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德镇瓷器上的堂明款

合集下载

明清代瓷器堂名款大全

明清代瓷器堂名款大全

明清代瓷器堂名款大全堂名、斋名一般是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这种风气在清代尤为盛行。

据《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一书记载,当时有据可查的斋名、室名就有数千个。

清代帝王也常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冠以书斋、堂名、以明其志、抒其怀。

这种堂名、斋名之风在瓷器上也有所表现。

清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说:“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皆用楷书,制品之人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达官者,一为雅匠良工也。

”其书汉云:“称堂、称斋者,亲王、亲贵、达官、名匠皆有之,若称书屋、山房者,称珍藏、珍玩、雅制、雅玩者,亲王达官有之,而帝王无是也,故此类款,概谓之称家款。

”据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对清代瓷器的不完全统计,属于堂名款一类的瓷器有250多种,但是在这些堂名款瓷器中,哪些属于帝王专用之瓷,文献中却很少记载。

帝王堂名款瓷器出现的时间较早,在宋代定窑、汝窑、钧窑瓷器上就有“奉华”、“慈福”、“德寿”等铭文,主要是宋室宫殿之名。

历代帝王都有自己的堂名款瓷器,也往往用一些典雅的堂名、斋名书于瓷器上,在传世品中这些瓷器占有一定比重,只是目前很难与文献记载相对应。

关于清代帝王的堂名款瓷器,《饮流斋说瓷》一书有少量论述,其曰:“乾隆有彩华、彩秀二堂,皆内府物也,雍正为东园、文石山房;雍乾间为红荔山房;乾隆为友棠咨砚书屋、瑶华道人;道光为十砚斋。

”但是《饮流斋说瓷》中的这些记载究竟依据的材料是什么?他所记载的堂室是否确有出处?这些堂室是否均为帝王所有?据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帝王的堂名往往与帝王的活动范围有关,其中大部分应在紫禁城宫中或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地行宫内,目前能够确切查有出处的帝王堂名款瓷器有以下几种:“中和堂”款瓷器:中和堂为圆明园内建筑,康熙皇帝曾在此居住,传世品中书“中和堂”款器物,主要为青花釉里红器,有盘、碗、碟、盆等,纹饰多为山水人物图。

“中和堂”款中又有“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十年,公元1672年)、“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康熙癸丑中和堂制”(康熙十二年,公元1674年)、“中和堂制”等不同款识,分别代表不同时期中和堂款瓷器。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1)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1)

福英供奉福 分山 小筑 天甫雅 玩 句轩清 玩天
堂、浩然堂、宁静堂、 之室制、香书屋、 双连阁、绛月楼、臣 冶春吟馆、春江花 德堂、敦厚堂、种芝 月楼、睿邸清赏 堂、庆宜堂、珠林 堂、 公勤堂、经笥堂、乐 古堂、惜阴堂、养和 堂、退思堂、嘉乐堂、 湛静堂、十砚斋、思 补过斋、宝善斋、养 性轩、竹韵山房、天 云溪精舍、知不足斋、 多福多寿堂
玄阴堂 纯思堂、灌园
福寿康宁、金玉满堂、
李衙置用、茹城家
耕、永兴九峰、上
督造 博物斋、秦府典
万福攸同 德化长春、
藏、永兴卞玉奇
膳所、芝兰斋、京兆
上品佳器、九五之尊、
明、紫芝主人监制
郡寿房记、靳宅仙品
永葆长春、国泰民安
堂阁佳器、寿、天福
佳器、玉、敬与佳器、
雅、福
天启 天启年制
于斯堂、其好 园 白玉堂、竹石 居
咸丰 大清咸丰年制
退思堂、履和堂、行 陈祭器
有恒堂
太平太国千岁 国安、 山高水长
同治
大清同治年制 同 治年制
慎思堂、乐寿堂、耕 读山房、竹雪轩、务 本堂、诒谷堂 敬顺 斋、慎静斋、体和殿 制
李裕成
吉祥如意 燕喜同和
光绪 光绪年制 大清光 退思堂、大雅斋、嘉 熊氏壁臣仿古、乐 永庆长春、清华珍品、 燕赵悲歌之士、兴
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基本上包括明清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款名 年代
纪年款
堂名款
人名款
言语款
其它款识
款识图标
洪武
洪武七年二月二十 七造此
福、寿
永乐 永乐年制
福、禄、寿、辰
内府
宣德
大明宣德年 制 宣德年制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

明、清、民国官窑、名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

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

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附注:1.郭葆昌介绍:郭葆昌字世五,号觯斋,河北定兴人。

曾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于瓷器之道尤为擅长。

特别是在1915年至1916年间,他为袁世凯“登基”烧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并作为馈赠参加大典的各国公使的礼品。

这些御瓷极为精美,并不亚于历代皇家“官窑”。

郭葆昌为了烧制“洪宪御瓷”,仅烧制费就用去了140万大洋。

但可惜随着袁世凯的“驾崩”,“御瓷”也风云流散,终成稀世珍宝,成为瓷器收藏家们追逐的宝物。

郭葆昌不仅是烧制瓷器的名家,也是鉴赏家和收藏家。

他的斋名之所以号“觯斋”,是因其收藏了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古时酒器)。

郭葆昌在烧制“洪宪御瓷”时,也连带烧制了一批自用瓷器,署“觯斋”款,另仿制了一批康、雍、乾三朝“官窑”,均为难得精品,今天亦是凤毛麟角。

他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有毕生珍藏名贵瓷器三百余件。

他不仅收藏、制作瓷器,也收藏字画碑帖。

当年故宫大内的“三希贴”中王献之的《中秋贴》、王殉的《伯远贴》,竟归郭葆昌所收。

郭保昌曾任故博瓷器鉴定委员,中外宾客请其额定、购买古玩者车水马龙于其寓所之前。

世人多以其为袁氏宠臣,殊不知此人颇有爱国之心,从不将真品卖与外国人。

1946年郭氏后人遵从遗愿,将瓷器全部捐给故宫博物院。

当时“郭瓷”与“杨铜”(天津杨宁史所藏的青铜器)为故宫所购重要文物。

“郭瓷”中不仅有罕见的宋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后均运抵台湾。

瓷器里的那些款儿之堂名款

瓷器里的那些款儿之堂名款

瓷器里的那些款儿之堂名款中国瓷器上的款识种类非常多样,除了大众熟知的“大明宣德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等等这类年号款外,还有一种被称之“堂名款”的款识。

清乾隆粉彩三狮纹大碗(“红荔山房”款)观复博物馆藏“堂名款”顾名思义,就是将各种堂号名称落在瓷器之上。

说是堂名,但其内容并不局限于“某某堂”,凡亭、轩、楼、阁、殿、斋、居、室等等名称均可归入其中。

比如“雨香斋”、“惜阴堂”、“竹石居”、“朗吟阁”、“正谊书屋”、“红荔山房”、“懋勤殿”等等。

清乾隆粉彩三多纹水呈(“惜阴堂制”款)观复博物馆藏堂名款的流行大概是从明代的中后期,尤其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大量出现,明末清初越演越烈,一直持续到晚清民国还很流行。

堂名款类的瓷器大部分都是私家定制品。

一些有身份的王公贵族,以及有品味的文人雅士们,为了超凡脱俗,与众不同,不愿使用市场上大众的商品瓷,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定烧。

为了区别和突出自己,就把自家的堂号写在上边,慢慢的成为了风尚,这种风尚甚至影响到了宫廷。

清代入关以后的许多皇帝,个个都是文人风骨,平时也喜欢写写字、作作诗,给宫里、园子里的建筑起个风雅的名字。

看着各处使用的官窑都写的是“某某年制”的年号款,千篇一律觉得太乏味,也开始要求御窑厂工匠,可以按照不同地点、场合使用的瓷器,书写不同的堂名款。

清道光《道光皇帝读书像》故宫博物院藏如此说来,堂名款瓷器都是皇家、贵族或文人所定烧的,所以质量往往更佳,品味也更高,数量也相对稀少,对于收藏来说也更具价值。

清道光粉彩花卉纹盖碗一对(“乐古堂制”款)观复博物馆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部分人还是更认可写各种年号款的瓷器。

通过近些年的许多拍卖记录对比便知,同样类似的两件东西,写年号款价格就会比写堂名款的高出几倍,甚至更多。

分析这个现象最重要原因,可能与大部分人不了解堂名款中所涉及的堂号及其背景有很大关系。

因为我们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堂号到今天大多只剩个名字了,建筑早已损毁无存,连史籍里也很少有详细的记录,大众对其陌生。

明代各个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明代各个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明代各个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1·洪武(1368—1402年)(1)青花云气纹碗,青花福字纹碗。

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但有此写意瓷画的画笔简洁潇洒,如高士图,水莲纹,草书“福”、“寿”字等。

(2)青料。

全部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

(3)纹饰。

碗外壁仅上部绘画,多见云气纹,笔法以一笔点划为多;碗内壁一般为口沿一周边饰,底心绘画,纹饰有兰草、牡丹、菊、莲、水草、蝶、螺、熊、鱼、松竹梅石、山水、高士、花托“福”字、草书福、寿字等。

(4)胎釉。

胎色米灰,个别米黄色,粗糙,瓷化程度不强,常有未烧透的孔隙,为窑温掌抽不好所致。

釉有很浓的影青味,有卵白釉、青白釉、灰青釉、地釉有白、发青,这是造成青花发色灰暗的原因之一。

釉厚浑浊,出现开片,釉面松散。

(5)造型及制作工艺。

多见墩式碗与折腰盘。

圈足平切,底心有乳点,有粘沙现象,多见跳刀痕,旋坯痕,制作粗糙。

有的碗带涩圈,发现有涩圈上有黑字的情况,钴料若不罩釉,烧成后即成黑色。

由涩圈可看出当时有一种碗摞碗的叠烧工艺。

见有花瓣形款,太极图款。

2·永乐、宣德(1403—1435年)(1)典型器为青花寿字纹碗,南京博物院藏群仙献寿纹大罐。

(2)青料、纹饰。

均用国产料,发色较灰暗,也有小铁锈斑,但不及官窑的大、深。

纹饰布局同官窑。

绘画多实笔。

纹样中不见官窑的龙纹与藏文,除官窑中常见的各式折枝、缠枝花卉外,常见各种高士图,绘于碗心,几笔勾出人物形象,非常简炼,画面中常配有大片云,日本称为“云堂手”。

犀牛望月纹一周常绘杂宝中相辅。

月映梅纹的梅花,为空心梅。

绘于碗外壁的云气纹,永乐碗中亦常见,但不象洪武时仅绘上半部分,而是外壁满绘。

常用楷书“福”、“寿”字,乳虎吹喇叭亦常见。

梵文开始启用,永乐时多在圆器内心作主题纹饰。

而宣德时多用于边饰纹样。

(3)胎釉、造型及工艺。

胎质粗,见气孔,色灰白。

釉发青,肥润。

碗不撇口,墩式。

圈足根为两面斜削、平切。

多砂底,少釉底,见跳刀痕现象。

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收藏必备)

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收藏必备)

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收藏必备)明、清、民国官民窑瓷器款识一览表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

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

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基本上包括明清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款名年代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言语款其它款识洪武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福、寿永乐永乐年制福、禄、寿、辰内府宣德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福、寿敬权、坛、大德吉详场正统正统元年正统捌年天顺天顺年造天顺年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成化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天、图案、银锭、盘肠等弘治弘治年制大明弘治年制金玉满堂、玉堂金马长命富贵金、上用、正正德正德年制、正德年造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何玉清造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嘉靖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晋府、秦府、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隆庆大明隆庆年造隆庆年制万古长春万历万历年制、大明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沈府佳用、玄阴堂纯思堂、灌园督造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紫芝主人监制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福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天启天启年制于斯堂、其好园白玉堂、竹石居天启元年米石隐造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图案、兔、灵芝、方胜等崇祯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翔风堂、丛菊斋。

明代各朝景德镇瓷器款识特征,值得收藏

明代各朝景德镇瓷器款识特征,值得收藏

明代各朝景德镇瓷器款识特征,值得收藏明朝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景德镇瓷器走向繁荣昌盛的时期。

官窑年款多由宫廷出样,御窑厂有专人负责照样书写,字体严谨规整。

明代各朝官窑瓷器上年款的特点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明代共有十六个皇帝,用过十七个年号,但景德镇官窑瓷器款识不是每一朝都有。

朱裕平在《明清陶瓷》中说:明洪武,官窑虽建,但未见洪武年号款。

十五世纪中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至今未发现一件带有年号款的官窑器。

万历后期官窑停烧,天启,崇祯年号稀少。

因此,明代官窑器上年号款识唯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八朝。

明代是从永乐开始出现年号款,以后便成为定制。

永乐年号款为”永乐年制“四字篆体,或用青料书写,或在胎骨上刻饰,再用透明釉罩盖。

器物多为碗,盘等类,釉色以青花,白釉,红釉等居多。

宣德时期,官窑器上普遍书写年号款,款式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宣德年制“两种,大多数为楷书,也有与永乐一脉相承的篆书款。

文字排列有直行,竖行,六字行,四字行,两行竖,三行竖等,款识外常围有单线圈,双线圈,花瓣,单框,双框等。

楷书”德“字,”心“上不写一横,”德“字两半偏旁比例不协调。

字体风格深受明初书法家沈度的影响。

成化时官窑年号款多为”大明成化年制“和“成化年制”两种。

成化朝达22年,但款识风格相近,用笔圆润有力,落笔处均无虚尖。

成化民窑款有“大明成化年制”和“大明成化年造”两款。

多为楷书,但与官窑字体有别。

其中“化”字书写较别致:字的左边单人旁中的一撇长而刚劲,撇下的一竖较短;右边的“七”旁,笔划转折有力而呈锋刃状。

弘治年号款有“弘治年制”和“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识,笔画平直,布白均匀,字体方正。

弘治民窑纪年款,有“大明弘治年制”和“弘制年造”两类。

字体稚拙,与官窑款相去甚远。

正德官窑年号款以“正德年制”和“大明正德年制”为主,其中“正德年制”,器身上除楷书年号款外,亦有波斯文,藏文,八思巴文等。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的工艺特色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的工艺特色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瓷器的工艺特色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

据清乾隆二年《浮梁县志·建置·景德镇厂署》记载“御器厂建于里仁都珠山之南,明洪武二年设厂制陶以供尚方之用”。

考古资料表明,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元朝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此为御窑之始创。

到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器厂改称景德镇御窑厂。

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在长达近六个世纪的时间里,为“天下窑器之所聚”,荟萃着无数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

生产烧制出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瓷器,目前,海内外拍卖价格最高的瓷器大多出于此。

凭借皇家授予的特权,御器厂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极大推动了瓷器工艺的革新。

那么明清各个时期景德镇御窑出品的瓷器又有何特色呢?明代御窑厂瓷器以青花、斗彩、五彩、白瓷为主要产品。

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虽然比不上同期甜白瓷、脱胎器的精致,但由于苏泥渤青钴料的输入使用,使这时期的青花大放异彩。

画工的艺术修养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晕,作没骨花卉的笔法,产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线条上不同浓淡,产生活泼的变化,显得生动有力。

元代官窑风格的图案,加上中国绘画题材的运用和布局,是永、宣官窑的特征。

成化、正德青花瓷改用平等青,色调比不上永乐、宣德青花浓郁,更无散晕水墨效果,所以另避蹊径,朝着加彩或细致的表现力方面发展。

绘画手法力求精练,细描匀染,加上白瓷薄胎,达到精致的效果。

嘉靖、万历年间回青的使用,使青花瓷色彩浓艳而强烈。

万历年间有名的五彩、斗彩,成为后世彩瓷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有红地黄彩、蓝地黄花、红地青花、黄地青花五彩、描红等各式彩瓷,品种十分丰富。

明代开始,瓷器进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在器身书年款和堂名款。

到了清朝康、雍、乾三代,官窑瓷器生产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景德镇瓷器上的堂明款景德镇是中国古今制瓷业中心,从明代开始成为瓷都,至清代其瓷都地位更加突出,除了宫廷、王府用瓷外,社会上的民用瓷,几乎绝大多数由景德镇生产供应。

但是,能代表瓷器生产水平的仍然是景德镇的御窑、官窑瓷。

从明代嘉靖朝开始,私家订烧器大量使用堂名款以标明生产厂家的名称,从而使景德镇的瓷器制造业开出了一只艳丽的奇葩。

除了景德镇外,尚未发现其他地方瓷窑使用堂名款的情况。

因此,堂名款已成为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的一种特殊标识。

应该指出的是,古今收藏界有一种重官窑器而轻民窑器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标有堂名款瓷器质量品级。

甚至有些收藏和鉴定专家错误地以为堂名款是民窑品,这是缺乏堂名款瓷器知识的表现。

其实,有些官窑、御窑也有使用堂名款的情况。

如,“内膳房”款,是明代嘉靖朝王室用器;“乾惕斋”是清宫内府的堂名;“敬慎堂”、“彩华堂”是乾隆皇帝御用器;“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御用器;“大雅斋”、“体和殿”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器;“居仁堂”是袁世凯的专用瓷等等。

现将已知的堂名款瓷按笔划整理如下:九思堂,道光朝器居德堂雍正朝某王府用器,道光年间白瓷罐亦有用此款者,称“居德堂罐”。

因器底有“居德堂制”四字款,而名,器形不大,多做粉彩,花卉艳丽可赏。

云在草堂雍正朝瓷器云溪精舍道光朝品天宝堂雍正朝器天宝堂制雍正朝器天香书屋道光朝器天宫制鼎明嘉靖红地金彩莲花天禄书斋康熙朝器天琛堂仿古制康熙朝器内膳房明嘉靖王室用器,五彩云龙盘底有此款。

中和堂清宫内府堂名,传世有“康熙辛亥”(1671)中和堂制“及壬子(1672)”、癸丑(1673)三种八字款的青花釉里红盘,均属康熙时宫廷用器。

文章山斗康熙朝器书锦堂康熙朝器石居康熙朝器双清阁道光朝彩器甘泽堂光绪朝器市锦堂康熙朝器正玉堂制多见于康熙朝器正谊书屋雍正朝器古月轩景德镇瓷器堂名款。

又有乾隆朝彩瓷器说三种:一是乾隆朝内府轩名;二是古月轩是“胡”(古、月)姓人所精画的料器;三是为清宫一轩名,历代精品均藏于此轩。

其实,清宫内府并无“古月轩”之名,是为讹传。

凡有“古月轩”款的所谓珐琅彩瓷均属伪品。

特别以“古月轩”抹红款的鼻烟壶为多见。

古香书屋雍正斗彩器、道光彩瓷。

玉海堂制康熙朝器玉梧书屋乾隆朝董蔗林制乐古堂道光朝器乐善堂乾隆朝粉彩器乐静堂乾隆朝器务本堂同治朝器有恒堂、行有恒堂道光朝器。

往往见“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款,清代瓷器歀字最多者,坊间亦有简称“有恒堂”者。

冯斋雍正粉彩器玄荫堂制明万历景德镇瓷款,多见于青花瓷。

市隐楼制乾隆朝青制品立本堂制雍正朝器宁远斋乾隆朝器永和堂制多见康熙朝器有正味斋乾隆朝粉彩制品百寿堂道光朝彩瓷百一斋乾隆朝器百花斋顺治朝青花瓷器百福楼雍正朝彩瓷百露堂雍正朝粉彩百一山房雍正朝器百机楼藏雍正朝器师古堂乾隆朝器光裕堂制康熙朝器尘定轩雍正帝未即位前,在今雍和宫旧地当时王府轩名,多见康熙末年器。

同顺堂制康熙朝器自治轩道光朝彩器旭华堂乾隆朝器朱府明嘉靖、万历年间王府用器,所见为矾红款。

竹石居康熙朝器竹雪轩同治朝器竹韵山房道光朝睿王府用器全庆堂制康熙朝器,亦有“全庆堂仿古制款”的款记。

多福多寿堂道光朝彩器庆谊堂制雍正朝春花釉里红器;也见于乾隆朝制品。

庆兴荣玩康熙朝器庆恩堂制康熙朝器守易堂雍正白釉器安吉居制康熙朝器为多见;雍正朝春花瓷器有“安吉居珍玩制”款。

安素草堂雍正朝民窑器约己堂道光朝器红荔山房雍、乾朝器来雨堂博古制多见于乾隆朝器寿古斋制康熙朝器园明堂雍正朝器听松庐乾隆朝张南山制器听雨堂道光乾器听云山主人馆多见于乾隆朝器听松堂仿古制康熙朝器希范堂康熙朝器体和殿景德镇官窑器,光绪朝慈禧御用器。

诒古堂同治朝彩器冶春吟馆道光朝彩器应德轩博古制康熙朝器述古堂乾隆朝器述德堂乾隆朝器奇玉堂制康熙朝器奇石宝鼎之珍康熙朝器雨香斋明代民谣款,崇祯朝青花瓷器。

拙存斋康熙朝某王府所用器茗深珍藏康熙朝器松石斋康熙朝器松年堂康熙朝器松柏草堂明代嘉靖、万历朝青花器清廉堂道光朝彩器青萝馆用明代嘉靖、万历朝民窑青花器尚志堂康熙朝单县卢锡晋定烧器。

咏梅阁乾隆朝器忠信堂制乾隆朝器明远堂乾隆朝器佩玉堂康熙朝器知不足斋道光朝器和辉堂制乾隆朝器诚信堂乾隆朝器。

也见于嘉庆仿哥釉、祭蓝描金等制品。

怡玉堂制康熙朝器尿兆郡寿房记明代民窑款,较多见于淡描青花十六子图盘。

宝蔷斋乾隆朝名匠制器,有堆料款,为达官李姓用器。

宝蔷斋道光、咸丰年间器宝机楼制乾隆蓝釉制品宝恩堂制乾隆朝器居仁堂1916年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特制瓷款,此类瓷器生产时间、数量少,而质量较高,俗称||“居仁堂”“洪宪瓷”,凡书“洪宪御制”或“洪宪年制”者,伪品较多。

居敬堂康熙朝器笥堂道光朝器胡海楼道光朝器皆山堂道光朝紫釉器后植堂道光朝器珍鱼汤制康熙朝器赵府制用明代嘉靖时期王府用器,见于五彩云龙碗。

鳝鱼黄釉蒜头瓶春怡堂光绪朝品春辉堂康熙朝器春晖草堂康熙朝器春江满月楼嘉庆、道光朝青釉器荣瑞堂道光朝料彩制品荣瑞堂康熙朝器,亦用“锦堂佳品”款,多用于青花瓷器上。

荣瑞堂制乾隆朝红彩器挂月山庄道光朝器昭月堂康熙朝器种德堂道光朝器种芝堂制嘉庆、道光柴彩瓷秋辉堂康熙朝器俭存斋光绪朝器阳性轩道光朝器养园仿古道光睿王府用器退思堂乾隆朝睿王府用器。

但有“睿邸退思梅寿堂”款,亦见于道光朝瓷器。

眉寿堂道光朝器绛月楼道光朝器桐溪冯宅明代嘉靖民窑绿地描金器桂玉堂制康熙朝器致远堂制乾隆朝器晋府上用明代嘉靖、历代时期王府用青花器。

晋甄吟馆道光朝彩器秦府点膳所造见于明代嘉靖时期王府用器,见于五彩红龙盘。

珠林堂制道光朝器监庆堂道光朝器晖吉堂康熙朝器“晓岚”二字,并非乾隆朝的纪韵。

笔花斋制康熙朝器仿古乾隆朝器调鹤闲轩清赏见于康熙时青花瓷器益友堂制康熙朝器益友鼎玉堂制康熙朝器郎润堂康熙朝钱塘高士的定制器郎吟阁制雍正朝器郎金阁制雍正朝器通徳堂制康熙朝器绣麟楼制乾隆朝蓝釉器陶斋法宝广西超期陶陶草堂道光朝器乾惕斋清宫内府的堂名,凡有此款的瓷器均属康熙时宫廷用器。

梓桑轩制见于顺治朝青花瓷常半轩珍玩器康熙朝器彩云轩康熙朝器彩玉堂康熙朝器彩华堂乾隆朝五彩御用器彩润堂乾隆朝器淳叙堂乾隆朝器惟山善堂制乾隆朝器惜阴堂制乾隆朝红釉瓷宿云斋康熙朝器望仙楼顺治朝五彩瓷望吟楼雍正朝器涵德斋同治朝彩器淡宁堂康熙朝器植本堂见于乾隆、嘉庆、道光朝器椒生馆雍正朝器斯干草堂乾隆朝器雅玩多见于康熙朝器雅雨堂乾隆朝卢雅雨制品博古斋明代崇祯朝民窑器博物馆藏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民窑青花瓷。

敬远堂乾隆朝睿王府用器敬畏堂雍正、乾隆间王府用器,传为阿格敦布家物。

嘉庆、道光间亦有此款瓷。

敬顺斋同治朝彩器敬修堂道光朝抹红彩器敬恩堂雍正朝器。

敬慎堂乾隆御用器敬修堂制乾隆朝器博古斋明崇祯朝民窑青花器遗安书屋珍藏雍正朝器景濂堂康熙朝器紫静堂康熙朝,也有“紫静堂制”彩瓷紫琼道人乾隆朝某王府用器程舍自造明代嘉靖朝民窑器,所见之物为红绿花卉碗,手写体。

翔凤堂明代崇祯五年(1632)青花瓷款谦牧堂制雍正朝器富贵佳器明代民窑此吉祥款,以嘉靖、万历青花瓷为多见,亦见于嘉靖朝金彩器。

裕慎堂制雍正朝器教仁堂康熙朝器敦复堂雍正朝器敦睦堂制乾隆朝器湛静斋乾隆、嘉庆朝器椿荫堂乾隆朝器楼香珍藏康熙朝器锡庆堂道光朝彩器慎余堂光绪朝赵氏用品慎思堂道光朝器慎静堂道光、同治朝器慎德堂道光帝御用堂名,以三字直款为贵,多系抹红色,亦有堂描金色,图案多以折枝花多见口。

其抹红地描金器亦属珍品。

清康熙朝有“慎德堂制”、“慎德堂博古制”及“慎德堂仿古制”等款项,多见于青花瓷上。

聚庆堂道光朝器聚厚轩光绪朝器聚仁堂制康熙朝器聚王堂制康熙朝器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 聚顺美玉堂制康熙朝器嘉乐堂道光朝器嘉泰松轩光绪朝器嘉善堂仿古制康熙朝器嘉荫堂斋古山人造嘉庆朝蓝釉器睿邸清堂道光朝彩器睿邸退思堂道光睿王府用器精进堂道光朝器精雅古玩康熙朝器墨缘堂道光朝器篆猗堂康熙朝器德诚斋乾、嘉、道朝器谭草阁康熙朝器澄怀书屋乾隆朝器德馨堂康熙朝器,亦见“德馨堂制”款制。

燕善堂制雍正朝器凝和堂乾隆朝器澹宁堂雍正朝器,有极致的五彩器,以墨书款为典型。

澹怀室道光朝墨彩器澹宁斋制乾隆朝广彩器澹守堂制乾隆朝广彩器斋监制道光朝器藻园督造明代万历朝五彩扇形盒沈府佳器明代王府用青花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