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1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 (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 (I) 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的系统复习,能够将相关的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将本章的知识融合到所学的化学知识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重点掌握:氢气的制取并能总结三大气体的制备,酸雨的成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原因和防治措施。
知识梳理【全章知识结构】【知识点回顾】1.常见的能源种类有、、、、、等。
2.解决能源危机的一般方法有、、。
3.电池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它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等。
4.废弃电池中的固体废弃物和会污染环境,应单独存放和。
5.完成下表含氢化合物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6.氢能源的三大优点是、、。
7.材料有材料、材料、材料、材料四大类。
8.金属材料以为主体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被大量使用。
9.写出以赤铁矿、焦炭、石灰石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10.合金是,性能优越,目前已普遍使用的是合金。
11.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和等。
1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金属除具有一些共性外,也有各自的特性,如铜呈色或色,汞是体。
(填“气”、“液”、“固”)13.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用为原料生产的陶瓷能够制造人工骨、人工关节及人造假牙,此外新型陶瓷还有。
14.合成材料一般包括、、。
15.纤维有纤维和纤维。
纤维如棉、羊毛等;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等。
16.橡胶可以分为橡胶和橡胶。
与橡胶相比,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绝缘性和耐高温性。
17.聚乙烯组成中只含有元素,而聚氯乙烯的组成中除含有元素外,还含有元素。
利用塑料薄膜的不同,可以简易鉴别塑料薄膜是否可用于食品包装。
18.复合材料是将而形成的材料。
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19.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和。
20.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放出气体而引起的。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章 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9章 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新版)沪教版【主要内容】1.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会区分几种纤维、聚乙 烯和聚氯乙烯。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知道“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 9 章 复 习【学习目标】 1.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会区分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知道“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常见的化学能源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义。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点及其应用。
复 习 过 程【活动一】梳理本章知识要点化学与社会发展 大气污染(因素、防治)环境保护水资源(因素、防治)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塑料 合成材料 材料 氢能 能量的相互转化(化学能与电能转化) 太阳能 能源 化石燃料【活动二】思考与交流问题,了解本章中考高频考点1.三大主要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燃烧发电,是将 _____能转化为_______。
电池大多数是化学电源,它在工作时将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材料、________材料(如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材料(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材料(如______、______ 、______等)。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优秀导学案

化学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能源,知道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节能的好习惯。
2.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3.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感受化学在改善环境方面的重大责任。
【重点难点】1.几种常见的能源比较,培养节能习惯,感悟开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
2. 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简单鉴别。
3.探究酸雨的形成原因。
【学习内容】一、知识回顾1.能源(1)化石燃料有、、,属于(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2)综合利用石油的途径是,产物有等,属于变化;煤的加工方法称为,产物有,属于变化。
(3)化学电池是一种将直接转化为的装置,常见的大多是化学电池。
(4)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原料不受限制,燃烧的产物不会所以,氢气被人们称为理想的“”;氢能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的困难有、。
(5)举例常见的新能源。
2.材料(1)材料大致分为、、三类。
(2)无机材料有金属材料(包括)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
(3)合成材料主要包括、、。
3、环境(1)还人类洁净的空气空气污染物有、、、等;引起酸雨的气体有,酸雨的形成过程:(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酸雨的危害:(2)保护水资源水污染的有、、(3)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垃圾的处理方法:二、探究与释疑1.其中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实验纤维素组成,在酸白质,在碱性溶液三、总结与反思1、能源 化石燃料: 新能源: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原电池2、材料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3、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有害气体 烟尘水污染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温室效应:主要是空气中CO 2和CH 4含量偏高 酸雨:主要是空气中 含量偏高 臭氧层空洞:含氟物质的排放等重金属离子扩散:污染水原,土壤,破坏生物链四、达标检测1.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 .蚕丝. B .羊毛 C .涤纶 D .棉花2.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案 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案沪教版本章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化学视角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类健康、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本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学习本主题,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保护水资源活动和化石燃料储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从化学视角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类健康、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1.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一、能源的综合利用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也是目前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由于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化石燃料不可再生。
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清洁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如开发利用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绝大多数来自太阳能,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主要有两种方式(1)光一热转换;(2)光一电转换。
二、化学电池(1)定义:化学电池就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锂电池、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等(2)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特点:体积小,电容量大,移动方便,既减少大气污染,又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三、氢能(1)优点:来源广、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2)氢能开发存在的问题:①成本高;②由于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难液化,贮存和运输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学方案【模板】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学方案一、提示:本节课是______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复习课。
学生课前需准备:1.用多种形式对第九章学习内容作整理归纳。
2.寻找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转化为课堂学习问题。
二、教学流程:片段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材料,良好的环境,而能源、材料、环境这三个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
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九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呢?【投影】知识整理要求课前老师布置同学整理归纳本章知识点,具体要求是:1自己独立完成2形式不限、具有特色3显现包含的化学学习内容4小组先交流、推荐一名到班级交流片段二——交流小结〖插入声音〗小组交流评议后、每组推荐一名到班级交流。
希望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能从中领悟所包含的化学知识。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整理的小结〖插入声音〗我们一起看一下部分同学具有特色的知识整理归纳。
【_生】:“开车了!我是化学列车的列车长。
本次列车途经3站:_站、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能源危机_站、化学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材料_站、化学能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首先,让我们了解化学与能源中有哪些‘名胜古迹’……其次再来欣赏一下能源中的‘亮点’……”(“导学地图”版)【_生】:“我把学习小结整理在了两片‘绿色树叶’上,因为‘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我想通过学习,将来能营造一片‘绿色天地’。
”(“叶脉书签”版)【_生】:“我酷爱足球运动,特别喜欢罗纳尔多,我把学习小结整理在他的球衣上,球衣的背面是_________。
我想污染没有国界,保护环境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珍藏球衣”版)【_生】:“我种的是一棵‘知识树’。
树的‘主干’是化学与社会发展,它有四个‘支干’,每路‘支干’上都有相关的知识点脉络体系。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9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教案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4.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5.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6.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使用补充梳理本章知识结构例1. 下列有关食品加工的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A.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配成奶粉例2.下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上的宣传广告。
围绕这幅广告画以下明确本章知识结构认真看题,仔细思考叙述错误的是( )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例3. 乙醇汽油是由乙醇(C2H6O)与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H2n+2,n=5~11)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它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乙醇和汽油分别完全燃烧,乙醇需要消耗的氧气较多B.相同质量的乙醇和汽油分别完全燃烧,汽油需要消耗的氧气较多燃烧例4. 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能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例5.酸雨是天空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个别地方酸雨的pH 竟低于2.1(食醋的pH=3),可见其严重程度。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大气中的SO2和氮氧化物。
(1)SO2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全世界每年有1.5亿吨SO2的排放量。
SO2在空气中受阳光及尘埃等催化时可被氧化,最终与雨水形成酸雨。
试写出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课堂练习(见学案)认真看题,仔细思考。
沪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及复习题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班级姓名成绩家长【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水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合理利用能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回顾】1.化石燃料及其利用(1)种类: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其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被成为“工业的血液”。
(2)利用:燃料的使用,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的污染: . .大气污染。
(3)煤的干馏是变化,石油的蒸馏是变化。
2.(p231)_____________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现有能源将日趋枯竭,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如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要提高化学能转化成其他能源的__________,研制节能产品。
3.(p231)_____________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p232)科学家预言,__________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还被人们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
4.(p232)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查课本232页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初三)化学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的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物质构成,了解物质变化,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能主动交流和讨论,表达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化学与社会发展》中能源、材料、环境三者的联系。
2、《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物质构成、变化、性质的联系。
三、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用多种形式对第九章学习内容作整理归纳。
2、寻找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转化为课堂学习问题。
【教师准备】1、根据学生总结得出的素材,组织课堂讨论与评价,进行学习指导。
2、把学生寻找的问题作有序组合,并运用于课堂学习。
3、做好课堂教学使用的辅助软件。
四、教学设计练习链接生活前沿1、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
左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②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从化学视角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2、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环境的关系。
3、在学习中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有关新能源的使用及开发问题,氢能源使用的优点及制约氢能源开发的问题,新材料的研制问题,环境问题。
5、.通过保护水资源、化石燃料储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短缺的现状。
6、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到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初步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运用化学方法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2、玻璃的生产原理及其应用,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3、化肥的分类及作用、铵态氮肥与碱的反应、波尔多液的配制。
4、水、空气的污染原因及防治措施。
三、知识网络:
优点:①、②、③、
④
氢能源缺点:⑤、⑥、⑦
开发新能源解决方法:⑧。
化学电池是⑨装置。
常见种类:⑩
硅酸盐材料制玻璃的原料:⑾
制玻璃的原理(方程式)⑿
研制新材料⒀
合成材料⒁
⒂
复合材料:举例优良性能:
农药
化肥、农药 提高农作物产量
污染源: 40
空气污染 防治方法: 41
污染与防治 污染源: 42
保护环境 水污染 防治方法: 43
杜绝污染 绿色化学核心内容 44 :
常见方法: 45
四、知识梳理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1、氢能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优点是什么?
2、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氢能源开发过程中需解决的课题是什么?)
3、最理想的制氢气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举例说明。
类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
肥 名称 ⒃ ⒄ ⒅ ⒆ ⒇ 21 22
23 化学式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主要作用 32 33 34 35 植物缺少时的症
状 36 37 38 39
5、化学电池的应用。
常见的化学电池有哪些。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是如何转化的?
6、人类社会的重要自然资源是三大化石燃
料、、。
应如何解决化石燃料的短缺问题。
7、例举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1、制取玻璃的原料是、、。
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玻璃是一种,其主要成分是、、
(写出化学式),所以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举例说明有机天然高分子材料有、、等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有、、三类。
如何区分
3、材料大致分为、、、四类;请各举一例、、、。
4.人造纤维是以和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合成纤维是以、、、和空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造而成的。
5.我国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是指造成的污染。
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是。
6、要解决“白色污染”应从、、、等几个方面入手。
7、复合材料是指的新材料。
玻璃钢是在
制成的。
8、塑料是的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1、常见化肥分为、、、,分别举例、、、,如何根据化学式判断类别。
2.农家肥与化肥的各自主要优缺点。
3.氨气的检验方法。
,用此方法如何检验铵态氮肥。
举例说明。
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4、常见的铵态氮肥有(分别写出名称及化学式)、、、。
它们的肥效高低顺序为。
铵态氮肥通常不与混合施用,因为。
5、波尔多液是用和混合制成的。
不能用铁桶盛波尔多液因为
6、谈一谈开发新型农药的必要性。
7、各类化肥的作用、、、。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1.目前空气污染物较多,危害较为严重的主要有:、、和。
2.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毒,是因为。
3.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了,影响,破坏。
4.空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一氧化碳主要来自
于;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可吸入颗粒主要来自于;
5.酸雨是指PH值的降水。
6.造成水体污染的途径有:,,。
7.一般垃圾的处理措施有、和。
8.指出下列徽标的名称:
9、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
施。
五、强化训练
1、在“淀粉、不锈钢、食盐、尿素、甲烷、熟石灰、石墨、羊毛、氮气、煤”中选用适当的物质填空:.
(1)我国实行“西气东输"工程所输送的气体是 (2)用于农作物肥料的是;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用于调味品和防腐剂的是
(5)大米、面粉中的主要物质是; (6)可作电极材料的是;
(7)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 (8)用于编织布料的是
(9)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的是___________ (10)被称为“工业粮食”的是__________
2、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___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_______而变质。
3、下列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
请你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
)
B.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
)
4、有机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请你写出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近年来上海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天空更蓝了,鸟鸣增多了。
从上海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也可以看出,二氧化氮、______________、可吸入颗粒物三种污染指数降低了
6、(1)在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制造和使用中,有涤纶、腈纶等各种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的五彩缤纷的衣料;有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轴承以及刀具等所用到的各种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2)在农业生产中,化肥通常可分为氮肥、_________和磷肥。
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它属于________肥。
7、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我们通常接触到的水有①江河水②海水③自来水④矿泉水⑤蒸馏水,请你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1)配制医疗注射液,用_______________;(2)获取食盐,用______________.
8、今年我市部分水域曾出现“水华”现象,其原因是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疯狂生长。
(1)某种藻类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
106H
263
O
110
N
16
P,成分中C、N原子的个数比
为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藻类疯长的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角度考虑,请你提出防止出现“水华”现象的两个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严聪等同学以“串场河水污染情况调查”为研究性课题,请你参与他
们的研究,回答以下(1)~(4)小题。
(1)为较准确地测定河水样品的酸碱度,你建议使用
(填序号)。
A. 紫色石蕊试液
B. 蓝色石蕊试液
C. 无色酚酞试液
D. pH
试纸
(2)通过网上查询,得知用于测定磷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为
(NH
4)
2
MoO
4
],
问钼酸铵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
(3)以下几种研究方案中,你认为不恰当
...的是(填序号)。
A. 请教专家、老师后,进行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的测定
B. 考虑到沿河建有硫酸厂,拟用氯化钡和稀硝酸检验河水中是否含有硫
酸根离子
C. 只到串场河上游取水样进行研究
D. 调查沿河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
(4)研究报告里提出了以下设想,你认为不合理
...的是
(填序号)。
A. 禁止沿河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向河流中直接排放
B. 城市生活污水要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 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
D. 在河流中投放化学试剂使氮、磷、钾转化为不溶物沉降
10、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验证】可能是N
2
,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 _________________;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