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业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示范校建设成效典型案例
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大记事

2012年11月22日,由吴发清校亲自带队,我校国示范建设团 队一行6人赴镇江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题学习示范校建设经
验。镇江高职校是我市唯一一家首批国示范立项建设学校 ,近年来在学校建设、内部管理、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 面成绩优异,高职校的杨新校长向我们仔细介绍了示范校建 设的思路和做法,部分项目负责人还进行了一对一个别交流 。此次学习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回去后将结合我校实际扎
作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会后举行了聘书发放仪式。
2012年7月10日,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扬州商校加入省 国示范协作组,并与凤凰创壹有限公司签署合同,共同开发 教学数字化资源,省内合作共享。我校旅游专业承担的是十
二五规划教材《导游讲解》的编写。
2012年8月26日上午,电子信息专业部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 员在句容中专座谈,重点内容是审阅电梯运行与维护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专家们认真细致的研究了重新修订的人才培养 方案,普遍认为方案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课程设置合理 、课时安排得当、注重工学交替、理论与实践环节分配合理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意在2012级新生中使用新的人才
实做好各项目建设工作。
2012年11月25日下午3:30,我校在励志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 示范校建设任务研讨会。会议由吴发清校长主持,孔祥富、 叶昌宝、孔繁平、赵昌敬、程林、陈春华、朱春湘、朱杨兴 及部分子项目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吴校长首先介绍了赴镇江 高职校学习的体会,要求各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任务书》 再次梳理各项目第一阶段建设任务,以书面方式交创建办存 档。各项目负责人还就建设过程中一些体会和遇到的问题进
首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恳谈会举行
我校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 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窗口行
五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

理、 宽知识 、 能创业 ” 为特色 , 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家
级 重 点建设 专业 。
三、 建设 策 略
( ) 一 明确 专 业定位 , 强 国际 交流 与合作 加
南京以来 , 历史上先后有 1 个朝代在此建都 , 0 故有“ 十 朝都会 ” 之称 。2 1 年青奥会落户南京 , 04 古老悠 久的 文化遗产 , 现代文 明的经济都市 , 与蔚 为壮观的 自然
五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以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为例
口 濮 元生
( 南京 工程 高等职 业 学校 , 苏 南京 2 13 ) 江 115
摘 要 : 针对这几年职业学校纷纷创建国家示范, 根据 多年的教 学和 实践工作经验, 基于当前旅游
业的发展和需求, 提出了五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重点从专业定位 、 双语教学、 素质教 育等方面 介绍了五年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并对建设 内容从人才培养 、 课程体系等角度进行探 讨。同时在
一
、
需 求论证
二、 建设 目标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 2 2 年 , 到 0 0 中国将成为世
界第 一 大旅 游 目的地 和 第 四大 客 源市 场 , 长 i角 地 而 是 中 国 经 济最 有 潜 力也 是 最 发 达 的地 区之 一 。 国
立 足南 京 , 向长 三 角 , 向全 国 。通 过 强 化 师 面 走
学 与 实践 研 究 。
收稿 日期 :0 1 0 — 5 21—92
22
当代职业教育/。1 21年第1 期 1
索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 ) 二 强化双 语教 学 , 打造 双 师型 师 资队伍 增 加 双 语 教 学 的课 程 数 目和课 时 , 开设 日语 、 韩 语等选修课程 , 鼓励 教 师 到 企 业 挂 职 实 践 , 派 教 师 选
12个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典型案例

12个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12个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1. 旅游景区导览服务的升级某旅游景区引入了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只需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详细的景区介绍和导览路线,提高了导览服务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2. 酒店客房服务的改善一家高星级酒店引入了智能客房控制系统,客人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客房的灯光、空调等设施,提升了客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3. 旅行社在线预订系统的优化某旅行社开发了一套在线预订系统,游客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旅游线路、酒店和交通方式,大大提高了预订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4. 旅游包车服务的提升某包车服务公司采用了GPS定位系统,能够实时追踪车辆位置,确保行程安全,同时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和专业的驾驶员服务。
5. 旅游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一些旅游景区增设了轮椅坡道、扶手和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为行动不便的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6. 旅游餐饮服务的提升某餐饮企业引入了智能点餐系统,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点餐,减少了等待时间,同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菜单推荐。
7. 旅游购物环境的改善一些旅游购物区域提供了免税店和退税服务,为海外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购物环境,同时增加了购物的吸引力。
8. 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措施某旅游景区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增设了垃圾分类桶、环境宣传牌等设施,提高了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
9. 旅游导游服务的专业化提升一些旅行社对导游进行了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使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10. 旅游交通安全的保障某地方政府加强了旅游车辆的监管,提高了安全标准,并增加了交通巡逻和救援力量,保障了游客的安全。
11. 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的完善某旅游局建立了健全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对游客的投诉进行及时回应和解决,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12. 旅游市场信息公开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旅游市场监管平台,向公众公开发布旅游市场的价格、质量和服务信息,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安徽华夏旅游学校“教学质量年建设” 十大工程

安徽华夏旅游学校“教学质量年建设”十大工程安徽华夏旅游学校是经安徽省教育厅核准、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省级示范普通中专学校,由中国民主建国会安徽省委员会主办。
学校自1997年创办以来,积极探索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旅游教育扶贫办学模式,先后培养了10000多名旅游专业人才。
学校占地150亩,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工100余人,主要开设旅游管理、高星级酒店运营与管理、导游、旅游英语、旅游财会、航空服务、高铁乘务、高尔夫运动助理、社会文化艺术(学前教育)、电子商务等十大亮点专业。
学校始终谨遵“厚德、笃志、精业、大道”的校训,推行“满意加惊喜”的金钥匙服务理念,全国首创的“愿该能”杰出人才培养体系,填补了当前职业教育的核心缺失。
学校系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中国区)人力资源基地、安徽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教育扶贫基地、安徽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关工委“关心青少年成才培训基地”、安徽省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成才计划”基地、安徽省春蕾计划“爱心助学”实施单位。
学校先后获得了团中央授予的“第六届全国百优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民建中央授予的“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关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提出“教学质量年”建设,增强质量意识、弘扬师德师风、强化教学管理、打造精品课程、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选骨干教师、落实教研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教学设备、营建校园文化。
1、从严治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活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要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全体教职员工,认真总结和推广了在教育、教学中涌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正、敬业精神强、教学水平高、心理素质好”的典型事例。
大力宣扬了大家公认的“好老师”的先进事迹。
2、强化教学管理。
(实施“教学管理建设工程”)1)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全域旅游强调整体性、一体化和全方位的发展,通过构建多元化、完善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联动,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
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国各地积极推动相关项目,下面将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湿地为典型案例,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进行分析。
杭州市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占地面积2020多公顷。
西溪湿地以其独特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成为杭州市乃至整个浙江省的旅游热点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西溪湿地的旅游开发存在碎片化、单一化和低水平的问题,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杭州市政府决定将西溪湿地打造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首先,政府在规划阶段就成立了以地方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
其次,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旅游综合开发,推动旅游企业和专业团队的合作。
政府还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了一系列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线,改善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在旅游产品方面,政府积极整合了西溪湿地周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创新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旅游线路。
例如,开发了生态旅游线路,将湿地景观与自然保护区、休闲农业等结合起来,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体验活动。
同时,政府还重点打造了文化旅游线路,通过展馆、博物馆和文化表演等形式,展示西溪湿地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魅力。
这些创新的旅游产品有效地提升了西溪湿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旅游服务的建设和改善。
通过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了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政府还积极推行智慧旅游,引入了在线预订系统、导览服务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方便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在景区内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和环境指示牌,加强了巡逻监管。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探讨——以南航金城学院旅游专业为例

独立学 院旅游 管理专业建设探讨
— —
以南航金城学院旅游专业为例
翟 雨芹
南航金城学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的独 立学院 ( 以下 体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
简称 “ 南 航金 城学 院 ”),整个 学院依 托于 南航 的特色 吸纳进来 , 没有 南京航 空航 天大学母体学校 的依托 因素,
在培养 目标定位方面, 以培养 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主 , 面 的知识和 能力 ,能在旅游 行业及 其他 企事业 单位、政
开 展相 关专业 设置 ,而旅游 专业 是作 为一个 新 的专业被 力求 培养具 备旅游 管理和 企业 管理及经 济学 、法 学等方
再 加上 ,旅游 专业在 我 国起步 较 晚,各大 高校 均处于 摸 府机 关或科 研教育 机构 从事经 营管理及 教学 、科研 工作
本 框架 是 “ 选 举制 ” ,在 学生干 部产 生 的程序 上坚 持 了 参 考文献 :
I ]匡乐文 . 论高校学生干部选拔 的原则、标准与程序 [ J ] . 民主 的原则 ,更具 有 正当性 和 公正性 ;第二 ,在选举 制 [
的基础 上 ,辅 导员 老师 能够拥 有 多于普 通 同学 的票额 ,
哲学硕士,专业方 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就职于承德 医学 定也 会有着 其不 可避 免 的缺 陷,也 希望 广大 学生工 作者 院基础 医学部年级办公室。 关舒丹 ( 1 9 8 4 一 ),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毕业于沈 继续探 索 ,设计 出更加 优化 的机 制。学 生工 作不仅 仅 需 阳鲁迅美术学院,现就职于承德 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年级办公 要 “ 人 治 ”,更需 要 “ 法 治 ”,对 学 生服 务 与管理 工作 室,研究方 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有益 的制度 建设 更加应 该 引起大 家 的重视 ,而一套 完善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典型案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旅游业在中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承担着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学生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意义和作用,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作用,探讨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价值;2. 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总结成功案例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3. 对比不同案例的特点和亮点,探讨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为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4. 最终旨在通过研究实践教学典型案例,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效果提供参考,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
2. 正文2.1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浅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王春丽(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衡阳,421002)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260—01一、专业设置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从小到大,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努力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跨越。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湖南省向以资源富集著称(以省会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区域、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为核心的湘西生态旅游区、以“五岳”之一而扬名的衡山等),交通便捷。
在形势一片大好,前途一片光明的情况下,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优势,我省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建省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
这一巨大优势和美好前景,必将带动我省旅游服务企业的发展,我院高职大专旅游管理专业正是适应该行业的发展与需要而设置的。
二、专业建设整体思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旅游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实现,发展方式的调整,核心在旅游人才,关键在旅游教育。
(一)培养目标我们始终坚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服务衡阳市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面向旅游行业及酒店餐饮服务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各项旅游与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具有从事实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工作能力,适应旅游与酒店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贴近社会、贴近服务一线、贴近生活,实行“学校—企业(酒店)—社会”或实行“学校—企业(酒店)—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典型案例报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旅游服务高素质人才旅游专业部2013年7月25日目录一、依托校企集团,共建合作平台二、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三、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四、校企共同开发特色教材五、企业参与教学实训环境改造建设六、校企合作创新学生评价机制七、校企合作建设学生教学实习与就业一体化体系,形成“校企合一”办学模式八、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总结九、校企互利共赢十、结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育旅游服务高素质人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典型案例报告)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示范专业之一,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旅游专业)从2011年7月起,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根据教职成[2010]9号及教职成[2010]34号等文件精神,围绕示范校建设七大重点任务,大力开展建设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
其中,依托校企集团资源,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全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习惯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这一方面,旅游专业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方案,取得了丰富经验。
教职成[2010]9号文件提出,改革培养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要“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系充分依据文件精神,在本校以往“学好一个专业、培养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的“113模式”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应用课程体系”的“ZGY模式”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游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岗位人员需求,主要针对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与前厅服务三大课程及导游等其它拓展课程制定完成。
该模式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企业参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每个环节,提供师生顶岗实习的平台和必要条件,帮助学校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学生在校期间,除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素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还需分时段接受专业部安排,在对口企业完成规定时间、规定任务的顶岗实践。
在该模式下,学生同时接受学校与企业双管齐下的理实结合教育,同时提升理论素质与操作技能,零距离接受企业管理、接触企业文化,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同时以学生工学结合为契机,打破校企壁垒,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企共建教学环境和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一、依托校企集团,共建合作平台2009年,我校与51家企业联合组成了乐山一职中校企集团,到目前,该集团合作企业总数已扩大为73家。
2012年5月,“校企集团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正式挂牌。
目前,旅游专业拥有一个校内实训基地(乐山教育宾馆),以及北京中国职工之家(5星)、成都锦江宾馆(5星)、峨眉山红珠山宾馆(5星)等15家企业作为签约校外实训基地。
2013年,旅游专业又与四川海河特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海河家宴“共享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特色餐饮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催生主题性餐饮企业品牌,形成校企合作共育个性化特色餐饮服务与管理人才。
按照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顶岗实践的场所和条件,加强学校专业建设,选派人员为学校师生进行专业讲座和技能培训,参与专业教学活动。
校企集团的成立,为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互补,带动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将更多企业元素引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搭建了平台。
二、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根据教职成[2010]9号文件精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旅游专业根据依托校企集团资源,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质:1、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走访、信访旅游企业,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展校企集体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收集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管理经验、技术标准、人才需求等信息,内化为教师培养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理论依据。
从2011年至今,旅游专业累计与10家企业进行了集体教研15次。
2、旅游专业全体教师利用假期分期分批走进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践,或通过培训渠道安排部分骨干教师和实训员到对口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直接从企业吸取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管理经验、技术标准、人才需求等信息,应用到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从2011年7月至今,旅游专业累计完成教师企业顶岗实践34人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挂职锻炼20人次,实训员挂职培训4人次。
3、直接从企业聘用、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学校专职或兼职教师、实训员,与本专业原有教师紧密结合、互利互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强化教师队伍能力,加快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创新等核心工作进程。
到目前,旅游专业共从企业聘入行业能手担任专职教师共计6人,其中吴君、王亚林、周格三人经过历年培养,现已成为本专业骨干教师;另有企业专职实训员1人。
2012年,旅游专业聘请峨眉山红珠山宾馆副总经理袁伦武、乐山金海棠大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吴红、四川海河特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文彬等本地知名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共计13人,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或教学指导专家,就行业规范、行业需求、行业前景等职业内容,为学生开展行业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的职业教育;同时还与本专业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行业交流、共同教研活动,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评价体系。
到目前,累计完成专题教育和集体教研共16次。
三、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项目体系2011年初,本专业即成立由专业带头人牵头、主要骨干教师与相关专业课教师参与的总共15人的项目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小组,在建设先期准备阶段,分批次走访或信访了北京南国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都上座餐饮有限公司、成都银杏金阁餐饮有限公司、乐山金海棠大酒店、乐山云顶休闲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乐山大佛—峨嵋山风景区、广安华蓥山风景区等十余家与本校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旅游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将企业反馈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确定本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方向,以此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
职业岗位(工种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岗位与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主要发展领域包括:1、饭店服务,加入更高星级酒店,进入金钥匙服务、高级管家服务领域;导游服务,取得国家初级导游资格证书,进入中级、高级导游员领域;2、管理岗位,担任部门领班、主管、经理,甚至总经理,成为饭店和旅行社职业经理人;3、行业大师,如营养师、宴会设计师、饭店业咨询师、饭店培训师、国际导游员、旅游线路设计师、导游培训师、旅游体验师等;4、自主创业,经营自己的花店、茶艺馆、咖啡馆、酒吧,甚至快捷(商务)酒店、旅行社等。
在进行充分旅游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群设置,旅游专业于2011年9月制定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工种为项目”的教学实施方案》,经过近两年不断修缮,现已全部充实完善,将于2013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
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明确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从职业素质与知识结构等方面制定了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划分了工种模块,细化了子项目,并制定了具体保障措施。
各工种项目负责教师根据方案,分别制定出了各项目、子项目、任务、子任务的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训内容和方式、知识目标、技训目标、素质目标、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案等具体实施办法。
四、校企共同开发特色教材从2012年开始,旅游专业与峨眉山温泉饭店(五星),共同组成专门编写小组,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峨眉山温泉饭店岗位标准,进行《餐饮服务实训教程》教材的开发。
该教材的开发理念立足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协作意识,将餐饮服务所需的各项技能以任务的形式加以整合、串联,结合我校“小先生制”的实训教学制度,学生在实训教师与小先生的指导下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中,即锻炼与提升了该任务所需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再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内容融入其中,真正实现“教、学、做”的统一。
目前,该新教材已编写完成并通过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审核,将于2013年7月正式出版,9月开始运用到本专业教学中。
同期,江荣老师以副主编身份参与编写《客房服务与管理》教材,以项目活动、任务引领、模块教学、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编写,经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于2013年4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发行,将从2013年9月开始运用到本专业教学中。
2012年,旅游专业与四川锦绣前程教育图书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省教学服务中心)联合搭建的课程研发平台,共同打造并完善了《四川旅游景点讲解》、《旅游礼仪实训教程》两本校本教材,并运用于本专业教学中。
2013年与四川海河特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以海河嘉宴特色餐饮企业文化、制度、规范和操作标准为蓝本,共同汇编了《“海河家宴”实训教程》,用于企业管理、员工培训和学生工学结合教学见习培训使用。
在新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本专业还一同开发了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试题库、资源库与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课程评价标准,并尝试以此为契机,逐步建立学校、企业、出版社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
五、企业参与教学实训环境改造建设“以工种为项目”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能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服务技能,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为更好地实施这一课程体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在岗位、在职业、在技能”的职业教育特色,旅游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改造教学实训环境。
大力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企业参与教室布置,打造仿真企业环境,企业文化陶冶人为营造接近真实的企业岗位环境,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从2011年起,由专业部和班级提供资金支持,各班师生根据本专业特色,走访多家对口企业,搜集引进大量图片、文字素材,邀请企业人员合作,将本班教室重新布置打造。
各班依据各自专业定位,除学校番号外,另取一个企业名称,如15旅游1班即命名为“海河嘉宴”;并在原有班级文化的基础上,仿效企业实际情况,拟定发展理念、口号标语、宣传图片等企业文化内容,布置上墙;同时仿效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引入奖惩机制和竞争机制。