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欧洲原始美术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史》第一章第一节原始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一章第一节原始美术

1 原始美术
《莱斯皮格的维纳斯》与前面我 们介绍的《维纶多夫的维纳斯》同一文 化期,但这件雕像的乳房与臀部比维纶 多夫的维纳斯更加肥大,头部呈现出一 个小圆球形,虽有鼻子和眉弓,但很不 清楚。这类雕像,有的很小,可以随身 携带,通常没有脚,下肢呈一锥形。
据美国考古学家判断,这样制作 雕像,是为了便于往地上插;学者曾断 定它是一种爱情的副产品,总之创作意 图众说纷纭,但反映史前人类对生殖的 崇拜是显而易见的。
中文名:手持角杯 的裸女 出土:法国西南部 多尔多涅地区劳塞 尔岩窟 规 格:高46厘米 材 料:石刻
原始美术
手持角杯的裸女:
在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地区劳塞尔岩窟出土的一 件浮雕。 这件浮雕以粗放而流畅、概括而又充满韵律的线 条,在略为平整的岩壁上雕琢出一个正面女性人 体的生动形象,同样堪称是原始雕塑中人体艺术 的典范。如同其他裸女雕像一样,它也强调了女 性硕大而丰满的乳房,宽阔而结实的臀部,圆润 而富弹力的腹部,以及女性长长的头发。更富意 味的是这件裸女雕像的左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 部,右手则高高擎着一只象征雄性的牛角。这种 姿势似乎是在暗示着一个生命正在形成、孕育和 生长,在为这个生命的存在与诞生而进行庄重的 祈祷。
并对蹄子和犄角做正面处理,详尽的揭示 动物的结构。
多是黑色勾出轮廓线,在施以红、黑、褐
色矿物质颜料渲染出体积结构;
线条粗狂、气势磅礴、动态强烈、画面已
经初显示构图意识。
绘画作品中较为突出的是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 画》和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厅、后厅和边厅 以及连结各部分的洞道组成。在主厅的顶部和两个通 道的墙壁上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 物。从画法和风格上来看,可能出自于好几代人之手。 最早的作品可上溯到奥瑞纳文化的晚期,即公元前 17000年。

外国美术史第一讲——原始美术及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一讲——原始美术及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史前艺术的形成原因?
目的:大部分绘画和雕刻服务于巫术。 功能:图腾、装饰、狩猎、巫术 特点:充满能量和生命力,简单而有力量。 不少作品已有较熟练的技巧,雕刻 造型粗略。 内容:绘画对象以动物为主。
原始人认为画里面融入了动物的灵魂,若画了动 物的图像就可以获得支配动物的力量。
1-1-1 旧石器时代/雕刻艺术
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来到两 河流域南部定居。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前2800年间,苏美 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发展了最早的城市国 家。形成以神庙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崇拜自然 神。认为国王是神的旨意的执行者。
这一时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也对 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包括建筑、雕刻、绘画、 工艺美术。 建筑有独特的成就。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 塔庙是建在几个由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这种类 似于梯形金字塔的建筑被称为“吉库拉塔”。乌鲁克 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的代表。
拉斯科洞窟 《公牛大厅》
拉斯科洞窟 《攻击人的受伤野牛》
1-1-1 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
阿尔塔米拉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北部,公元前3万~前1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窟长 270米,深邃而曲折。壁画是绘制在长18米、宽9米入口处的顶部和洞壁,壁画12多米 长,6米多宽,共150多幅。 多是简单风景草图和分散的动物画像,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 等,多以写实、粗犷和重彩手法,刻画原始人熟悉的动物形象,站、跑、卧、叫,千 姿百态,栩栩如生。 壁画颜米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和动物油脂,以红、黑、紫为主, 色彩浓重,艳丽夺目,达到史前艺术高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英国斯通亨治巨石阵
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距伦 敦120多公里,建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

外国美术史---1、原始美术

外国美术史---1、原始美术

外国美术史---1、原始美术(一)原始美术1、绘画(1)洞窟壁画:(旧石器时期)①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距今15000 年左右,以打猎场景为主,线条粗犷、气势磅礴、动态强烈,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静态恰好形成对比,画面已经初显构图意识。

被誉为“史前卢浮宫”。

)②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旧石器晚期作品,位于西班牙,以红、黑、紫色为主,成群野牛,野猪、野马、赤鹿等动物150 多只。

采用写实粗犷的重彩手法,运用了潜缩法透视,使画面具有一种幻觉感和质量感。

最杰出的作品《受伤的野牛》,被誉为“史前西斯廷教堂”。

)(2)北欧岩画:(中石器时期)形式(刻于岩壁上的岩刻、涂于岩壁上的岩画)风格(写实:以线刻为主,比例基本1:1)(抽象:农牧民的作品,动物简化演变成几何图形,极其具备概括性与现代工艺美术神似)(3)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期岩画的典型代表,位于西班牙东部)题材(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狩猎情节))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

)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2、雕塑母神雕像:(旧石器时期)含义(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但在欧洲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尺寸小,造型古拙。

)代表作①维也纳(威伦道夫的维纳斯)②乌克兰(乌克兰母神像)③法国(持角杯的维纳斯)特点(强调女性生理特征,对女性及生殖崇拜)3、建筑斯通亨治巨石阵:(新石器时期)(盛行于欧洲,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

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典型代表。

斯通亨治巨石阵以十分惊人的准确性,匀称性,统一的概念,反映出原始人的创造力。

以其雄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注目。

)。

外国美术史之史前-欧洲中世纪美术课堂笔记

外国美术史之史前-欧洲中世纪美术课堂笔记

《外国美术简史》央美外美史教研室编 2007年10月版一、原始美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

(一)旧石器时代1、洞窟壁画: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里亚地区,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其中最突出代表是法国拉斯科洞窟,大公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制作年代较拉斯科稍晚,《受伤的野牛》。

2、母神雕像: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

这些女性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为“原始的维纳斯”。

维也纳的威伦道夫出土女性雕像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中石器时代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

(三)新石器时代美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美术成就是巨石建筑,是一种宗教性建筑物,巨室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英格兰南部“斯通亨治”是最典型代表。

二、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一)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1、建筑:苏美尔人在墙面镶嵌碎陶片装饰。

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吉库拉塔”,乌鲁克神庙是最典型代表。

2、雕刻:苏美尔人的雕刻注重表现内在精神,阿卡德人雕像比苏美尔人雕像更具有写实性,萨尔贡王青铜头像是两河地区第一次发现的真正的帝王肖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表现纳拉姆辛王率军征服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画面采用对角线构图,还通过简单的风景刻画表现了特定环境。

3、绘画:现存苏美尔人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4、工艺美术:《公山羊与树》、牛头竖琴。

(二)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现存最完整的巴比伦艺术品是藏于卢浮宫的汉漠拉比法典石碑(雕刻着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其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浮雕刻画了太阳神向汉漠拉比授予法典的场面。

外国美术史笔记

外国美术史笔记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第一节原始美术洞窟壁画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原始的维纳斯:在欧洲国家都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这些女裸体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体现出旧石器时代人们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旧石器时代)北欧岩画分为写实(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与抽象(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两大类风格。

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

(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美术两河流域:指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区,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这一地区历史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 苏美尔-阿卡德(公元前3500~前2015)2 古巴比伦(公元前1894~前1595)3 亚述(公元前9世纪~前612)4 新巴比伦(公元前626~前539)济古拉特: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塔庙,它建在几个用土垒起来的大台基上,气势十分壮观,这种类似埃及和墨西哥金字塔的建筑叫济古拉特。

亚述的艺术主要为王权服务,具有很强的世俗性。

第三节古埃及美术埃及艺术的特点、形式: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来世的艺术:古代埃及的艺术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所以被称为来世的艺术。

埃及经历了三个统一时期:1 古王国(公元前2686~前2181)2 中王国(公元前2040~前1786)3 新王国(公元前1570~前1085)马斯塔巴:埃及古王国王朝初期,埃及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头建筑,里面放着装有木乃伊的石棺,这种长方形的石墓叫马斯塔巴。

埃及古王国的雕刻程式:1 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 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 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则非常简略;4 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 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西方美术鉴赏-1 原始艺术

西方美术鉴赏-1 原始艺术

年)一、原始艺术(约公元前40000年到前150001、起源:艺术的最初起源来自于洞穴壁画,人们把对狩猎动物的希望用木炭绘制在岩壁上,所以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线条(这与同期东方的艺术表现及其相同)。

代表作品:《牛》《马》《狮》等。

《手印》《马》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马》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野牛·人》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舞蹈的猎人》,土耳其加泰土丘,约公元前5800年。

《狮人》或《有猫科动物头颅的人像》,出土于德国霍伦施泰因-施塔德尔,约公元前30000年。

猛犸象牙,高29.6厘米。

德国乌尔姆博物馆。

2、中期:对动物的雕刻作品开始出现,表现出一种对肉食的永恒满足愿望。

代表作品:《鹿》《野牛》等。

《鹿群》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野牛和小马》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鹿》3、后期:当狩猎工具和技能的进步、食物来源得到越来越多的保证时,人对动物的关心逐步转向对人类自身的关注。

生儿育女的种族延续和族群扩张形成了女性生育能力的赞美。

迎来了东西方共同的母系社会。

代表作品《手持牛角的维纳斯》《少女》《母神》等。

《手持角杯的裸女》《少女》《维林多夫母神》《巨石文化》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公元前2550年~前1600年。

巨石圈的直径为29.6米,石门高约7米。

(完整版)第一章 西方史前美术

(完整版)第一章 西方史前美术
• 用驯鹿角雕刻的野牛形象,长约十一厘米, 主要以浅浮雕的线刻方式创作。对驯鹿角 略做加工使其显示出基本外轮廓,又在其 上精巧地刻出头部细节。
• 这头野牛回首凝视,瞬间的动作神态生动 真实,再现了创作者对动物细致入微的观 察和生活习性的体验。
• 2)野牛群雕(图片见图1-6)
• 另一组野牛的雕塑,属于浮雕中的高浮雕。 创作者以泥塑的方式,堆塑出他们健壮的 身躯,并以工具刻划出眼睛、鼻子、嘴、 鬃毛等细节力求效果逼真。
•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 约公元前2800025000年
• 石灰岩
• 高11厘米
• 维也纳自然史博物 馆
• 她有着优美的卷发,丰满的乳房,硕大的 臀部和柔软的腹部,这好似一个十分健壮 的能繁衍后代生儿育女的母亲形象。因而 也被称之为母神。创作者的目的也因而明 确:强调女性的生殖能力,表达人类繁衍 后代的愿望。
狮人,约公元前 30000-26000年,
猛犸象牙,
高30厘米, 德国乌尔姆博物馆
• 2.“维纳斯像”
比狮人雕像稍晚些,出现了一批所谓的“维 纳斯像”,其实就是女性雕塑。其中既有 圆雕,也有浮雕。
它们的意义和功能显然要比人兽混合体要清 楚。
• 1)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
• 发现于奥地利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是这批维纳斯像中最著名也最精彩的圆雕。 仅有十厘米左右的大小却充满了表现力。 创作者不重视表现面部而着重表现了女性 的特征,雕刻得十分细致。
•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小的塑像上,每个 受到关注的细部几乎全部呈现出基本的几
何形,并自然地融为一体,显得体量感厚 重而且艺术感染力强烈。
• 2)洛塞尔的维纳斯
• 与这件圆雕作品相呼应,还有从法国洛塞 尔发现的裸女浮雕。一位手持牛角杯的女 子像被雕刻在一块石头上。她一手持杯, 另一手置于腹部,头部是侧面的,其形象 尽管十分简略,但能把人物的动态和女性 形体的美表现出来。

01.第一讲 原始美术

01.第一讲  原始美术

第一编古代美术第一讲原始美术(公元前35,000-1,500年)艺术史总是力图从远古时代的艺术遗存讲起,从源头讲起,可是由于时间长河的悠远,那源头总是有些蒙胧。

因为远古艺术残留的遗存,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毕竟有限。

而当时产生艺术的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因素也毕竟在原生意味上永远地消逝了。

但是,正如雕刻家罗伯特·斯密森所说:“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着的时间。

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因此,跨越时间长河,直接面对艺术遗存,就成为研究远古艺术的不二法门。

原始社会产生过伟大的作品,原始社会的单纯性,使他们的富有装饰意味的艺术有着特殊的个性,并极其生动。

从颇具震撼力的黑人面具,到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像,人们可以想象一个充满恐惧和黑暗的世界以及一个光明且自信的世界。

它们意味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足迹。

原始时期,人类日夜与恐惧和生存搏斗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有了某种体认,而且觉得需要把这种体认和感觉的本质抒发出来,以求能接近一个“理智、公义、人体美都最和谐也最完美”的理想境界。

于是,产生了神话、音乐、舞蹈、哲学、绘画以及它加诸于这个有形世界的秩序和法律等等。

在世界范围内,这个理想的发源地在埃及,在两河,在印度,在中国……,而在欧洲,这个理想的发源地是地中海,是古希腊,之后传播于整个欧洲大陆。

而古希腊之前又如何?在卡普萨文化时期(以突尼斯Gafsa遗址——古卡普萨Capsa of antiquity),非洲的含米特人始自旧石器时代,延至中石器时代,创造了堪与西南欧媲美的岩石艺术,如罗得西亚的雕刻和绘画,还有一种表现性和图解性的艺术形式,格外富有表现力。

巫术的形象变成纯粹的符号;西班牙东部独特的旧石器时代后期岩石艺术虽受到比利牛斯山北部艺术的影响,但与非洲卡普萨艺术更为接近。

因而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热而曼·巴赞说:“从遥远的古代起,人类即在抽象艺术中,亦在自然主义中,发现艺术灵感的源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女雕刻
旧石器时代晚期。 蛇纹石材料。高22 厘米。藏罗马史前 博物馆。
女裸雕像的艺术价值
女裸雕像作为原始人类生殖崇拜意识的史前艺 术载体,伴随着人类自身的繁衍而流转于原始社 会的生活之中。它以人类直观自身、表现自身和 理想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开始了人体艺术的最原 始的篇章。尽管它是原始巫术的工具,宗教功能 十分明确,但其纯朴与自然的美感,夸张与变形 的手法,正是其作为艺术得以存在的历史价值。
石柱与石环结构
巨石结构的表现形式与种类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石 柱、石室和石栏三种形式。
巨石结构的意义
巨石结构的发生是伴随着原始宗教观念的发展 而出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巫术观念,只表现 出对生命力的渴求,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对死亡的 畏缩,而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宗教精神则表现出对 死亡的超越,对生命永恒的祈求和与自然共存的 期冀。这种宗教观念最为有力的佐证,就是将人 类尸骨与天然巨石同系一体的丧葬形式和与此相 关的祭祀活动。巨石结构正是伴随着人类这种强 烈的超自然的生命意识而确立了自身的价值意义, 成为人类精神最远古的纪念。
中石器时代岩画产生的背景
欧洲岩画艺术的发生与欧亚大 陆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有 着直接的联系。 中石器时代的新生产方式也必 然导致人类意识活动的进化。 岩画艺术是原始人类在新的自 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和思 维意识观念中从事的新的精神活 动形式。
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再现 驯养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主动精神、 集体观念和中心地位。描绘原 始人类狩猎、采集、收获、居 家、战争等场面。
据研究石栏具有某些天象观测与季节计时的科学功能。每逢夏至之日,石 栏正中的平面与石栏正东的开口处,其直线方位正指向太阳升起的位置。
据考古这是当时修建巨石结构者居住的村落
英国“斯通亨治” 石栏
法国布列塔尼的卡纳克地区的巨石群落
由多块天然巨石组构而成的巨石群落,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沉寂 肃穆,透溢出一种超越自然与永恒生命的群体精神和宗教情境。在法 国布列塔尼的卡纳克地区就保存着这样一处巨石群落,它由2730多块 天然石柱聚合而成。在静寂的场地上人类将石柱极为壮观地排成十几 行,绵延达3公里左右,有许多石柱高达24 米上下,最重的竟有37吨 左右。沉重而突兀的石柱蕴藉着自然的生命伟力和永恒精神。当远处 如血的残阳斜射着这片沉寂的灵魂寄生地时,你会滋生一种经过生命 与自然内在整合的神圣性和崇高感。这正是由巨石行列与光影交错所 透溢出的一种超然的宗教气氛使然。
法国拉斯科洞窟外景
拉斯科洞窟主厅内景
拉斯科洞窟内景
野牛 法国拉 斯科洞窟壁画
野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群兽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群鹿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牛与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牛与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群马图 群马图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群鹿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问题讨论
如何认识原始美术与原始人类生产、 生活、生殖、生命之间的关系? 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与母性意识是 如何在女裸雕像艺术上体现的? 巨石结构是怎样表现人类生命意识 与自然永恒存在之间的艺术精神的? 如何运用原始美术的艺术表现方式 创造现代美术?
文献阅读
常宁生著《穿越时空:论欧洲石器 时代绘画风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年 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原始美 术卷》山东美术出版社,1987年 邓福星著《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 艺出版社,1987年
第一讲 欧洲原始美术
原始美术概况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 代晚期,约30000年至10000年前之间。 原始美术主要有女裸雕刻、洞窟壁画、 岩画艺术、巨石建筑、骨刻工艺、陶塑 工艺等。 原始美术遗迹多集中在欧洲,分别属 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 代。
原始石器工具:最早的人类创造
原始岩画的意义
原始岩画艺术的发展,其题材内容所展示 的历史纪实性和艺术真实性,是在新的社会 生产形式和人类生活方式上的艺术创新。其 表现形式所形成的由写实向装饰、由抽象向, 符号的过程,是人类思维意识由对客观感性 向主观理性转化的实证。
原始石骨雕刻:装饰艺术的萌动
石骨雕刻工艺是在兽骨上雕琢 的装饰图案或造型艺术。具有精 巧与细致的形意刻画和装饰技术。 主要遗存有旧石器时代法国比 利牛斯省劳尔泰洞的骨质线刻 《渡河的群鹿》、科伦比埃洞的 石质线刻《野马》、马达齐尔洞 的《投矛器柄》、布尔尼圭的鹿 角雕刻《驯鹿》等。
石室结构
巨石建筑出现于公元前 3000年左右,但它却没有以建筑功能来满 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是以自然精神给人以灵魂的安慰与寄托,它 的精神性超越了它的功利性。其后2000多年中,随着人类对生命的 渴求与对自然的崇拜,向北顺着大西洋沿岸蔓延至斯堪的纳维亚半 岛南部,向东循着地中海同围扩展到外高加索地区,整个欧洲大陆, 到处都耸立着这种由巨石结构起的精神支柱。
原始洞窟壁画:狩猎者的艺术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描绘或刻制在天然山洞 中的大型绘画,主要表现的是动物形象。 洞窟壁画的表现手段主要是刻线雕制和勾线 涂绘。构图比较随意。 主要有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受伤的野 牛》;法国南部拉斯科洞窟的《野牛与 人》、《大野牛图》。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拉斯科洞窟位于法国南部,发现 于1940年。全洞由主洞、后洞、边 洞以及连接各洞的通道组成。洞内 各处的天顶上绘有大量的野牛、野 马、野鹿等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 象主要以红、黑、褐色画出。造型 生动,形态各异,笔法粗放,气势 威猛。被称做“史前卢浮宫”。
石器工具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的劳动 成果,也是人类告别动物世界的标志。 石器工具的对称造型、光滑质地、柔 韧曲线,都是出于实用意义和生产功利 的,不是为审美而存在的。美术在原始 艺术中存在方式是以实用为功利目的的。 它所蕴含的美感因素是十分朦胧、模糊 与混沌的。
前80000-32000年
原始人打制的石 器工具
野牛 约15000-10000年 鹿角 长10厘米
鹿角雕刻 法国布尔尼圭
戴风帽的女人 约公元前
20000年 象牙 高3.6厘米
马 约公元前13000年
象牙
高3.5厘米
嘶叫的马头 约公元前12000年 驯鹿角
高7.2厘米
骨刻 法国夏芳德洞
巨石建筑艺术:自然的生命永恒
原始人用巨大的石块搭构的纪 念碑式的建筑。是以自然存在象 征生命永恒的艺术构造。 主要遗存有新石器时代法国布 列塔尼卡纳克地区的巨石群落; 英国南部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 原的“斯通亨治”石栏建筑。
野马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牛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牛与人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牛与人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犀牛 法国阿德什洞窟壁画
野牛 法国尼奥洞窟壁画
野牛 法国尼奥洞窟壁画
长毛象 法国佩什 · 墨尔洞窟壁画
猛犸 法国佩什 · 墨尔洞窟壁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以东30 公里处,发现于1870年。整个洞窟由主洞和侧洞 组成,深达300多米。宽敞的四壁和洞顶画满了大 量的野牛、野马、野鹿和野猪以及其它动物。人 类的祖先将他们祈求猎获的对象,以硕大而明确 的造型,浑朴而厚重的色彩,粗放而狂野的线条, 随意而无序的布局,或刻画或涂抹或勾勒,生动 而丰富地再现了远古生灵的悍猛精神和粗犷动态。
持牛角的女巫
这件雕像出土于法 国西南部多尔多涅 地区劳塞尔岩窟。 约公元前30000年至 18000年(旧石器时 代晚期奥瑞纳文 化)。石灰岩板材 料。高45厘米。 现藏波尔多阿坤廷 博物馆。 原始巫术与艺术发 生具有比较密切的 关系。
莱斯皮格的女性雕像
这件雕像出土于 法国上加罗纳地区 的莱斯皮格。约公 元前30000年至 18000年 (旧石器 时代晚期奥瑞纳文 化)。象牙质地。 高13.5厘米。现藏 巴黎人类学博物馆。 雕像下部尖巧的 楔状是为插在地上 进行祭祀所用。
狩猎 西班牙拉文特 岩画/中石器时代
以真实的手法记录 了中石器时代人类的 生产与生活情境。以 生动的形象语言记述 了人类紧张而勇敢的 战斗精神。
狩猎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原始岩画不仅记录了原始时代的历 史情境,也含蕴了原始时代的巫术意 识,还表现了原始时代的艺术形态。
驯养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五个弓手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鲸鱼 北欧岩画
北欧岩画具有抽象装饰意味,以刻画为主,线条分明,轮廓 确定,形象硕大。在剪影式的动物形象的轮廓内布满了疏密 有致的网纹和奇妙的图形。
麋鹿 北欧挪威岩画
抽象符号岩画/新石器时代
抽象岩画
新石器时代的岩画艺术,其抽象符号俨然已经与 文明时代的象形文字相类同。无论是北欧斯堪的 纳维亚半岛还是南欧伊比利亚半岛的抽象岩画, 都表现出一种纯粹的抽象艺术美感,其神秘的图 形和符号,是人类抽象思维意识的艺术反映。
威伦多夫的女裸雕像
这件雕像出土于奥地 利维也纳附近的维伦多 夫洞 。约公元前0 年至25000年(旧石器时 代晚期奥瑞纳文化)。 石灰岩材料。高11.5厘 米。现藏维也纳自然史 博物馆。
威伦多夫的女裸雕像
女裸雕像是旧石 器时代母权制度下 社会观念的反映, 是原始人进行生殖 崇拜和巫术祭祀活 动的工具。这是目 前发现的最早的史 前女裸雕像之一。
英国“斯通亨治”石栏
巨石结构作 为新石器时代 的一种文化现 象,它以一种 超自然的伟力 象征着人类的 生命意义和观 念精神。
英国南部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斯通亨治”石栏
斯通亨治意为吊起的石头。这个石栏结构的正中平置着一块巨大的长而平 直的石板,大概是祭典时置放供器的平台。以这块石板为中心围有四圈石 栏,最大一圈直径为105英尺,第一圈石栏呈马蹄形布构,开口向东,由一 圈低矮的石柱围列而成。第二圈石栏由五组门形结构的三石碑单立组成, 也呈马蹄形排列,高达23英尺,是石栏中的主体结构。第三圈石栏也是由 较低矮的单柱石环列,离主体结构稍远。第四圈石栏是由环形的门式结构 的巨大石碑群连接组成,没有开口,石柱多达30根。石栏群约建于公元前 1800年至前1400年左右。可以想见,这样规模巨大的祭祀建筑结构,在生 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是以何等顽强的力量建构它的。显然,它 与前两种巨石结构相比,更显示出一种神圣的宗教气息和庄重的生命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