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六章_溶解现象沪教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第6章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共20张PPT)

各种瓶装有机溶剂如香蕉水、酒精、 苯等
清扫人员:第一步是先倒溶解剂(爱斯50专用清洗剂)。 第二步就是用铲刀把口香糖的表层给它铲碎,这么 反复地打,铲碎。第三步就是再次倒溶解剂。第四 步就是用铁刷子使劲刷。为了防止有的东西没刷掉, 所以第五步还得坚持倒溶解剂,再次刷,看差不多 刷掉了,最后一步一擦。
2、100克水中加入10克硝酸钾制成溶液,则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3、90克水中加入10克硝酸钾制成溶液,则该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不变
增加
增加
减小
增加
不变
增加
增大
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
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
(溶剂)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你发现了吗?
修摩托车处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修车的师傅把沾满 黑色油污的双手先用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洗,然后在 手上倒了一些洗衣粉,在水笼头下面搓洗,很快手 就洗干净了。
1、那种淡黄色的液体是什么?
归纳小结: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不同
返回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将其中 1支 试管加热至沸腾,然后分别加入5g硝酸钾,充分 振荡试管,观察硝酸钾是否完全溶解。
问题:
1、加热前观察到什么现象? 2、加热后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小结:
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返回
问题:
1、你观察到现象是什么?
【初中化学】溶解现象PPT课件 沪教版

二、填空题
1.将少量①味精 ②酒精 ③面粉 ④食用油分 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 沉淀的是 ,液体出现分层的是 , 均一、稳定的是 。 2.FeCl3溶液是 色的,FeCl2溶液是 色的,CuSO4溶液是 色的,KMnO4溶 液是 色的,NaCl溶液是 色的。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热袋 冰袋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 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 则呈无色。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 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水 溶解硝酸铵固体 溶解氯化钠固体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测量的温度/℃ 12 3 12 31 温度的变化/℃ / -9 0 +19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
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 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 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 水 0 蔗糖水 -2 食盐水 -3
凝固点/℃
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 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样 品
现 象 结 论 微 粒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蒸馏水 蔗糖溶 氢氧化 氯化钠 稀硫酸 氯化钠 液 钠溶液 溶液 溶液 固体 电珠 不亮 电珠 不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 不亮 不导电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 降低,沸点升高。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基础实验6粗盐的初步提纯 课件(共12张PPT)

我们经过这几步操作,只是除去了难溶性的 杂质,其实还会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没有除掉 ,比如Ca2+ SO42- Mg2+等,这个问题将在我 们学习了第七章以后再来比一比谁能解酒精灯的高度调整铁圈的位置; 2.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不超过其容积的2/3); 3.用外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当有大量的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5.用坩埚钳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再称量
根据两次称量的质量,求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产率?
讨论与思考
我们现在得到的“精盐”是不是纯净物?为什么?
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
海水
01
盐湖
02
盐矿
03
蒸煮 晾晒
粗盐
盐井
04
粗盐的提纯
粗盐 1
2 精盐
粗盐的初步提纯过程
蒸发 3
1 溶解
2
过滤
活动一 溶解
1.称量粗盐的质量(3.0g) 2.放在研钵里研细,并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进烧杯中 3.用量筒量取8mL的水,倒进烧杯中 4.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现象
活动二 过滤
1.组内自制过滤器,注意“滤纸贴紧漏斗内壁” # 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形成一侧一层,一侧是三层的锥形; # 放进漏斗内,并用蒸馏水润湿,贴近在漏斗内壁上,确保不 留气泡; # 滤纸的上边缘低于漏斗口。
活动二 过滤
2.将溶解得到的浑浊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内; # 玻璃棒靠紧三层滤纸处; # 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上边缘; # 盛液体的烧杯靠紧玻璃棒,漏斗下端靠紧烧杯内壁;
再称量
根据两次称量的质量,求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产率?
讨论与思考
我们现在得到的“精盐”是不是纯净物?为什么?
基础实验6 粗盐的初步提纯
海水
01
盐湖
02
盐矿
03
蒸煮 晾晒
粗盐
盐井
04
粗盐的提纯
粗盐 1
2 精盐
粗盐的初步提纯过程
蒸发 3
1 溶解
2
过滤
活动一 溶解
1.称量粗盐的质量(3.0g) 2.放在研钵里研细,并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进烧杯中 3.用量筒量取8mL的水,倒进烧杯中 4.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现象
活动二 过滤
1.组内自制过滤器,注意“滤纸贴紧漏斗内壁” # 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形成一侧一层,一侧是三层的锥形; # 放进漏斗内,并用蒸馏水润湿,贴近在漏斗内壁上,确保不 留气泡; # 滤纸的上边缘低于漏斗口。
活动二 过滤
2.将溶解得到的浑浊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内; # 玻璃棒靠紧三层滤纸处; # 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上边缘; # 盛液体的烧杯靠紧玻璃棒,漏斗下端靠紧烧杯内壁;
沪教版九下化学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 课件 (共21张PPT)

3、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
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
系正确的是
(
)
A、m溶液∶m溶质=4∶1
B、m溶液∶m溶质=5∶1
C、m溶剂∶m溶质=4∶1
D、m溶剂∶m溶质=5∶1
4、夏天,小林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 杯底部留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X。在室 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解现象》复习课
比赛规则
1、比赛共分五个环节,分必答题和抢答题。 每环节比赛中,本组不能回答的,余组可抢 答(每答对一题得100分),但要等老师的口 令:“抢答开始”
2、本次鼓励多人参与,按参与人数的多少 给予奖励(参与人数X100分)。
我要展示
这一环节能主动上台展 示得200分,如果能流利的 讲解,可再加100分(展示讲 解共1分钟)。
NaCl
Na2CO3
10 20
30 40 50
温度/ ℃
5.“从30gNaCl和2gKN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同学们经 研究认为依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采用如下物理方 法来提纯。
上述两固体 (填“能”或“不能”)全部溶解
,操作m的名称是
,蒸发结晶后得到NaCl的质
量
30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 硫酸,操作步骤为:计算,量取,配 制,装瓶,贴签。操作中不需要天平。
4、锌放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所得 溶液中溶质是锌,溶剂是稀硫酸。
5、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 称取氢氧化钠时,要把固体放在天 平左盘的纸片上。
6、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生 石灰氧化钙,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沪教初中化学九下《6第6章 溶解现象》PPT课件

A. 无色
B. 澄清
C. 均一
D. 稳定
练习与实践
➢以下物质中能在水中形成溶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________①__②__⑥_______。 ①食盐、②蔗糖、③面粉、④花生油、 ⑤碳酸钙、⑥熟石灰。
➢用洗发精洗头时,洗发精中存在
__乳__化__剂___,能使头发上的油脂以细小 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 __乳__浊_液____,这种现象叫___乳_化___。
化学改变生活
爱劳动的你在帮助父母清洗
碗碟时发现哪些物质很难洗 净?你是如何解决的?
乳化作用示意
溶解现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将实验的
结果记录在表6-3中
在水中溶 溶解前后温度 溶解过程中的
解的物质 的变化
热效应
硝酸铵
降低
吸热
氯化钠 基本不变
不明显
氢氧化钠
升高
放热
小知识
溶于水有显著吸 热现象的物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生活中的溶液
实践出真知
➢请你对照课本153页“活动与探究”,
仔细观察实验演示,并将你观察到的 现象填入表6-2中
我们的发现
实验 高锰酸钾 加入水中 食盐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粉笔灰加入水中
食用油加入水中
实验现象
紫黑色晶体向水中扩散,形成 紫红色澄清液体
白色晶体向水中扩散,形成无 色澄清液体
溶液的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悬浊液
沉淀
(固体小颗粒)
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
分层
(小液滴)
溶液
均一、稳定
(分子、离子)
沪教版九下化学 第六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 课件 (共20张PPT)

过滤法:可溶物与难溶物的固体混合物;固液混合物
结晶法:几种可溶固体混合物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分离
• 从少量氯化钠与硝酸钾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用降温结晶法;
• 从氯化钠与少量硝酸钾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钠,用蒸发结晶法.
【练习1】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物质溶解于水时都放热吗?”
“物质溶解于水时所形成的溶液都能导电吗?”
① 洗洁精洗涤油污与汽油洗涤油污本质是不同的,洗洁 精_乳__化__油污, 汽油_溶__解__油污。
②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如_硝_酸__铵__ ,有些物质溶于 水时放出热量,如_氢__氧_化__钠_ ,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无明显 热量变化,如__食__盐__.
⑴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 的升高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⑵ 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
• 是 A (填标号)。
A.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⑶ 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t1 ℃。
营养液,欲配制200g该营养液,需水 185.8 g;KNO3在水
中解离出的阳离子为 K+
(填符号)。
• ②KCl和KNO3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30℃时,两物质各取 25g,分别用100g水充分溶解,再把两溶液降温到10℃,析出
的物质是 KNO3
,其析出的质量为 5 g.
【练习3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 的关系如图8所示。
(2)针对陈军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配制 50g 15%的碳酸钠溶液
结晶法:几种可溶固体混合物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分离
• 从少量氯化钠与硝酸钾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用降温结晶法;
• 从氯化钠与少量硝酸钾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氯化钠,用蒸发结晶法.
【练习1】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物质溶解于水时都放热吗?”
“物质溶解于水时所形成的溶液都能导电吗?”
① 洗洁精洗涤油污与汽油洗涤油污本质是不同的,洗洁 精_乳__化__油污, 汽油_溶__解__油污。
②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如_硝_酸__铵__ ,有些物质溶于 水时放出热量,如_氢__氧_化__钠_ , 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无明显 热量变化,如__食__盐__.
⑴ 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 的升高而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
⑵ 下列对P点的含义叙述正确的
• 是 A (填标号)。
A.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⑶ 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t1 ℃。
营养液,欲配制200g该营养液,需水 185.8 g;KNO3在水
中解离出的阳离子为 K+
(填符号)。
• ②KCl和KNO3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30℃时,两物质各取 25g,分别用100g水充分溶解,再把两溶液降温到10℃,析出
的物质是 KNO3
,其析出的质量为 5 g.
【练习3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 的关系如图8所示。
(2)针对陈军的问题,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配制 50g 15%的碳酸钠溶液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课件:第六章 溶解现象(共28张PPT)

燃烧、金属与酸反应、中和反应
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 凝固点 降 低,沸点 升高。 自由移动的离子 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 , 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 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 NaOH 、 CuSO4 、 NaCl 、 CaCO3 中 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 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 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 ( 5 )分析后,小华认为他还可以再检验出另外的一些 白色固体,你认为可以是 ① ,溶于水的现象是 , ② ,溶于水的现象是 。
①不能将乳化作用与溶解混淆。乳化之后的混合物中分散颗粒 是细小的液滴,它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而溶解后的混合物中 分散颗粒是分子或离子等。
②乳化后得到的混合物虽然比较稳定,但它不属于溶液,而
属于乳浊液。
[练习] [2007成都]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B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溶液二、组成及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固体、气体与液体形成溶液,一般将 固体、气体 当作 液体 当作溶剂。 溶质, ②由水形成的溶液,无论水的量是多少,水都是 溶剂 。 ③根据溶液的名称判断,名称中前面的物质是溶质,后 酒精 是溶剂。 面的物质是溶剂,如碘酒中 碘 是溶质, 注意: ①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如硫酸铜溶液中, 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 ②未溶解掉的物质不能视为溶质。
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 凝固点 降 低,沸点 升高。 自由移动的离子 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 , 所以这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 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 NaOH 、 CuSO4 、 NaCl 、 CaCO3 中 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 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 __。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 ( 5 )分析后,小华认为他还可以再检验出另外的一些 白色固体,你认为可以是 ① ,溶于水的现象是 , ② ,溶于水的现象是 。
①不能将乳化作用与溶解混淆。乳化之后的混合物中分散颗粒 是细小的液滴,它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而溶解后的混合物中 分散颗粒是分子或离子等。
②乳化后得到的混合物虽然比较稳定,但它不属于溶液,而
属于乳浊液。
[练习] [2007成都]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B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溶液二、组成及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固体、气体与液体形成溶液,一般将 固体、气体 当作 液体 当作溶剂。 溶质, ②由水形成的溶液,无论水的量是多少,水都是 溶剂 。 ③根据溶液的名称判断,名称中前面的物质是溶质,后 酒精 是溶剂。 面的物质是溶剂,如碘酒中 碘 是溶质, 注意: ①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如硫酸铜溶液中, 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 ②未溶解掉的物质不能视为溶质。
沪教版九下化学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学课件1(共26张PPT)共28页

25、学Leabharlann 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沪教版九下化学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学课件1(共
26张PPT)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谢谢!
沪教版九下化学第6章 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教学课件1(共
26张PPT)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师:XXXX
日期:20XX.X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物质的溶解性
第13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第12课时 │物质的溶解 溶液组成的 表示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易混易淆扫描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第12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考点全息整合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易混易淆扫描 易混易淆扫描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易混易淆扫描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标题
此处结束语
点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 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感谢聆听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易混易淆扫描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易混易淆扫描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
·上海教育版
第13课时 │ 真题归类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