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就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与,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与教育手段等。

5.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6.六艺:就是两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7.七艺:教会教育的教育内容,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与“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8.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9.教育现象:就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就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社会现象与教育认识现象。

10.教育问题:就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与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与理论疑难。

11.教育规律:就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与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2.苏格拉底“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问答法。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与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与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3.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她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内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一切思想、观念都就是后天获得的,都就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14.个体身心发展:就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就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15.遗传:也叫遗传素质,就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与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16.个体主观能动性: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与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17.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就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与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与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18.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19.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全面、与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与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的。

20、智育:就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她们的智力与与学习有关的

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1、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就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教师:就是传递与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就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上讲,凡就是把知识、技能与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就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24.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与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与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25.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从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26.学生观: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瞧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27.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态度等。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8.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与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就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与,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就是指某一门学科。

29.课程日标:就是根据教育宗旨与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就是课程本身要完成的具体目标与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就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基础,就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30、课程计划: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1.课程标准:就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就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32.教材:就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就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就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

33.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34.课程的横向结构:义称课程范围,讨论的就是一定的课程结构内部,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35.直线型课程:质的就是将课程内容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36.螺旋式课程:就就是按照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学习单元或年级安排大体相同,但在深度与广度上不同的内容。

37.国家课程:就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与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38.地方课程:就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39.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40.课程设计: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的实质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41.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就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2.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课程目标、实施与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与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与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43.课程资源:就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她包括学生以及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就是课程资源的核心与主要组成部分。

44.教学:就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与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5.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46.教学原则: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它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47.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48.启发性原则: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她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9.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0.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51.讲授法:就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52.谈话法: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53、讨论法:就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瞧法与见解,从而进行

54、演示法:就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与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与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55教师指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与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56.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57.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58:班级授课制:就是把学生按年龄与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与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59.复式教学: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60.分组教学:就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61.备课:就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与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62.教学评价:就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与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与评定的过程。

63.诊断性评价:就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64.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与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与书面测验。

65、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就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66.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与决定她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她就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67、参照评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就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68.教学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与活动程序。

69.学校德育:就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与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与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70.德育目标:就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1.德育内容:就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与道德规范的总与。

72.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就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73.德育原则: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与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74.导向性原则:就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与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75.疏导原则:就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她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就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76.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77.知行统一原则:就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

一致。

78.德育模式:实际上就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79.德育途径:就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与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80.德育方法:就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与。

81.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就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德育方法。

82.榜样示范法:就是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德育方法。

83.陶冶教育法:就是教师利用环境与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84.实际锻炼法: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思想与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85.班级:就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与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86.班级管理: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就是班主任与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87.班级平行管理:就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与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88.班级民主管理:就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与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89.班集体:就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与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90.班主任:就是班集体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就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91.课外、校外教育:指在课程计划与学科裸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92.教育合力:就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面,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9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就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与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与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94.教育研究方法:就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与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就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95.观察研究法:就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与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96.调查研究法: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及其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97.实验研究法: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98.行动研究法:就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99.叙事研究:就是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

100.校本研究: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指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校长、教师为主力军,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101.个性心理:就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就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102.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03.知觉:就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4.似动知觉: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瞧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瞧到了连续的运动。

105.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106.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瞧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就是运动后效。

107.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她的其她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108.错觉:就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就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09.最小可觉差: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ll0.感觉后像: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111.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与再现。

112.有意识记:就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113.遗忘:就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网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114.系列位置效应:就是指接近开头与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115.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与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16.舌尖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

117.表象:就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18.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就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就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119.再造想象:就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20.原型启发:就是从其她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21.灵感:在创生往往带有突然性,称为灵感。

122.思维:人脑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23.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12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就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125.概念同化: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

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

126.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127.抽象: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128.注意:就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就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129.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30.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131.心境:就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132.理智感:就是人认识事物与探求真理的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133.意志:就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134.需要:就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就是有机体自身与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135.动机:就是激发与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136.能力:就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137.流体智力:就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新奇事物的快速辨别、记忆、理解等。比如:记忆的广度,在性质上属于流体智力。

138效度: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落嘞阡她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就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她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39.人格:就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她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就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她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40.气质:就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141.性格:就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142.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43.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44.关键期:就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145.顺应:就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与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146.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就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就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就是最近发展区。

147.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与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148.学习:就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49.刺激的泛化: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

150.强化:就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与速度增加的过程。

151.逃避条件作用:就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

152.替代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瞧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153.有意义学习: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154.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155.学习动机:就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155、学习动机:就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156.自我提高内驱力:就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157.成就动机:就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158.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就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59.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60.复述策略:就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61.生成性学习: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两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与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162.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与元认知监控。

163.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她活动的影响。

164.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新情境去。

165.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与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与态度的具体应用。

166、定势:就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167.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就是一种经过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就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168.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169.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就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170.组块:就是指若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171.高原现象: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172.问题解决:就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173.品德:又称道德品质,就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特征。

174.内化:即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75.教学设计:就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与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176.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与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177.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78.群体极化:就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179.认同:就是群体中的个体从认识、情感与行为上,把社会行为内化成个体行为体系的社会心理行为,它就是模仿的深化结果。

180.课堂气氛:就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81.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82.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83.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就是学生自主而不受她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184.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也称为发现学习,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就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185.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

186.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187.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88.多媒体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与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的信息形态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189.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必备的品德的总与,就是调节教师与她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

19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19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教师自己、她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与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进行考察与价值判断。

192.自我评价法:就是指教师个人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原则等一系列评价体系,对自己的道德所进行的一种自我认识与自我判断。

193.教师业活动中正确本的指导准则动中提出的最

194、教师职业道德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195.教案:就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通常以一

节课为单位编写,也称之为课时教学进度计划。

196.课堂导人:就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197.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198.课堂对话: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199.教学口语表达:就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与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的行为方式。

200.教态语言表达:主要就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与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2017年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8 B 、1979 C 、1980 D 、1981 2 .人际关系因素属于发展学生的范围【】 A 、心理健康 B 、身体健康 C 、社会适应 D 、智力发展 3 .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4 .以下某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 A 、严格的评价标准 B 、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C 、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 D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5 .以下某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A 、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 B 、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成绩 C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D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其中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适当的策略。【】 A 、从上至下的策略 B 、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C 、从下至上的策略 D 、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

7 .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 A 、起始阶段 B 、实施阶段 C 、维持阶段 D 、评价阶段 8 .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A 、体育与健康课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外运动训练 D 、体育竞赛 9 .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 A 、合理性 B 、灵活性 C 、多质性 D 、隐蔽性 10 .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11 .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A 、人体心理变化规律 B 、感知觉规律 C 、人体适应性规律 D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 .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A 、可靠有效 B 、相互竞争 C 、相互适应 D 、相互帮助 13 .体育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 A 、健康知识 B 、运动经验 C 、运动知识 D 、身体练习 14 .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高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高中体育教师招聘测试试卷 体育测试2009-01-12 15:09:01 阅读5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卷満分为15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30分) 1.高中体育和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其中体育知识理论和田 径系列为必修、必选内容。 2.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外课和室内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课、复习课和联系课。 3.某学校高二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 场比赛,共有7轮。 4.新课程标准将课程总目标细分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运动参和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5.学校组织校内田径运动会,一般可由报名编排自序册比赛分工画跑道比赛的记录宣告闭幕 六个主要过程组成。 6.教师示范一般可分为镜面示范正面示范肢体示范语言示范 7.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可分为、、、和。 二、辨别题(下列观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中相应题号下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学校体育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教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x) 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 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v) 3.高中学生体育和健康学习成绩评价应采用等级评定。(v) 4.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来自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v) 5.水平六是对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要求。(x) 6.田径运动径赛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触及终点后沿垂直 面的先后为准。(x) 7.淡化体育教学中的竞技化倾向就是淡化技术教学。(v) 8.分组教学有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v) 9.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奈·史密斯在1891年发明的。(v) 10.足球比赛中罚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v)

2015年河北省唐山市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复习资

2015年唐山市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复习资料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程(堂)教学。 2.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这次课改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3.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生命化教学理念。 4.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 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 6.科学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功先天因素是主要的,后天训练是重要的。 7.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8.力量是指人体克服阻力的能力。 9.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10.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而疲劳不能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 11.新课标中规定小学一至四年级为每周4 节体育课,五至九年级为每周3 节体育课。 12.《课标》中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13.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14.在田径比赛中,铅球、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均为2.135m。 15.在体育课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 三、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2.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3.快乐三要素 简单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发自内心的。 4.生物年龄 指个体在解剖结构、生理机能等生物方面达到的实际年龄,它反映了每个人生长发育的快慢程度。 5.运动训练 凡是培养运动员的一切准备过程都可称之为运动训练。 6.健康 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善的状态。 7.运动指数 课内的平均每分钟脉搏数除安静时的每分钟脉搏数。 8.诱导性练习 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 9.体适能(体能)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10.练习轨迹 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三、本人从事体育教师招聘编制考试工作五年以上,总结和整理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和资料,该资料来自各地的体育教师编制招聘考试试卷中,在加上我们团队的搜集与整理、和各种渠道得来的资料。本资料内容可以说十分精炼,可谓是一份珍贵的教师考试宝典资料,所有资料含有答案。各地考试出现率非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146题8页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体适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2010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0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测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站立式起跑的口令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 2、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地,裁判判其违例。( ) 3、身体素质一般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 4、足球比赛中只有双方守门员可以有意用手触球。() 5、《体育和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 的的必修课程。() 6、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 7、足球比赛规则规定直接接到界外球者没有越位限制。() 8、俯卧式跳高是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的。() 9、人体自身发展,需要体育锻炼伴随终身。() 10、体育课按时间先后顺序一般可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1、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和友谊”。() 12、《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其中1---2年级为水平六。() 13、行进间“向左转走”时,转向后先迈右脚。() 14、篮球比赛时进攻方将球投进后,可以马上要求暂停。() 15、排球“中一二”进攻战术的基本配合方法是由前排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五 名队员都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由二传队员组织进攻的进攻战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标准篮球场的中圈直径米,标准男子排球网高米。 2、三级跳远的第一跳为单腿跳,第二跳为,第三跳为。 3、马拉松全程共长千米。 4、短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5、体育和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框架,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内容是、、。 7、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 8、1894年法国教育家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举行第一届。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的节奏和节奏相配合。 10、田径运动可分为田赛、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标枪场地落地区的角度是。 A、40度 B、29度 C 、35度 D 、30度 2、下面哪种不属于氧运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___________。 A、呼吸系统 B、血液 C、神经系统 D、心血管系统 3、《教师法》是年颁布的。 A、1992 B、1993 C 、1994 D 、1995 4、用右手投掷铁饼,铁饼出手后的旋转方向为。 A、顺时针 B、逆时针 C、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可 D、不旋转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

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推荐答案 时间120分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标准篮球场的中圈直径长3.6 米,标准女子排球网高2.24 米。 2、《学生体质建康标准》的必测项目有3项,分别是身高、体重和肺活量。 3、女子100米栏共有10 个栏架,起跑点至第一栏13 米。 4、08年甘肃省对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项目进行了改革,其中改革后一般身体素质包括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和原地推铅球三项。 5、短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 。 6、跳远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 7、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第23 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 8、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叫运动技能。 9、弯道跑技术要求左手臂摆幅小,右手臂摆幅大,重心向内倾斜。 10、田径运动包括田赛、径赛和全能运动。 11、篮球跳起投篮时,应在身体至最高点时使球出手,中远距离投篮球出手后,应使球向后方向旋转。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孔子关于为人师表的名言。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铅球场地落地区的角度是。 A、40度 B、29度C 、35度D 、30度 2、一次标枪比赛中,共有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每个运动员可跳次。 A、3 B、4 C、5 D、6

3、国家规定,在校学生每天必须保证体育活动小时。 A、0.5 B、1 C、1.5 D、2 4、下列不属于动力性力量的项目是___________. A、田径 B、游泳 C、吊环 D、球类运动 5、___________ 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A、耐力运动 B、有氧运动 C、无氧运动 D、恒常运动 6、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A、起跑 B、起跑后的加速跑 C、途中跑 D、终点冲刺和撞线 7、灵敏素质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十字变向跑、滑步跑等。 A、50米 B、100米 C、300米 D、折线跑 8、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___________,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A、冷敷 B、温敷 C、凉敷 D、热敷 9、1895年,由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 A、美国詹姆士.奈史密斯 B、英国詹姆士.奈史密斯 C、美国威廉.基.摩根 D、英国威廉.基.摩根 10、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10秒钟的脉搏数一般认为次较合适。 A、20――24 B、22――26 C、24――28 D、26――30 11、正规的排球比赛每个队有名队员在场上比赛。 A、5 B、6 C、7 D、8 12、足球比赛中,攻方队员触球出端线,由守方在球门区内(任意地点)踢球。 A、球门球 B、角球 C、任意球 D、掷界外球 13、接力跑中的接力区长米。

5-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5

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试卷九 一、名词解释:12分(3×4) 1、终身体育: 2、水平目标: 3、社会适应: 4、健康: 二、填空:33分(0.5×66)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修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坚持的指导思想,促进;激发,培养学生意识;以学生中心,重视学生的;关注需求,确保。 3、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4、新健康三维观: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5、三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体育教学体系包含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7职业道德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工作量 、、。 8、“非典”全称是: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肺炎,“疫区”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或者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涉及的地区)。 。 9、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z。 10、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是:步长、步幅;跳远的技术组成:、、、;影响投掷远度因素: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等因素。 11、裁判员的职责是:,。 12、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1.22米的请列举出两个:跑到分道宽踏跳板 13、口令一般由动令和预令组成。 14、心率调控运动中,最高心率=220-年龄,青少年的靶心率,上限=最大心率×85%,下限=最大心率×60%。 15、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是次数(Frequency)、强度(Intensity)和时间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以从事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必须采用的基本监控原则。 16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包括:全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 三、选择题:10分(0.5×20) 1、1894年法教育家( )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举行第一届,二十七届在( )举行的,( )宣布二十九届在我国举行,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 A:萨马兰奇B:罗格C:顾拜旦D:美国E:古希腊F:澳大利亚 2、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 )-- ( )- -( )。 A:水平目标B:课程目标C:领域目标 3、标准篮球场长( )米,宽( )米,球板长( )米,高( )米,篮球圈上沿高( ),场中圈直径( )米;排球场长( )米,宽( )米,进攻线距中线( )米;足球门两柱距( )米,高( )米,点球点距球门( )米。A:1 B: 1.2 C:1.8 D:2.44 E:3 F:3.05 G: 3.6 H:7.32 I:9 J:9.15 K:11 L: 15 M:18 N:28 四、判断:13分(1×13) 1、看一个学校的运动比赛成绩就能判断其体育工作的好坏。( ) 2、组织课间操、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师份内的事不应计工作量。( ) 3、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体育教师招聘试卷(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A 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身高,体重,肺活量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 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支撑摆动要求以肩为轴,脚向远伸,髋向远送,身体伸直。(√) 2、直腿后滚翻的保护与帮助是保护者单手提拉练习者臀部,帮助推手和翻转。(×) 3、韵律操比赛,可设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由竞赛组织部门确定,采用统一的动作和音乐进。(√) 4、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动作是通过蹬腿、送髋、转体、挺胸、低头、推臂、拨球连贯动作将球推出;。(×) 5、足球个人进攻战术包括:停球、跑位、运球过人、射门。(×) 6、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内,裁判员判其违例。(×) 7、急停是快速移动中突然停止,借以甩开防守者的方法。动作有一步急停和两步急停。(√) 8、如八个队员参加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其比赛场次为七场。(√) 9、长拳的手法主要有拳、掌、勾,步法主要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10、重力休克是在剧烈运动中,由于体内大量缺氧所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的休克。(×)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2、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全面锻炼的原则; 3、经常性锻炼原则; 4、区别对待的原则;

【精选教育】 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试题(标准答案)

精选教育学资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力量)、(角度)。 3、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4、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5、一节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其中(基本)部分是课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时间安排不应少于全课的(五分之三)。 6、“向右转走”预令落在(左)脚上,动令落在(右) 脚上。 7、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 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8、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 7 ) 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X ) 2、现阶段初中阶段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 3、在进行

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4、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X ) 5、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6、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X ) 7、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X ) 8、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和夏天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X )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多少米?(C ) A、200m B、300m C、400m D、800m 2、运动员运动时,踝关节扭伤后应:(C) A、立即热敷按摩 B、立即冷敷按摩 C、立即冷敷,24小时后热敷 3、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B)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2 C、11 D、13 4、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示范授课(C )

小学体育教师编制考试试题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一)选择题 48、跨栏跑时,摆动腿过栏后积极下压,(B)落地 A、全脚掌 B、前脚掌 C、双脚 D、脚后跟 49、挺身式跳远的技术中,(C)是最重要的 A、助跑 B、踏跳 C、助跑与踏跳的结合 D、落地 50、挺身式跳远在空中成( B)姿势 A、跨步 B、腾空步 C、弓步 D、弓箭步 51、挺身式跳远中,身体在空中的要求是(C) A、身体前倾,摆动腿先落地 B、身体在空中平稳,摆动腿先落地 C、身体在空中平稳,两腿同时落地 D、身体前倾,两腿同时落地 52、“踏上式”、“跨步式”过障碍的区别是(A) A、有停顿,起伏大;动作连贯,起伏小 B、有停顿,起伏小;动作连贯,起伏小 C、停顿,起伏大;动作连贯,起伏大 D、有停顿,起伏小;动作连贯,起伏大 53、头手倒立用身体的(B)部位支撑。

A、两手与头 B、两手与前额 C、两手与肩 D、两手、头后部与肩 54、男生靠墙手倒立的做法是( A ) A、站立姿势开始,一脚蹬地,另一腿摆动,两手撑地 B、姿势开始,两脚蹬地,两腿摆动,两手撑地 C、蹲踞姿势开始,一脚蹬地,另一腿摆动,两手撑地 55、女生肩肘倒立后滚翻的做法是(A) A、直腿坐姿开始,上体前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B、屈腿坐姿开始,上体前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C、直腿坐姿开始,上体后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D、屈腿坐姿开始,上体后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56、肩肘倒立时,保护者应站在练习者( A ) A、侧方 B、正后方 C、正前方 D、侧后方 57、靠墙手倒立时,保护者站在练习者侧面摆动腿(C ) A、前方 B、后方 C、一侧 D、侧前方 58、后滚翻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B ) A、臀部腰后背 B、臀部腰后背头 C、臀部后背头 D、腰后背头 59、双杠分腿坐前进中,两腿并腿前摆时以(A)为轴 A、肩 B、腰部 C、两臂 D、髋关节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公共理论(20分)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工作的专门人员。 2、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的特点。 3、教师的专业态度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自己: , 。 4、是教育的心脏。 5、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6、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具体内容是教育 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 (二)、简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简要叙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要叙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专业知识(80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小题1分,共10分) 1、篮球比赛中裁判鸣哨时所有球员应立即暂停所有动作,等候判决。() 2、运动除了可以增进人体的生理功能外,更可增进心理功能,使人的态度积极,稳定情绪,舒解压力及有成就感。(人力招聘)() 3、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 4、防守篮板球的争抢,个人的弹跳力应重要于防守的卡位。() 5、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 6、台阶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 7、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8、径赛的距离应以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10、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入A、B、C、D即可,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羽毛球女子单打先得几分的球员,为胜一局?() A、9分 B、11分 C、15分 D、21分 2、初中男子110m栏比赛栏架高度应为() A、0.762m B、0.914m C、1m D、1.067m 3、当饮食的摄取量大于身体的活动量,身体的体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皆错

教师招聘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概念 1.教育学 教育: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只个人的身心向积极方面的变化。 广义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终身教育:人的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接受的各种教育。时间上的延展、空间上的包容 全民教育: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义务教育: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基础教育: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等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内容:学校向学生传授的人类优秀经验的综合,它包括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所含有的一切内容。 课外活动:学校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年龄特征: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环境: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对人的生存和生活起作用的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90%是由教育决定的。 教育目的:指国家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我国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我国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课外体育活动一一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一一 3.课余体育竞赛一一 4.体育学习一一 5?体育课程资源一一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年颁布的。 A 2001 年B2002 年C 2003 年D2000 年 2.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7 年B1979 年C1980 年D1981 年 3. 体育课程实施的几种态度是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 A反面取向B直接取向C合作取向D相互适应取向 4.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为主。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传统经验D亲身经验。 5?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多样性,潜在性,()。 A多质性B多重性C多边性D多变性 6.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岗前培训,院校培训,()。 A联合培训B就近培训C校本培训D外出培训 7?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可靠有效,互动性,可行性,灵活性,()。 A方向性B高效性C原则性D突出重点 &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有指向性、调控性、操作性、灵活性和()。 A广泛性B广阔性C综合整体性D多样性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是:目的任务多向性,(),组织形式灵活性。 A重点突出性B活动内容多样性C要求多样性D活动内容多变性 10.学校体育目标是()。 A灵活多变的B是固定不变的C具有一定的阶段性D都不对 三、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哪些? 3.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主要内容是什么? 4?分析“学科类体育课程”的特点。 5?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理念包含哪些内容? 6?谈谈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参与目前的体育课程改革? 四?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论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征? 2?试分析制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完整版)体育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字母填在括号内。 1、学校体育是依据什么特点,组织的教育活动。 A、学生好动 B、学生生长发育 C、学生身心发展 D、学生个性发展 ( ) 2、练习的轨迹是指进行练习时 A、器械运动的路线 B、练习的形式 C、身体姿势 D、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路线 ( ) 3、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和 A、干部化 B、经常化 C、普及化 D、制度化 ( ) 4、分析一节体育课的程序,一般是 ( ) A、先由学生提意见,然后由看课人分析总结。 B、看课人先分析,然后由任课教师自己分析,最后讨论或总结。 C、先由任课教师分析,然后看课人分析,最后讨论或总结。 D、先由看课人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意见,最后讨论或总结。 5、体育课的结构,指构成一节课的儿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及 A、时间分配 B、场地分配 C、教材分配 D、器材分配 ( ) 6、间歇训练法的主要特征是 A、练习中间有间歇 B、练练停停 C、反复做的不是同一练习 D、机体尚末恢复即做下一练习 ( ) 7、体育课一般分为理论课与 A、示范课 B、普通课 C、实践课 D、综合课 ( ) 8、体育课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实际上课总时间与什么的比例 A、准备活动时间 B、讲解与示范时间 C、身体练习的时间 D、分析与总结时间 ( ) 9、体育教学以什么为基本手段,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拈动的结合,军握体育知识技能。 A、身体练习 B、思想教育 C、运动负荷 D、机体变化规律 ( ) 10、在组织考核课时,应加强课的组织工作,充分做好 A、准备活动 B、思想工作 C、检查工作 D、保护工作 ( ) 11、体育课课堂常规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 A、课间常规 B、课外常规 C、课后常规 D、课次常规 ( ) 12、体育教学原则是经过长期的教学与实践总结出来的 A、它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 B、它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C、它反映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 D、它确定了学校体育的方向。 ( ) 13、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和 A、普及性 B、阶段性 C、竞赛性 D、基础性 ( ) 14、早操、课间操组织形式有合操和 A、徒手操 B、广播操 C、分操 D、健美操 ( ) 15、班级体育锻炼是由谁负责领导和组织的 A、体育教师 B、班主任 C、班级体育委员 D、班长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学校体育是________的基础,是________的组成部分。 I7、一个完整的技术是由技术基础、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18、身体练习的练习速度直接影响________和________。 19、动作技能形成的________阶段,形成了巩固的动力定型。 20、常用的练习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体育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体育教师招聘专业模拟试题

体育教师招聘测试体育专业模拟试题 附: 体育基础理论测试模拟题 (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体育和健康课程 2、超量恢复 3、休克 4、绕环 5、运动处方 6、同质分组 二、填空题:(共20分) 1、快速跑的教学重点是,背越式跳高的教学重点是。 2、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 做整理性活动的目的是肢体更好地。 3、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 , , 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4、支撑跳跃,在第一腾空中,身体总重心移动轨迹是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 5、铅球落地区的角度是____________。 6、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__________。 7、排球: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________良好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击球。 8、影响投掷项目成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气因素。 9、持球突破技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技术环节组成。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内沿半径为36米,分道宽为1.22米的400米半圆式标准田径场。请计算400米项目各分道的前伸数。(必须列出计算公式) 3、心理健康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4、在体育教学中,你是怎样进行合作型分组的?请举例说明。 5、篮球进攻战术中的掩护配合有哪几种?并阐明什么是掩护?

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和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决定投掷项目远度的因素为出手的(速度)、(力量)、(角度)。 3、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4、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5、一节体育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其中(基本)部分是课的核心部分和主要部分,时间安排不应少于全课的(五分之三)。 6、“向右转走”预令落在(左)脚上,动令落在(右) 脚上。 7、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是( A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8、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共有( 7 ) 轮。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X ) 2、现阶段初中阶段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 3、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4、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X ) 5、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6、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X ) 7、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X ) 8、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多喝水,特别是在剧烈活动和夏天更要大量喝水,否则人体将失去水分造成“脱水”。(X )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9-9)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2、标准四百米半圆式跑道第一分道线长应以内突沿外侧 30 厘米处计算。 3、铅球场地落地区是40度扇形落地区,其角度线为 5 厘米。构成标枪场地的起掷宽 7厘米,其半径为 8 米。 4、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战略措施。 5、学到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6、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各种措施的基本组织形式。 7、体育场地和器材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保证。 8、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有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竞赛、。 9、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初步掌握、技能熟悉、。 二、选择填空(每题1.5分共15分) 1、分腿腾越(纵放器械)是( A )生考核内容。 A、初中男 B、高中男 C、初中女 2、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占体育课成绩考核的( B )。 A、5% B、10% C、15% 3、体育课免修的条件是( A )。 A、有医生的证明 B、有生理缺陷 C、家长申请 4、体育教学内容分为基本部分和选用部分,其中选用部分站整个教学内容的(A )。 A、30% B、25% C、40% 5、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指的是什么( B )? A、教材 B、教师 C、教学手段 6、投掷项目的技术一般包括几个阶段( A )? A、4 B、3 C、2 7、田径比赛全能项目中的径赛项目,起跑犯规应几次罚下( A )?

A、3 B、2 C、1 8、中国奥委会为B了抗议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于哪年退出了国际奥委会并与其中断了一切联系()。 A、1958年 B、1952年 C、1956年 9、八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需比赛几场( A ) A、28 B、32 C、34 10、在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每次试跳的一般时限为( A )。 A、1分钟 B、1分30秒钟 C、3分钟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学生报数时,从头至尾各个都要转头报数()。 2、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 3、急行跳远中,最后一步应比倒数第二步大些,以利于快速有力踏跳()。 4、体育教学中,保护和帮助者的位置,以不妨碍学生做动作,而且有利于学生完成动作为原则()。 5、拳术基本步型中,开立步是两脚左右站立和前后平行站立()。 6、决定跑的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 7、投掷项目的技术关键均是最后用力()。 8、跳远比赛是以运动员最后三次试跳的最好成绩决定名次()。 9、《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体育课的标准()。 10、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叠的学生叫一伍()。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身体素质: 2、帮助: 3、体育教学: 4、篮球三分区: 5、拳: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锻炼身体身体要遵循的科学原则有哪些? 2、什么是运动外伤?说出其中两种。 3、中学生体质综合测试和评定的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