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完整版简答题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商品或劳务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数量。

以下是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3)消费者的偏好(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5)相关商品的价格2、供应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以下是影响供应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3)生产本钱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6)税收与补贴3、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

或者说,它反响的是某种商品价格的单位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或幅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Ed= -ΔQ/Q / ΔP/P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1)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4)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需要〞Bocker- 1 -望的满足程度3.收入水平4、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的关系:〔1〕薄利多销。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须不仅能够“多销〞,而且多销的幅度必须大于价格降低的幅度,即商品的需求弹性必须大于1〔商品富有弹性〕才能增加总收益,可见薄利多销是有前提的,即商品必须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2〕丰收悖论。

其原因在于,小麦、大米等根本的粮食作物的需求缺乏弹性。

粮食作物的丰收,显然提高了粮食的供应,进而粮食价格会下降。

对这些必需品而言,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动反响迟钝,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销售量上升的幅度,因此可预计农民的总收入将会下降。

这就是常说的谷贱伤民。

一般来说,商品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是成反方向变动的,P↓ M ↑。

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P↓ M ↓。

商品需求为单位弹性时,无论P上升或者下降,销售收入不变。

(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

(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

(完整版)自考《微观经济学》串讲复习资料《微观经济学》串讲资料P6 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P9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P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

第二,完全理性。

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

P13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P15 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事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理论P26~P30 一,均衡分析二,边际分析三,归纳法和演绎法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理解一下就可以)P45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三个要点:第一,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

第二,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

第三,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P50 需求定力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这便是用文字表述的需求定理P52 理解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和投机性商品的需求规律P53 理解需求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P63 理解供给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P70 市场经济具备的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它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的福利。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当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4.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可分为三种: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按市场需求曲线将每一单位商品均卖给愿意出价最高的消费者,也叫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同一个消费者或不同的消费者以不同的价格销售若干数量的相同商品;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需求弹性不同的市场中对某一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地位,对同样的产品向消费者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5.机会成本: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6.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串讲.ppt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串讲.ppt

•市场失灵的涵义及原因 •垄断与低效率、对垄断的管制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对外部性的纠正、 (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及其特点、公共地悲剧及其克服 •信息不对论
•长期成本
LAC曲线呈U形的特征的 规模(不)经济、外在(不)经济
第六讲 市场理论
知识点串讲
完 全 竞 争 市 场
•决定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短期均衡条件 •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推导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长期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统治理论
第六讲 市场理论 完 全 垄 断 市 场 与 垄 断 竞 争 市 场
第五讲 成本理论
•几个概念:会计成本、经济成本 、机会成本
知识点串讲
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TC=TFC+TVC
•短期成本
AC=TC/Q,AFC=TFC/Q,AVC=TVC/Q,
MC=dTC/dQ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 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MC与MP、AVC与AP之间的关系 LTC,LAC,LMC的推导及特征
第一讲 概论
第二讲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内 容 框 架
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讲 生产理论
第五讲 成本理论
第六讲 市场理论
第七讲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第八讲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九讲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讲 概论
知识点串讲
1、基本线索:稀缺性→选择→经济学产生
2、两个概念: 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四讲 生产理论
知识点串讲
生产理论
•一些具体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和Cobb-Dauglas生产函数 TP,MP,AP及其关系 •短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生产的三个阶段 等产量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 •长期生产函数 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等斜线、生产扩展线 规模报酬及其规律(递增、 递减、不变)

《微观经济学串讲》

《微观经济学串讲》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X
四、消费者均衡
•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就是消费者的均衡点。 • 即:消费者花费既定的支出能获得的最大效用水平。 Y
当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时, 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 斜率,即: P Y MU
X
PY
或:

X

X
MUY
QY
E3 E2 E1
MU X MU Y PX PY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 需求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 响因素有五个: • 1、商品自身的价格PX,PX的变化会产生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两种效应的共同 作用,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
Y(梨)
Y1 Y2 Y3
0 X1 X2 X3
D X(苹果)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 2 、其它商品的价格 pI ;其他商品可分为 互替商品和互补商品,商品 X 与商品 Y 是 互替商品,其需求量与商品Y的价格呈同 方向变化,若是互补商品则呈反方向变化。
• 一、序数效用论 •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消费 者的心理感受,不可以用基数度 量,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 排列出第一,第二,第三,┈的 顺序,应该用序数来度量效用的 大小。
二、序数效用论的分析工具
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表示对于消
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组合 的轨迹。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 1906 年提 出的。 Y 商品组合 Y X A 10 1 A 10 B 6 2 8 B C 4 3 6 C D 3 4 4 D
2、供给曲线
• 2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把供给表中商品 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画成图象就 价格 是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科学。

2、供求:供求是指市场上的货物和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市场:市场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也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单位。

4、价格:价格是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价值。

5、收入:收入是指人们获得的经济利益。

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7、生产率:生产率是指用于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单位劳动投入量所产生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二、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1、均衡理论:均衡理论是指市场上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能够达到平衡,供求双方的利益最大化的状态。

2、最优决策理论:最优决策理论是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企业或个人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采取最有利的决策。

3、消费理论:消费理论是指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收入、财务状况和消费偏好,采取最有利的消费策略,以达到最大收益的目的。

4、供给理论:供给理论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采取有利的生产策略,以达到最大利润的目的。

5、竞争理论:竞争理论是指市场上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第一章实证分析:表示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命题称为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涉及到客观事物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称为规范分析。

*第二章一、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消费者的嗜好或喜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Q=a—bP。

需求法则: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下降而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二、供给理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5.政府的税收政策。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Q=-a+bP。

供给法则: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下降而下降。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机制会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并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自考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自考27378《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经济学原理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一般经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原来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经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理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可用的技术。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贸易能够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一般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7、政府有时能够改进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经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串讲资料P6 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P9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P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出清。

第二,完全理性。

第三,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六,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

P13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P15 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二,事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开放经济理论。

第五,宏观经济理论P26~P30 一,均衡分析二,边际分析三,归纳法和演绎法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五,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理解一下就可以)P45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三个要点:第一,需求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

第二,需求量是一个意愿购买量。

第三,需求量总是和时间相关P50 需求定力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这便是用文字表述的需求定理P52 理解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和投机性商品的需求规律P53 理解需求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需求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P63 理解供给曲线移动所代表的含义P70 市场经济具备的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第二,上次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第三,价格调节经济。

P72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第二,存在市场。

市场是个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

第三,市场竞争的而完全性与公平性。

P79 最高限价往往低于均衡价格P81 最低限价往往要高出均衡价格P87 三种需求弹性:自身价格的需求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P95 理解弹性,MR和TR的关系(表3-2)P97 理解需求收入弹性和商品类别(表3-3)P101 供给弹性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交叉价格弹性P103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生产时期的长短。

第二,生产的难易程度。

第三,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第四,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P105 “蛛网理论”的定义P106~P108 三种蛛网模型(理解)P114 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重点)P115 理解技术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P118~P119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理解)P120 消费者均衡;一,基本假设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理解)P127 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P129~P130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理解例子)P131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显向原点的线P138~P140 理解所有公式和价格消费曲线P148 理解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三个问题P150 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P151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够改变的,这种技术系数称为固定技术系数。

这种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配合比例生产函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技术系数称为可变技术系数。

这种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配合比例生产函数一般而言,技术系数是可变的。

P152~P154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理解)P155 公式(理解)P156~P157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三点)P159~P161 公式和等产量线的含义等产量线的特征: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第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嗯能够相交。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P165~P166 图5-6,5-7,5-8(理解)P167~P168 规模收益递减规律(定义)理解P169 内在经济与不经济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力引起内在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产要素与销售费用增加P175 当把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获得一定收入所放弃的最佳用途的收入就是所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显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的实际支出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P184 公式P186~P187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成本函数中的体现(理解)P191~P193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理解)P200~P201 规模经济与不经济(概念)理解P203 LTC曲线的斜率必定随着产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特征P207 影响市场竞争的程度的具体因素有以下四点: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目;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P208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第一,无数买者和卖者第二,产品同质第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第四,市场信息畅通P209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理解)P217 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第一,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获得利润第二,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即AR=SAC,厂商的利刃刚好为零第三,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 VC<AR<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第四,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 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第五,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 VC,厂商亏损,停止生产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P218~219理解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的概念P223 理解厂商数目变化对长期均衡的影响P226~227 理解零利润和由公式MR=LMC=SMC=LAC=SAC到......第四段消费者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P233 由在完全垄断市场........则只有正常利润垄断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P236 第三段由“但是,.......获得垄断利润”。

P237 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了解)P240 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P244 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了解)P246 理解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的定义P253 作为价格领袖的寡头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支配型价格领袖第二,效率型价格领袖第三,晴雨表型价格领袖P257~258 反垄断政策最主要的是反托拉斯法另一种反垄断的政策是有效竞争P262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第二,生产技术状况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P263 公式对下的全部(理解)P267 图8-3 劳动者曲线(理解)P269 工行影响工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增加对劳动的需求二,减少劳动的供给三,最低工资法P271~272 公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了解)P278 理解极差地租的定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极差地租也在增加P280~281 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了解)P283 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P284 公式对下的全部(理解)P293 第二段“与局部均衡分析不同..........一般均衡”P310~311 帕累托最优状态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了解)P317~318 生产可能性曲线(理解)P319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第一,它向右下方倾斜第二,它向右上方凸出P324~325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了解)P332 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四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P339~340 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理解)P344 第二段科斯定理的表述(了解)P346 公共物品(了解一下纯公共物品的非纯公共物品)重点复习第四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