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房地产市场日趋竞争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实现税收规避、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利润管理都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目前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的相关文献与理论较少,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

本研究将就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究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基本概念及形式。

2.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现状。

3.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4.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的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进行实证分析,以获取实证结果。

2.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的文献、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等,了解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发展趋势。

3.专家访谈:通过访谈行业内的专家,收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可行性分析本研究涉及的内容是当前经济领域研究热点,并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在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研究的可行性较高。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重在实践应用,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探究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及形式。

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房地产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房地产税费体制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房产税存在缺失、房产税负担过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更加稳健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的发展。

因此,研究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探索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税费收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1.房地产税费体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国内外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实践经验;
3.探索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以对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的现状和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归纳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方案和政策建议。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
1.分析我国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2.比较分析国内外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的政策设计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的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3.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方案和政策建议,推动我国的房地产税费体制改革。

本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优化我国的税费体制,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房地产税制经济分析的开题报告

房地产税制经济分析的开题报告

房地产税制经济分析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房地产税是一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税收制度,它是指国家 or 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交易中征收的税费。

由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税的制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持续。

因此,探索房地产税制的合理性和效益,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2.研究主要内容
这次研究将重点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 房地产税制的主要内容和制定的必要性。

(2) 国内外不同类别的房地产税制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3) 探讨房地产税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4) 分析房地产税收的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5) 深入探究如何优化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

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归纳和总结各国不同类别的房地产税制,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结合现代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预期成果
(1)对国内外不同类别的房地产税制度进行深入分析;
(2)揭示房地产税收对于房地产市场和其他行业的影响,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3)提出一系列建议,如何优化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

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过度投资、房价过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税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税制比较单一,主要由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组成。

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这种税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因此,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税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研究将通过对房地产税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的分析,旨在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相关建议,为我国房地产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对策和建议,以满足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与国际上房地产税制的比较分析。

2.通过分析国内外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建议和对策。

3.对提出的建议和对策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并对建议的效果进行评估。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1.文献调研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梳理和收集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等文献资料。

2.实证分析是本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情况,寻求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对策和建议。

3.案例研究是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国际上已经实施的房地产税制案例,比较分析其优缺点,为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提供经验和借鉴。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对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完善房地产税制的对策和建议。

2.建立起完善的房地产税制的理论框架,并提出操作性强、可实施的建议。

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房产市场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建议开征房产税,以此来对房产市场进行调控。

那么,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如何呢?
首先,从历史上看,房产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方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房产税被广泛采用,例如美国、欧盟等。

在中国,各种类型的房产税也已经在部分地区实行,但总体而言,房产税并未全面推行。

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开征房产税是可行的。

其次,在现实中,开征房产税也有一些好处。

首先,房产税可用于调节房产市场,在解决房价过高和过快涨价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投资者对房地产的投资,从而避免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其次,房产税也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等。

第三,房产税还可以帮助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没有房产税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往往很低,而房产税的引入可以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配置,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然而,在考虑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时,也需要考虑到一些问题。

首先,房产税可能会增加广大居民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那些住房条件较差、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

其次,实施房产税需要考虑具体的税基和税率问题。

在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房产的评估和监管,以形成一个科学、公正、可行的税收制度。

最后,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到政策宣传和社会接受程度等因素。

总之,开征房产税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但需要在具体的情况下进行考虑和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沟通和政策宣传,协调相关部门和群体的利益关系,为实行房产税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研究开题报告

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研究开题报告

一、引言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纳税筹划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收管理工作,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的意义1.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税收贡献不可小觑。

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的不断调整,房地产企业纳税面临较大挑战。

2.纳税筹划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纳税筹划作为一种合法的税收管理方式,对房地产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企业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对企业的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现行纳税政策的影响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政府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纳税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然而,现行的纳税政策也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给企业的税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企业对纳税筹划认识的局限性相对于发达国家,国内房地产企业在纳税筹划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提高。

许多企业对于纳税筹划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纳税筹划思维。

四、优化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的对策建议1.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于纳税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企业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前的纳税政策,为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提供参考依据。

2. 提升企业纳税筹划能力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强对于纳税筹划的认识和学习,建立起一套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纳税筹划机制,提升企业自身的纳税筹划能力。

五、结语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优化。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房地产行业纳税筹划工作有所启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六、房地产纳税筹划的实际操作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纳税筹划工作的实际操作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房地产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纳税筹划方案。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探讨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探讨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探讨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房地产税制却长期未能进一步完善,固定在物业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础上,导致了政府收入的损失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同时,房地产税制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均存在重要的关联,如何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税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优化改革措施及其影响,进一步推动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完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分析以下内容:
1. 房地产税制的相关政策和现状
2. 房地产税制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影响
3. 改革房地产税制的相关措施和方向
4. 探讨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进行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革措施。

四、预期结果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税制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有助于完善我国房地产税制,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同时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房产税制改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产税制改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产税制改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展,房地产市场愈发繁荣。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税收体制导致房地产市场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如房价虚高、房地产投机现象严重等。

这一情况促使我国进一步推进房产税制改革,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税制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因此对我国房产税制改革若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选题意义1. 加强财政收入:房地产税的全面实施有望成为发展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于缓解财政压力和提高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2. 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房产税制改革,能够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3. 提高居民住房拥有能力:房产税体制改革可以引导开发商以更实际的价格开发房产,从而改善住房供应的现状、保障居民住房的购买力,提高居民住房拥有能力。

4. 促进城镇化进程:优化的房产税制度,可以更好地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实现,对于促进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1. 房产税制改革的概念、类型和发展趋势:对房产税制改革进行深入的概念解释,以及全球各国家的不同的房产税类型和这些类型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进行梳理,并对我国房产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2. 房产税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政策选择:对房产税制改革在我国的目标和原则进行分析,包括房产税征管程序化、税负合理化、税收公平性、反腐倡廉、调结构创新等方面;给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建议。

3. 房产税的税种设计、征收对象的确定、计算税额的标准:应从征收对象、应税标准、计税方式等方面介绍和分析房产税的税种设计、征收对象确定、计算应税标准、计算税额的标准等方面;同时也有理论分析和制度设计的案例和经验介绍。

4. 房产税对土地和房产市场的影响:房产税对土地和房产市场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探索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别财经系专业经济学班级本经济姓名***学号************联系方式***题目房产税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开题申请: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房地产税的征收现状,获得启示,详细的分析了房产税可行性,希望可以在具体活动中指导中国的房产税实施,以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康发展。

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税制体系的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我国目前的房地产税收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税费体系混乱,房地产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都与房地产税制不完善密切相关。

通过实行房产税改革完善房地产税制, 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现实意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适时提出逐步在全国推开的改革方案。

如果能在房产税成功推行前使制度更加优化,必定能够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减少税收征管的阻力和税收遵从成本。

此外,成都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征税利弊,有着现实价值。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物业税指的就是财产税, 即对不动产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按既定的税率征税,组成了地方政府收入主体。

Hamion ( 1975 ) , Fischd ( 1975 ) 和 White ( 1975 ) 提出“受益论”,由Tibeout 模型延伸而来; Mieszkowki (1972 ) 提出“新论”。

赞成受益论的学者占大多数( Hamiton ,1975 )。

按公共经济学理论, 在财产制度安排所面临的众多选择中, 最优的选择是认为物业税是收益税, 即受益程度的大小决定负担程度的大小。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纳税人作为理性经济人也会考虑收益与成本的比较, 当一个公共项目的收益大于成本时, 纳税人会选择支持, 所以受益税能提高公共决策效率。

Tiebout(1956) 认为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在那个地区居住, 这样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本地居住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 最后就趋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并越来越接近, 此时地方公共服务的提供总能保持在有效的水平上, 物业税积极的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优化了资源配置, 提高了经济效率( Hamilton ,1975 )。

还有一些学者支持“新论”, 认为物业税是不良税种。

如果资本能够在不同行政区域流动, 且整个经济中的资本供给没有弹性, 则物业税税负将全部转嫁到资本所有者这边。

此外, 不同的税率将使得全国资本配置无效。

各地方政府为了维持以低税率来吸引投资, 不得不使其支出水平低于其有效水平。

地方政府为了避免物业税过高而使本地区的资本外流, 往往倾向于选择较低的公共服务水平。

幵征物业税会使得居民的公共。

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因此物业税具有扭曲效应。

Netzer(1966) 认为物业税具有一定的累退性, 随着收入增加, 物业税所占的比率会减少, 这样一来会导致穷人的税收负担比富人重, 加剧贫富差距, 因此物业税具有不公平性。

而Mason Maffney(1971),Kerry Jaron(1975)等人认为物业税具有累进性, 虽然物业税会导致不公平, 但只是外在的表现, 完全可以借助相关措施的实施使得物业税由不公平变为公平。

Terri A.Sexton(1995)系统分析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13 号提案后, 提出物业税在开征方法上需进一步改进。

Maucus T.Allen,William H.Dare(2002)认为只有当有效税率相同时, 物业税才是公平的。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房产的面积越大、时间越长,其价值评估就越难; 房地产市场越市场化, 其价值评估越易。

Jeff Chapman(2007)主张断电法(Circuit Breaker),着重说明了其更好的促进税收公平, 并为华盛顿提出了具体断电法实施方案。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物业税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征物业税的时机是否成熟; 开征物业税有哪些利弊; 国外物业税的开展对我国有何借鉴; 土地出让金是否应纳入物业税一并征收。

(1) 关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时机是否成熟的研究。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吴俊培(2005) 认为幵征物业税时机已成熟。

财政部研究所所长贾康(2012)认为幵征物业税的技术条件己经具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服务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夏杰长( 2004)认为我国已初步具备开征条件, 但时机不成熟。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2011)认为目前不适宜开征房地产税, 理由是现在人们的收入水平低, 房产税还交不起。

(2) 关于开征物业税的利弊分析。

张帛宁、祝平衡(2004) 认为幵征物业税有利于规范房地产税收制度, 有助于限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充足的税收收入, 有利于我国的财政制度改革, 有利于调节缩小贫富差距。

而开征物业税的弊端则是增加了产权所有者的保有成本, 保有税负增加。

此外, 制度的不合理、市场的(2011)不规范和管理的不到位会导致税收依据评估的不真实性,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系主任安体富(2010)认为, 幵征物业税有重要作用, 宜早不宜迟。

首先, 这是完善地方税制的重要内容, 对缓解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大、规范政府行为、增强其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 物业税可以非常好的缩小贫富差距。

最后, 物业税是调节房地产供求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可以影响房价。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龙永图(2011)认为开征物业税有利于房地产健康发展, 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减少他们那种依靠土地来拿钱的冲动。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孟晓苏(2011) 认为规范的物业税会抑制一部分人过度持有房屋的愿望, 他们考虑持有成本, 会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关系产生微妙影响, 最终通过曲线传递到房价问题上, 可能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3) 关于国外物业税经验借鉴研究。

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2010)认为, 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来看, 物业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中国要建立完善的地方税体系, 物业税比较适合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但物业税的幵征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到土地制度、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等相关制度的调整。

(4) 关于土地出让金与物业税的关系分析。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和(2006)、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马丽波(2006)、唐明(2007)等人认为应将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一并征收。

他们认为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后会大大降低幵发成本, 降低房价, 地方政府不能再靠卖地来应付当期的财政收入缺口, 能使地方财政模式有所改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何振一(2006)认为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不可替代。

白彦峰(2007)提出保留土地出让金, 由土地增值所形成的级差地租并入物业税。

(5) 其他方面的研究。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2012)认为如果房产税设计好,可以取消目前的楼市限购令; 对开征物业税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的研究, 绝大多数学者赞同幵征物业税是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需要,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创新思路1新方法的采用( 1 ) 比较分析法。

在阐述我国房地产税的现状时, 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业税开征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 2 ) 国外借鉴法。

通过对国外开征物业税的成功经验的学习,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为我国幵征物业税提供了借鉴。

( 3 ) 定量分析法。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武汉市城镇居民对于房产税的意见看法,并绘制数据图表分析,更加清晰直观,。

2.本文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了对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征税的假设实施过程的问题,并提供了合理意见。

论文提纲1概论1.1房产税的内涵1.2房产税的特征1.3房产税的作用2 对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的国际借鉴与现状分析2.2 国际通行做法2.2.1 部分国家和地区房地产物业税概述2.2.2 启示与经验借鉴2.3 我国试行的房产税模式2.3.1 我国房产税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2.3.2 基于武汉市房产税改革居民接受度调查2.3.3 房产税试点对今后房产税改革的启示3 对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的可行性分析3. 1 税改经济保障一一财政收入连年增长3. 2 法律依据保障—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3. 3 对象监管保障—完善的房产登记制度3. 4 物质基础保障—不断增长的财产收入3. 5 税收来源保障—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3. 6 税收借鉴保障—房产税试点的运行4 对个人住房保有环节征税的假设分析——以成都市为例4.1 研究对象的选取4.1.1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现状4.1.2 成都市房地产调控措施及影响4.2 成都市房产税征收现状及问题4.3 对征税影响的假设分析4.3.1 前置假设4.3.2 纳税人税收负担预测4.3.3 对地方财政的影响预测4.3.4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预测4.4 征管能力研究4.4.1 征管技术条件4.4.2 征管薄弱环节5 优化房产税征收的思考与建议5 1 扩大征税范围, 完善房产保有税制5.2 运用分级计量法改革计税依据和税率5.3 提高税收优惠的普遍性5.4 不断完善改革的基础环境5.5 与其他房产税费改革的协调致谢参考文献进度安排:(我自己写)参考文献[1] 覃顺梅.开征物业税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8,6:16[2]Bartik,Timpthy j.Jobs,Productivity,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what implications does economics research have for the role of government. National Tax journal,1994,47(47):847[3] (美)奥茨.财产税与地方政府财政.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88-203[4] Eerola,Essi and Niku Maattanen.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ousing’s Tax Status.the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6,6(2): 7[5] 何振一.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不可替代性简论.税务研究,2004(9):19-21[6]Calvo G. A .T he incidence of a tax on Pure rent [M] 8.Americ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 7 9 : 86 9 一8 7 4[7] (美)费学.州和地方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22[8] 安体富,王海勇.重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基本思路.税务研究,2004(9):8-11[9] 王德祥,袁建国.美国财产税制度变革及其启示.世界经济研究,2010(5):82-86[10] Englund,peter.Taxing Residential Housing Capital.Urban Studies,40(5-6),937-952[11] 李楚楠.物业税“空转实”之旅.经济视角(中国纳税人),2007(11):24-31[12] 全胜奇.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可行性及其制度设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6):8-10[13] 朱光俊.中国香港税收制度.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12-19[14] 1Aaron Henry J., Who Pays the Property tax? A new view [M] 8.Washing :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 , 19 7 5 : 19一2 0[15] 徐颖. 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方案比较及对今后房产税改革的启示[ J ] . 特区经济,2011 , (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