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报告8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8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学实验报告8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

题目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姓名年11 月05 日

一、实验目的

1、反射弧的结构;

2、反射时测定: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伸反射、屈反射交互抑制、

爬搔反射)。

二、实验原理

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完整的反射弧则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失,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由于脊髓的技能比较简单,所以常选用一只毁髓的动物(如脊蟾蜍)为实验材料,以利于观察和分析。

蛙类的肠系膜及膀胱壁很薄,在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其血液循环。根据血管口径的粗细,管壁的厚度,分支的情况和血流的方向等可以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三、动物与仪器

1、实验动物:蟾蜍

2、实验试剂:任氏液、0.5%H2SO4,1%H2SO4,2%普鲁卡因

3、实验仪器:含NaCl干燥滤纸,秒表,支架,手术器材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I、准备工作

1、取一只蟾蜍,只毁脑(脊蟾蜍)。

2、剪开右侧股部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3、用蛙嘴夹夹住脊蟾蜍下颌,悬挂于铁架台架

II、反射时的测定

1、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硫酸溶液

中2~3mm(浸入时间最长不超过10s):

2、记录出现屈反射时所需时间。

3、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4、重复测定屈反射时3次,求出均值作为右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5、(左侧最长趾的反射时的测定)

对照试验

1、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然后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

皮肤,用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记录结果。

2、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将其浸入硫酸溶液中,测定反射时。

III、交互抑制现象

1、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2%硫酸溶液中2~3mm。

2、记录出现左侧伸反射时所需时间。

3、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重复测定3次。

4、(左侧交互抑制现象的测定)

IV、爬蚤反射

1、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背部。

2、记录擦或抓反射的反射时。

V、普鲁卡因实验

1、用一细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在细棉条上滴几滴2%普鲁

卡因溶液。

2、每隔2min重复观察右侧最长趾反射时(记录加药时间)。

3、记录屈反射消失的时间。

4、再每隔2min重复观察爬蚤反射反射时。

5、记录爬蚤反射消失的时间。

6、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5%硫酸溶液中,记录反射时有无变

化。

7、毁坏脊髓后再重复6,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

(一)反射时的测定实验记录

1、表1、蟾蜍最长趾浸入硫酸的反射时间记录下表

2、爬搔反射时间:2.14s

3、

表2、分离坐骨神经后实验数据记录表

(二)结果分析:

1、左右肢最长趾反射时并不相等,可能是剥神经时神经略有损伤所致。

2、交互抑制左伸反射时大于右屈反射时,可见交互支配有滞后。

3、普鲁卡因麻醉神经后,爬蚤反射消失比屈反射消失慢,原因是:普

鲁卡因首先麻醉了右侧屈反射的传入神经;普鲁卡因的位置决定了它不能作用到爬蚤反射的传入神经,因此必须等到传入神经被麻醉后反射才能消失,因此爬蚤反射的消失比屈反射慢。

4、毁坏脊髓后无反射,是反射中枢被破坏的缘故。

六、思考题

以实验结果为依据,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方式说明反射弧的几个组成部分。

答: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组成。由对比最长趾环切前后的反射时,当没有皮肤时,即没有感受器时,屈反射几乎不能进行,说明感受器必不可少。当坐股神经被麻醉后,屈反射的神经传导被切断,屈反射逐渐不能进行,而搔或抓反射却影响不大,说明神经也是反射弧的组成。当毁髓后,所有反射都消失,说明神经中枢也是反射弧的组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反射弧的5个基本组成部分为: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七、讨论

1、每次做屈反射实验时,要使皮肤接触硫酸的面积不变,浸入硫酸2-

3mm,以确保相同的刺激强度。反射结束后,要迅速用任氏液清洗,以免损伤皮肤,并用棉花擦干,防止下次实验稀释硫酸。

2、在阻断坐骨神经时应该用棉球将坐骨神经包住,简单的滴几点阻断

剂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3、普鲁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它可以稳定神经纤维细胞的

细胞膜,使细胞膜上K+和Na+通道的通透性降低。当神经冲动传到被麻醉的部位时,因为Na+和K+不能自由进出细胞膜,所以无法去极化,因此无法产生动作电位。所以被麻醉的坐骨神经不能传到神经冲动。

普鲁卡因与神经的作用形式不是线性的,从实验中看到前几分钟内作用快,因此可认为是饱和型的。

4、在做搔爬反射实验中,在把沾有2%硫酸的滤纸片贴到蟾蜍右侧背部

时,发现蟾蜍右脚和左脚都发生了搔爬反射。推测可能是刺激强度过大,导致蟾蜍反应剧烈,右腿动的同时,也启动了左腿。在请教老师之后,发现所用的滤纸片过大,导致了蟾蜍的左侧背部皮肤难免也受到了硫酸的刺激,从而使得左腿也同时产生了搔爬反射。在减小纸片面积后,发现左腿不再发生搔爬反射了。

5、从刺激开始至反射出现所需要的时间即是反射通过反射弧的时间,

即反射时(或称潜伏期)。在一定范围内,刺激越强,反射时越短;

刺激越弱,反射时越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