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生真菌多孔菌
呼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

真 菌、花 ( )栖真 菌、枝栖 真菌 、干栖 真菌及 根栖 真菌 。 果 树 ( )栖真菌又可根据 组织等 的死活 状态 分为 :活栖真 草
低冰缘 ( 或冻土 )地貌。受地 形 和气候 影 响,这里 植被 类 菌及死栖真菌 。活栖 真菌及死栖 真菌 又可 根据 真菌 生活在 型多种多样 ,包括森 林 、灌 丛 、沼泽 、草 甸 和草塘 。植 物 组织器官 的深层或浅层划分为 :内栖真菌及表栖真菌。
( )木生 菌 :此 类真菌 以木材为 基础 ,繁 殖生长 在立 1
木 、倒 腐 木 及 树 桩 上 。其 菌 丝 体 分 解 利 用 纤 维 素 和 半 纤 维
素或木质素的能 力 比较强 ,往往生 长 的木 质部 位呈 现 白色 或褐色腐 朽。黑龙 江呼 中 自然 保护 区有这 类 大型 真菌 10 6 种左 右 ,绝大多数属 于非褶 菌类 ,少数 属伞 菌类 ,极少 数
su ytefn u e o rea tai n rvd ai frrsu c t i t n a dp oe t n h v s g t n rs h td h g srsu c cu lya dp o ieb ss o eo reuiz i n rtci .T ei et a o eu u t la o o n i i
( oet i ae n et rvni n urnieS t n D rn ’nigDs i f el g a gPoic ) F rs Ds ssA dP s Pee t nA dQ aat ti , aig al ir t i n j rvne e o n ao n tc O H o i n
LXi o n a pi g
( oet rt t nS t n Maae e t e at n f aeFrs yB ra , F rs Po ci t i , n gm n D pr t h oet ueu e o ao me O T r D x g a l gDsit f e o gi gPoic ) ai ’ni ir i nj n rvne n n tc O H l a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多样性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多样性刘坤;王俊丽;刘名飞;毕凯丽;宋韵霏【摘要】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药用大型真菌资源,以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为对象,通过相似性比较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10种以上的科为蘑菇科、白肉迷孔菌科、口磨科、球盖菇科、红菇科、多孔菌科、侧耳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鳞伞属、干朽菌属、丝膜菌属、侧耳属、杯伞属、鬼伞属、马勃属、多孔菌属、栓菌属、乳菇属、秃马勃属、鹅膏菌属、田头菇属、针层孔菌属、灵芝属、枝瑚菌属、柄灰包属、乳牛肝菌属、革盖菌属;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广布成分(67.0%)、北温带成分(22.6%)、泛热带成分(7.7%)、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1.9%).按不同地区属的相似性比较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分为3组.乌兰察布盟和阿拉善各成一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和包头市组成一组.%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al macrofungi resources, species diversity of medical macrofungi in Inner Mongolia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iamilies were Agaricaceae,Fomitopsidaceae,Tricholomataceae, Strophariaceae.Russulaceae. Polyporaceae and Pleurotaceae, While the dominant genera were Pholiota, Gyrophana, Cortinarius, Pleu-rotus, Clitocybe, Coprinus, Lycoperdon, Polyporus, Trametes, Lactarius, CaLvatia, Amanita, Agro-cybe, Phellinus, Ganoderma, Ramaria, Tulostoma, Suillus and Coriolus. From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 they were grouped into Cosmopolitan element(67. 0%), North Temperate element (22. 6%), Pan-tropical element(7. 7%),and Tropical Asia & Tropical Africa elementd. 9%).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Euclidean distance showed that medicalmacrofungi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Ulanqab League composed one group and Alashan composed another group, while Chifeng region, Tongliao region, Hulun-buir League and Baotou region constituted one group.【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1)005【总页数】7页(P508-514)【关键词】药用大型真菌;多样性;内蒙古【作者】刘坤;王俊丽;刘名飞;毕凯丽;宋韵霏【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8.2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 400多km;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 700km;全区总面积118.3万hm2.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 000m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 556m.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 351种,分属于133科,720属.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 167种(种子植物2 106种,蕨类植物61种).典型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为大型真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生态场所.中国的真菌资源非常丰富,传统药用真菌已超过400种,主要集中在担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笔者搜集了内蒙古大型真菌的资料[1-14],根据文献[15-24]统计出内蒙古的药用大型真菌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1.1 大型真菌种类统计和分析针对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资料,依据文献[25]对物种名录进行分类,并对药用大型真菌进行了科、属、种的统计分析,并按照科、属、种的数目大小以递减顺序排列.1.2 地理成分分析依据现有文献资料[26-29]确定所有分类单元(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按照Frankenberg[30]的方法表示该地区真菌的分布型谱.1.3 内蒙古不同地区药用真菌区系成分的相似性比较采用Szymkiewicz的公式[31]计算相似性系数(S),并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各区之间的相似关系.S=[2a/(b+c)]×100%.其中,a为两地的共有属数;b,c为出现于一地的属数.2.1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科属组成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十分丰富,根据统计,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共316种,分属于106个属、47个科、18个目(表1).2.2 优势科属分析2.2.1 优势科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种类最多的科是蘑菇科,共有41种(占全部种类的12.97%);第2大科为白肉迷孔菌科,共有33种(占全部种类的10.44%);第3大科为口磨科,共有27种(占全部种数的8.54%);其次为球盖菇科(26种)、红菇科(68种)、多孔菌科(22种)、侧耳科(10种).这些都是广布全球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科.这7个科共有种类多达185种,占内蒙古药用大型真菌总数的58.54%,而7个科仅占总科数的14.89%(表2).2.2.2 优势属内蒙古药用大型真菌共有106个属.超过或等于5个种(包括种下等级)的属有19个(表3).这19个属全是担子菌,共有种类139种,占内蒙药用大型真菌全部种数的43.98%,而19个优势属的数目仅占全部属数的23.58%.这些都是广布全球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属.这既与内蒙古的地理位置相符,又能反映出本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地理分布特点.2.3 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区系成分2.3.1 大型真菌科的分析根据统计,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仅含1种的有12个科,占本地区总科数的25.53%,所含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3.79%;含2~9个种的计28科,占所有科数的59.57%,所含的种类占全部种数的37.67%;而含10种以上的7个大科的种类占全部种数的58.54%.从科的地理分布型上看,本地区仅有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等少数科为热带或亚热带分布科,约占总科数的4.36%;北温带成分的科有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网褶菌科(Paxillaceae)、乳牛肝菌科(Suillaceae)、猴头菇科(Hericiaceae)、钉菇科(Gomphaceae)、平盘菌科(Discinaceae)等,占总科数的12.77%;其余均为世界分布成分的科,占82.87%.2.3.2 大型真菌属的分析根据对106个属的地理成分的研究结果,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属的分布型大致可分为以下4大类:1)广布成分(D1).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属.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106属当中计71属,占67.0%.如:蘑菇属(Agaricus)、鬼伞属(Coprinus)、马勃属(Lycoperdon)、栓皮马勃菌属(Mycenastrum)、鹅膏菌属(Amanita)、牛肝菌属(Boletus)、赤褶菇属(Rhodophyllus)、蜡蘑属(Laccaria)、丝盖伞属(Inocybe)、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蜜环菌属(Armillaria)、假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小火焰菌属(Flammulina)、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等.2)北温带成分(D2).分布于北半球(欧亚大陆及北美)温带地区,个别可到达南温带,但其分布中心在北温带的属.此成分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有24属,占22.6%.如静灰球菌属(Bovistella)、秃马勃属(Calvatia)、灰锤属(Schizostoma)、乳牛肝菌属(Suillus)、干脐菇属(Xeromphalina)、桩菇属(Paxillus)、韧伞属(Naematoloma)、鳞伞属(Pholiota)、香菇属(Lepista)、耙齿菌属(IrpexBovistella)等.3)泛热带成分(D3).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热带或可达亚热带至温带,但分布中心仍在热带.此成分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有8属,占全部属数的7.5%.如离褶伞属(Lyophyllum)、奥德蘑属(Oudemansiella)、金钱菌属(Collybia)、桩菇属(Leucopaxillus)、灵芝属(Ganoderma)、大孔菌属(Favolus)、香菇属(Lentinus)、毛发菌属(Trichaptum).4)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D4).分布在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属.此成分在内蒙古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仅有散尾鬼笔属(Lysurus)和灰包菇属(Secotium),占1.9%.根据以上数据绘制分布型谱,如图1所示.2.3.3 内蒙古不同地区的药用大型真菌区系间关系的分析为探讨内蒙古不同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的区系亲缘关系,分别对内蒙古乌兰察布盟(WL)、阿拉善盟(AL)、兴安盟(XA)、通辽市(TL)呼伦贝尔盟(HL)、赤峰市(CF)、包头(BT)7个行政区分布的药用大型真菌进行二元比较分析(表4),在21个相似性系数中,相似度高的(相似系数S>0.5)的有1个(赤峰与通辽市).采用组内(within groups linkage)欧式距离法(Euclidean distance),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按不同地区属的相似性大小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各区之间的亲疏关系(图2).根据聚类结果,在欧式距离15处可分为3组,乌兰察布盟向异性最大,阿拉善和乌兰察布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降水少,各成一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和包头市以较高的相似性组成一组.赤峰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与通辽市地理位置接壤,其纬度较接近、气候条件相似,因此表现出了最高的相似性,相似性系数高达51.4%;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同属大兴安岭山脉,都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故相似性也较高;包头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海拔较高,降水较其他区少,因此在这一组中它向异性最大.这也说明野生大型真菌的种类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尤其与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极其密切.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药用大型真菌共计316种,隶属于106个属47个科18个目.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区系成分丰富而复杂,从科的组成上看,具有10个种以上的优势科有7个,含185种,占内蒙古药用大型真菌总数的58.54%,而7个科仅占总科数的14.89%.从属的组成上看,含5个种以上的优势属有19个,共有种类139种,占内蒙药用大型真菌全部种数的43.98%,而属的数目仅占全部属数的23.58%.这些都是广布全球或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属.从大型真菌的分布型谱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药用大型真菌属是以广布成分为主,占67.0%,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占22.6%,泛热带成分为7.5%.广布成分和温带分布属共95个,占全部属数的89.6%.采用组内欧式距离法,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按不同地区属的相似性大小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处可分为3组.乌兰察布盟和阿拉善各成一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和包头市组成一组.赤峰市与通辽市共有属数为19个,相似性系数高达51.4%.【相关文献】[1]图力古尔,李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3):36-45.[2]白叔兰,闫伟,马荣华,等.大青山、蛮汗山的外生菌根资源调查[J].山地学报,2001,19(1):44-47.[3]徐涛,王伟,赵博生.内蒙古大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20-190.[4]巴图,乌云高娃,图力古尔.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调查[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29-34.[5]白淑兰,刘勇,周晶,等.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与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2006,26(3):837-841.[6]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孙亚红,黄晨阳,张金霞.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J].食用菌学报,2009,16(1):81-88.[8]樊永军,闫伟,王黎元.阴山山脉中段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初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68-171.[9]乌兰图雅.内蒙古赤峰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10]张功,峥嵘,巴图,等.贺兰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记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9(4):292-296.[11]万宇,图力古尔,李玉.内蒙古阿尔山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J].菌物研究,2009,7(2):76-85.[12]连俊文.内蒙古大兴安岭食用菌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4,13(5):19-20.[13]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62.[14]林晓民,李振歧.中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0-294. [15]戴玉成,图力古尔.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31. [16]李林玉,金航,张金渝,等.中国药用真菌概述[J].微生物学杂志,2007,27(2):57-61.[17]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续)[J].中国食用菌,1996,15(6):29-31.[18]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9,18(5):17-19.[19]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8,17(6):22-24.[20]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7,16(6):30-31.[21]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1996,15(5):20-22.[22]刘正南,郑淑芳.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和种质资源[J].中国食用菌,2001,20(4):22-24.[23]戴玉成,杨祝良.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J].菌物学报,2008,27(6):801-824.[24]应建浙,卯晓岚.中国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578.[25]PAUL M K,PAUL F C,DAVID W M ,et al.Ainsworth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M].10th ecition.Cambrige:CAB International,2008.[26]宋斌,李泰辉,章卫民.广东南岭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特征初步分析[J].生态科学,2001,20(4):37-41.[27]宋斌,邓旺秋.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初析[J].贵州科学,2001,19(3):43-49.[28]宋斌,邓旺秋,沈亚恒.海南伞菌资源及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42-46.[29]图力古尔,李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0,8(1):73-80.[30]FRANKENBERG P.Methodischeüberlegungen zur floristischen Pflanzengeographie[J].Erdkunde,1978,32(4):251-258.[31]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0-150.。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经济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i 内蒙 古根河市 的基 本情况
根 河 市 地 处 大 兴 安 岭 北 段 西 坡 , 市 总 面 积 全 2 1 m 自然 地 理 特 点 是 高 纬 度 、 寒 冷 地 00 2k 。 高
区 , 经 1 0 1 1 2 5 北 纬 5 。0 ~ 5 。0 , 东 2 。2 ~ 2 。5 , O2 2 3
摘
要 :报道 了 内蒙 古 根 河 市 的野 生 大 型 经 济 真 菌 2 0种 , 中具 有食 用 价 值 的 10种 , 6 其 6 蕴藏 量 大 并 值 得开 发
的食 用 菌 1 6种 ; 1 具有 药 用 价 值 的 1 2种 , 中有 抗 癌 功 效 的 7 0 其 5种 ; 菌 4 毒 3种 , 生 菌 根 菌 1 0种 , 够 人 丁 外 0 能 栽培 的 2 7种 , 木腐 菌 6 6种 。
( b. tS hwen.: ) Du 6 Al e c i Fr m e.
林 资源是 主体 资源 , 林覆 盖 率 8 . % , 内蒙 森 72 居
古 自治 区之 首 , 典 型 的 国 有 林 区 。 植 被 分 为 森 属 林 植 被 和 草 原 植 被 , 以森 林 植 被 为 主 。 主 要 树 并
Fr Fr ) .
平均 为 7 , 0d 气温 日较 差大 , 2 为 0℃ , 年平 均气温
一
5 3℃ , 端 最 低 气 温 一4 . 极 9℃ , 较 差 4 . 年 7 4℃ ,
6 .草 地 蜡 伞 H go h rspaes ( es : yrp ou rt i P r. ns
收稿 1期 : 0 80 — 1原稿 ; 0 80 —0修 改 稿 3 2 0 —42 2 0 —72
大兴安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以及保护区内 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 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于 2015 年 8—9 月在呼中国家自然保护区(122° 83'86″ ~123°70'43″ E;51°63'62″ ~52°29'67″N;海拔 高度 469~982 m)选取 76 块 30 m×30 m 的样地内实 地踏查、拍照、采集标本。其中核心区 18 块,缓冲区 15 块,实验区 21 块,周边地区有样地 26 块。调查过 程中,按照一定层次进行查找(树木、枯枝、落叶层、 草 层)发 现 野 生 菌 后 ,先 拍 照 ,再 详 细 记 载 其 生 境 (林地、倒木、活木、落叶层),记录其气味、颜色、子 实体等特征和样地中大型真菌的种类、丰度,并采 集标本。每份标本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最后,查阅 相 关 文 献 ,彩 色 图 鉴[7-9],依 据 标 本 的 彩 照 和 形 态 结 构特征、生理特性和习性,无明显特征的还需制作 孢子印,对孢子进行显微观察的方法,对采集的标 本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后分类,最后确定标本的科、 属、种。对于疑难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10]对其 分类地位进行确认。其中标本保存参照文献中方 法[11-12]。区分科属种,并根据其用途(食用、药用、木 腐、功能未知、菌根菌等)进行功能组划分。采用国 内 外 普 遍 使 用 的 第 十 版《真 菌 字 典》[13]以 及 Index⁃ Fungorum 在线数据库进行分类,编制资源目录。
收稿日期:2019-10-02 一稿:2019-11-14 修改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31670699,41730641);中央高校 高层次人才持作者简介:孙晶雪,硕士,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联系 电话:13045117330。E-mail:739999575@ *通信作者。E-mail:wwj225@
内蒙古大兴安岭局志(部分)

第一篇林区概况第二章自然资源第三节野生动植物资源一、野生植物资源(一)野生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1、野生植物区系组成根据《中国东北植被地理》区划,林区植被属寒温带针叶林区域大兴安岭山地落叶针叶林区,统计林区共有野生植物1848种,隶属于201科,681属。
包括苔藓地衣植物228种,蕨类植物47种,裸子植物9种,被子植物1288种,大型经济真菌类276种。
苔藓植物采用卡斯特系统;藓纲采用陈邦杰的类系统,蕨类植物按秦仁昌教授的新系统排列,裸子植物按郑万钧教授系统排列,被子植物是按恩格勒系统排列,大型经济真菌采用《中国大型真菌》和Singer系统。
见表3-1.表3-1 内蒙古大兴安岭植物区系组成统计表2、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根据“中国东北部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傅沛云 200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植物地理分布有4个分布区类型。
Ⅰ世界分布种:属于世界分布种主要有墙草、黎、金鱼藻、穗状狐尾藻、益母草、狼巴草、篦齿眼子菜等。
Ⅱ亚寒带——寒带性质分布的种:主要包括北温带—北极分布种,如越桔柳、蔟茎石竹、松叶毛茛、互叶金腰、越桔等;旧世界温带—北极分布种,如西伯利亚刺柏、崖柳(Salix floderusii)、绣线菊、野火球、毒芹等;亚洲—北美—北极分布种,如山黧豆、小叶杜鹃、火焰草等;亚洲温带—北极分布种,如钻天柳、扇叶桦、毛脉酸模、兴安鹅不食等;北极—高山分布种,即偃松、黑果天栌、东亚岩高兰等;西伯利亚分布种,主要有乌拉苔草、散穗早熟禾、小黄花菜、柳蒿等;东西伯利分布种,如兴安落叶松、卷边柳、岳桦、狐尾蓼、大活等。
Ⅲ.温带分布种:温带性质的植物占绝对优势,北温带分布种,主要有卷茎蓼、皱叶酸模、伞繁缕、石龙芮毛茛、地榆、柳兰、单侧花、斑花杓兰等;北温带—南温带分布种,如荠菜、鹅绒委陵菜等;旧世界温带分布种,主要代表种如细叶沼柳、三蕊柳、兴安蓼、蛇床、大穗苔草、大花杓兰、手掌参等;亚洲—北美分布种,如花锚、日本绎芹、哨呐草等;东亚—北美分布种,即舞鹤草;温带亚洲分布种,主要代表种有谷柳、白桦、黑桦、女娄菜、假升麻、黄芪等;东亚分布种,主要有尖唇乌巢兰、阴地针苔草、眼子菜、桔梗、轮叶沙参等;中国—日本分布有种,主要有朝鲜柳、春榆、大花剪秋萝、珠果紫堇、落新妇、翼果苔草等;东北—日本中北部分布种,主要有细柱柳、毛接骨木等;中国—日本—蒙古草原分布种,如毛轴鹅不食、芍药等;中国东北分布种,如球果唐松草、白藓、东北龙胆、活血丹等;中国东部—西部分布种,如糙叶败酱、线叶柴胡、芹叶铁线莲等;东北—华北分布种,如本氏蓼、洋铁酸模、李叶溲疏、花楸等;东北—华北—蒙古草原分布种,如宽叶蓝刺头、褐毛蓝刺头等;东北分布种,如栓皮春榆、耳叶蓼、辣蓼铁线莲、毛景天等;东北—俄罗期远东区分布种,如羊胡子苔草、尖萼楼斗菜、驴蹄菜等;东北—达乌里分布种,主要代表种是兴安圆柏、大黄柳、细叶乌头等;东北—大兴安岭分布种,如线叶蒿、毛金腰等;东北—蒙古草原分布种,如细叶藜、东北蒲公英等;华北分布种,如独根草、紫苞风毛菊等;华北—蒙古草原分布种,如硬阿魏、多岐沙参、山蒿等;华北—东北平原分布种,即东北舍鱼藻、少花拉拉藤等;大兴安岭分布种,如樟子松、兴安柳、密穗茶藨、丝叶山芹等;大兴安岭—俄罗斯远东区分布种,如东北高翠雀、东北小米草、兴安鬼针草等;中亚分布种,即细叶鸢尾(Iris tenuifolia);中亚东部分布种,即白花鸢尾、砂蓝刺头;阿尔泰—蒙古—达乌里分布种,如北白头翁、刺叶小檗等;达乌里—蒙古分布种,主要代表种如砂生桦等;达乌里—蒙古—俄罗斯远东区分布种,即东北茴芹;蒙古草原分布种,如海拉尔绣线菊等;俄罗斯远东区—蒙古草原种,即东北眼子菜。
内蒙古大兴安岭野生经济真菌初探

菌, 分布广泛 , 产量大 , 当地百姓极为喜食 的大型 是 真菌 , 木耳科 的黑木 耳 , 野生 主要集 中在 大兴安岭 东 南坡 , 近年来 , 人工栽 培 量 极 大 , 为 林 区 主要 林 副 成
产 品。
灵芝科 有 3种 药用真 菌 , 名 的药 用真 菌灵芝 、 著
松杉灵芝 、 树舌扁 芝 。
腐 朽菌 1 5科 4 0属 7 7种 。其 中尤 以担 子 菌 中
枯枝 落叶上 。
树 木外生 菌根 菌 1 4科 2 2属 9 8种 , 主要是 白蘑 科、 丝膜菌 科 、 牛肝 菌科 、 红菇科 、 伞科 、 蜡 鹅膏 科 、 铆 钉 菇科 的真菌 。形 成菌根 的真菌 称菌 根菌 。大兴安
岭 菌根植 物主要有 兴安落 叶松 、 子松 、 樟 白桦 、 桦 、 黑
文章 编 号 :0 6— 93 2 1 ) 1— 10— 1 10 69 (0 1O 00 0
内蒙 古大 兴安岭 野 生 经济 真 菌初 探
邢 玉 贵
( 内蒙古 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 牙克石 02 5 ) 2 10
摘 要 : 内蒙古大兴安岭分布着集中成片的原始森林、 次生阔叶林、 森林草原过渡地带, 森林植被种类丰富, 倒
[] 3 董世林. 植物资源学 [! .
≥ 苔 零 备 零 { { 雾 零 零 零 替 { 苕
( 上接第 1 0 0页) 鹅膏 科 有 4种 , 主要 有 毒 蝇 鹅 膏 菌 、 豹斑 毒鹅膏 菌 、 膏等 。鬼伞科 有墨 汁鬼 伞 、 灰鹅 毛头 鬼伞 、 晶粒鬼伞 等 。马鞍菌 的鹿花 菌为极 毒菌 。
分布广 、 产量大 。
前查 明内蒙古 大兴安岭 大型经 济真菌有 3 7科 8 8属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伞菌目种质资源

黑龙江林区大型经济真菌伞菌目种质资源张介驰;戴肖东;刘佳宁;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摘要】报道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塔河、小兴安岭林区带岭、长白山北坡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地帽儿山林区,伞菌目种质资源12科、34属、81种.【期刊名称】《中国食用菌》【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黑龙江;大型经济真菌;种质资源;伞菌目【作者】张介驰;戴肖东;刘佳宁;张丕奇;韩增华;孔祥辉;马庆芳【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9黑龙江省有三大林区,一是大兴安岭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黑桦、蒙古柞、山杨等;二是小兴安岭、完达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鱼鳞松、红皮云杉、臭松、兴安落叶松、糠椴、紫椴、榆、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色木、白桦、柞、山杨等树种;三是长白山北坡温带南部针阔混交林,或称为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地,是东北东部山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在这些林区各种森林类型里,汇聚了种类极其丰富,地理分布生态型广泛的大型经济真菌资源[1-8]。
我省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科技人员,曾对我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林区,进行过大型经济真菌调查的研究[9,10],但重点是调查种类的多样性及分布,本项目是以普查为基础,重点是分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菌株获得种质资源(基因),建立野生真菌基因库,对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经济效益和科学价值。
大兴安岭野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初筛

本试验材料野生药用植物采自大兴安岭东麓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镇新胜村, 通 过 组 织 分 离 法 ,对 内 生 真 菌 进 行 分 离 、鉴 定 及 拮 抗菌株的初步筛 选,为 挖 掘 野 生 植 物 内 生 真 菌 资 源及功能型拮抗菌株提供理论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1.1.1 植物 供 试 植 物 采 自 大 兴 安 岭 东 麓 内 蒙 古自治区呼伦贝 尔 市 阿 荣 旗 三 岔 河 镇 新 胜 村,共 21份野生植物样本。包 括:黄 芩(犛犮狌狋犲犾犾犪狉犻犪犫犪 犻犮犪犾犲狀狊犻狊)、地丁 草(犆狅狉狔犱犪犾犻狊犫狌狀犵犲犪狀犪)、兴 安 石 竹(犇犻犪狀狋犺狌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玉 竹 (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狅犱 狅狉犪狋狌犿)、小 叶 玉 竹 (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 犺狌犿犻犾犲)、地 榆(犛犪狀犵狌犻狊狅狉犫犪狅犳犳犻犮犻狀犪犾犻狊、威 灵 仙 (犆犾犲犿犪狋犻狊 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关 防 风 (犛犪狆狅狊犺狀犻犽狅狏犻犪犱犻狏犪狉犻犮犪狋犲)、 藜 芦 (犞犲狉犪狋狉狌犿 狀犻犵狉狌犿 )、兴 安 乌 头 (犃犮狅狀犻狋狌犿 犪犿犫犻犵狌狌犿 )、毛 筒 玉 竹 (犘狅犾狔犵狅狀犪狋狌犿 犻狀犳犾犪 狋狌犿 )、黄 芪 (犃狊狋狉犪犵犪犾狌狊 犿犲犿犫狉犪狀犪犮犲狌狊)、毛 百 合(犔犻犾犻狌犿 犱犪狌狉犻犮狌犿 )、白 藓 (犇犻犮狋犪犿狀狌狊犱犪狊狔 犮犪狉狆狌狊)、北 苍 术 (犃狋狉犪犮狋狔犾犻狊犮犺犻狀犲狀狊犻狊)、走 马 芹 (犃狀犮犺犪狀犵犲犾犻犮犪犱犲犮狌狉狉犲狀狊)、兴 安 柴 胡 (犅狌狆犾犲狌 狉狌犿狊犻犫犻狉犻犮狌犿 )、苦 参 (犛狅狆犺狅狉犪犳犾犪狏犲狊犮犲狀狊)、漏 芦(犛狋犲犿犿犪犮犪狀狋犺犪狌狀犻犳犾狅狉犪)、桔 梗 (犘犾犪狋狔犮狅犱狅狀 犵狉犪狀犱犻犳犾狅狉狌犿 )和 狼 毒 (犈狌狆犺狅狉犫犻犪犳犻狊犮犺犲狉犻犪狀犪)。 1.1.2 病 原 菌 供 试 病 原 菌 有 大 豆 根 腐 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衡世野
生真菌多孔菌
关键词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系列浸酒料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野生珍菌
多孔菌poLypoRUSvARLUS(pERS·)FR。
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1979年6月22日,386号鉴定)。
形态(略)寄生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古朽倒木,秋末采
用法:以多孔蓖为主配伍,按照风、寒、湿各型分虽配成系列泡酒料药。
每料10克,放量大者能获捷效。
用药量:一般风湿红需3—5科。
类风湿痛按其病史和病情轻重,性别、年龄、身体素质、酒量大小等各异,用量亦不一致。
取名“光明风湿痹痛酒”。
20多年来,笔者用多孔菌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2483例,均获治愈,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恢复劳动能力。
疗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愈后不复发,方便易行,深受青睐。
病例:
刘世龙,35岁,大兴安岭筑路总队一处红炉工人。
患风湿关节痛已三年,两腿膝关节肿胀疼痛。
屈伸痛剧,与天气变化有密切联系,遇冷痛甚,下肢发凉。
每年夏季还用羊皮套扩展其膝部。
三年来历经多方治疗无效。
因该患者有软酒嗜好,于1978年11月,笔者给其“痹痛酒”250毫升,嘱其临初饮用。
三天后来报喜说:“你的药酒真灵,我的腿不痛了”。
至今20年没患。
类风湿患者陈书珍,女,53岁。
北京北方精密机械厂职工医辽药剂师。
曾在20年前生孩子没有满月其间受风,全身关节疼痛,十指关节夏季也不能接触凉水。
1994年12月开始饮用笔者的光明风湿痹痛酒,两上月后关节疼痛消失,手指恢复活动自如,冬天也能接触凉水了。
患者陈少华,女24岁,江苏宿豫县罗圩乡长庄村农民,已有多年风湿病史,全身关节疼痛,手指关节已变形,风雨天疼痛难忍,基本处于卧床不起,近三年来历经多家医院服用中西药物,打针、针灸、刮沙、蒸气等疗法均不见效。
恢复劳动能力。
其父登门送锦旗,放鞭炮,并在宿迁日报发表感谢信。
根据临床观察,其证大体可分以下类型:湿重型关节痛:其症以湿邪侵犯人体所致。
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
主症为患部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关切屈伸不利。
活动时有摩擦音,遇阴雨天或接触冷水时病情加重。
这个类型甚为顽固,笔者遇到患中其病史有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者。
风重型:是以风邪为主侵入人体所致。
其性善行而数变。
其特点是:疼痛部位不固定,游走窜痛,刮风天气病性加重,酸痛难忍。
寒重型:其症以寒邪为主侵犯人体所致,寒为阴邪,其性凝滞。
主症为患部发凉,固定性一剧痛或挛缩拘急,遇寒加剧,遇热减轻。
风寒湿型:风寒湿相兼侵入人体所致。
同时具有以上各型症候。
尤其是患部发凉,出冷汗,固定性疼痛,沉重板硬,遇冷或风雨天病情加重。
严重者活动困难,甚至瘫痪。
失去劳动能力或导致骨质增生,雷诺氏综合症,风湿性心脏病等。
以上所述,均讲的外邪致病,或叫外因致病,即祖国医学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之说。
痹者,闭也。
不通之义。
不通则痛。
只讲到问题的一半,还没讲到致病的根本原因——内因。
外因是通过内因实现的。
正如鸡蛋能孵出小鸡,而石头却孵不出小鸡。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邪气易入”。
“正气、乃元气也”。
“元气,大化之气也。
人之精气也”。
“肾藏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肾上腺髓质可产生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
这些激素是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临床验证,可见多孔菌对肾脏内分泌之功。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野生多孔菌历经20多年临床验证。
它具有被动邪扶正的双向之功,因而有愈后不复妻之殊效。
正如祖国医学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