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小故事
2023年国培计划典型案例

2023年国培计划典型案例在2023年的国培计划中,有无数个令人振奋且充满意义的故事。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典型案例,主角是李老师。
一、“老”教师的困境。
李老师在这个山区小学已经执教了十多年,算得上是学校里的“老资格”。
但是呢,他一直面临着不少的教学难题。
就拿教学方法来说吧,一直都是传统的“黑板 + 粉笔”式讲授,课堂气氛就像一潭死水,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
他也知道现在有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可大山里消息闭塞,自己又不知道从哪儿学起。
而且,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他和外界的教育交流几乎为零,就像一个在孤岛上教学的人。
二、国培计划:一道希望之光。
就在李老师感到有些迷茫和无助的时候,国培计划就像一道光照进了他的世界。
他被学校推荐参加了国培计划中的一个针对乡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项目。
刚开始的时候,他心里还直犯嘀咕,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这国培真能改变什么吗?但是,一进入培训,他就被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充满活力的培训方式给吸引住了。
培训的专家可不像他想象中的那种高高在上、只会讲大道理的人。
这些专家们非常接地气,用生动的案例来讲解那些看似高深的教育理论。
就好比把那些干巴巴的馒头似的理论,加上了美味的“教学实例”果酱,变得又可口又好消化。
三、蜕变:从“传统”到“新潮”1. 教学方法革新。
在培训过程中,李老师学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回到学校后,他就像一个拿到新玩具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在课堂上试试。
以前他的课堂是他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现在可不一样了。
他把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
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就像一群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
他还学会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以前他的课上最多就是挂个小黑板,现在呢,他会播放有趣的教学视频。
比如说在讲自然科学的时候,一段火山爆发的视频,让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眼睛都瞪大了,看得津津有味。
2. 教育理念转变。
我与国培的故事

我与国培的故事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有欢乐,有疲劳,有收获,更有思考。
而所有的一切将是我的教师生涯中的又一新篇章,是我人生中的又一次提高和进步通过这些天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些天的培训学习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做一名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我们要有一湖水,一潭水,才能给学生所需。
这次培训正好给了我饥渴的身体一汪清泉,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各位专家辛勤地付出。
这次培训,让我在这短短时间里受益匪浅,心得颇丰,我认真总结了本次培训的学习内容,并对以前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要平等地、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学校是师生交往的场所,师生关系的好坏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因此优化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交往,是教师需要做好的头等大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笃其行。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漫长而艰巨的,要快乐地走下去的话,必须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培养学生。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做个出色的教师。
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自已的学习、工作态度也更加严谨了。
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探讨一些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同伴的交流中充实,并不断地反思自己。
看着同仁们充满爱意的帮助和积极上进的劲头和激情,我不断反思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
“当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
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小学语文国培计划个人成长案例

小学语文国培计划个人成长案例一、迷茫的开端。
我刚参加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像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小迷糊。
每次走进课堂,心里都特别没底。
虽然自己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还不错,可真要把那些知识传授给一群小鬼头,那可完全是两码事。
我按照教材和教参上的内容,一板一眼地给学生讲课,就盼着他们能像小海绵一样把知识都吸收进去。
可现实总是很残酷,课堂上孩子们要么眼神呆滞,要么小动作不断。
我当时就特别纳闷,我讲得这么认真,怎么就吸引不了他们呢?二、国培计划——希望的曙光。
就在我感到特别无助的时候,国培计划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的教学世界。
刚开始接到国培通知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大作用呢?不过想着反正也没别的办法了,就去试试呗。
国培的课程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啊!有经验丰富的专家给我们讲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我只知道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才明白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语文的奥秘。
还有那些优秀的一线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案例,我听着就像在听武林高手分享独家秘籍一样,每一个小技巧都让我眼睛放光。
三、实践中的蜕变。
国培结束后,我就像一个充满能量的小超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课堂上大展身手。
我首先从教学设计上下手。
以前的教案总是干巴巴的,现在我就像个大厨在精心准备一道美食一样,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得有趣又有料。
比如说在教古诗的时候,我不再是简单地讲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先给孩子们讲一个和古诗相关的小故事,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兴趣勾起来了。
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想象自己是诗人在作诗时的情景,孩子们讨论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就像一群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堂管理也有了新变化。
以前我总是板着脸让学生遵守纪律,现在我学会了用幽默来化解问题。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偷偷玩小玩具,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笑着说:“哟,我们班来了个小魔术师啊,上课还在变魔术呢。
不过呢,现在是语文魔法时间,我们先把你的小魔术收起来,等下课了再给大家表演好不好?”小男孩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乖乖地把玩具收起来了。
云端国培助我成长故事案例

云端国培助我成长故事案例有幸于xx年10月18日开始了“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班的学习,收获颇丰,感受良多。
“国培”充实了我的生活。
以往,在学校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回家相夫教子忙家务,两点一线的重复构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自从开始国培,心里又多了一份牵挂。
每天聆听教育专家们的讲座,丰富着自己的思想;观看名家讲课视频,折服于他们随意闲适的教学流程中折射出来的教学智慧,博取着行家们的教学技巧;每天惦记着同仁们新的贴子,生怕错过每一篇睿智的呈现,生怕错过每句出于肺腑的良言;每天全新地演绎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展现着自己平常而独特的思想结晶。
累得不亦乐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我感到了充实,感到了快乐。
“国培”促使我反思过往的教学。
以往我也要进行反思,但更多的是沿着考试评价的轨迹,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全面,所教的内容是不是考试要涉及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是否合理,很少去想其他的问题,诸如,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快乐吗?学生真正学到他们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了吗?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锤炼和提升了吗?听了专家的讲座,看了名师的视频讲课,我忽然明白了许多。
以往在教学中也曾有意地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一阵子的尝试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往往就开始懈怠,不能坚持。
通过国培,我更加懂得了学生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获得的,学习就是一种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会学习,有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就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育学家叶圣陶则强调:“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决不是被动接受者,作为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把自己融化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行列中,否则学生的学习就永远是一座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国培计划—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时间一晃,我在这依山傍水的川南小镇——新市镇,已经从教9年了,近十年的时间里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为师者,亦师亦友,为学者,学以致用这是我的教学观念,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得到了教育教学业务的提升,也获得了教书带给我的快乐,更体现了人生价值。
在信息时代的当下教育,“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孩子们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老师的知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也需要不断地总结与探索。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在平时的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教学中,尽量运用感官总动员,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我在教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让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时说米,伸出中指时说分米,伸出无名指时说厘米,伸出小指时说毫米。
而且还依次说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以及单位之间的互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例如:在教学学生认方位时,让学生伸出右手向上指表示北,嘴里同时说出上北,向下指表示向南,嘴里同时说出下南,左手向左放平表示向西,嘴里同时说出左西,右手向右放平表示向东嘴里同时说出右东……用手势立即就可以表示出八个方向,学生们学的就既轻松又愉快。
数学教师国培故事

数学教师国培故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培训。
在培训中,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专家和同行,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以下是我的国培故事:一、结识教育专家在国培计划中,我结识了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例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等。
他们的演讲和讲座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
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还都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们的讲座让我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在国培计划中,我学习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教学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到我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三、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国培计划中,我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也让我感到非常苦恼。
通过国培计划的学习,我找到了一些问题的原因,并且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参加实践教学在国培计划中,我还参加了一些实践教学。
例如,我参加了一次数学夏令营,和学生一起开展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
这些活动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教育的真谛。
国培计划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方法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国培计划

快乐中研修,研修中成长作者:王素红单位:汝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伴着瑟瑟的寒风,我们相互携手,从国培开始的第一天一路走来,步履虽然有些艰难,但却踏实。
我们相遇“国培”,我们相识网络,感谢“国培”,感谢网络,更要感谢的是老师朋友们,是你们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因为你们让我有了学习、交流、借鉴的机会,你们认真、负责、敬业的精神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动!学员们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我不会忘记,您如痴如醉、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学习到深夜凌晨;我不会忘记,您为了学习半夜奔波不辞劳苦;我不会忘记,您为了学习耗费资金买来电脑接上网线;我不会忘记,您从零学起不耻下问。
2个月的时间,对于你们既是忙碌的,又是充满希冀的60天。
忙着浏览材料,观看视频,期待业务素养的进步;学习课程资源,期待理论水平的提高;忙着完成作业,期待着辅导老师的点评;忙着浏览帖子,期待着同事们发表看法;忙着查阅培训数据相互比一比,期待获得成就感!在彼此真诚的交流中,共同度过这60天美好时光将是我们人生的甜美回忆!,自从担任“国培计划”中学数学辅导员的那一天起,我感觉每天都有很多事情排着队等着干,只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能量,我感觉每天都在忙碌而充实的氛围中度过。
时间好像不属于自己,似乎有干不完的工作。
一天到晚,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坐在电脑旁,登录我的帐号,进入我的网络班级。
每天都在批改作业、评论帖子、浏览简报、学习资源中度过。
不分白天和夜晚,时间一分分、一秒秒的过去了,转眼之间,国培计划已经是第接近尾声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感觉是——累,但很充实,很快乐。
我喜欢这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个获得新知的过程,进步和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需要提高,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虽然劳累但很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了努力,收获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享受着耕耘的滋味,不刻意追求结果。
我在乎生命中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在乎人生中随处可见的真诚和感动,也许我做得不完美,可是我懂得珍惜生命中每一位一起走过的朋友经过这60天的培训,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
国培计划 典型案例

国培计划典型案例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一所毫不起眼的小学,这里的教师老张就是我们国培计划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老张在这个山村小学已经教了快二十年书了。
以前啊,他上课就像在念天书一样,虽然自己知识储备还可以,但是教学方法那叫一个老套。
就拿语文课来说吧,他总是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从文章的开头一直讲到结尾,学生们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有的都开始在下面偷偷玩小石子或者折纸飞机了。
这时候,国培计划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老张的教学世界。
老张被学校推荐去参加国培计划的语文教师培训。
刚开始的时候,老张还挺不乐意的,心想:“我都教了这么多年书了,还用得着培训?”可是到了培训现场,他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下子就被那些新奇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给吸引住了。
培训里有一个年轻的专家讲师,那讲课的风格可风趣了。
他不像老张以前那样干巴巴地讲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入课文内容。
比如说讲古诗词的时候,讲师先讲了一个古代诗人在旅途中发生的趣事,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兴趣勾起来了,老张在下面听着眼睛都放光了。
而且啊,培训还教了好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像小组合作学习,以前老张想都没想过。
回到学校后,老张就迫不及待地想在课堂上试试。
他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课文里的人物形象。
这一下课堂可就热闹起来了。
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热火朝天。
老张在旁边听着学生们那些新奇的想法,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还有多媒体教学,老张以前对电脑都不怎么熟悉,只会简单地用它来放个PPT。
在国培计划里,他学到了好多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知识。
现在啊,老张的语文课可丰富了。
他会找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视频,像讲描写大自然的课文时,就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光视频,学生们看着视频,再去理解课文里描写的景色,那效果简直好得不得了。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里举行公开课评比。
老张信心满满地报了名。
在公开课上,老张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熟练地运用着从国培计划中学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互动得非常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培计划小故事
王红娟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放飞的希望,他们活泼、机灵、可爱,无拘无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燕子,奔向一个陌生的环境——进入小学时代。
但当这个崭新的生活全面展开时,他们却显得不知所措了。
每学年开始,我经常被那些低年级的孩子紧紧地簇拥着,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常常令你感到苦恼和无奈,感到力不从心。
然而,这是孩子不能适应陌生环境,向你发出请求帮助的信号呀!我又怎能忍心看着置之不理呢?爱心,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感觉非常抽象。
但当它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之中时,我们就会觉得“爱心”是那样的生动,爱心并非都要表现出轰轰烈烈,它在点滴之间、细微之处。
记得那是十月份的学校运动会上,班上有个小朋友在接力赛时,一不小心掉下了接力棒,结果我们班输了。
比赛一结束,当对方队员开心地叫着“耶——”,我们班的同学个个耷拉着小脑袋,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懊丧,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滋味不好受。
当时有个孩子还不死心,怯生生地问我:“王老师,我们班第几名呀?”我见状连忙打哈道:“小朋友们,比过就好了,下次我们再争第一。
咱们赶紧回教室,爸爸妈妈来接了!”当我带孩子回教室的途中,隐约感到队伍的骚动,似乎还听到有几个男孩子气呼呼的声音:“都怪她!怪她……”当时,因为广播里不停催促着运动会工作人员赶快各就各位,我来不及处理这不和谐的小插曲,等家长一接完孩子便急急忙忙奔向操场了。
三天后的一个傍晚,我接到方怡妈妈的电话,说孩子这几天在家
一反常态,一直闷闷不乐的,问她又不肯说,希望我帮忙了解一下。
周一的中午,我把方怡叫到办公室,费尽周折,她终于道出原委:“王老师,都是我不好,不但跑步很慢,连接力棒也掉下了,害得我们班级输给了一(6)班。
大家都说是我缘故,我心里很难过……”
听着她委屈的诉说,看着忧郁的小脸和焦虑的眼神,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心中涌起了一阵难以言语的酸楚。
在那个校运会的上午,在那场孩子们心目中极其重要的接力赛后,作为班主任的我,确实感觉到某些细节在隐隐地传递着不和谐的信息,却由于时间紧迫又被自己生生地疏忽了。
如果我当时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见缝插针地引导孩子们几句,方怡小朋友也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所笼罩呀?想想自己做班主任也十多年了,居然也……
放学前的几分钟,我怀着歉意来到教室,在同学们面前重新说起了那场接力赛。
“小朋友,大家想一想,我们班为什么会输呢”?话音刚落,大多数孩子的目光还齐刷刷地望着方怡,仿佛在无声地责备着这个“罪魁祸首”。
做老师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却给无辜的孩子带来那么大的伤害,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
“如果你是方怡,掉下棒以后心里会怎么想?难道她是故意掉下棒的吗?难道她不想咱们班胜利吗?”我话锋一转,亲切又不失严厉地反问道。
“假如我是方怡,我肯定很难过。
但我也没想到棒会掉下来呀!”“老师,其实掉下棒之前,人家比我们要快!”“对!对!只不过方怡是最后一个跑,有的同学才说是她缘故……”在一阵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又经过我一番耐心的引导,大家终于明白了比赛胜利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不能把责任全推给
某个人。
同时,我还鼓励孩子们不要气馁,不要相互埋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获胜的机会有的是。
听着孩子们阵阵的掌声,看着方怡甜甜的笑脸,我的心宽慰了许多。
事后,我的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试想,如果家长不及时打电话给我,我没有机会聆听她的内心独白,就没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就没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与不足,那么,她不正还在忍受挫折和自卑的煎熬吗?那娇弱的花蕾不还在那凄风寒雨中飘零吗?说句实话,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并非对细节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然而,面对平淡无奇的教学事务,渐渐的,就失去了最初的谨慎和细致,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随意和粗糙。
这正犯了教育的大忌。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我们要留意每一个游离的眼神,温暖每一颗受伤的心灵,关注每一份特殊的作业,宽容每一次淘气的恶作剧,让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深处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