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原理各章复习题

合集下载

纺纱学全部试题

纺纱学全部试题

纺纱学全部试题第一章纤维原料初加工与选配一、填空:1、棉的预处理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含糖棉预处理方法包括:(喷水给湿法)、(汽蒸法)、(水洗法)、(酶化法)和(防黏助剂法)。

2、毛杂质成分包括:生理夹杂物,如羊毛脂、羊毛汗);(生活环境夹杂物,如草刺、砂土。

3、麻纤维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和(脂蜡质)。

4、绢纺原料的种类:(桑蚕原料)、(柞蚕原料)和(蓖麻蚕原料)等。

精炼工程的工序包括:(精炼前处理)、(精炼)及(精炼后处理)。

5、轧棉机可分为:(皮辊轧棉机)和(锯齿轧棉机),(锯齿轧棉机)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

6、锯齿棉特点:(短绒少,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7、轧棉厂出厂的棉包上的标志包括:(轧棉厂名)、(质量标识)、(批号)和(包重)。

8、洗毛的方法主要有(乳化法)和(溶剂法)。

9、炭化工艺流程可分为:(浸酸)、(烘干与烘焙)、(轧炭、打炭)、(中和)和(烘干)。

10、麻纤维脱胶方法有:(微生物脱胶法)和(化学脱胶法)。

11、原料的混合方法包括:(散纤维混合)和(条子混合)。

12、国家标准规定了三丝的量化标准,将三丝含量分成“无、低、中、高”四档,分别用代号“(N)、(L)、(M)、(H)”表示。

二、选择题1、锯齿棉特点:(A )A、短绒少,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B、短绒少,杂质多,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多。

C、短绒多,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少。

D、短绒多,杂质少,比较松软,但其棉结索丝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短粗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内层。

B、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

C、卷曲小的分布在纱的外层,大的分布在纱的内层。

D、长细纤维易分布在纱的外层,初始模量大的分布在内层。

3、配棉中主题原棉成分占(B)A、80%左右B、70%左右C、60%左右 D 90%左右4、不能进行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D )A、棉纤维B、苎麻C、TencelD、玻璃纤维5、低于干强的纤维是(C )A、涤纶B、尼纶C、粘胶D、维纶6、造成纤维松散度及色泽差的工序主要有煮练和(B)。

纺纱复习题电子版.doc

纺纱复习题电子版.doc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对纤维原料初加工的是(A)oA.和毛B.洗毛C.炭化D.脱胶2.对羊毛脂去除的方法有(C)oA.喷水给湿法B.清水清洗法C.乳化法D.汽蒸法3.一般皮鶴棉比锯齿棉含短绒(A)oA.多B少C.一样多D.不确定4.羊毛炭化的目的是(C)oA.去除短毛B.羊毛改性C.去除草杂D.使羊毛伸直5.下列属芒麻脱胶方法是(D )oA.加热脱胶法B.水脱胶法C.机械脱胶法D.生物化学脱胶法6.配棉中每队的接批原棉混用百分比一般控制在(A)oA. 25%以内B. 35%以内C. 15%以内D. 40%以内7.梳条配毛一般采用(D )。

A.分类排队法B.配合毛排队法C.分批法D.主体配毛法8.纯毛条混合配毛时,主要考虑纤维的性能指标是(C)oA.纤维细度B.纤维强度C.纤维长度D.长度离散系数9.亚麻纤维选配方法基本和(C )的选配方法类似。

A.毛纤维B.绢绵C.棉纤维D.化学纤维10.化学纤维性质的选配主要是对纤维(C)的选配。

A.强度B.伸长C.长度与细度D.弹性伸长11.梳条配毛主体毛和配合毛的毛丛长度差异一般不超过(A )oA. 20mmB. 15mmC. 25mmD. 10mm12.毛纺大仓式混合机的混合方式为(C )oA.直放直取法B.直放横取法C.横铺直取法D.横铺横取法13.FA025多仓混棉机向各仓喂料方式是(B )。

A.各仓分别喂入B.各仓同吋喂入C.各仓随机喂入D.连续喂入14.混合度指的是多种原料(B )正确程度。

A.原料性能混合B.混合比例C.纤维长度混合D.纤维细度混合16.握持打击与握持分割相比,其开松与除杂效果是(B )。

A.握持打击损伤纤维少B.握持分割损伤纤维少C.握持打击杂质破碎少D.握持分割杂质破碎多17.增加豪猪开棉机落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增加前补风B.减少后补风C.减少前补风D.增加侧补风18.开棉机打手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A )。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定向排列是通过以下哪个过程实现的?A. 梳理B. 并条C. 牵伸D. 卷绕答案:C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A. 锭子B. 钢丝圈C. 罗拉D. 导纱器答案:A3. 以下哪种纺纱方法属于自由端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喷气纺D. 环锭纺答案:B二、多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混合B. 混纺C. 混条D. 混并答案:A B C2. 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纤维品质B. 纺纱设备C. 工艺参数D. 操作环境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纱线的强力与纤维的细度成正比。

答案:错误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越高,纱线的质量越好。

答案:正确3. 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是影响纱线强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伸直度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是通过_________的高速旋转实现的。

答案:锭子3. 转杯纺纱机中,纤维的凝聚和加捻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答案:转杯五、简答题1. 简述环锭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案:环锭纺纱是通过锭子的高速旋转,将纤维条通过牵伸、加捻、卷绕等过程,制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均匀度的纱线。

2. 请解释什么是转杯纺纱,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它利用转杯内的气流将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

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纱线结构蓬松,毛羽少,适用于生产中粗支纱线。

六、计算题1. 已知某环锭纺纱机的锭速为12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锭速×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2000 × 1 = 12000 次/分钟。

2. 如果某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速度为100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转杯速度×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00000 × 1 = 100000 次/分钟。

智慧树知到《纺纱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纺纱学》章节测试答案

正确答案:开松 5、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 A:毛纤维 B:棉纤维 C:玻璃纤维 D:麻纤维 正确答案:玻璃纤维 第二章 1、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 A:减少工序 B:提高产量 C:增加混合 D:稳定生产 正确答案:稳定生产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纤维细度细,纱线强度低 B:纤维强度高,纱线强度高 C:纤维短绒率高,纱线强度低 D:纤维长度长,纱线强度高 正确答案:纤维细度细,纱线强度低 3、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 A:品级
A:纱越细,捻系数越大 B:经纱捻系数大于纬纱 C:针织纱捻系数小于机织纱的捻系数 D:起绒织物用纱的捻系数较大 正确答案: 4、细纱卷绕时,以下关于钢领板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钢领板为短动程升降 B:钢领板一般上升快、下降慢 C:钢领板每次升降后应有级升 D:管底成形阶段绕纱高度和级升由小逐层增大 正确答案: 5、以下关于细纱断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随着锭速的增加,细纱的断头会减少 B:断头多发生在卷绕段和气圈部分 C:小纱断头最多,中纱最少,大纱断头多于中纱 D:断头实质上是纱线某断面的强力大于该处的张力 正确答案: 第九章 1、将纱从小卷装变成大卷装的工序是( )。 A:烧毛 B:并纱 C:络筒
D:压掌 正确答案: 5、形成假捻的基本条件是( )。 A:纱条两端握持,中间加捻 B:纱条一端握持,另一端绕轴线回转 C:纱条中间握持,两端加捻 D:加捻时不卷绕,卷绕时不加捻 正确答案: 第八章 1、以下关于后牵伸区工艺,正确的是( )。 A:V 型牵伸是细纱后区牵伸的一种形式 B:V 型牵伸的后区牵伸倍数比常规牵伸小 C:后区牵伸倍数越大,细纱条干越好 D:纺针织纱时,后区牵伸倍数应比纺机织纱时大 正确答案: 2、细纱的加捻由( )完成。 A:锭子的回转 B:钢丝圈的回转 C:钢丝圈和锭子回转的速度差 D:钢丝圈和筒管回转的速度差 正确答案: 3、以下关于捻系数的选择,错误的是( )。

纺纱学习题

纺纱学习题

纺纱学习题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第一章原料初加工及选配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2、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3、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4、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5、混和指的是什么?对混和的要求是什么?6、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7、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8、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9、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10、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第二章开清混匀1、自动抓棉机有哪几种形式?试说明其作用和比较它们的优缺点?2、试述影响自动抓棉机开松作用的主要工艺参数?3、试述影响自动混棉机除杂作用的各项因素?4、什么叫横铺直取?简述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

5、试述六辊筒开棉机的作用特点?6、画出尘棒的截面图形,说明“三边两角”的名称与作用?7、尘棒安装角的变化,对除杂、落棉起什么作用?8、简述影响豪猎式开棉机开松、除杂的各项因素?9、为什么说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和除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气流的影响有关?10、合理控制气流与落棉,在生产上一般采用哪几种方法?11、清棉机打手的型式主要有哪几种?试比较一下它们的优缺点?第三章梳理1、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2、什么是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根据什么选定?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纺化纤时如何调整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3、影响刺辊分梳效果的因素包括哪4方面?配置刺辊的分梳度和速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4、说出表征刺辊形状的4个重要规格参数,并讨论各个参数与梳理质量之间的关系。

5、梳棉机增加梳理面或梳理点的目的是什么?列举你所知道的方法。

纺纱知识

纺纱知识

新型纺纱技术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 传统纺纱技术的缺点是什么?答:加捻和卷绕组件合一,限制了成纱卷绕尺寸和运转速度,因而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

2. 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哪两类?答: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

3. 自由端纺纱的定义是什么?举几个自由端纺纱的例子。

答:自由端纺纱是指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断开的,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随加捻器一起回转使纱条获得真捻。

转杯纺、涡流纺、静电纺、摩擦纺DREF-II都属于自由端纺纱。

4. 非自由端纺纱的定义是什么?举几个非自由端纺纱的例子。

答:非自由端纺纱是指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连续的,须条两端被握持,借助假捻、包缠、粘合等方法使纤维抱合到一起,从而使纱条获得强力。

喷气纺、平行纺、自捻纺、摩擦纺DREF-III都属于非自由端纺纱。

5. 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并请举例。

答: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四类:(1) 加捻成纱:转杯纺、涡流纺(2) 包缠成纱:喷气纺、摩擦纺DREF-III、平行纺(3) 自捻成纱:自捻纺(4) 粘合成纱:粘合纺第二章转杯纺纱1. 简述转杯纺纱的工艺过程。

答:条筒→喂给喇叭→喂给罗拉+ 喂给板→分梳辊→→输送管→转杯→引纱管→引纱罗拉→槽筒2. 简述转杯纺纱的工艺路线。

答:第一条: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高产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第二条: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双联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3.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1) 第一阶段:转杯速度:30000 ~ 40000 r/min;无排杂装置,头距小,自动化程度低。

(2) 第二阶段:转杯速度:50000 ~ 70000 r/min;附排杂装置,头距增大,自动化程度较高。

(3) 第三阶段:转杯速度:80000 ~ 150000 r/min;附高效排杂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纺纱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纺纱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纺纱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第1页共3页一、问答题1.纺纱的基本原理就是什么?初加工: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展开初步加工,并使其合乎纺纱加工的建议。

原料选装与混合:合理采用原料,平衡成纱质量开清:大团至小块、小束,同时细粒的过程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并合: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加捻:调头,并使纤维间的横向联系紧固下来,给与一定物理机械性能一维: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阶段的形式,确保纺纱连续性2.写出纯棉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精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精梳前准备-精梳(预并条、条卷)(条卷、并卷)(预并条、条并卷)3.加工涤纶与棉的梳棉主要工艺有何相同?为什么?化纤特点:杂质少,纤维长,整齐度好,强力高,静电大,回弹性好1)分梳元件锡林针布:小角度、深齿、弧腰,减少迁移,避免拖锡林道夫:道夫转移率必须小,角度α与锡林差值比棉大盖板:植针密度叶唇柱些,盖板花掉较太少刺辊:大角度薄型齿条,对化纤穿刺、分梳较好2)工艺配制压缩:“速比”、“隔距”、“工作面长度”加强:压力增加:落下棉第2页共3页增大:速度4.棉纺工艺中,三类精梳准备工艺的特点是什么?(1)预并条机―条卷机(条卷工艺)特点:国产流程采用较多,设备结构直观,对纤维抬起促进作用较好。

做成大卷层次清,不黏卷,但小卷纵向条痕显著,和易大。

(2)条卷机―并卷机(并卷工艺)特点:此工序制成小卷,横向均匀度好,有利于精梳时钳板的可靠握持,但小卷退卷易粘连发毛,机器动力消耗大。

(3)预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条并卷工艺)特点:由于喂入倍数和并合数很大,提升了纤维抬起度和小卷均匀度,但条并卷联合机占地面积小,且小卷易接合,对车间温湿度建议低。

5.紧密纺纱的原理是什么(可以画图加以说明)?在密切纺纱过程中,由于在喂入部位和纱线构成部位之间提了一个中间区(即为汇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喂入过的须条展开纵向汇聚,这种汇聚工艺的促进作用并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为非常窄小。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纱学复习大体提纲纺贸074 贾涛芳第一章复习题:1. 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纺纱实质上是纤维原料由块状经过开松—梳理—牵伸等松解作用,成为具有一定线密度的顺序纵向排列的纤维集合体后,再加上捻度使之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工过程。

纺纱的基本原理,实质重点是研究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在纤维集合体的松解和集合过程的作用。

大量而紊乱的纤维----》纤维集合体----》纱(一定标准、结构)2. 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 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绢纺和化学纤维纺纱;在工艺上有精梳、半精梳、粗纺、普梳和废纺之分。

3. 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籽棉 ----》初加工----》(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4. 写出棉纺(混纺)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一)普梳系统1. 应用范围:纺制粗、中特纱,供织造普通织物。

2. 工艺流程: 籽棉 ----》 初加工----》(原棉)配棉 ----》 开清棉----》 梳棉----》并条 ----》粗纱----》细纱 ----》后加工(二)精梳系统1. 应用范围:纺制高档棉纱、特种用纱或棉与化纤混纺纱2. 工艺流程: 籽棉----》初加工----》(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三)废纺系统1. 应用范围:纺制价格低廉的粗特棉纱2. 工艺流程: 破籽(梳棉抄斩花、粗纱头及回丝)----》开清棉----》梳棉 ----》粗纱----》细纱----》后加工(四)化纤与棉混纺系统1. 精梳系统2. 普梳系统第二章复习题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主要天然纤维的初加工方法分别是什么?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炼),物理化学相结合(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2.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一)皮辊轧花所得为皮辊棉1. 方法:利用皮辊与棉纤维的接触牵引,使纤维与棉籽分离。

2. 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棉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3. 适用范围:加工长绒棉或成熟度差的籽棉和留种棉。

(二)锯齿轧花所得锯齿棉方法:利用锯齿钩拉纤维,使纤维与棉籽分离。

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纤维整齐度好,且生产率很高。

适用范围:适宜加工细绒棉和粗绒棉3.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第一个数字—品级;第二、三个数字—长度(mm);锯齿棉在三个数字上加锯齿线,皮辊棉不加;霜黄棉在三个数字两边加圆括弧;(427)手扯长度为27mm的四级皮辊黄棉4.洗毛工艺有哪几个主要环节?用机械与化学物理方法除去原毛中杂质的工艺过程。

(1)乳化洗毛工艺过程(1)乳化洗毛工艺过程:开松---》除杂---》洗涤---》烘干其中洗涤工序:浸渍----》清洗----》漂洗----》轧水5.麻纤维的脱胶方法有哪几种?脱胶的方法及原理:微生物脱胶: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胶质;化学脱胶:根据原麻中纤维素和胶质成分对碱、无机酸和氧化剂作用的稳定性不同,除去胶质—以碱煮为主。

6.绢纺原料的精炼工程包括那几个工序?精炼前处理、精炼、精炼后处理工艺流程:(1)酶制剂精练:预处理----》温水洗----》脱水----》酶制剂精练 ----》 温水洗----》冲洗----》 脱水----》烘干(2)化学精练:① 一次练工艺流程:预浸----》脱水----》精练----》温水洗----》冲洗----》脱水----》烘干 ② 二次精练工艺流程:初练----》温水洗----》脱水----》复练----》温水洗----》冲洗----》脱水----》烘干(3)腐化练:初练----》 温水洗---》脱水(----》除蛹----》扯块)----》自然发酵----》冲洗----》脱水----》 复练----》温水洗----》冲洗----》 脱水----》烘干7. 解释洗净毛、炭化毛、精干麻、精干绵?经过初步加工的毛叫洗净毛(炭化净毛);较为洁净的、蓬松的、有一定刚弹性的、呈现珠光光泽的单纤维为精干棉;原麻经过脱胶处理后得到的苎麻纤维成为精干麻第三章复习题1. 简述原料选配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原则: 根据产品用途选配原料;满足工艺要求、稳定生产。

2. 什么叫原棉的分类与排队?各注意哪些问题?原棉的排队:在分类的基础上,将某一类的原棉按地区、性能等指标相近的排成一队,共排几队。

排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以性质相近的几批为主体,主体应占70%左右;队数要适当;交叉抵补。

原棉的分类: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将适合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划分为一类,可分若干类。

分类时应考虑以下几点:成纱要求;到棉趋势;纱线质量指标的平衡;气候变化;混合成分性质差异。

3. 精梳毛纺原料选配主要采用哪几种方法?原料的选配有两种方式: 梳条配毛 (散毛选配),混条配毛 (毛条选配)4. 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一)散纤维投料比计算设A 、B 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要求为 、 ,A 、B 成分的投料比相应为 、 ,则 设A 、B 两种成分单独纺纱时的制成率分别为 、 ,则A 成分的成纱混纺比为:1111122Q K K Q K Q K '=+由此可得: 1121111(1)K Q Q K =+-' 投料比与成纱混纺比之差值即为投料混纺比的调整量: 由上式可见,投料比调整量与下列两个因素有关: 1. 两成分制成率的比值 :若两成分的制成率相同,则不需要调整投料比,两成分制成率相差越大,则投料比的调整量就越大。

2. 纱的混纺比:对确定的两种成分,当在成纱中的混纺比接近相等时,则投料比的调'1K '2K1K 2K 1,121'2'1=+=+K K K K 2Q 1Q 21Q Q整量达到最大值。

对上式取微分,并令 在 时 ,可解得: 此时,投料比调整量最大。

湿重投料比为:式中: 为 成分纤维的实测回潮率; 为 成分纤维的实测回潮率5. 涤/棉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棉纤维的实际回潮率分别是0.4%和13%,求涤/棉混纺时的湿重混比?67.6:32.46. 纺纱原料的混合程度目前有哪几种检验方法?检验方法:1. 混入有色纤维法; 2. 切片法; 3. 化学分析法; 4. 染色法。

第四章复习题:1. 开松与除杂的工艺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开松过程:遵循“先缓和后剧烈、渐进开松、少碎少破”的原则;原因:开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纤维,并要求将原料中大部分杂质和疵点清除,使其变得较为洁净,即开松工作要做到开松充分,又保证少损伤纤维和少破碎杂质。

排杂过程:遵循“早落少碎”的原则。

原因:除杂工作根据排杂的难易程度有先有后,较重较大且易破碎的和纤维粘附较松的杂疵应尽早排除,与纤维粘附较紧不易排除的杂疵应稍侯排除,以免增加落棉损伤纤维。

2. 原料的开松方式主要有几种?说明自由状态与握持状态开松的特点?你知道都有那些设备是采用自由式开松的?开松方法:扯松、打松按原料喂给方式:自由开松(自由扯松,自由打击),握持开松(握持分割,握持打击) 自由状态开松的特点:开松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和杂质破碎程度小。

握持开松特点:开松作用剧烈,开松效果好,但纤维易损伤,杂质易破碎。

采用自由式开松的设备:喂棉机、混棉机、振动板双棉给棉机(自由扯松)、轴流开棉机、三锡林开毛机(自由打击)3. 打手机械排除杂质的过程可分为哪三种情况?简述各自的除杂机理。

① 打击排杂:杂质直接受到刀片的打击抛向工作面反射而排除; ② 冲击排杂:棉块与杂质一起受打击不分离抛向尘棒,受到尘棒撞击,棉块速度变为0,而杂质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冲破棉块从尘棒间排出;③ 撕扯分离排杂:棉块受到打手与尘棒的撕扯开松,使杂质与纤维分离而靠自重由尘棒间落下。

4. 目前开松效果的评定方法有哪些?重量法:平均重量值低,开松效果好,越低越好;比容法:比容大,开松效果好,越大越好;速度法:由终末速度决定纤维块的重量和形状、开松程度等;0'1=∂∆∂K K 21Q Q ≠1112'1+=Q Q K 2121''2''111W W K K K K ++⨯=1WA 2W B气流法:压力值高,开松度好,透气量小,开松度好。

5. 除杂效果评价有哪些指标?各是如何计算的?(一) 落物率=(落物重量/喂料重量)×100%(二) 落物含杂率=(落物中杂质重量/落物重量)×100%(三)落杂率=(落物中杂质重量/喂入原料重量)×100%(四)除杂效率=(落物中杂质重量/喂入原料中杂质重量)×100%除杂效率=(落杂率/•喂入原料含杂率)×100%(五)落物含纤维率=(落物中纤维重量/落物重量)×100%6. 异性纤维指什么?在棉纺生产中,为什么要排除异性纤维?简述新型异性纤维分拣装置的工作机理。

异性纤维:指棉花中混杂的化学纤维,如丙纶丝、塑料绳、毛发、麻丝、有色纤维等。

也称为三丝:棕丝、麻丝、头发丝。

异物分离器可以起到除杂效果。

异性纤维的危害: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中,不但在纺纱加工过程中难以清除,而且会在除杂工序中被拉断或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形成大量纤维状细小疵点。

这些疵点极易造成细纱断头,降低工作效率。

织布染色后,会在布面出现各种色点,严重影响布面外观质量,最终影响产品的内销和出口。

第五章复习题:1. 什么是棉板分割工艺长度、刺辊分割度、针面负荷、道夫转移率、分配系数、刺辊附面层?喂给板分割工艺长度:盖板梳理机喂给板与刺辊隔距点以上的一段喂给板工作面长度与喂给板鼻尖宽度之和。

刺辊分割度:每根纤维受到刺辊的作用齿数 式中:为刺辊转速(r/min );z 为刺辊表面总齿数;L 为喂入纤维的平均长度(m );W 为喂入纤维层重量(g/m );Vg 为喂给罗拉速度( m/min );Tt 为喂入纤维的平均线密度。

负荷:单位面积上纤维层的平均重量称为负荷(罗拉梳理机一般以表示,盖板梳理机的盖板负荷一般用在梳理区内每根盖板上的纤维总量来表示)道夫的转移率是指锡林向道夫转移的纤维占参与梳理作用纤维的百分率。

工作辊分配系数:在罗拉梳理机上,工作辊分配系数表示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交给工作辊的纤维重量与锡林每平方米针面上纤维重量之比。

刺辊高速回转时,锯齿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分子间的摩擦和粘性,里层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在刺辊周围形成气流层,称刺辊附面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