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及其调节
血压及其调节功能54页PPT

•
6、黄金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血压及其调节

回忆水和电解质、血糖、体温以及 血压调节过程中的反射弧具体结构 和自主神经在其中的作用。
[阅读]体位改变对血压的影响:
直立→下肢静脉回心量↓(约多容纳500ml) 卧位→下肢静脉回心量>直立 卧位迅速转为立位→总静脉回心量↓ 立位迅速转为卧位→总静脉回心量↑ 久蹲突站→血滞留下肢→静脉回心量↓→心输 量↓→血压↓→脑、视网膜供血不足→暂时的头 晕、昏厥,视物不清。
三、血压的调节
当每博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 大时,血压变化主要表现为( B、C ): A.舒张压升高较多 B.收缩压升高较多 C.脉压增加 D.脉压减小 E.血液中低浓度的O2对呼吸中枢有直接的 抑制作用
减压反射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PO2↓ [H+]↑ PCO2↑ 等 ↓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 ↓窦神经、弓神经 延 髓 ↓ ↓ 心血管中枢兴奋性改变 呼吸中枢(+) ↓ ↓ ↓ 心率↑ 内脏 呼吸加深加快 心输出量↑ 肾脏的血流量↓
血压的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心率↑,心肌收缩力量↑,心输出量↑, 血压↑;对外周血管的作用可使皮肤、肾脏、肠胃 等内脏的血管收缩,而使骨骼肌和肝脏中的血管及 冠状血管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心脏活动↑,其作用比肾上腺素小。 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是对体内大多数血管 (冠状血管除外)都有明显的缩血管作用,导致外用 阻力增大,动脉血压升高。
注:综合地改善生活习惯更有效
动脉血压的调节

1.甲状旁腺高血压因子(PHF) :PHF是1985年由Zidek等 首先发现。随后,1989年Pang等有类似报道。由于PHF 由甲状旁腺产生,故命名为PHF,并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 究。 (1)来源及存在:目前,已基本明确PHF由甲状旁腺 1 , PHF (parathyroid gland,PTG)产生。 (2)结构及特性:PHF主要从高血压动物的血浆中提取。 由于获得大量的纯品很困难,目前,尚未确证PHF的结 构。最近Pang的实验室已得到了足够量的纯品,并提出 了一个有一定依据的结构。认为PHF分子量约为3~4kD, 大约由7个氨基酸组成,在第四位的氨基酸上有一个磷脂 酰多肽,它可能是决定PHF升压作用的关键结构。
③外周阻力 如果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增大,则心舒期中血液 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 增多,舒张压升高。反之,当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 的降低比收缩压的降低明显,故脉压增大。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大,起“压力缓冲”作 用大,使心舒期,收缩压不会过高,心舒期血压不会过 低,故脉压不会很大。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硬化,顺应性 低,“压力缓冲”作用减弱,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 脉压增大。
动脉血压除存在个体差异外,还有性 别和年龄的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在更年期 前动脉血压比同龄男性低,更年期后动脉 血压升高。男性和女性的动脉血压都随年 龄的增长而升高,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 的增长更为显著。
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 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
年龄 16—20 21—25 26—61—65 收缩压( 收缩压(男) 115 115 115 117 120 124 128 134 137 148 舒张压( 舒张压(男) 73 73 75 76 80 81 82 84 84 86 收缩压( 收缩压(女) 110 110 112 114 116 122 128 134 139 145 舒张压( 舒张压(女) 70 71 73 74 77 78 79 80 82 83
血压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压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2. 掌握血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3. 分析血压调节过程中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
4. 探讨血压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是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血压的维持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本实验通过观察血压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分析血压调节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2.5kg)。
2. 实验仪器:血压计、血压传感器、手术器械、麻醉机、注射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等。
3. 实验试剂:3%戊巴比妥钠、0.3%肝素、1:10000盐酸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酚妥拉明、0.001%乙酰胆碱、0.01%阿托品等。
四、实验方法1. 动物准备:选择健康家兔,进行术前禁食禁水,给予3%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2. 血压测量:通过动脉插管,连接血压传感器,记录基础血压。
3. 神经因素调节实验:a. 刺激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b. 刺激迷走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c. 刺激交感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4. 体液因素调节实验:a. 注射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
b.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观察血压变化。
c. 注射酚妥拉明:观察血压变化。
5. 血压异常病理生理变化实验:a. 动脉狭窄:观察血压变化。
b. 心肌梗死:观察血压变化。
c. 肾功能不全:观察血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神经因素调节实验:a. 刺激减压神经: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b. 刺激迷走神经: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c. 刺激交感神经: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结果分析: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主要参与血压降低的调节,交感神经主要参与血压升高的调节。
2. 体液因素调节实验:a. 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b.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c. 注射酚妥拉明: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血压调节途径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血压调节途径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血压是指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推出动脉的压力,通常用两个数字表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如120/80 mmHg。
高血压是指血压长期持续升高,超过140/90mmHg。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血压调节途径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一、血压调节途径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对血管收缩、舒张和心率等功能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将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则将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2、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指一些内分泌物质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对血压的调节。
肾素分泌增加可刺激血管紧张素生成,使得血管收缩,升高血压;而醛固酮可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体液量,导致血压升高。
3、局部调节局部调节是指血管壁内在神经体、某些代谢产物和物理因素对血管舒缩的影响。
如血管内皮细胞能分泌一些代谢物质如氮一氧化物,通过吸收到血管内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二、高血压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高血压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心脏病高血压可导致心肌增厚,心脏排血量下降,从而导致心脏病发生。
同时,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加重心脏负担。
2、脑卒中高血压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硬化、狭窄或者破裂,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引起脑缺血,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3、肾脏疾病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小动脉的狭窄,从而影响肾脏功能。
三、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应该注重生活中的调整和药物治疗。
1、生活中的调整应该通过饮食、运动、放松等多种方法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低盐饮食可以降低体液量,减轻血管的负担;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轻血管的压力,减少脂肪的积累;放松技巧可以减轻压力,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神经紧张,从而降低血压。
2、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动脉血压是指在动脉内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调节动脉血压是人体自身的一项重要功能,维持血液循环的平稳运行。
本文将详细阐述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受影响的因素。
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体液和体内激素三个方面:1. 神经调节机制:神经调节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来控制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将使心脏收缩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能够使心脏收缩减弱,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调节对于稳定血压起着重要作用。
2. 体液调节机制: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肾脏调节血容量,影响血压的维持。
肾脏主要通过调节尿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排泄来维持血浆容积及离子浓度的平衡。
当血液中的容量减少时,肾脏会通过减少尿量来保存水分,增加血容量,达到提高血压的目的。
反之亦然。
3. 激素调节机制:多种激素在动脉血压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激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儿茶酚胺和抗利尿激素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程中,肾素释放增加,血管收缩素生成,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而儿茶酚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能够通过收缩血管平滑肌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升高血压。
抗利尿激素如利尿激素能够通过增加尿液排泄,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动脉血压的调节不仅受到上述的神经、体液和体内激素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遗传、饮食、运动等等。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动脉血压具有遗传背景。
有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大。
然而,具体哪些基因与高血压发生相关,目前仍在研究中。
了解遗传因素对调节血压的重要性,能够帮助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饮食因素:摄入高盐饮食可能会导致高血压。
高盐饮食会导致体液中的钠浓度和血容量升高,使得动脉血管紧缩,血压增高。
另外,摄入饮食中缺乏钾、钙、镁等矿物质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缺乏体育锻炼、长期久坐、肥胖、饮酒以及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动脉血压调节机制至关重要,而久坐和肥胖则会导致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神经调控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神经调控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神经调节家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作为血压调节机制研究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神经调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血压调节的机制,并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家兔的动脉血压调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压力感受器反射:家兔体内存在大量的压力感受器,主要分布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通过感受血管内的压力变化并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而调节心率和血管阻力,以维持血压稳定。
(2)体液容量调节:家兔通过调节体液容量来维持血压稳定,当体内液体含量不足时,肾脏会通过释放抗利尿激素(如抗利尿激素素和加压素)增加水钠重吸收,从而增加循环血容量,提高血压。
(3)神经内分泌调节:在动脉血压的调节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到重要作用。
家兔体内神经介质如儿茶酚胺类(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能够通过调节心率和血管阻力来影响血压。
2. 动脉血压的神经调控神经系统在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主要涉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平衡。
(1)交感神经调控:交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导途径向心脏和血管传递神经冲动,从而增加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收缩血管,导致血压升高。
家兔体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交感神经反应密切相关。
(2)副交感神经调控: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导途径向心脏和血管传递神经冲动,从而降低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导致血压下降。
家兔体内主要副交感神经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为了维持血压的稳定,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需要保持适当的平衡。
当血压升高时,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加,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心率和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
相反,当血压下降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通过增加心率和血管阻力,使血压上升。
综上所述,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压力感受器反射、体液容量调节和神经内分泌调节。
高中化学 2.6 血压及其调节课后作业高中全册化学试题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第6节血压及其调节【基础知识自测】1、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一的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血压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
2、在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大约在收缩期的________________达到最高值,这是的动脉血压就称为________________。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壁上的侧压在心舒期的________________达到的最低值,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________________。
我国公布的高血压病是,收缩压大于_________mmHg和舒张压大于 mmHg。
3、动脉血压的形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室射血对血压的影响取决于的大小;影响外周阻力的因素有、。
4、人体的血压受到和的调节。
当动脉血压过高,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的传入冲动到,通过影响心脏、血管的活动,使血压下降。
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称为。
反之,动脉血压突然降低时,活动,使心排血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回升。
5、血压的相对稳是受________________中枢调节,并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递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6、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主要有、、、,除药物治疗外,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
【练习题】1、我们一般说的血压是指()A.动脉压B.静脉压C.毛细血管压D.淋巴对血管的压力2、血压的计量单位通常是()①毫米汞柱(mmHg)②千帕 (kPa) ③厘米汞柱(cmHg)④帕 (Pa)A.①④B.①②C.③②D.③④3、我们平时在测量血压时通常所说的高压和低压分别为()A.舒张压、收缩压B.收缩压、舒张压C.舒张压、舒张压D.收缩压、收缩压4、成年人在安静时的收缩压、舒张压持续超过的数值分别为多少即被认为高血压?()A.120mmHg、70mmHgB.130mmHg、80mmHgC.140mmHg、90mmHgD.150mmHg、100mmHg5、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是()A.血容量B.心率C.外周阻力D.血色素含量6、影响正常人收缩压的主要因素是()A.心输出量B.大动脉弹性C.外周阻力D.循环血量7、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器分别是()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B.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压力感受器和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8、下列现象中会造成血压升高的是()A.血管弹性增加B.血管管径变小C.心跳速度降低D.血液总量降低9、下列对血压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B.血压一般用血压计在主动脉处测量C.收缩压比静脉血压高D.动脉血压的形成主要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10、下列因素中,能引起收缩压升高的是()①心输出量增大②心输出量减少③主动脉管径变小④主动脉管径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人体的血压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的形成主要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血液的推动力和阻力相互斗争的结果】
★ 心室射血
动力
大动脉弹性 回缩力
循环血量 外周 阻力
血管管径
★
血压
血液黏滞性
5
形成血压的一个前提是什么? 【足量的血液充盈。只有血量相对稳定,才能使血压维持
正常水平。循环血量减少,将使血压下降。】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起着什么作用?【泵】
影响因素 循环血量↓ (如急性失血) 心 每搏输出量↑ 输 心率↑ 出 量 外周阻力↑ ★动脉血压 的形成因素 收缩压 舒张压 说明 ①一般收缩压的高低可 ↓ ↓ ↓
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②一般舒张压的高低可 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 ↑ ↑
↑ ↑ ↑
↑
↑ ↑
1个前提:足够量的血液充盈 心室射血(泵) 3个条件: 外周阻力 (主要是小动脉和微动脉 的口径,还有血液黏滞度) 大动脉弹性
传入神经 心血管中枢(主要在延髓) 副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负 反 馈
心率↓,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阻力血管平滑肌舒张
外周阻力↓
动脉血压↓
10
降压反射神经通路分析
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 感受血液对血管壁的机械牵张,而不 是直接感受动脉血压的变化。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延髓等处。 传出神经:自主神经 效应器:心脏和血管。
3
常识:
血流方向
血管的功能与分类
大动脉
弹性血管
∵富含弹性纤 维,其弹性回 缩使心室的间 断射血变成持 续的动脉血流
小动脉 微动脉
阻力血管
∵流速快,而口 径较小,∴阻力 大。 外周阻力是形成 血压的条件之一
毛细血管 交换血管
微静脉 小静脉
容量血管
∵数量多,总表 使血液流心;由于 面积大,血流 血压低、壁薄,还 慢,∴是物质交 是贮血库。 换的场所
11
五、高血压病及其防治
1、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 P71
2、高血压病如何治疗? 为什么不能过分依赖降压药?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疗法主要有哪些?
12
什么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健康成人安静时的这些指标值分别是多少?
什么是高血压病、低血压病?【P.68,71】
6
心室射血: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左心室射入 量,即心排血量(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主要是指何处的阻力?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主动脉内的血
【小动脉和微动脉】
【外周阻力与血管口径和血黏度有关,尤其 是血管口径】 【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外周阻 力——高血压的联系?】
外周阻力的大小主要反映的是哪一个血压指标? 【舒张压】
心输出量不变,外周阻力增大,收缩压和舒张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外周阻力增大,收缩压升高;心输出的血液难以流向外周, 心舒期血液流向外周的速率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中的血液增多, 舒张压升高且更多,脉压减小。】
7Hale Waihona Puke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
四、血压的调节
1、神经调节(自主神经)
◆压力感受器在主动脉和颈动脉管壁上; ◆心血管中枢主要在延髓;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支配大多数血
管的传出神经是交感神经
2、激素调节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ADH等
9
★降压反射基本过程
动脉血压↑
主动脉、颈动脉管壁上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的频率↑
第6节
血压及其调节
1
一.什么叫血压?
血压通常指静脉血压还是动脉血压?为什么? 通常血压测量的位置、血管、计量单位? 血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疼痛、寒冷等,血压暂时↑; ◆清晨血压较低,晚上血压较高; ◆同龄男性高于女性; ◆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二、血压是如何形成的?
2
简单复习血液循环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