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讲义系列实验
河蚌的系列实验

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3.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4.河蚌幼体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河蚌(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炭末水溶液。
三、操作与观察(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面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二)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三)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内搏动。
2.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9℃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4.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度,记录一次心率。
河蚌的解剖 ppt课件

ppt课件
4
1.外形观察
壳顶
韧带
★韧带有何ppt课功件 能?
1.外形观察
ppt课件
6
2、河蚌内部解剖:解剖要点及注意点
▪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 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 将壳稍撑开;
▪ 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 出手术刀
▪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 撑开缝隙,
绵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八 河蚌的解剖及其它软体
动物的观察
教师:唐中海
ppt课件
1
一、目的
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及其它软 体动物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 门瓣鳃纲及头足纲的一般结构 及其特征。
ppt课件
2
二、实验材料
河蚌(活体或浸制标本),其 它软体动物标本的观察。
ppt课件
3
三、操作及观察
(一)外部形态观察
、胃、晶杆、小
肠、直肠、肛门
和肝胰腺。
ppt课件
14
消化系统(口)
ppt课件
15
消化系统
ppt课件
16
消化系统
ppt课件
17
消化系统
ppt课件
18
4、分系统观察-呼吸系统
左、右各有2片鳃瓣。分清以下结鳃构上:腔 鳃小瓣、鳃丝、丝间隔、鳃小孔、
瓣间隔、鳃水管、鳃上腔
ppt课件
19
呼吸系统:一片鳃
▪ 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表面切 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 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ppt课件
7
3.内部结构初步观察
切断韧带,去除一侧贝ppt课壳件 后
8
ppt课件
演示实验名称 观察河蚌、缢蛏及其它软体动物

演示实验名称观察河蚌、缢蛏及其它软体动物(书上12页)
实验目的: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器具:河蚌、缢蛏的标本,显微镜,放大镜。
方法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河蚌、缢蛏的外部形态。
2、观察河蚌、缢蛏图片和标本,在低倍镜下观察河蚌、缢蛏的纵切片。
小组讨论:1.描述河蚌的形态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 河蚌是如何捕食的:靠入水管获取食物,靠出水管排出食物残渣。
3. 河蚌的贝壳的作用: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
2. 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实验条件:1 、实验:活河蚌。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 、实验药品: 炭末水混合液。
五、实验原理和方法: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1 (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钝圆的一端是2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内部结构。
3 、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C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博频率)。
(4 )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
水温每升高1~2C,记录一次心率4 、内部构造观察⑴ 原位观察•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管、出水管•斧足•呼吸系统:鳃瓣、(从出水口剪开一鳃瓣的鳃上腔)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操作:沿鳃的上缘剪掉左侧腮•• ,即•• 5 、钩介幼虫的观察11 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1条12 、河蚌的解剖内部构造的观察(1)原位观察•斧足•呼吸系统:鳃小瓣、瓣间隔、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动脉干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以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黄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神经系统:脑、足、脏神经节。
动物学实验四河蚌解剖-PPT文档资料

• (3)鳃丝:为鳃小瓣上许多纵走的鳃丝。鳃小 瓣是由许多鳃丝构成的。鳃丝间有丝间隔互相连 接,丝间隔上有许多小孔,为入鳃小孔,是水流 入鳃水管的地方。 • (4)鳃上腔:内、外鳃小瓣的前、后及腹缘均 互相愈合,背缘分开,形成鳃上腔,为鳃水管向 外的通道。水由鳃小孔入鳃水管经鳃上腔流至出 水管排出体外。
(一)毛蚶(Arca subcrenata)
• 贝壳呈心脏形,壳表面有放射肋约35条左右, 有棕褐色短茸毛,前后闭壳肌发达,肉可供使用。
(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formis)
• 贝壳坚厚,卵圆形,壳顶稍突起,向前弯曲。壳 表面为灰白或淡黄,并有褐色斑点或带状纹。
(三)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
• 一心室两心耳
3. 排泄器官观察
• 在后闭壳肌前方有一团黑 色的组织,为河蚌排泄器 官的一部分。将围心腔下 方的外套膜向下拉,可观 察到在围心腔的腹面有一 条黑色的管状结构,一直 伸到后闭壳肌的前方。这 • 是河蚌的排泄器官――肾 脏 • 河蚌的肾脏由腺体部和膀 胱部组成,黑色管状结构 为腺体部,管内有黑色的 海绵状组织,(前端有短 管伸入围心腔,以肾口开 口其中,不易观察)。腺 体部在后闭壳肌的前面向
内鳃瓣
瓣鳃
外鳃瓣
外鳃小瓣
内鳃
鳃上腔
外鳃瓣间隔
内鳃小瓣
4. 循环系统为开管式
• (1)心脏:位于身体背面靠韧带附近的围心腔中, 由一心室和二心耳构成。 • • 1)心室:卵圆形,富有肌肉,能收缩,其中有 一直肠穿过。 2)心耳:位于心室下方两侧,三角形,壁薄。
• (2)动脉:由心室向前发出前大动脉,向后发 出后大动脉,此两动脉再分枝,形成若干小动脉, 分布于身体的各部。 • • 1)前大动脉:由心室前端发出,沿肠的背侧 向前行的一条血管。 2)后大动脉:由心室后端发出,在直肠腹侧
实验6河蚌解剖观察

实验六、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的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的主要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2、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1、提前一周用水冲洗的浸制河蚌标本2 、河蚌的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四、实验操作与观察: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河蚌的外形(1 )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3 )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的韧带。
2.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的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的左侧,右侧为河蚌的右侧。
3.河蚌的内部解剖:河蚌内部结构棋式图1.前田壳肌;£.后阳壳竝;3.口;电泌卮;5.音營:•胃:T.肝:艮筋:g. 士殖腺:10.直肠:薛肛门;12.SSJ 13.肾脏:J4團创腔;15一心荃:述.」创房:17.祥足;16出永孔;19.入水孔;20.外酌L ;21 •生殖孔(1 )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2 )把解剖刀的刀柄伸进河蚌左侧的壳和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和左侧的壳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的刀面伸进去,把河蚌的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左侧的贝壳掀起,露出河蚌的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闭壳肌、缩足肌和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的后闭壳肌和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河蚌系统实验报告

河蚌系统实验报告河蚌系统实验报告引言河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双壳类动物,其独特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河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河蚌系统实验。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个小型湖泊作为实验场地,将湖泊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河蚌区,另一个是无河蚌区。
在河蚌区域,我们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河蚌,而在无河蚌区域则没有投放。
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1. 水质改善河蚌通过吸食水中的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有效净化了水质。
与无河蚌区域相比,河蚌区域的水质明显改善,水中的浑浊物质减少,水质透明度提高。
2. 生物多样性增加河蚌作为底栖动物,通过过滤食物和生活在底泥中,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栖息地。
在河蚌区域,我们观察到了更多种类的底栖生物,如蠕虫、水蚤等,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3. 水生植物生长促进河蚌在觅食过程中会翻动底泥,使底泥中的养分得以释放。
这些养分的释放促进了水生植物的生长,我们在河蚌区域观察到了更多的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葱等。
4. 水体氧气含量提高河蚌通过呼吸作用,将水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并释放二氧化碳。
在河蚌区域,我们测得的水体氧气含量明显高于无河蚌区域,这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讨论与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河蚌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
河蚌通过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植物生长以及提高水体氧气含量等方式,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河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非全是积极的。
在一些情况下,河蚌可能过度滋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合理控制河蚌的数量,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总之,河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生长和水体氧气含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实验五河蚌解剖课件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呼吸系统……鳃小孔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呼吸系统……鳃切片
肌肉,在内脏团下方边缘仔细寻找 ,即可见到两足神经节并列于其内 。
用解剖刀在此处作一并用棉花吸去 渗出液。
脏神经节:蝴蝶状紧贴于后闭壳肌 下方,用尖头镊子将表面的一层组 织膜撕去,即可见沿着3对神经节发 出的神经,仔细地剥离周围组织, 在脑、足神经节,脑、脏神经节之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河蚌解剖的注意事项
注意排泄系统、心脏的解剖观察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