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册 第三章塔设备-2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填料塔-本科讲课稿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填料塔-本科讲课稿

练习题目
思考题
1.填料有哪些主要类型? 2.填料的几何特性包括哪些参数? 作业题: 无
第3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3.2 填料塔 3.2.3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一、填料层的持液量
填料层的持液量是指在一定操作的条件下,在 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所积存的液体体积。
总持液量 Ht
持液量 动持液量 Hc
静持液量 Hs
二、填料的性能及其评价
(3)填料因子
填料的比表面积与空隙率三次方的比值称为填
料因子,以 表示,其单位为1/m。
3
干填料 因子
分析

生产能力 流动阻力
传质效率
二、填料的性能及其评价
在操作状态下
L ~ ~
湿填料 因子
湿填料因子
P
△p
F
△pF
压降填料因子 P 泛点填料因子 F
操作气速 u 泛点气速 uF
单位体积填料层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以
表示,其单位为 m2/m3。
分析
~ 传质面积 ~ 传质效率
~ 流动阻力 ~ 生产能力
二、填料的性能及其评价
(2)空隙率
单位体积填料层的空隙体积称为空隙率,以
表示,其单位为 m3/m3,或以%表示。
分析
~流动阻力 ~塔压降 ~ 生产能力 ~ ~ 流动阻力 传质效率
波纹板片上轧成细小沟纹,可起到细分配板片 上的液体、增强表面润湿性能的作用。金属孔 板波纹填料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特别适用于 大直径塔及气液负荷较大的场合。
丝网波纹 板波纹
一、填料的类型
金属孔板波纹填料
金属丝网波纹填料
一、填料的类型
陶瓷板波纹填料
塑料板波纹填料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习题解答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习题解答1.解: 由于设计类题目并不一定有“标准答案”,此处的解仅供参考 (1) 精馏段塔取板间距0.45T H m =,又知总板效率0.6T E =,则实际塔板数 /6/0.610P T T N N E ===精馏段塔高100.4545T T Z N H =⋅=⨯= (2) 塔径下降液体的平均流量 311.8/36000.00328/SL m s == 上升蒸汽的平均流量314600/3600 4.05/S V m s ==11220.00328801.5()()0.02154.05 1.13S L S V L V ρρ=⨯=取板上液层高度 0.07l h m = 则 0.450.070.38T l H h m -=-=由以上数据查史密斯关联图,得200.078C =液体表面张力 20.1/mN m σ=,故C 值不需校正 C =C 20=0.078 极限空塔气速max 0.078 2.07/m s μ===取安全系数为0.7,则空塔气速 0.7 2.07 1.45/m s μ=⨯= 塔径1.87D m ===根据塔径标准圆态,取D =2.0m实际空塔气速 224/4 4.05/3.142 1.29/S V D m s μπ==⨯⨯= (3) 溢流装置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取溢流延堰长 0.6550.6552 1.31l D m ==⨯=则 25211.8 6.03(1.31)n W L l -==因/0.655W l D =,查取材图3-8知液流收缩系数E =1.02则堰上液层高度 232.8411.81.02()0.013100 1.31ow h m=⨯⨯=溢流堰高 0.070.0130.0w l o w h h h m =-=-= 降液管底隙高度 0.0060.0570.0060.051o w h h m =-=-=按0.65wl D =,,查取材图(3-10),得0.122dw D =,0.07f T A A =则降液管宽度 0.1220.122 2.00.d w Dm ==⨯= 降液管截面积 223.140.070.07(2.0)0.224f T A A m ==⨯⨯=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0.220.4530.250.00328f T S A H s s L θ⨯===>(4) 塔板布量因塔径较大,故采用分块式塔板。

化工原理3-2

化工原理3-2
34
三、滤饼的压缩性和助滤剂
助滤剂 助滤剂是某种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饼层
的固体颗粒或纤维状物质,将其混入悬浮液或 预涂于过滤介质上,可以改善饼层的性能,使 滤液得以畅流。
35
练习题目
思考题 1.分析影响旋风分离器临界粒径的因素。 2.选择旋风分离器时应该依据哪些性能指标? 3.过滤的方式有哪些?饼层过滤时,真正起过滤作 用的是什么?
Pf L
150
(1 )2u 3(sde )2
1.75
(1 )u2 3(sde )
(3-58)
28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 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3.2 过滤分离原理及设备 3.2.1 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的流动 3.2.2 过滤操作的原理
29
过滤 过滤是在外力作用下,使悬浮液中的液体
通过多孔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 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 分离及固体流态化
3.1 沉降分离原理及设备 3.1.1 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 3.1.2 重力沉降 3.1.3 离心沉降
1
一、离心沉降速度及分离因数
惯性离心力作用下实现的沉降过程称为离心沉降。
颗粒受到三个力
惯性离心力

6
d 3s
u2 T R
向心力= d 3 uT2
6
R
阻力 = d 2 ur2
19
一、固体颗粒群的特性
2. 颗粒群的平均直径 粒群的平均直径计算式为
dp
1 xi
d pi
(3-46)
20
二、固体颗粒床层的特性
1. 床层的空隙率
空隙率以ε表示,即
床层体积-颗粒体积 床层体积
21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填料塔-本科

化工原理下册第三章-填料塔-本科
50
四、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
斜板式液体收集器
51
第3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3.2 填料塔 3.2.5 填料塔的设计
52
一、填料的选择
1.填料类型的选择 填料类型的选择考虑因素: ①填料的传质效率要高; ②填料的通量要大; ③填料的压降要低; ④填料抗污堵性能强; ⑤填料便于拆装、检修。
53
一、填料的选择
一、填料的类型
海尔环填料
12
花环填料
13
一、填料的类型
•纳特环填料是一种形似环型 与鞍型填料,这种填料才用 薄板冲压制成侧壁开孔的环 鞍型填料。在鞍的背部有一 个开着数个圆孔的凸缘加强 筋,在筋的两侧有两个与鞍 反向的半圆环,半圆环的直 径一个大,一个小。直径不 同,可避免填料堆积时套叠, 形成均匀开敞的填料层。
42
三、液体分布装置
液体分布装置作用是将进塔液体均匀分布,以 喷洒在填料层的上方。
喷头式 盘式 液体分布 装置类型 管式√ 槽式√
槽盘式 √
43
三、液体分布装置
喷头式液体分布器
44
三、液体分布装置
盘式液体分布器
45
管式液体分布器
46
三、液体分布装置
槽式液体分布器
47
三、液体分布装置
槽盘式液体分布器
25
二、填料的性能及其评价
(2)空隙率 单位体积填料层的空隙体积称为空隙率,以 表示,其单位为 m3/m3,或以%表示。 分析

~ 流动阻力 ~ 塔压降 ~ 生产能力 ~ 流动阻力 ~ 传质效率
26
二、填料的性能及其评价
(3)填料因子 填料的比表面积与空隙率三次方的比值称为填 料因子,以 表示,其单位为1/m。

化工原理下第三五章

化工原理下第三五章
阶梯环的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成为目前所使用的环形填 料中最为优良的一种。
五、规整填料的名称和其结构特点
按一定的几何构形排列,整齐堆砌的填料。规整填料
种类很多,根据其几何结构可分为格栅填料、波纹填料、
脉冲填料等。
目前工业上应用 的规整填料绝大 部分为波纹填料
格格栅栅填填料料
陶瓷规整填料与支撑
丝丝网网波波纹纹填填料料
Xc
X
CD段(第一降速阶段或不饱和表面干燥阶段):
当物料的平均含水量降至 Xc后,物料内部水分转移到表 U 面的速率低于表面水分的汽化
C
B
A
速率,物料表面不再维持全部
D
润湿,逐渐变干,湿润表面积
不断减少,干燥速率不断降低。 E
X* XD Xc
X
DE段(第二降速阶段):
当物料的平均含水量降至XD时,水分的汽化面逐渐由表 面向物料内部移动,过程的传热和传质阻力增加,干燥速率
1. 由于吸收塔中部容易产生
,所以在塔中部有时安
装液体再分布器。
2. 当液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气速的增加,可以出现四种不
同的接触状态:




多数塔均控制在
接触状态下工作。
答案
1. 壁流现象 2. 鼓泡、蜂窝、泡沫、喷射、泡沫
第五章 干燥
一、湿空气各种温度的关系
① 干球温度 t :用普通温度计测得的湿空气的真实温度。
1. 按干燥过程的极限分类: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依据物料在一定干燥条件下,其水分能否用干燥方法 除去而划分,自由水分可除去,而平衡水分则不能,二者 相对量大小,既与物料的种类有关,也与空气的状态有关。
2. 按水分去除的难易分类: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重庆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第3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重庆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第3章 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泡沫接触状态
38
1.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4) 喷射接触状态
当气速继续增加,把板 上液体向上喷成大小不等的 液滴,直径较大的液滴受重 力作用落回到塔板上,直径 较小的液滴被气体带走,形 成液沫夹带。液滴回到塔板 上又被分散,这种液滴反复 形成和聚集,使传质面积增 加,表面不断更新,是一种 较好的接触状态。
①鼓泡接触状态; ②蜂窝接触状态; ③泡沫接触状态; ④喷射接触状态。
35
1.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1) 鼓泡接触状态
气速较低时,气 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液 层。由于气泡的数量 不多,形成的气液混 合物基本上以液体为 主,气液两相接触的 表面积不大,传质效 率很低。
鼓泡接触状态
36
1.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
板应考虑哪些问题?
作业题: 无
54
2.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1)塔板负荷性能图的构造 板式塔设计完成后,需要绘制负荷性能图来检
验工艺设计是否合理,考核该塔正常操作的气液流量 范围,了解塔的操作弹性,判断有无增产能力,减负 荷能否正常运行等。
筛板塔比起泡罩塔,生产能力可增大10%~ 15%,板效率约提高15%,单板压降可降低30%左 右,造价可降低20%~50%。
19
3.浮阀塔板
浮阀塔板的结构特点是在塔板上开有若干个 阀孔(标准孔径为39mm),每个阀孔装有一个可上 下浮动的阀片,阀片本身连有几个阀腿,插入阀 孔后将阀腿底脚拨转90°,以限制阀片升起的最 大高度,并防止阀片被气体吹走。阀片周边冲出 几个略向下弯的定距片,当气速很低时,由于定 距片的作用,阀片与塔板呈点接触而坐落在阀孔 上,可防止阀片与板面的黏结。
喷射接触状态
39
2.塔板压降

(16-45-2009年)工科——化工原理(第三章塔设备)

(16-45-2009年)工科——化工原理(第三章塔设备)

三.板式塔的工艺设计(浮阀塔) 主要内容:确定塔上各部分(塔、板、阀等)尺寸,并根据 设计的尺寸校核各种流体力学性能 1.塔各部分工艺尺寸计算 (1)塔高 塔总高 = 裙座高 + 底部高+有效高+顶部空间高 有效高 Z = 【(NT/ET)-1】 HT NT理论板数;ET总板效率; HT板间距m 说明:a.HT = f(D),有经验对应值 b.人孔处 HT >600mm (2)塔径 因v=Vs/A =Vs/[(Л /4)D2] 则 D=[4 Vs /(Л v)]1/2
how
2.84 Lh E 1000 l w

Lh液体流量
当液面在齿形堰缘上下时用不同公式 方法三:查列线图 * hw—出口堰高: hw=板上液层平均高度- how Lh how lw
*ho—降液管底隙高度
方法一:经验值:小塔取20-30mm; 大塔取40mm 方法二:经验公式: h0
3.液泛 (1)含义:当n+1板上溢流管中液位高出其堰顶,并与n板液 体相连接,且逐板向上升,该现象为液泛(淹塔) (2)产生液泛的原因 原因一:当L一定时,气速过大,即Δ P过大,溢流管中液体不 能下流。液泛时的气速为极限气速 原因二:当g一定时,溢流管面积过小 原因三:板间距过小 4.雾沫夹带 (1)含义:上行气体将某板上液层中的液体带入该板的上一 层板的现象为雾沫夹带 (2)产生原因:气速过大;板间距过小 (3)利:增大气液传质面积。 控制在 <0.1kgL/kg气 (4)弊:雾沫夹带严重时造成雾沫夹带泛液。
二.塔板上气液两相的各种流体力学性能 1.气液接触状态 当液相流量恒定时,按气相速度由小到大,板上物料状态依次 为:鼓泡状、蜂窝状、泡沫状、喷射状 2.塔板压降 (1)定义:气相向上通过塔板(干板)和板上液层并克服液体 表面张力后的压力降为 (2)利:干板阻力增加,气相压强大,利于传质 液体层压强降增加,夜层厚,气液接触时间长,利于传质 (3)弊:真空精馏,顶部真空度一定时, Δ P增加,塔釜压力 增加,失去真空精馏的意义。

化工原理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化工原理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压降小,处理量大。 缺点:操作弹性小,小孔径筛孔易堵塞。
2019/11/29
2、泡罩塔
2019/11/29
优点:塔板操作弹性,塔板效率比较高,不易堵塞。 缺点:结构复杂,塔压降低,生产强度低,造价高。
2019/11/29
2019/11/29
2019/11/29
2019/11/29
一、板式塔结构
1、总体结构
2019/11/29
2019/11/29
2019/11/29
2、塔板的结构
•筛孔 •降液管 •溢流堰
(剖面图)
2019/11/29
俯视图
安定区 受 液 区
2019/11/29
开孔区 降 液 管
溢流堰
二、常用板式塔类型
1、筛板塔
2019/11/29
2019/11/29
4)弧鞍与矩鞍(berl saddle and intolox saddle)
2019/11/29
5)金属鞍环
2019/11/29
6)波纹板及波纹网
2019/11/29
7)规整填料
2019/11/29
二、填料塔的附件
1、填料支承装置
2019/11/29
2019/11/29
3、浮阀塔
2019/11/29
2019/11/29
2019/11/29
2019/11/29
特点:浮阀可随气速的变化上、下自由浮动,提 高了塔板的操作弹性、降低塔板的压降,同时具 有较高塔板效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019/11/29
4、喷射塔
舌型塔板
2019/11/29
2019/11/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n1 yn (利用操作线方程)
(2)塔顶冷凝器的类型 (i)当塔顶为全凝器时,
y1 xd
则自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相组成 x1 与 y1 成相平衡, 故可应用相平衡 方程由 y1 计算出 x1,自第二块塔板上升蒸汽组成 y2 与 x1 满足操作线方 程,由操作线方程以小 x1 计算得出 y2.
停留时间,即
A H
f T

LS
—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s
Af
(2).降液管底隙高度 为保证良好的液封,又不致使液流阻力太大,一般取为
hO
m3 —降液管截面积,
hO hW 0.006 ~ 0.012 , hO
m
也不易小于 0.02~0.025m,以免引起堵塞,产生液泛。
孔,以供停工时排液。
18
19
3.溢流堰
根据溢流堰在塔盘上的位置
可分为进口堰和出口堰。
当塔盘采用平形受液盘时, 为保证降液管的液封,使液体 均匀流入下层塔盘,并减少液 流沿水平方向的冲击,应在液
体进口处设置进口堰。
20
21
4、溢流堰(出口堰)的设计
(1).堰长 lW : 依据溢流型式及液体负荷决定堰长,单溢流型塔板堰 长 lW 一般取 为 (0.6 ~ 0.8)D ;双溢 流型塔 板,两 侧堰长 取为 (0.5 ~ 0.7)D,其中 D 为塔径 (2).堰上液层高度 OW : 堰上液层高度应适宜,太小则堰上的液体均布差,太大则塔板压 强增大,物沫夹带增加。对平直堰,设计时 hOW 一般应大于 0.006m, 若低于此值应改用齿形堰。 hOW 也不宜超过 0.06 ~ 0.07m ,否则可改 用双溢流型塔板。 平直堰的 hOW 按下式计算 式中
kmol/h
3 m s Vs—塔内气体体积流量 MVm 、 M —分别为精馏段气相平均分子量、液相平均分子量 Lm
Vm 、 Lm —分别为精馏段气相平均密度、液相平均密度
(2)、提馏段气液负荷计算(同上)
kg m 3
5、热量衡算
总热量衡算
QV QW Q L Q B Q F Q R
Li —液态组分 i 的粘度, mpa s x i — 液相中组分 i 的摩尔分率 N理 实际理论板数 N 实 ET
xi Li
4、塔的气液负荷计算
(1)、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 V R 1 D L RD
VMVm VS 3600 Vm
V—塔内气体摩尔流量
LM Lm LS 3600 Lm
溢流装置
板式塔内溢流装置包括降液管、受液盘、溢流堰
等部件。
1 . 降液管
每块塔板上通常设有一个液体流动通道——降
液管。
作用:使夹带气泡的液流进入降液管后具有足 够的分离空间,能将气泡分离出来,从而仅有清 液流往下层塔盘。
15
降液管的结构型式可分为 圆形降液管和弓形降液管两
类 。圆形降液管通常用于液
(3).堰高
LS —塔内液体流量, hW
hW h L h OW
m3 S
lW 5 5 2 2 h h h OW OW n h n hn —齿深, m;可取为 0.015m


堰高与板上液层高度及堰上液层高度的关系:
5、降液管的设计
Wd 与截面积Af (1) 、降液管的宽度 lW ,查图求取。 可根据堰长与塔径比值 D 降液管的截面积应保证溢流液中夹带的气泡得以分离,液体在降 液管中的停留时间一般等于或大于 3~5 秒,对低发泡系统可取低值, 对高发泡系统及高压操作的塔,停留时间应加长些。 故在求得降液管的截面积之后,应按下式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内的
xn xq 且xn1 xq 时,就以第 n 块板为进料板。
(4)实际板数的确定 板效率:利用奥康奈尔的经验公式
ET 0.49 L

L —塔顶与塔底的平均温度下的液相粘度, mpa s
对于多组分的液相粘度: L
其中: —塔顶与塔底的平均温度下的相对挥发度
0.245
0 . 3 ~ 0 .5 0 . 5 ~ 0 .8 2 5 0 ~ 3 50 0 . 8 ~ 1 .6 3 5 0 ~ 4 50 1 . 6 ~ 2 .0 4 5 0 ~ 6 00
塔 板 间 距 HT mm 2 0 0 ~ 3 00
2、 塔 径 D 的 初 估 与 圆 整
根据流量公式计算塔径,即
D
h
hOW
m3 h
2 .84 L h E 1000 lW
2 3
lW Lh
—堰长,
m;
E
—塔内液体流量, —液流收缩系数,查图求取。一般可取为 1,误差不大
齿形堰
hOW 不超过齿顶时 hOW 1 . 17 L S hn lW

5
2
hOW 超过齿顶时 LS 0.735
体负荷低或塔径较小的场合 ,弓型降液管适用于大液量 及大直径的塔。 降液管下端必须保证液封
塔盘的弓形降液管
,使液体能从降液管底部流
出而气体不能窜入降液管。 为此,降液管下缘的缝隙高 度h0<溢流堰高hW。
16
2.受液盘
为了保证降液管出口处的液封,在塔盘上一般都设
置有受液盘。 受液盘的结构形式对塔的侧线取出、降液管的液封 、液体流出塔盘的均匀性都有影响。受液盘有平形 和凹形两种。 在塔或塔段的最底层塔盘降液管末端应设液封盘 ,以保证降液管出口处的液封。液封盘上开设有泪
2 2 2 1 x 2 2 2 1 x Aa 2 x r x r sin 2 x1 r x1 r sin r r Wd x WS ( Wd 为双溢流中间降液管的宽度) 1 式中 2
其它符号与单流型塔板公式同
f 分别为降液管和受液盘所占面积. ii 溢流区 溢流区面积Af 及 A
4VS u
3 式 中 Vs — 塔 内 的 气 相 流 量 , m s
u — 空 塔 气 速 , m/s
u 0.6 ~ 0.8umax
— 最 大 空 塔 气 速 , m/s
umax
L V C V
20
0.2
umax
L 、V
— 分 别 为 液 相 与 气 相 密 度 , kg m3 ( C20 值 可 由 Smith 关 联 图 求 取 )
3. 理 论 板 数 和 实 际 板 数 的 确 定
(1)逐板法计算理论板数,交替使用操作线方程和相平衡关系。
L D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 1 xn xD LD LD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yn 1
L qF W xn Xw L qF W L qF W
yn xn (利用相平衡关系)
3 液流型式的选择
3、液流型式的选择
液体在板上的流动型式主要有,U 型流、单流型、双流型和阶梯流型 等,其中常选择的则为单流型和双流型。 (图见附录 1) 表 2、选择液流形式参考表 塔径 流 体 流 量 m 3 /h Mm U 形流型 单流型 双流型 阶梯流型 600 5 以下 5 ~ 25 900 7 以下 7 ~ 50 1000 7 以下 45 以 下 1200 9 以下 9 ~ 70 1400 9 以下 70 以 下 1500 10 以 下 70 以 下 2000 11 以 下 90 以 下 90 ~ 160 3000 1 1 以 下 11 0 以 下 110 ~ 200 200 ~ 300 4000 1 1 以 下 11 0 以 下 110 ~ 230 230 ~ 350 5000 1 1 以 下 11 0 以 下 110 ~ 250 250 ~ 400 6000 11 以 下 110 ~ 250 250 ~ 450 应用 用于较低 一般应用 高 液 气 比 极高液气极 场合 液气比 和大型塔板 大型塔板
1.全塔物料衡算: F=D+W FxF=DxD+WxW 塔顶产品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为: η= DxD/FxF 式中:F、D、W分别为进料、塔顶产品、塔底馏出液的摩尔流 量(kmol/h), xF、xD、xW分别为进料、塔顶产品、塔底馏出液组 成的摩尔分率
2. 确 定 最 小 回 流 比
R 1.1 — 2Rmin ,确定回流比
负荷系数 C C20
由上式算出的塔径按部颁发塔盘标准圆整,圆整后的塔径除了必须 满足板间距与塔径的关系外,还须进行空塔气速校核。
C20 exp[4.531 1.6562Z 5.5496Z 2 6.4695 Z 3 ( 0.474675 0.079Z 1.39Z 2 1.3212Z 3 ) ln Lv ( 0.07291 0.088307 Z 0.49123 Z 2 0.43196 Z 3 ) (ln Lv ) 2 ] Z H T hL Lv L L 0.5 ( ) V V
一般是先求出最小回流比,然后根据
x 1 1
Rmin 是根据汽液相平衡方程 y
q 线方程 y
q xF x q 1 q 1
联 立 求 得 交 点
xq
yq , 然 后 代 入 方 程
Rmin
xD yq yq xq
其中利用 t~x~y 关系, 并借助二次样条插入的方法, 求得 塔顶塔底的温度,进而求取全塔的平均温度,从而可以根据全 塔平均温度求取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Rmin —最小回流比 式中: R ---回流 —全塔平均相对挥发度
iii 安定区
开孔区与溢流区之间的不开孔区域为安定区,其作用为
使自降液管流出液体在塔板上均布并防止液体夹带大量泡沫进入降液 管。其宽度
(ii)当塔顶为分凝器时,
x0 xd K
先求出分凝器内与 xd 成相平衡的 x0,再由操作线方程以 x0 计算得出 y1,然后由相平衡方程由 y1 计算出 x1,如此交替地使用操作线方程和相 平衡关系逐板往下计算,直到规定的塔底组成为止,得到理论板数和加 料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