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三练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典例引领12.下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日期,相邻两条经线的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EF表示晨线。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2)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3)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为15°,则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4)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答案] (1)180°90°E向东至180°(国际日界线)(2)0°~23°26'(3)(15°S,90°W)(4)北半球昼短夜长(或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解析] 第(1)题,全球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国际日界线(近似180°经线),一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
N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并且N点在一条日期分界线上,所以可知N点所在的经线为180°经线。
此时180°经线上为6时,则90°E经线上为0时,所以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90°E向东至180°(国际日界线)。
第(2)题,春分或秋分时,晨线与经线重合,两者的夹角为0°;夏至或冬至时,晨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为23°26'。
所以图中α的角度变化范围为0°~23°26'。
第(3)题,图中线段EF为晨线,根据其倾斜状况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若晨线与经线的夹角为15°,则太阳直射15°S;因为此时180°经线上为6时,则90°W为12时。
综上可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15°S,90°W)。
第(4)题,当晨线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昼夜长短的变化》高考考点训练(解析版)

微专题四地球运动微考点6 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读某时刻L1、L2纬线上的部分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L1、L2都位于北半球,H=75°,则()A.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跨13.5°B.L1纬度可能发生极昼C.mn经度差大于180°D.L2纬度各地日出位于东南方2.图示时刻,一年中始终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白昼的是()A.开罗(31°E)B.伦敦(0°)C.纽约(74°W)D.洛杉矶(118°W)【答案】1.C 2.A【解析】1.结合图和所学知识:L1、L2正午太阳高度H相等,可得出L1、L2关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均为15°;L1、L2都位于北半球,且L1的昼长大于L2,由此可判断L2的纬度范围为0°~8.5°N,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为15°N~23.5°N,太阳直射点纬度范围跨8.5°,A错误;L1的纬度范围为30°N~48.5°N,无极昼现象,B错误;m、n为晨昏线与纬线L2的交点,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为15°N~23.5°N,可得知L2的昼长大于夜长,图中mn经度差大于180°,C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L2纬度各地日出位于东北方,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图示时刻是北京时间14点,可算出0时所在经线为90°W,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范围为90°W——0°——180°,D错误;图示时刻,开罗时间大约为8点,纬度较低,日出时间早,是白昼,A正确;伦敦时间大约为6点,纬度较高,冬季还没有日出,不会一年中始终与北京同为白昼,B错误;纽约时间大约为2点,处于夜晚,C错误;故选A。
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将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2020届高考地理考前拔高每日练 第三练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第3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下表为美国某地进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西五区区时)表。
据表完成1-3题。
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星期一6:43 16:47星期二6:42 16:481.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2.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A.83°WB.87°WC.7°WD.79°W3.此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我国长三角地区进入冷饮畅销期B.印度中部进入雨季C.澳大利亚悉尼日落西北D.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出现极夜现象2、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的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
据此回答1~2题。
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A.18天B.36天C.25天D.50天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A.冬季长,夏季短B.冬季长,夏季长C.冬季短,夏季长D.冬季短,夏季短3、日全食是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运行到日地连线上,在地球上部分地区看到太阳被月球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2017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8月21日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宽约90英里的“全食带”。
西部(西八区)时间9:15在西北端(45°N,124°W)开始,东部(西五区)时间13:46在东南端(33.5°N,79°W)结束。
外地游客为观赏到理想的日全食,提前3年将马德拉斯小镇的宾馆预订一空。
下图为“全食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外地游客争先预定马德拉斯镇宾馆的主要理由是,马德拉斯镇()A.晴天概率高B.8月天气凉爽C.出现日食早D.空气稀薄2.游客在马德拉斯镇拍摄日全食,镜头应朝向()A.西南B.东南C.西北D.正南3.该次日全食现象在美国本土的持续时长约为()A.1.5小时B.2.5小时C.3.5小时D.4.5小时4、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①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 变化幅度就越大。 ②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③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夜长达一年中最短;南半球相反。 ④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短,夜长达一年中最长;南半球相反。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
(4) 根据分布特点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夜长=24 小时。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③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命题预测 (2019·湖北安陆一模)下表为我国两城市 2019 年 1 月 7 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 间)表。据此回答 1~2 题。
解析:从重庆到遵义大致是向南行驶,由遵义到毕节大致是向西偏南行驶;由图中 各路段的里程和限速可以推知,这一行程的总时间约为 5 小时,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 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应坐在背光一侧靠窗座位。上午 8:00 出发,在到遵义之前太阳位 于偏东方向,背光一侧应是右侧座位,到遵义后太阳位于偏南方向,右侧座位同样背光, B 正确;上午左侧靠窗是迎光一侧,A、C 错误;12:00 以后,太阳位于偏西敦 煌 (39°40′N ~ 41°40′N,92°13′E ~ 95°30′E)具注历日中,漏刻标注呈现的是昼夜百刻制。漏是指计时 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 一昼夜的时刻。漏箭浮在水面上,上面有刻度,随着水位变化,可 以指示时间的流逝。漏箭上刻度固定,不能伸缩,需要经常更换, 称为“漏刻改箭”。右图为漏刻示意图。据此回答 3~5 题。
2020-2021【名校提分专用】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每日一题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3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A.1月1日B.4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参考答案】1.C 2.A 3.D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
二、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下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典例分析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日期,相邻两条经线的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EF表示晨线。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2)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3)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为15°,则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4)若图中线段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答案] (1)180°90°E向东至180°(国际日界线)(2)0°~23°26'(3)(15°S,90°W)(4)北半球昼短夜长(或昼最短,夜最长),且越向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解析] 第(1)题,全球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是国际日界线(近似180°经线),一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
N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并且N点在一条日期分界线上,所以可知N点所在的经线为180°经线。
此时180°经线上为6时,则90°E经线上为0时,所以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90°E向东至180°(国际日界线)。
第(2)题,春分或秋分时,晨线与经线重合,两者的夹角为0°;夏至或冬至时,晨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为23°26'。
所以图中α的角度变化范围为0°~23°26'。
第(3)题,图中线段EF为晨线,根据其倾斜状况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若晨线与经线的夹角为15°,则太阳直射15°S;因为此时180°经线上为6时,则90°W为12时。
综上可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15°S,90°W)。
第(4)题,当晨线EF与经线的夹角α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知识讲解读下图,回忆下列问题。
(1)图1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2)图2太阳直射赤道(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全球昼夜平分。
(3)图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4)图1—图2—图3,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由最短变为最长,黑夜逐渐变短,由最长变为最短;南半球相反。
提示(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太阳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4)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两个日期相同(除南、北回归线),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二、例题分析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
据材料回答1~2题。
1.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2. 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A.30天左右B.50天左右C.70天左右D.90天左右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即76°22′E地方时为12点(东五区区时接近12点),天津的地方时(按东八区计算)应为15点左右,故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应位于观测者西南方向。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知识讲解1.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特点分析(1)季节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1.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2.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如下图: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二、经典高考试题1.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1.()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解析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选D正确。
答案 D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据材料完成第2题。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A.日出东南方向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昼长较广州短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涉及日出方位、日出时间、昼长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帆船返回青岛港的时间是4月5日,此日已经过了春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故A项错误;此时昼长长于12小时,日出时间在地方时6时之前,故B项正确;此日太阳直射点已经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各地随纬度的增高昼长增长,青岛港的纬度高于广州,昼长应比广州长,故C项错误;此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青岛港比春分日的时间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比春分日时高,正午物影较春分日时短,故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下表为美国某地进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西五区区时)表。
据表完成1-3题。
日出时刻日落时刻
星期一6:43 16:47
星期二6:42 16:48
1.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2.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A.83°W
B.87°W
C.7°W
D.79°W
3.此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我国长三角地区进入冷饮畅销期
B.印度中部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悉尼日落西北
D.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出现极夜现象
2、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的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
据此回答1~2题。
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
A.18天
B.36天
C.25天
D.50天
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3、日全食是月球在公转过程中,运行到日地连线上,在地球上部分地区看到太阳被月球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2017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8月21日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宽约90英里的“全食带”。
西部(西八区)时间9:15在西北端(45°N,124°W)开始,东部(西五区)时间13:46在东南端(33.5°N,79°W)结束。
外地游客为观赏到理想的日全食,提前3年将马德拉斯小镇的宾馆预订一空。
下图为“全食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外地游客争先预定马德拉斯镇宾馆的主要理由是,马德拉斯镇()
A.晴天概率高B.8月天气凉爽C.出现日食早D.空气稀薄
2.游客在马德拉斯镇拍摄日全食,镜头应朝向()
A.西南B.东南C.西北D.正南
3.该次日全食现象在美国本土的持续时长约为()
A.1.5小时B.2.5小时C.3.5小时D.4.5小时
4、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
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
2.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
5、家住大连(121°45′E ,39°03′N)的小明把手机闹铃与观测日出日落时刻的软件相关联,早晨闹铃响起的时间便是日出时刻。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晨起闹铃响起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2月1日到1月1日时间推迟
B.3月1日到4月1日时间推迟
C.5月1日到6月1日时间提前
D.6月1日到7月1日时间提前
2.某日小明晨练时闹铃声响,他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此时时间最接近( )
A.5时53分
B.6时00分
C.6时03分
D.5时57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3.D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地两日均昼短夜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星期二的昼长比星期一长,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2.根据表格中的日出、日落时刻,判断该地该时间段昼长为10小时左右,该地日出时间为地方时7时左右,而该地日出时西五区区时为6:42,故该地在西五区中央经线(75°W)的东面,故选C。
3.根据该地昼短夜长的情况,判断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澳大利亚悉尼昼长夜短,日落西南,故C 项错;中国长三角地区进入冷饮畅销期和印度中部进入雨季均发生在北半球夏季,故A、B项均错;北半球冬季美国阿拉斯加北部会出现极夜现象,D对。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D
解析:1.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楼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
由材料可知,王先生家在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曰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曰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由此推算,1月16日与12月22日相差25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因太阳高度角小以致阳光无法照进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故D正确。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上海的纬度较天津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较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正午阳台中被顶部阴影遮挡面积越大,阳台中被顶部阴影遮挡面积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自南向北由大变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为了不被阳台顶部阴影挡住,同等情况下上海晾衣架的高度需要低点,衣服才能更好地被阳光照到,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反之, 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则需要短一点,故D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日全食观测的条件,结合图中资料可知,马德拉斯位于西部高原上海岸山脉的雨影区,降水少、晴天多,成功观赏日全食的概率高。
故选A。
2.本题考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变化,西部(西八区)时间9:15在西北端(45°N,124°W)开始,结合材
料可知该镇观测日全食的时间是10时左右,太阳位于东南方的天空,拍摄方向应朝向东南。
故选B。
3.本题实质是考查时间的计算,结合材料日全食开始时是西部时间9:15,结束时是东部时间13:46,西部124°W位于西八区, 79°W位于西五区,相差3小时,东部时间比西部早3小时,因此日全食持续时间=13:46-9:15-3=1:31,所以总共持续1小时31分,约为1.5小时,所以选A。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解析:1.根据“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75°W)为6日0时20分”,可知该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
2.甲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又由图中斜线示意晨昏线,可知甲地此时位于晨线上,再根据晨昏线倾斜方向,可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则北半球的高纬度城市莫斯科当日白昼最长。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解析:1.A. 12月1日到1月1日北半球昼先变短再变长,则时间先推后再提前;B. 3月1日到4月1日北半球昼变长,日出时间提前;C. 5月1日到6月1日北半球昼变长,日出时间提前;D. 6月1日到7月1日北半球昼先变长,再变短,日出时间先提前再推后。
故选:C。
2.大连采取东八区即东经120°的地方时,大连的经度是121°45‘E,比东经120°靠东1°45',则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约早7';根据题干可知,小明晨练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说明为二分日,则此时大连的地方时为6时;则北京时间为6:00-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