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第9章 空气调节

合集下载

第九章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第九章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2 分)当温度小于等于 100℃时,距离降到爆炸下限 25%以下。

且其排风设备也不应和其他房,竖向不宜超过5 层。

10 m。

6次/h,事故时12次/h。

消防水泵房6 次/h。

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分隔,采用甲级防火门。

柴油机三种火灾:固体表面火灾。

电气火灾。

柴油火灾。

15.公共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

同时,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餐馆或食堂,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且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紧急事故自动、以煤为燃料的锅炉房,可采用三级18.锅炉房宜独立建造,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

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 m 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 m19.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0.10kV 以下的箱式变压器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考点:建筑防爆(一)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检查要求:(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

(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总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分控制室宜独立设置,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时,可贴邻外墙设置。

(3)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且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0m。

对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时,需检查是否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二)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检查要求:(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2)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宜避开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3)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建筑设备空气调节

建筑设备空气调节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2、温度
1)温度 是反映空气冷热程度的状态参数。温度值的高低用温标表示。绝对温 标(T)和摄氏温标(t) 之间的关系:t=T-273℃ 2)露点温度 在含湿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具有的温度。
3)湿球温度 在理论上,湿球温度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 热饱和温度。 4)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测出的湿空气的温度(是湿空气 的真实温度 )
1、压力
1)大气压力B 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大气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 1atm=101325Pa 2)水蒸汽分压力Pq 湿空气中水蒸气单独占有湿空气的容积,并具有与湿空气相同温度 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
3)饱和水蒸汽分压力Pq.b 在一定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时称湿空气处于 饱和状态,此时相应的水蒸气分压力称为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9.2.1 影响空调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三、影响室内湿负荷的内、外扰因素包括: (1) 人体散湿; (2) 设备散湿 (3) 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散湿; (4) 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
在确定空调设备容量时除了要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形成的负荷,还需 要考虑新风的冷负荷与湿负荷,以及风机与水泵温升造成的附加负 荷。
第9章 空气调节
9.1 概 述 9.2 空调负荷概算与送风量的确定 9.3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9.4 空气处理设备 9.5 空调冷源及制冷机房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9.1 概 述
9.1.1 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9.1.2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9.1.3 空调温湿度与空调精度 ∽∽ ∽ ∽ ∽ ∽ ∽ ∽ ∽ ∽ ∽ ∽ ∽ ∽ ∽ ∽ ∽ ∽ ∽ ∽ 9.1.1 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 Implements》课程代码:080720070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任选的一门专业课程。

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大、发展快的特点。

建筑设备的设计和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相关学科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拓宽知识专业面,并自觉在工程实践中进行运用。

2.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备的一般规律及各主要设备系统的组成、系统工作原理和要求,正确处理好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并了解建筑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发展。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设备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正确制定和选择建筑设备系统类型,各主要设备的规格品种,在建筑中合理布置与敷设,并能做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建筑设备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室内给排水工程概述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了解室外给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变化,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了解给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对供水安全性的作用。

1-2了解室外排水工程的任务和组成,工作原理、水在输送排放过程中水质的要求,系统中各主要工程设施的作用。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排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掌握各种排水体制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1-3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重点:掌握净水处理厂的一般流程,各种排水体制的有缺点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难点:净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各种排水体制的应用。

第2章建筑给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2了解建筑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水压的确定,进而确定给水方式及相应设备和设施2-3了解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2-4掌握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计算2-5了解高层建筑室内给水特点和要求2-6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设施的作用重点:掌握常见简单的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难点:室内给水系统配管的设计第3章建筑排水工程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了解建筑排水工程的组成、各主要设施设备或不见的作用及要求3-2建筑排水系统的作用原理、污水排放条件要求3-3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坡度、充满度、流速要求3-4弄清排水管道与建筑结构、装饰工程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3-5掌握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3-6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及要求专用设备的功能及应用条件3-7了解层面排水系统的选用及配管重点:正确处理建筑结构与排水系统的关系、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和配管难点: 排水量的计算和合理配管第4章管材、附件及卫生器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4-1了解现代建筑物中使用最广泛的几种管材和配件的性能、规格及适用范围掌握上述几种管材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4-2了解各种阀门、水龙头等附件的运用条件4-3了解卫生器具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的几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难点:各种管道的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要求第5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5-1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图中常用的图例和符号5-2了解给排水平面图、系统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5-3掌握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方法重点: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能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难点:读懂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第6章建筑采暖系统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掌握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6-2了解锅炉的基本构造、采暖系统设备及其附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6-3熟悉高层建筑的热负荷特点、集中采暖系统的分类、选择以及特点重点: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难点:采暖系统的热工计算第7章热水及燃气供应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7-1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7-2了解加热方式特点和加热设备的工作原理7-3掌握热水供应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7-4掌握热水系统的计算7-5了解燃气的分类、燃气炉具使用应与燃气类型一致7-6熟悉城市煤气管道系统工作原理、燃气用具选用与管道布置要求重点:掌握热水供应时对管道敷设和布置的要求及热水系统的计算难点:热水系统的计算第8章通风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建筑空间空气的空气参数和卫生条件8-2熟悉建筑通风的任务8-3了解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和物件重点: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一般计算,并能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各种通风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难点:通风一般计算第9章空气调节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空气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任务9-2熟悉常用空气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9-3掌握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9-4掌握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9-5掌握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9-6掌握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重点:空调房间负荷和风量的概算空气热湿度处理设备的原理和特点空调机房和制冷机房布置的原则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和分类难点:空调资源的制冷原理第10章暖通施工图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0-1了解暖通工程常用管道和设备图例与代号10-2了解暖通图的组成10-3掌握管道和设备之间连接的表示方法、通风空调的流程、方式、所用设备、管材和阀门,然后能正确识图重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难点:暖通施工图的识图第11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1-1了解建筑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规律11-2了解灭火剂的种类及各所适用灭火的火灾种类11-3了解室内消火栓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部件,水量和水压确定方法11-4了解自助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灭火原理11-5掌握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11-6掌握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11-7掌握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重点:高层建筑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概念、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分类、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难点:室内消防栓系统的几种消防给水方式、消防栓的布置第12章粉末与气体灭火系统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12-1了解泡沫灭火器系统、干粉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烟雾灭火系统的灭火方法、系统组成和原理、适用场所。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2024《空气调节》课程教学大纲

学大纲•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舒适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设计与实践•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措施•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概述与目标空气调节定义及重要性空气调节定义空气调节是指对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生产工艺要求的过程。

空气调节重要性空气调节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实践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01知识目标掌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设备类型及其性能特点,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0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空气调节系统设计、选型、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空气调节基础知识、负荷计算、系统类型及选择、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设计与施工、系统调试与运行管理等。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标准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素质体现等方面,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空气调节基础知识热力学基础回顾热力学系统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边界、环境等定义,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能量守恒原理,了解热量和功的转换关系,及其在空气调节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理解熵增原理,分析不可逆过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探讨提高空气调节系统效率的途径。

湿空气性质及处理过程湿空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湿空气的组成、状态参数(温度、湿度、焓等)及其相互关系。

湿空气的焓湿图掌握焓湿图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焓湿图分析湿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设备及过程熟悉常见的空气处理设备(如冷却器、加湿器、除湿器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设备空气调节系统课件

建筑设备空气调节系统课件

1:冷却塔 2:制冷机组 3:冷冻水循环泵 4:新风入口防火阀 5:空调机 6:主回风管 7:回风口8:支回风管 9:散流器 10:房间 11:支送风管
12:主送风管 13:冷却水循环泵
全空气建中筑设央备空空气调调节系系统 统工作流程
22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4 No Image
空调空间 全封闭系统
空调空间 直流式系统
空调空间 混合式系统
封闭式系统
建筑直设流备空式气调系节统系统
混合式系24统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4 No Image
建筑设备空ng-Chapter 4 No Image
建筑设备空气调节系统
(4)夏季设计工况所需冷量分析
从空调系统的热平衡角度分析:
Q0=制冷设备承担的冷量=G (iC-iL) ; Q1=室内冷负荷=G(iN-iO) ; Q2=新风负荷=G(iO-iL) ; Q3=再热负荷=GW(iW-iN)= G(iC-iN) 。 Q0= Q1+ Q2+ Q3 从焓湿图上分析与从系统热平衡角度分析,设备承担的 冷量构成是相同的。
最小新风量Ⅱ Gw2=n* gw
最小新风量Ⅲ Gw3=0.10G
维持正压所需 的渗透风量GS
最小新风建量筑设G备空w气=调M节系a统x{ Gw1 、Gw2、 Gw32}7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4 No Image
第三节 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
特点:风道与机房占空间大,设备集中易于管理。 功能:集中处理空气。 结构:
(7) 夏季、冬季室内参数不同的一次回风系统
建筑设备空气调节系统
31
Air Conditioning-Chapter 4 No Image

建筑设备之空气调节

建筑设备之空气调节
㈡.集中空调,根据风道数又分为:
1.单管系统:夏季送冷风,冬季送热风用同一条风管。 缺点:各房间负荷变化不一致时,难以进行调节。
建筑设备之空气调节
2.双风道系统:一根热风道,一冷风道,可通过调节二者比 例控制各房间的参数, 缺点:一次投资大,占用空间多,系统复杂,运行费高。
根据新鲜空气分: 全新风系统,不使用回风,而将室内空气全部排到室外,但除
建筑设备之空气调节
㈡ 作用
1、工艺性空调 满足生产,实验,电子,医院手术,考古研究(防止氧化的 保护气体空调)
2、舒适性空调 满足人体舒适需求。
㈢ 手段
将室外空气送到空气处理设备中进行冷却,加热,除湿, 加湿,净化(过滤)后,达到所需参数要求,然后送到室内, 以消除室内的余热,余湿,有害物,从而得到新鲜的,所需 的空气。
第二部分 空气调节
第一节 概述
一.空调的任务与作用 ㈠ 定义
采用技术手段,把其个特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控制在一定状 态下,使其满足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或人们舒适要求。 1、控制的参数:温度(t),湿度(d),空气流速(v),空气压力 (p),空气的清洁度,空气的组成成分,噪音。 2、上述干扰参数的来源: ①.室外气候的变化,如热辐射,风 ②.室内人员的活动,机械设备的运转
—混合—C—加热—O
建筑设备之空气调节
1.定风量系统:总风量不随室内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送风量以房间的最大热、湿负荷确定。(浪费能源)
2.变风量系统:送风量随室内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负 荷大送风量就大,否则就小。 该系统的最大的优点:在非高峰负荷期间节约了再热热 量,及节约了风机的(风量)电的消耗。
如办公室50m3/h·人 大商场10m3/h·人 这是的按其种方式测算出勤率人流量得到的。(人数/h)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九章 空气调节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 第九章 空气调节

I级
II级
22~24℃; 18~22℃
≥ 30% ;——
≤ 0.2 ; ≤ 0.2
24~26℃; 26~28℃
40%~60%; ≤ 70%
≤ 0.25 ; ≤ 0.3
2019/12/9
5
工业空调
为生产工艺过程或设备运行创造必 要环境条件的空调系统,工作人员 的舒适要求有条件时可兼顾。由于 工业生产类型不同、各种高精度设 备的运行条件也不同,因此工艺性 空调的功能、系统形式等差别很大。
2019/12/9
8
空调冷负荷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 室外新风冷负荷 系统冷负荷
2019/12/9
9
建筑物空调制冷系统负荷的组成框图
2019/12/9
10
空调房间的布置及对 建筑热工的要求
空调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基数、使用班次 和消声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或上下层对应布置
周期长
适应性强
可以有效地采 机组安设在空调房间内时,噪 取消声与隔振 声、振动不好处理 措施
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 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 空调器之间
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 才能保证室内要求
维护 运行
空调与制冷设 备集中安设在 机房,便于管 理和维修
机组易积灰与油垢,清理比较 麻烦,使用二三年后,风量、 冷量将减少,难以做到快速加 热(冬天)与快速冷却(夏 天)。分散维修与管理比较麻 烦
1.空调房间分 散布置
2.空调使用时 间要求灵活
3.无法设置集 中式冷热源
1.室内温湿度 控制要求一般 的场合
2. 多层或高层 建筑而层高较 低的场合,如 旅馆和一般标 准的办公楼
办公楼、旅馆、商店、影剧院、图书馆、 餐厅、体育馆、娱乐场所、侯机或候车 大厅等建筑中所用的空调都属于舒适空 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9.3 通风和空气调节
9.3.6 处理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除尘器、排风机的设置应与其他普通型的风机、除尘器分开设置,并宜按单一粉尘分组布置。

【条文说明】根据火灾爆炸案例,有爆炸危险粉尘的排风机、除尘器采取分区、分组布置是必要的。

一个系统对应一种粉尘,便于粉尘回收;不同性质的粉尘在一个系统中,有引起化学反应的可能。

如硫磺与过氧化铅、氯酸盐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碳黑混入氧化剂自燃点会降低到100℃。

因此,本条强调在布置除尘器和排风机时,要尽量按单一粉尘分组布置。

9.3.15 设备和风管的绝热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宜采用不燃材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难燃材料。

风管内设置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的开关应与风机的启停联锁控制。

电加热器前后各0.8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有高温、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条文说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常为可燃材料,这给类似设备留下了一定火灾隐患。

因此,风管和设备的绝热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不燃材料。

在采用不燃材料确有困难时,允许有条件地采用难燃材料。

为防止通风机已停而电加热器继续加热引起过热而着火,电加热器的开关与风机的开关应进行联锁,风机停止运转,电加热器的电源亦应自动切断。

同时,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的风管采用不燃材料进行绝热,穿过有火源及容易着火的房间的风管和绝热材料也应采用不燃材料。

目前,不燃绝热材料、消声材料有超细玻璃棉、玻璃纤维、岩棉、矿渣棉等。

难燃材料有自熄性聚氨脂泡沫塑料、自熄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1.送风9量.的2确.3定空调系L统 风量Q的确定
CP (tn to )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取较大的送风温差。 送风量除需满足处理负荷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一定的换气次数,即房间通风量与房间体积 的比值,单位是次/h。 表9-5 送风温差与换气次数
第9章 空气调节
9.1 概 述 9.2 空调负荷概算与送风量的确定 9.3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9.4 空气处理设备 9.5 空调冷源及制冷机房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9.1 概 述
9.1.1 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9.1.2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9.1.3 空调温湿度与空调精度
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接近饱和含量的程度,反映了空气 的潮湿程度。当相对湿度φ=0时,是干空气;当相对湿度φ=100% 时,为饱和湿空气。
5、焓:每kg干空气的焓加上与其同时存在的d公斤水蒸气的焓的总 和,称为(1+d)kg湿空气的焓。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9.2 空调负荷概算与送风量的确定
9.2.1 影响空调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9.2.2 空调设备容量概算方法 9.2.3 空调系统风量的确定
∽∽∽∽∽∽∽∽∽∽∽∽∽∽∽∽∽∽∽∽ 9.2.1 影响空调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一、基本概念 消除室内负荷而需要提供的冷量来称为冷负荷。 依靠提供的热量来消除室内负荷称为热负荷。 需要消除的室内产湿量称为湿负荷。 二、影响室内冷热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三、影响室内湿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二、影9.响2.室1 内影冷响热空负荷调的负内、荷外的扰内因素、外扰因素
(1)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 通过外窗的日射得热量; (3) 由外门窗进入的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 (4) 室内设备、照明等室内热源的散热量; (5) 人体散热量。

1)大1气、压压力B力
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大气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 1atm=101325Pa
2)水蒸汽分压力Pq
湿空气中水蒸气单独占有湿空气的容积,并具有与湿空气相同温度 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
3)饱和水蒸汽分压力Pq.b
在一定温度下,湿空气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时称湿空气处于 饱和状态,此时相应的水蒸气分压力称为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湿空气9.:1.干2 空湿气空和水气蒸的气的基混本合概物。念
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及变化都较小,但其变化会对人体舒适度、 产品质量等产生直接影响。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压力 2、温度 3、含湿量 4、相对湿度 5、焓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
9.1.1 空气调节的任务和作用
空气调节:采用技术手段把某种特定空间内部的空气环境(空气的温 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洁净度)控制在一定状态下,使其满足人 体舒适或生产工艺的要求,简称空调。 技术手段:加热或冷却、加湿或除湿、过滤净化、空气输送与分布 和自动控制等。 空调可以实现对建筑热湿环境、空气品质全面进行控制,它包含了 采暖和通风的部分功能。
2. 新风量的确定 保证空调房间内有足够的新风量(即新鲜空气量),是保证室内人员身体健康与室内卫生 标准的必要措施。 表9-6 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1)温2度、温度
是反映空气冷热程度的状态参数。温度值的高低用温标表示。绝对温 标(T)和摄氏温标(t) 之间的关系:t=T-273℃ 2)露点温度 在含湿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具有的温度。
3)湿球温度 在理论上,湿球温度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 热饱和温度。 4)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测出的湿空气的温度(是湿空气 的真实温度 )

9.1.3 空调温湿度与空调精度
空调房间室内温湿度通常用空调基数和空调精度两组指标来规定。 空调基数:空调区域内所需保持的空气基准温度与基准相对湿度。 空调精度:根据生产工艺或人体的舒适性要求,在空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被容 许的波动范围。 例如:温度tn=20±1℃和相对湿度φn=50±5%,其中20℃和50%是空调基数,±1℃和±5% 是空调精度。 按温度允许波动范围的大小,一般分为Δtn≥±1℃、Δtn=±0.5℃和Δtn=±(0.1~ 0.2)℃三类精度级别。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3、含3湿、量含(d)湿:量对应于41、kg干相空对气湿的湿度空气5中、所焓含有的水蒸气量。
含湿量的大小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而改变,它可以确切的反 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4、相对湿度(φ):湿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 的水蒸气分压力之比。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9.2.2 空调设备容量概算方法
空调负荷设计概算指标: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建筑物、不同使用空间,单位建筑面积或 单位空调面积负荷量的统计值。 应用: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用来进行设备容量概算。
表9-1是国内部分建筑的单位空调面积冷负荷指标的概算值。 表9-2是按整个建筑考虑的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概算指标。
Air ‹C#onditioning ---- Chapter 9

三、影9.响2.室1 内影湿响负空荷的调内负、外荷扰的因内素包、括外:扰因素
(1) 人体散湿; (2) 设备散湿 (3) 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散湿; (4) 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
在确定空调设备容量时除了要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形成的负荷,还需 要考虑新风的冷负荷与湿负荷,以及风机与水泵温升造成的附加负 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