时期,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何、代数、三角。

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三、变量数学时期(公元17世纪——19世纪)第三个时期的基本结果,如解析几何、微积分、微分方程,高等代数、概率论等已成为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现代数学时期(公元19世纪70年代——)1.康托的"集合论"2.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数学分析"3.希尔伯特的"公理化体系"4.高斯、罗巴契夫斯基、波约尔、黎曼的"非欧几何"5.伽罗瓦创立的"抽象代数"6.黎曼开创的"现代微分几何"7.其它:数论、拓扑学、随机过程、数理逻辑、组合数学、分形与混沌等
小学生的数学的学习知识
数学家
祖冲之
大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大约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这一比国外大约要早早1000年。

刘徽(大约1700年前)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注中提出把割圆术作为计算圆的周长、面积以及圆周率的基础。

刘徽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将倍数逐次加倍,得到的圆内接正多边形就逐步逼近圆。

恩格尔系数
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就越大。

这一定律是通过恩格尔系数反映出来的。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
一年级数学文化知识
黄金比
a:b0.618:1约在2000多年前,在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的直径的3倍。

几何学和欧几里得
几何学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空间图形的有关问题。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在数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书从17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

哥德*猜想
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最先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猜想。

这个猜想至今无法证明。

人们把这个猜想比喻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完全数
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

像6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完美数)。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