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真菌感染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08-08-22 08:45:00 ] 编辑:studa20作者:徐丽英陈海泉李国雄朱美珍吴爱红由于广谱抗菌药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日趋严重,耐药菌株型的增加,导致临床选用抗菌药物也越来越困难。
掌握院内感染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共43487例病人出院,发生院内感染2030例,以痰、尿、大便、脓、血及分泌物作标本。
1.2 微生物培养鉴定及药敏测试细菌鉴定采用VITEK-AMS仪,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ller纸片扩散法,结果判定按美国NCCLS/CLSI标准,同时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色假单胞菌ATCC27853作室内质量控制。
2 结果2.1 医院感染发生率3年间共出院病人43487例,其中2030例发生医院感染,总感染率为4.67%。
在2030例中1790例做了细菌培养,送检率为88.2%。
从送检标本中分离出996株病原菌,细菌阳性率为55.6%。
2.2 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感染病原菌来自呼吸道550株(55.22%),泌尿道182株(18.27%),手术切口87株(8.73%),皮肤软组织40例(4%),血液20例(2%),胃肠道7例(0.7%),其它部位106例(10.6%)。
996株病原菌中,G+球菌294株(占29.52%,其中金葡菌80例、凝固酶阴性葡球菌118例、粪肠球菌78例、链球菌属13例、其它G+球菌5例);G-杆菌608株(占61.04%,其中大肠埃希菌197例、肺炎克雷伯菌94例、其它克雷伯菌9例、阴沟肠杆菌39例、枸橼酸杆菌5例、其它G 杆菌14例,铜绿假单胞菌87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7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1例、其它单胞菌27例、鲍曼不动杆菌75例、其它不动杆菌23例、);真菌94株(占9.44%,白色念珠菌70例、热带念珠菌17例、其它真菌7例)。
我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分析

我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耐药分析目的调查我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情况。
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分离痰液进行细菌培养与耐药分析。
结果分离得到16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3.3%,主要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与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比较好,而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与氯霉素的耐药性都相对比较差。
结论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患者安全的严重威胁,本院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大肠埃希菌,要根据耐药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标签: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分析当前本地区卫生厅今天公布的《河北省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方案(2012~2015年)》提出,到2013年底,推动全省三级医院开展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要完成覆盖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网建设[1-2]。
但是不少监测数据显示,医院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达70%,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约70%,不少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60%,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超过50%,甚至出现不少全耐药的细菌[3-4]。
多重耐药菌相关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患者安全的严重威胁[5]。
本研究通过调查本院2012年1~12月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情况,分析我院控制医院感染耐药性策略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0岁,最大82岁,平均(57.12±5.34)岁,60岁以上老年患者200例。
其中男156例,女144例。
医院内操作方式(可合并2种或者多种):采用呼吸机215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上呼吸机125例,留置导尿管102例。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保护患者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而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防控病原菌的传播和耐药性的扩散,有必要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细菌性感染病例,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不同类型的病原菌。
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对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减少因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趋势,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深入研究病原菌的耐药性机制和相关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耐药性防控策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感染,降低医院内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实践和细菌耐药性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院感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传播以及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情况,为医院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耐药性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原菌对抗药物的能力,指导医生在用药上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研究耐药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感染疾病的发展机理,为未来防控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探究目前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防止院内感染奠定基础。
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就诊于该院患者中采集的各类病原菌,并利用相应试剂进行病原菌耐药分析。
结果该次探究共检测出36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例数为603例,占总数的16.48%,革兰阴性菌例数为2256例,占总数的61.67%,真菌例数为799例,占总数的21.84%。
在2859例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所有细菌的21%、鲍氏不动杆菌占所有细菌的12%、大肠埃希菌占所有细菌的10%;肺炎克雷伯均约占所有的细菌7%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所有细菌的8%。
耐药结果显示,所有病原菌中耐药性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类以及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达52%。
结论院内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病原菌普遍耐药,因此对于病原菌进行检测以及耐药性分析有助于临床用药的选择以及治疗。
标签: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合理用药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Tolera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JIANG Hong-leiThird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Shijiazhuang,Hebei Province,05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tolera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situation at present and lay foundation for prevent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Various typ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all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analyzed and tested,and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toleranc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reagent. Results In this study,3658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tested including 603 cases of gram positive bacteria (16.48%),2256 cases 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 (61.67%),and 799 cases of funguses (21.84%),in the 2859 cases of bacteria,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counted for 21% in all bacteria,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ccounted for 12% in all bacteria,Escherichia coli accounted for 10% in all bacteria,klebsiella pneumoniae accounted for 7% in all bacteria,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accounted for 8% in all bacteria,and the tolera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ler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the highest in all bacteria,and the resistance of quinolones,clindamycin and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 was as high as 52%. Conclusion The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the gram negative bacteria,and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generally resistant,therefore,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 and analysis of tolerance contributes to clinical medication selection and treatment.[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Analysis of tolerance;Rational drug use研究显示,常见的医院病原菌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两部分,细菌部分又包括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两部分。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常见的病原菌主要包括XX菌、XX菌和XX菌等。
针对这些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显示,XX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XX菌则表现出较低的耐药性。
影响耐药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滥用抗生素、环境因素等。
在耐药性机制研究方面,发现XX机制在XX菌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
研究结论显示XX,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重点关注XX。
本研究对于我院病原菌的防控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常见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种类、分析、因素、探讨、机制、治疗建议、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是针对单一病原菌或特定疾病进行的。
针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此项研究,以全面了解我院病原菌感染的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感染防控提供有效参考,降低感染和治疗失败的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其耐药性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指导,减少因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问题。
通过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探讨其耐药性机制,寻找影响耐药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旨在提高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信息,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理论支持,为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1.3 研究意义当前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感染引起的疾病不断增加,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情况也日益严重。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病原菌分布情况在我院的临床档案中,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以下几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这些病原菌可以感染各个系统,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群,也是人体内居住的正常菌群之一。
不过,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大肠杆菌可能会越过肠道进入到其他器官,引起感染。
在我院的临床中,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类型。
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染色单一菌种。
在我院的临床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主要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这类感染常见于手术创口、深部烧伤伤口等。
3.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它主要通过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比如呼吸道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引起的感染。
4. 链球菌: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细菌,常导致多种感染,包括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
这类感染多为呼吸道感染。
5.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它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
这类感染常常发生在呼吸道、泌尿道和创伤部位。
二、耐药性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对于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院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常见病原菌普遍存在耐药现象。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主要表现在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增强。
还存在多重耐药和产ESBL(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的情况。
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普遍产生耐药性,其中MRSA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多重耐药菌种,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3.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普遍产生耐药性,其中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
基层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基层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了促进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现对2009年12月~2010年8月临床各科分离的菌株情况及其耐药性作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制定科学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标本:2009年12月~2010年8月临床各科分离的496株病原菌。
所有标本均来自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包括痰液、血液、小便、大便、咽拭子及各类伤口分泌物等。
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菌种鉴定采用我国康泰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
药敏试验:采用KONT显色药敏[MIC]进行判读,质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购自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结果病原菌分布:2009年12月~2010年8月临床各科共分离出496株病原菌,菌种共计32种,革兰阴性菌289株(58.26%),真菌117株(23.59%),其中革兰阳性菌90株(18.15%),菌株检出率由高到低前10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93株(18.75%),大肠埃希菌88株(17.74%),肺炎克雷伯菌45株(9.07%),铜绿假单胞菌33株(6.65%),阴沟肠杆菌26株(5.24%),产气肠杆菌24株(4.84%),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4.44%),肺炎链球菌20株(4.03%),洋葱假单胞菌15株(3.02%),A群链球菌14株(2.82%)。
药敏试验结果:2009年12月~2010年8月分离出的病原菌中,分别统计检出率前5位的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对青霉素等10余种药物耐药情况;统计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的耐药情况。
见表1~3。
表3 常见真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讨论在检出的49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细菌占有绝对优势为58.26%,且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革兰阳性细菌占18.1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sup】[1]【/sup】;真菌占23.59%,比例已超过革兰阳性细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共计93株,为重要的感染病原菌。
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引言:真菌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数量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本文将对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进行分析,并重点讨论真菌感染的耐药性问题。
一、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真菌感染可以影响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包括呼吸道、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范围内,念珠菌属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其次是白色念珠菌属、曲霉属和组织胞浆菌属等。
真菌感染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1.1 呼吸道真菌感染呼吸道真菌感染常见于长期住院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其中,肺念珠菌病是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真菌感染,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此外,曲霉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等也在特定条件下出现。
1.2 消化系统真菌感染消化系统真菌感染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免疫抑制患者。
常见的消化系统真菌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病、食道念珠菌病和胃肠道真菌感染。
1.3 泌尿生殖系统真菌感染泌尿生殖系统真菌感染主要是指霉菌尿路感染和念珠菌尿路感染。
尿路梗阻、长期导尿和免疫抑制等因素都会增加泌尿生殖系统真菌感染的风险。
1.4 其他系统真菌感染神经系统真菌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主要包括脑膜炎、脑脊髓炎等。
此外,皮肤、指甲和毛发的真菌感染也比较常见。
二、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真菌感染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耐药性的发展对于真菌感染的防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并严重限制了现有药物的疗效。
2.1 多药耐药念珠菌多药耐药念珠菌是真菌感染的主要耐药性问题之一。
目前已经发现的耐药念珠菌主要包括耐药白色念珠菌属(Candida auris)和耐药念珠菌属(Candida glabrata)。
这些菌株对广谱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等产生了耐药性。
2.2 曲霉菌耐药性曲霉菌属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真菌,其富含的类黄酮酚类化合物,如毒素和假力霉素等,使得曲霉菌对很多抗真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真菌感染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5月临床送检的各种微生物标本分离出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其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果分离出酵母样真菌328株,以念珠菌为主,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占60.7﹪。
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60.2﹪。
四种主要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
结论临床上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为主。
真菌对咪唑类药物耐药性增多,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谨慎用药。
标签:院内真菌感染;菌种分布;耐药率
随着抗生素、激素及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肿瘤化疗的开展,深部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不断增加。
了解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有助于医生诊疗真菌感染。
本文分析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临床送检的各种微生物标本分离出的真菌菌种及其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的痰、尿液、血液、穿刺液、粪便等各种标本。
1.2试剂郑州博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玛嘉真菌鉴定显色培养基、血琼脂、麦康凯琼脂;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Fungus念珠菌药敏板。
1.3真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分离的可疑菌株转种科玛嘉真菌鉴定显色培养基和ATB Fungus念珠菌药敏板进行鉴定。
显色培养基不能鉴定的按操作规程常规鉴定。
2结果
2.1菌株分布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328株酵母樣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最高占60.7%(199/328),其次分别是热带念珠菌占22.6%(74/328),光滑念珠菌占10.4%(34/328),近平滑念珠菌占
3.7(12/328)%,其他念珠菌(包括葡萄牙念珠菌2株、克柔念珠菌3株、季也蒙念珠菌2株、高里念念珠菌1株和新型隐球菌1株)占2.6%(9/328)。
各种标本中,呼吸道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60.2%,其次为中段尿占2
4.1%,粪便占10.8%。
2.2院内真菌感染以ICU(21.6%)、呼吸内科(18.5%)、肿瘤科(12.6%)、血液科(9.2%)、内分泌科(8.1%)比较多见,其他科科别散在分布。
2.3四种主要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
3.0%、3.0%、
14.6%、24.6%、5.5%;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7%、4.1%、20.3%、18.9%、5.4%;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9%、2.9%、14.7%、20.6%、5.9%;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3%、8.3%、16.7%、16.7%、8.3%。
3讨论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可引起感染,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本结果显示,本院真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占60.2%,其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的菌种占60.7%,与白色念珠菌能分泌出磷脂酶A和溶血磷脂酶,极容易侵入机体与细胞内繁殖有关[2]。
虽然目前临床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其它念珠菌的检出率也越来越多[3]。
热带念珠菌对人类致病作用有逐年递增迹象[4],本文热带念珠菌占22.6%,光滑念珠菌占10.4%,近平滑念珠菌占3.7%。
可能与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有关,使抗菌药物细菌免疫功能、吞噬功能下降,造成条件致病菌感染。
呼吸道真菌感染率较高占60.2%,可能与上呼吸道正常情况下有念珠菌定居有关,医生应根据临床特性加以分析,防止误诊。
另外,规范采集痰标本,必要时复查。
中段尿占24.1%,可能与激素、抗生素滥用、各种侵入性治疗有关。
本院真菌感染以ICU、呼吸内科、肿瘤科比较多见。
说明外科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慢性老年病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和肿瘤科患者较易发生真菌感染[5]。
表明抗生素用量过多、免疫力减低患者易引起真菌感染。
临床应合理用抗生素,降低真菌感染机率。
本文药敏结果显示,四种主要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伏立康唑耐药率低;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而且真菌对咪唑类药物有交叉耐药现象。
临床应谨慎选择经验用药。
真菌检出率在全部医院感染病原菌中比例不断上升,临床上主要通过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及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6]。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夏涵,张晓兵,黄君富,等.978株临床分离的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892-1894.
[3]李玉,郑邵同,韩其香,等.2006~2009年常见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436-3438.
[4]许美荣,邓丽华,胡丽萍.十年来念珠菌感染动态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22:173.
[5]尤伟明,林萍萍.临床分离437株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4):316.
[6]林小锋.开颅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1.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