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实训基地国内外现状的比较探究

高职实训基地国内外现状的比较探究

职业教 育的主体 、 范围 、 内容等 核心要素 进行 了 明确 。 我国的“ 高等职业教 育” 主要包含“ 高等教
育” 和“ 职业教育 ” 两方面 , 除了“ 高等教育 ” 有学 科和学术 的成分 , 职业教育也不容忽视 。 联合 国 教科文组织通过 了《 2 1 世纪展望 : 技术 和职业教 育与培训 》 文件 , 提 出了职业教育 也是终 身教育 面提升职业 技能 , 国家 及各省 、 市 对实训基地 所 发挥 的作用 也越发重 视 ,各高职 院校都在投 资 体制 、 管理 体制上不 断创新 , 并不 断完善实训 基 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究竟 该如何 建设 才能更 好 地为实现高 职教育 目 标 服务 ,研究 实习实训 基
地的建设是非 常必要 的。当前 , 发展 高等职业 教
育 ,应 当在借 鉴 国外 的先 进成果 的基 础上结合 我 国 目前实 践教学 体系 和实训 基地 的实 际 , 探
培养 。台湾学者马信行在其 《 训练方 法的创新 j
一文 中 ,把德 国的训练方 法归纳 为关键认知 荔 学法 、 自学 能力教 学法 、 解决 问题能 力教 学法 、
的一部分 。 为加快推进全社会 高等职业教育 , 全 元 就是企业参与培视为违纪 , 那就错失 了一 次绝佳 的学 习引导 的 契机 。笔 者 联想 到 当时所 教单 元 听说 部分 是有 关 “ a s k i n g f o r a n d g i v i n g o p i n i o n s ”的 内容 ,于是建议学 生下次课前准备 一件 自已最 满意的手工作
合作能力教学法 等四种 实训教 学法。 加拿 大 C B E模 式是 以能力 为基础 的教育 ,
加拿大 C B E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职业能力 的培 养作为实 践教学的 目标 和评 价标准 ,重视能力 中心 的实践 教学模 式, C B E模式 分为 四个 阶段 职业能力分 析 、 学习包 的开发 、 实践教 学实施 与 管理 、 实践教学评价 。 以北美 为主的 C B E模式还 实行活页教材 ,教材的特点 就是教材 中有一些 实例 的练习 , 实用 配套 , 便 于学 生操作 和实 践 教材采用 了灵 活处理 ,可适 当调节新 的知识 和 实例 , 便于学生掌握更深 的知识 。 日本的公共 职业 训练机 构设有公立 高等职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院校 应 用型 人 才 培 养 的 长远 战 略 。 随 着 工 学 结合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 不 断 深入 , 须 加 快 校 外 实训教 学 基 地 的 建 设 进 必
程 。 文 结 合 南 通 纺 院建 设 校 外 实训教 学基 地 建 设 的 实 际情 况 , 校 外 实训教 学基 地 的 内 涵及 其教 育合 作 模 式 、 本 就 建
与延 伸 , 对 于培 养 高技 能人 才 而 言 , 外 实 训 教 但 校 学 基地 却起着 校 内实训 教学 基地 无法 取代 的作用 。

作教育模式下完成的 ,在国内外 的高职教育 中, 可 供借鉴的教育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 我国高职教育主 要 有如下 几种 。 1 . 工学交替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 中, 学生的 学习分学期或分阶段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进行 。 般 三 年制 的做 法是 将 三学 年 分 成 数个 学 期 ( 学
和基本专业技能课程为主 , 在企业学 习期间以参加 生 产实 训 为主 , 并在 企 业学 习部 分专 业 基础 和专 业
技能。 这模式 是在 借鉴 德 国 的“ 双元制 ” 学模式 的 教
基础上形成的, 前我 国正极力推广。但与德国不 目 同的是 ,我 国政府对企业参与支持教育还没有立 法 , 业 没 有 与学 校 合 作 教育 的义 务 , 校 要 建 立 企 学 起这种能实施工学交替合作模式 的实训教学基地 网络还存在着一定 的障碍。 2“ 目 合作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围绕具体 . 项 化” 的生 产或 产 品开发 项 目开 展教 学活 动 的教学 模 式 ,

和解决生产或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 从而使综合职业 素质得 以提升 ; 并使 专业 与 行业 、 师 与企业 、 生 教 学 与生产 岗位之间建立起 了广泛的联系 , 由此解决高 职教育 教学 中培养 方案 、 养模 式 与培 养质 量 的诸 培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第 33 卷 第 3 期 2 01 1 年 5 月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u r n alofNi ngxi a U ni versi t y ( H u m ani t i es & S o ci alS ci ences ENo.3
M ay 201 1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科学年度课题 "构建校企双赢的财经类 学生实 践教学基 地研究 � � �基于独 立学院的 实践与 探索" (S CG 334 ) 温州大学重点实践教学课题 "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 ( 08S J22 A ) 作者简介: 叶茜茜( 1 978 �) , 女, 浙江温州人 ,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系主任, 主要从事民间金融, 货币银行方面 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 1 -0 3 -21
建议. 一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 我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问题. 教育 部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 ( 高教[ 20 0 7] 2 号) 文件提出, "高 量的若干意见 � 要 度重视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要大力加强 实验, 实习, 实践和毕业设计 ( 论文 ) 等实践教学环 . 节, 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 这表明,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 展中的重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积极发挥优 势, 多途径地与相关企业单 位共建实践教 学基地. 但学校 , 政府 , 企业, 学生和家长在建设实践教学基 地和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的目标取向 , 价值观念和 经济利益等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没有形成成熟 的实践教学理念, 合作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 导 致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企业元素, 缺乏制度保障, 缺少 " 双师型 " 的师资队伍和运作效率低等问题 . 1 . 缺乏成熟的理念 首先, 高校缺乏成熟的实践教学理念, 对实践教 . 学和基地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加强实践教育 已经成为国内大学的普遍做法, 但实践教育并没有 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一部分, 学校没有将实践教 育的思想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层面, 没有将实践教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教育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产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从建设角度看,一些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设施陈旧,设备不全,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一些实训基地管理混乱,企业合作意愿不强,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存在功能单一、与企业的融合度低等问题,影响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实际效果。

1.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校外实训基地提供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场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习实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有利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院校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赢。

3.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行业的需求,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设施设备不足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资源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提高实训基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管理混乱,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基地的管理运营机制;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

3.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的融合度不高。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规划实训项目,使校外实训基地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优化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优化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优化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需要对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研究与优化。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其次,一些实训基地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不紧密,缺少有效的产学研对接。

最后,一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实施方案和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需求脱节,无法提供高素质人才。

二、模式研究1.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三方的有机融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

同时,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技术高职院校需要引入先进的实训设备和技术,以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趋势和工作方法。

技术的快速更新迫使高职院校保持与时俱进,定期更新实训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指导,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

3. 建立多元化的实训资源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寻找更多的实训资源,包括拓展校外实习机会、洽谈行业合作以及建立实训基地共享机制等。

拓展校外实习机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实践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与行业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境,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模式优化1. 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2. 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责。

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监督与评估,确保实训基地能够按照预定目标规范运行。

3. 加强学生的实践实习环节实践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

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

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比较研究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2 6 期
绥化学院学报
Jun lo S iu iest o ra f uh aUnvri y
20 0 6年 4月
Ap . O 6 r20
V 1 2 No 2 0.6 .
高职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的比较研究
黄瑞海 孙 百呜
点的实践教 学基地是本文的 目的所在。 关键词 : 高职; 实践教 学基地 ; 建设 ; 究 研 中图分类号 : 7O G l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4920 )2 19 2 10 —89 (o6 0 —06 —0
加强 实践 教学 体系建设 , 不断改善实 践教学基地 , 注重培 负责协调学校 、 企业 、 学生三方面的关系。
( ) 国。美 国通过《 二 美 职业教 育法案》 《 、 职业教育法 修正 建设创造政策环境 。发 达国家对 职业教 育途教育五年计划》 和《 等法规, 不断强调职业教育的 和法规形式来保证高职 教育发 展和 确立高职教育 的地 位。在
重要性 , 并增资拨款, 扩大教育范围。企业的投资主要是 向职 我国, 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 企业心中的教育” 。首先要建


国外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概况
拨 款 2 亿澳元 , 于各 种形式 的培训。不难 看出 。AE模式 5 用 TF 一是政 府全额投 资建立 2 世纪中期以后, 0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各国政府 有政府 和行业在 财政 上 的大力支 持 :
二 从 纷纷 出台政策 和加大投入来保证职业 教育 的发展 。国外 高职 了许多实训 基地 ; 是 实训 基地 建设 的水 准较 高 , 而保证 院校在培养高等技术人才过程中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T F A E培养 目标 的实现 。

海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海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海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海外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海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海外实训基地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机会,增加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

二、建设目标1.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机会,增加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2.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3.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内容1.选址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专业特点,选择适合建设实训基地的地点,考虑交通便利、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

2.基地建设:建设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包括实训场地、实验室、办公室等,确保设施完备,能够满足学生实训和企业合作的需求。

3.师资队伍: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提供专业化的实训指导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实训经历。

4.合作企业:与海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

四、实施步骤1.市场调研:对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确定实训基地的选址规划;2.项目立项: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立项申报;3.基地建设:按照选址规划和项目建设方案,进行基地建设;4.师资队伍建设:招聘和培训专业师资队伍,确保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实训指导和辅导;5.合作企业洽谈:与海外企业进行洽谈,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6.实施推广: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实施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和企业参与。

五、建设成果1.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国际视野得到拓展;2.学校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关系得到加强,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资源;3.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合作机构。

六、总结海外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积极推进海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和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和资源,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国外职业教育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模式与启迪

国外职业教育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模式与启迪

情 境 原 因 ( 如 ,文 化 信 念 、社 会 障 碍 和 缺 少 支 例 持 1在 生 涯 选 择 过 程 中 也 要 求 放 弃 个 体 兴 趣 。 ,
社会认知理论 的绩效 模 型 ( e p fo a c t e  ̄ n h e d 1强 调 “ 力 ” 素 , 个 体 的 成 就 、 能 和 mo e ) 能 因 即 才
为 以企 业 为 主 体 提供 实 训 场 地 及 设 备 的 建设 模 式 和 以 学 校 为 主 体 提 供 实 训 场 地 及 实 训 教 学 条 件 的建 设 模 式

训 车 间 . 由企 业 专 设 培 训 师 傅 . 责 指 导 学 徒 都 负 的培训 , 授 专业技 能和 理论 知识 。在德 国 。 须 传 必
业 教 育 ~ 些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的 一 大 亮 点 比 较 典 型
育 学 、 理 学 、 会 学 、 动 法 等 方 面 的知 识 。 心 社 劳
1德 国 “ 元 制 ” 实 习 训 练 基 地 建 设 . 双 的
的有德 国“ 元制 ”法国“ 徒培训 中心” 日 双 、 学 及 本 ” 业 教 育 ” 实 习 训 练 基 地 建 设 企 的 以企业 为 主体 的实 习 训 练 基 地 建 设 主要 有
结 果 期 望 之 间 的 动 力 性 相 互 作 用 将 会 导 致 维 持 行 为 的 目标 和 意 图 的 形 成 , 致 在 青 少 年 或 成 人 导 早 期 形 成 一 个 稳 定 的 兴 趣 模 型 社 会 认 知 理 论 选 择 模 型 r ec oc d 把 t h iemo d) h 生 涯 目标 和 选 择 的 形 成 视 为 自我 效 能 、 果 期 望 结
( 接 第 9页 )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国 外 实 践 教 学和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的 共 同 特 点 。 借 鉴 国外 成 功 经 验


结 合 我 国 实 际 情 况 。 出加 强 我 国 实训 提
基 地 建设 的思路 和策略 。 关 键 词 : 等 职 业 教 育 ; 训 基 地 建 设 : 践 教 学 高 实 实 作 者 简 介 : 强 (9 5 ) 男 , 南 宁 乡人 , 士 ,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讲 师 。 李 17- , 湖 硕 湖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7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7 1 2 0 )2 0 6 — 3 1 0 — 5 8( 0 8 1 — 0 2 0
基 地 建 设 模 式 而 言 , 国 的 “ 元 制 ” 澳 大 利 亚 的 德 双 和
T E模 式 各 具 特 色 . 发 达 国 家 实 践 教 学 和 实 训 AF 是
基 地 建 设 的 两 种 最 具 代 表 性 的典 型 模 式
( )双 元 制 ” 式 一 “ 模
业 与学 校相 结合 ,以学生 为 中心进 行灵 活办 学 的 、
业 教 育 受 到 各 国 政 府 的 重 视 .得 到 了 快 速 发 展 . 并
形 成 了 适 合 本 国 国 情 的 、 别 于普 通 高 校 学 历 教 育 区
的 、 有 高 职 特 色 的 发 展 模 式 。 就 实 践 教 学 和 实 训 具

这 是 以澳 大 利 亚 为 代 表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是 它 种 国 家 框 架 体 系下 以产 业 为 推 动 力 量 , 政 府 、 行

论 教 学 提 供 直 观 和 演 示 手 段 。 业 的 实 训 教 师 一 般 企
都 是 技 术 学 院 的 毕 业 生 。并 在 完 成 职 业 培 训 后 . 具
备 2 5年 职 业 实 践 的 专 业 人 员 实 训 教 师 同 时 还 必 —

发 达 国 家 实 践 教 学 和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的 典 型
维普资讯
他 山之 石 TsA H H AHN Z I S
国 职实 外高 践教学和 实训基地建设典型模式 研究
口李 强 刘 继 平 皮 智 谋 任 东

摘 要 : 析 以 德 国 “ 元 制 ” 澳 大 利 亚 TAF 模 式 为 代 表 的 国 外 实 践 教 学 和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模 式 剖 双 和 E
须 通 过 教 育 学 、 理 学 考 试 , 合 《 训 教 师 资 格 条 心 符 实
例 》 要 求 , 水 平 的 师 资 成 为 实 训 基 地 发 挥 效 用 的 高
的重 要 保 证
( ) 二 TA F 模 式 E
模 式
二 战后 发达 国家 由于 战后经 济 重建 的需 要 . 职
这是 以德 国为代 表 的职业 教 育人才 培养 模式 。 是 一 种 国家 立 法 支 持 、校 企 合 作 共 建 的 办 学 制 度 ,
即 由企 业和 学 校 共 同担 负 培 养 人 才 的 任 务 . 照 企 按
技 术 与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承 担 技 术 职 业 资 格 等 级 证 书
也 有 教 学 车 间 , 充 企 业 里 无 法 完 成 的 实 训 , 理 补 为
多 切 合 本 国 实 际 的 成 功 经 验 .并 处 于 不 断 发 展 之 中 。 入 研 究 国 内 外 实 践 教 学 和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的成 深 功 模 式 ,总 结 可 供 借 鉴 的 经 验 和 相 应 的 建 设 思 路 . 对 提 高 我 国 高 职 实 践 教 学 质 量 和 人 才 培 养 水 平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训 练 。 在 实践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中 ,双 元 制 ” 式 十 分 “ 模
相 对 独 立 的 多 层 次 综 合 性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注 重 能 它
力 本 位 的 教 育 和 培 训 ( E . 行 统 一 的 国 家 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B T) 推
业 能 力 资 格 证 书 制 度 ,通 过 分 析 有 关 职 业 能 力 , 确
立 权 威 性 国 家 能 力 标 准 , 立 相 应 课 程 标 准 , 由 建 并
行 实 践 教 学 的 物 质 基 础 和 重 要 保 障 国 外 高 职 教 育
发 展 历 史 长 , 实 践 教 学 和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方 面 有 许 在
企 业 的 培 训 场 所 包 括 有 工 作 岗 位 、 训 工 场 和 实 跨 企 业 的 训 练 工 场 。 训 工 场 的 任 务 是 把 那 些 在 劳 实 动 岗 位 上 无 法 传 授 或 训 练 的 技 能 及 相 应 知 识 传 授 给 学 生 , 件 不 形 成 产 品 , 属 消 耗 。 外 职 业 学 校 工 纯 此
实 验 、 训 等 实 践 性 教 学 是 培 养 学 生 职 业 技 能 实
和 动 手 能 力 . 立 正 确 的 职 业 态 度 , 成 良好 的 职 树 形
7 或 28 而 且 理 论 教 育 也 注 重 实 用 性 . 实 践 联 系 :。 与
紧密 , 从 实践需 要 。 服
业 道 德 和 综 合 素 养 的 必 备 环 节 。 训 基 地 建 设 是 进 实
课 程 的 教 学 根 据 学 生 实 际 所 获 知 识 能 力 评 定 技 术
业 对 人 才 的要 求 组 织 教 学 和 岗位 培 训 。双 元 制 ” 的 其 中一 元是指 学校 . 主要 职能 是传 授与 职业 有关 其 的 专 业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接 受 严 格 的 文 化 理 论 教 育 ; 另 一 元 是 指 企 业 . 主 要 职 能 是 让 学 生 在 企 业 里 接 其 受 职 业 技 能 方 面 的专 业 培 训 . 受 严 格 的 实 践 操 作 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