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美术4 第六章 第四节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明清美术浙派:浙江与福建两地从元初以来就与宋代院体传统一脉相承随着两地的画家入宫廷就职明代宫廷绘画呈现了取法南宋画院兼师北宋名师的面貌人称之为院体此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吴伟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由于他们都是浙江人因此称为浙派.戴进:善山水也工人物和花茑集南宋四家之长.传世作品<风雨归舟图>以兼工带写的方法描绘了风雨交加中的树石渔夫逆风归舟气氛和人物形态有声有色.吴伟:兼有粗笔写意细笔或白描几种.人物画以秀劲见长兼能写真山水以水墨酣畅全以气胜能得自然神韵.吴门画派: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是吴门画家的代表人物是明代声势最浩大影响最深远延续时间最长的文人画派重视诗书画三者相结合崇尚简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文人精神与审美情趣四人或师或友艺术风格各异对后世影响深远沈周:山水人物花卉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取景平凡简洁喜用粗笔皴点宏敞厚重.<庐山高图>表现庐山山峰叠岭垂直瀑布草木茂盛气魄雄伟.是作者本人思想境界的体现.文佂明:其山水以细笔为只要面目缺少空间纵深表现追求平面感树木稜角分明略有变形唐寅:开创了一种细腰纤瘦眼眉细小樱桃小口的艺术形象<秋风执扇图>描绘一名手执扇面冷漠凄凉于秋风之中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封建时代年长色衰被遗弃妇女的深刻同情仇英:出身工匠跻身于文人画家行列,其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刻画严谨设色艳丽追求幽淡高雅的格调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仙山楼阁图>画面群山紧锁与烟云之中楼阁掩映幽深远高. 明清的木板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明清著名的年画产地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杨家垢河北的武强四川绵竹这些地区生产力强艺术水平高.题材内容广泛:戏文故事,仕女娃娃,耕织生产时事风俗等.体裁形式多样制作方法一般是套色版印刷和印绘结合.北方以天津杨柳青为代表,绘制风格主要受到清代画院的影响作品多是人物表现人的各种活动吸取了前代绘画的工笔纤维细写意的传统雕与绘结合笔法匀整细致设色鲜明调子强烈.南方以苏州桃花坞为代表.题材突出城市风光风俗时事.技法采用敷色和彩色套印的方法.有两大特点1木刻接近绘画主要是刀法的创造与改进印后敷色达到效果.2是受欧洲的版画影响,采用线画法案透视阴影加以表现.年画19世纪以后日趋衰落.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版画插图情况1:明代中期因市民文化与民俗文学的昌盛版画在吸取小说插图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某些著名画家参与创作以即版画工艺的进步又进一步把版画推广到其他的领域不仅提高了版画报艺术的水平而且成了传播画法丰富文人及市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媒介.扬州画派:1是清代活动在扬州的著名画派主要成员有金农,郑板桥,黄慎,李少堂高凤翰等有人成为扬周八怪>2这批画家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人物次之山水较少内容主要是梅兰竹菊花鸟枯石等等3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重视创作学古而不拘泥而古4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龚贤:长于山水师董源.风格分为两点1墨龚采用多便的积墨方法浓烈墨色黑中透明2白龚不着晕染简略淡雅作品<山水图><千岩万壑图>龚贤山水是中国画发展重要的里程碑.影响深远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cui王原祁四人合称继承了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注重对古代文人画的临摩。
明清时期的美术一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明代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宫廷画院,但与宋 代的翰林图画院相比,不论规模还是创作活 动都大有逊色。画家没有专业职位,政治待 遇低下,有一些画家虽有官职但都是锦衣卫, 授锦衣卫的画家为数不少,但“锦衣卫”在 明代实为禁卫军机构,兼缉捕刑狱之事,因 此一般画家看不起这些画院画家。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三、浙派画家
浙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和吴 伟。 戴进 :初为银工,后人宫 廷画院,入院后遭妒忌,于 宣德年间被诬,结果返回杭 州。戴进一生坎坷,最终死 于穷困。有《春山积翠图》、 《葵石峡蝶图》、 《风雨 归舟图》、《三顾茅庐图》、 《南屏雅集图》、《归田祝 寿图》、《钟馗夜游图轴》 等传世。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二、明初宫廷以外的著名画家
夏昶:善小楷,精绘画, 尤善墨竹,师王绂。所 画墨竹声价甚高,海内 外多重金求购,故有 “夏昶一个竹,西凉十 锭金”之誉。所画竹枝 偃直浓疏,合乎矩度, 笔势洒落,墨色苍润。 今存作品有:《戛玉秋 声图轴》,墨笔画风中 数竿瘦竹,伴以湖石, 笔法劲利。《湘江风雨 图》,画湘江坡头上细 竹丛聚,伴以丑石、水 草,随风摇曳,竹叶乱 舞结构严谨。
边景昭 :是明代画院中影响较大的工
笔花鸟画家。他博学通诗,所画花鸟 尤能注重精神特征描写。画风以端庄 艳丽的工笔重彩见胜。传世作品《三 友百禽图》、《竹鹤双清图》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明代的绘画
一 、明代的宫廷画
边景昭有明代花鸟 画鼻祖之称。《三 友百禽图》画松竹 梅三友并植,树石 间祥禽瑞鸟百只, 悉尽情态,传神入 妙,为其画之精粹。 《竹鹤双清图》, 画竹林旁坡陀,二 丹顶鹤一啄食、一 理羽。手法极为工 致,形象刻画谨细, 设色淡雅,有如宋 院画再生。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PPT幻灯片课件

• 边景昭:是永乐、宣德时画家,工花鸟,主要继承宋代“ 院体”传统,其花鸟,精微而不失于工板,优美而不流于 柔媚,在工谨妍丽之中传达出雍容浑朴的气质,被誉为“ 当代边鸾”。
• 存世代表作有《三友百禽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松、竹、梅为背景,布置各类禽鸟百只,隐喻百官朝拜 天子,呈现顺承天意之象,属吉祥瑞应装饰画。画面百禽 刻划细致入微,品类一一可辨,情态又生动活泼;松竹梅 则较洗练,用笔亦劲健,并以水墨为主,使全幅在艳丽之 中兼具清雅之韵。
•
秋 风 纨 扇 图 唐 寅 明
•
人 物 故 事 图 册 局 部 仇 英 明
三、明代写意花鸟画
• 写意花鸟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一个高峰期。沈周、唐寅已先 开拓了这一领域,继而出现了以表现个性为主,笔墨技法淋 漓酣畅,情感充分溢于笔墨的杰出画家陈淳与徐渭。
• 花卉册 陈淳 明
• •
墨
竹
葡
石
萄
图
• 木叶丹黄图 龚贤 清
•
山 居 图 高 岑 清
• 金陵八家山水册(之一) 樊圻 清
二、宫廷绘画与郎世宁 • 康熙三十年(1691)是清代宫廷绘画的第一高峰期,乾隆
继位(1736)又趋上升阶段。 • 康熙时主要画家有冷枚以及王原祁、王翚等。因而这一时代
绘画受“虞山派”、“娄东派”影响明显,同时西方油画在 康熙年间已被内廷重视。清代宫廷画家中,有一批是西洋来 的传教士,他们带来了西洋画的明暗和透视法,在宫廷内还 培养了很多学生。不少中国画家受西方绘画影响,在应用明 暗方法、焦点透视方法,以及西画色彩关系等方面,丰富了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整体看可以说是清代院体中西合壁 的画法。
• 梅竹图卷 石涛 清
• 诗画册 石涛 清
中国美术史教案 明清

第五编明清美术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明清美术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浙派、吴门派、四王、四僧、扬州画派授课过程:概况1 明清统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无画院名称),与宋代相比大为衰微。
2 文人书画进一步发展壮大。
3 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中西美术的融合4 大中型雕塑及佛教造像衰落,在小型观赏性雕塑方面显示了活力。
第一章绘画艺术第一节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明代没有设立画院,但有宫廷画家。
明代的宫廷画冢编入锦衣卫,授予武职,归太监管理,地位较宋代院画家低下。
由于宫廷滥施皇威,稍不称旨即杀头弃市,故而人物画创作不如山水花鸟为盛。
明代院体花鸟观察入微,描写精细。
多为大幅作品,构图饱满完整。
常把花鸟置于特定环境中,表现一定的气氛。
手法工、写结合,细丽的花鸟与粗放的木石互为映衬。
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林良,字以善,广东南海人。
善画鹰,构图宏大,造境气氛浓烈,用笔刚健奔放。
作品有《雄鹰八哥图》等。
描写威猛雄鹰自空而下,翻身扑向狼狈而逃的八哥,表现了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气氛;吕纪,字廷振,浙江宁波人,作水墨淡色写意,不拘一格,生气奕奕。
作品有《桂菊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等。
《桂菊山禽图》戴进、吴伟与浙派戴进在山水画上形成了新的风貌,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
由于戴进是浙江钱塘人,所以把这一画派称为浙派。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一生坎坷,“平生作画不能买一饱”。
取法宋、元人,画山石用斧劈皴,,“变南宋浑厚沉郁之体,成健拔劲锐一体”,比宋人措景丰富,较元人多生活实感。
尤善于在山水实境中安排有情节的人物活动,是以山水为主的人物画。
如《三顾茅庐图》、《春游晚归图》。
《春游晚归图》吴伟,字次翁,号小仙,幼为孤儿。
入宫得皇帝宠遇,誉之为“仙人笔也”,获“画状元”印。
他不受朝廷拘羁,浪迹江湖。
吴伟“源出戴进”而气魄更大,更简括整体。
画中人物气宇昂扬,与山水相结合,给人以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又不流于粗俗的强烈印象。
如《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等。
中国美术史明清美术

第三节 清代绘画
一、清初绘画
• 清朝初年,占据画坛时间最长的画派是被统治阶级与时人 视为正统的“四王”画派,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 翚为代表。“四王”与另外两位画家吴历、恽寿平,并称 为“清初六家”。
• •
答
仙
菊
山
图
楼
阁
王
图
时
敏
王
时
清
敏
清
•
仿 巨 然 山 水 图 轴 王 翚 清
• 仿古山水册 王翚 清
返回主目录 返回节目录
一、明初画院及浙派 • 在明代前半期,宫廷绘画在画坛上占居主要地位,山水画
形成了浙派,花鸟画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中国画史上 的地位不可忽视。
•
山
鹰 鹊 图 轴
茶 百 羽 图
吕
林
纪
良
明
明
• 明代绘画中的浙派以戴进、吴伟开始,至谢时臣、蓝瑛而终 。浙派和画院是明初至嘉靖时期最有力量的画派。以戴进为 首的浙派画家一般既擅长山水,又长于人物,这一点为明代 文人画家中不多见。
• 景德镇窑刻花影青梅瓶 南宋
• 绿釉龙梁鸡冠壶 辽
• 缂丝莲塘乳鸽 朱克柔 宋
二、元代的工艺美术
• 青花松竹梅炉 元
• 青花釉里红镂花盖罐 元
• 雕漆花卉红尊 元
返回主目录 • 纳石失 佛衣披肩 元
•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辽
•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
三、元代建筑
• 北京妙应寺白塔 元
一、工艺美术
• 青花麒麟纹盘 明成化年间
• 青花五彩云龙纹盖罐 明万历年间
• 白釉烛台 明
• 珐琅彩团花蝴蝶图碗 清雍正年间
• 粉彩人物笔筒 清雍正年间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高剑父
(1879—1951) 原名麟,字爵廷。广东番禺 人。1906年赴日,东京美术院 毕业,回国后主持广东同盟会, 创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 历任广州市立艺专校长,中山 大学教授。1949年移居澳门。
高奇峰
(1889—1933) 名嵡,字奇峰,以字 行,广东番禺(今广州) 人。留学日本,同盟会 会员,与兄高剑父、陈 树人画脉相连,画技高 超,世称“二高一陈”、 “岭南三杰”,也是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 之一。
画风:笔力雄健,风格粗犷豪放。 主要画家 :
★ 戴进(领袖,杭州人)
吴伟(武汉人)张路(河南开封人) 蒋嵩(南京人)
风格:笔力 雄健,气势
奔放
戴进 《风雨归舟
图》
吴伟 山水画作品
蒋嵩 山水画 张路 山水画
吴门画派(吴派)
(158)
★ 明朝中期,江南的苏州因经济繁荣
逐渐成为文人画家的聚居之地,开始形 成以“明四家”为代表的地域画派,史 称“吴门画派”,简称“吴派”。吴派 以画山水为主,兼及花鸟、人物,主要 画家有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这 个画派的主要艺术风格是:雅洁清淡、 追求笔墨情趣。吴派属文人画派,对明 末中国的画坛影响很大。
山水画——“清初四王”
175
1. 王时敏(董其昌弟子,四王 之领袖,江苏太仓人)
2. 王原祈(江苏太仓人) 3. 王鉴(江苏太仓人) 4. 王翬(江苏常熟人)
“四王”山水画 ——清代宫廷的复古山水画派
“四王”主要临摹古代各朝的山 水画家的作品,他们以仿古为能 事,缺少艺术的创造性,但受到 皇帝的喜欢和倡扬,被标榜为清 初山水画的正宗和楷模。
王时敏的山水画
王原祈的山水画
王翚的山水画
清初的“金陵八家” (180)
明清美术ppt课件

清版杨柳青木版年画《猴抢草帽》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 《喜报三元对画(右)》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二月二、龙抬头》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当朝一品》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白蛇传之许仙游湖》
清版杨家埠木版年画《白蛇传之金山寺》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 《麒麟送子》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 《琵琶有情》
清版桃花坞木版年画《十美踢球图》
陈洪绶画有《九歌图》、《水浒叶子》、《博古 叶子》、《娇红记》插图及张深之正本《西厢记 》插图等。
丁云鹏的作品,著名者 如《博古图录》、《考 古图》、《方氏墨谱》 、《程氏墨苑》、《养 正图解》等。其中《程 氏墨苑》中收有他摹绘 的四幅西洋宗教版画, 当属中西版画艺术较早 的一次交流。
明代小说插图 《金瓶梅》插图(木刻)明末苏州刊本
《西厢记》(明)戏曲插图 陈洪绶绘 项南洲刻
《大字魁本全相 注释西厢记》明 弘治十一年(1498年)
明 代 版 画 《 西 厢 记 》
明代 陈洪绶《水浒叶子》——明清木刻版画
(明刊木刻版画《还魂记插图》 )
这一时期,是版画繁荣发展的 鼎盛时期。明代雕版印刷的范 围和内容非常广泛,刻印技术 也日益精良,形成独特的刻印 风格。
美术系 龙凯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书法 第三节 建筑与雕塑 第四节 工艺美术
第一节 绘画
明清民间绘画 版画 年画
明清绘画
民间绘画
版画:明代是中国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雕版印刷 业在宋元基础上进一步兴盛。它主要表现在:书 籍的插图,普遍出现于各类图书著作之中,经史 文学著述以外,科技、医药、农业、军事书籍配 有的插图版画远远超过了前代。
《楷书四箴页》 纸本 纵29cm 横1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明清时期美术发展简述

中国明清时期美术发展简述中国明清时期美术发展简述明代是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
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变得发达起来,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
绘画方面,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门派,董其昌、赵左等人的松江派、华亭派、苏松派,蓝瑛则另称为武林派等等,流派纷繁,各成体系,各个画科全面发展,题材广泛,山水、花鸟的成就最为显著,表现手法有所创新。
总的说来,元四家的影响在初期犹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
整个明代绘画大体可以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这三阶段相互有所区别,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应该说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清时代戏曲小说的版画插图版画插图是有力的普及工具,闺范、列女传、状无图考、三教搜神大全、儒教列传之类内容浅显有插图的书格外盛行。
这一类的书的插图虽也有较好的,特别是在雕印技术上有一定成就,其中也出现若干来自生活的真实的形象。
版画插图也被用来形象地介绍科学的和技术性的知识,成为一种具有说明作用的图解。
宋代以来和商业资本一齐发展着的生产技术尤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齐民要术》(手工业)、《农政全书》(农业)、《军器图说》(军事)、《灸经》、《本草》(医药),以及一些地方志等都利用了插图。
为版画插图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真正的基础的是文学作品,特别是市民文学的戏曲小说。
它表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内容,对于社会的矛盾进行了揭露,对于一些社会现象作了善恶的判断,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心理、意志和愿望。
虽然其中也有封建性的糟粕,而且在明清之际的某些戏曲小说中,士大夫们也有意地想把自己的东西插进去,但市民文学的戏曲小说是最具群众性、民主性的一种艺术形式,人民的爱好抉择与道德的判断就决定了它的艺术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沈周 折桂图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石锐 探花图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八破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李寿山 1878年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பைடு நூலகம்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张宏 止园图册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张崟《京口三山图》与“京江画派”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海内奇观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文俶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马守真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薛素素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范雪仪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陈书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顾绣”韩希孟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二 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三才图会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三 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视觉文化
一、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形象 二、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形象 三、印刷文化与图像传播 四、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陆治 临华山图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沈周 千人石夜游图
一 地方胜景与名山大川的视觉文化
叶澄 雁荡图
风流绝畅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曾鲸(1568-1650)
曾鲸,字波臣,莆田人,流寓金陵,写照入神。 鲸,写照妙入化工,道子、虎头无多让焉。 鲸,善写貌,俨然如生,得笔墨之灵。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曾鲸 王时敏小像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明人肖像册
四 世俗文化与民众美术
阊门图 三百六十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